《未来聊天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来聊天群-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雷昊把目光转向曹茂森,又看了看马丁、乔治、陈景初,脑海里面一连串的名字飘过。
    裕华银行的资料只要有点能耐就能拿到,雷昊的详细信息却是传播不广,他肯定不相信裕华董事会三个执行董事有能耐在短时间内推测出全部的事情。
    但是,对方这么笃定,还能有其他原因?雷昊觉得那个概率太低。
    “雷,根据银行法案,同一个区域内允许开办的银行数量是有限制的,也就是说,银行的密度有限制。”看到雷昊脸色难看,作为代表最大股权利益一方的马丁出声解释道:“供需决定价格。”
    “价格偏离价值核心,我不买了。”雷昊沉吟了下,站起身来,直接道:“现在的裕华,一整个裕华银行,我出4000万,多一分钱,我都不要!本周内,这个价格有效,拖过了,我就不要!”
    “雷?”裕华的三个执行董事都有点傻眼。
    说好的需求度超高呢?说好的讨价还价呢?你这么玩,很容易没朋友的啊。
    转瞬间,马丁、陈景初和乔治都想到了最糟的情况。
    雷昊不买了,其他人的需求度可不怎么高,换而言之,他们只能对雷昊提出高价,余者都是来捡便宜的。
    唯一的买家和唯一卖家,似乎,这次的交易像是一场心理的拉锯战。
    “51%,3000万美金,雷,本周内,这个价格有效,lei不买,那我们就寻求其他方式的合作。”这次谈判的方式是乔治在推动,在这种情况下,他站出来表示了态度。
    “按照要约收购触发条例,我如果出3000万美元,你们觉得,我会收到多少股份?”雷昊冷笑着说道。
    加上中国那边,雷昊现在身家的膨胀速度很夸张,可以说,其实千八百万的美元,对他来说可能是一次数据的跳动。
    但是当别人明摆着要宰你一刀,即便对方的大砍刀对自己来说只是指甲刀,但雷昊也觉得难以接受,这是在当冤大头啊,这次当了冤大头,以后所有的收购目标都会把他当做冤大头,那还玩个屁。
    “裕华银行,并非没有替代者。”雷昊摆了摆手,继续道:“据我所知,美国对商业银行的密度有限制,但纽约曼哈顿的金融机构多如牛毛,我宁愿用一个亿的资金搁置成本去挤压裕华的生存空间,也不会给你们多支付一美分!”
    “哇呜,亲爱的中国朋友,你是在威胁我们?”乔治有些心惊肉跳,但还是笑呵呵说道:“我想不出来,裕华银行还有什么地方会受到挤压的。”
    “先搁置谈判吧。”雷昊不想再说什么,站起身来,场面话都不说,和曹茂森简短告别,就离开了裕华银行。
    “雷总,他们三个人联合起来达到控股的目的,所用方式也不会违反联储委员会(类似美国银监)的规定,除非我们不谈,不然就只能跟他们谈。”走出银行,曹茂森开口提醒道:“或者,你还准备接受新泽西之类周边地区的银行,我就能找到目标,曼哈顿这边太少了。”
    “我准备用另一种方式。”雷昊摇了摇头。
    在心里面,雷昊还有其他的疑惑,原本这件事是好好进行的,为什么会突生变故,未来信息也没给出任何的提示啊。
    难道……未来又是被改变了?
    “此路不通,我就自己踩出一条路来!”和曹茂森告别之后,雷昊坐回自己的车里,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开始换一个角度来思考。
    价值、供需、价格,这些东西是经济行为系统中经常闪烁的词语,现在自己和裕华都几乎具有供需的唯一属性,那么……
    “打破它的唯一属性,压低对方的供给重要程度,我就可以占据主动了。”雷昊想到:“但这样一来,也许会引起更多的变化。”
    “也不能再拖了,ret的债券也等不了裕华的低头。”
    雷昊在思考和准备着,裕华银行的办公室内,马丁、陈景初和乔治三个人也在沉默和算计。
    三个联合起来达到控股权利的大股东中,陈景初是温和派,马丁是中间派,而乔治是激进派,事实上,也只有乔治这个自认为银行业家族精英的家伙,才坚决要从雷昊那边切割下一大笔资金。
    陈景初和马丁的思维是倾向于帮雷昊控股,然后自己保留少部分股份,大家合作一把。
    现在雷昊下了最后通牒,事情并不像乔治所预料的那样发展,情况就有意思了。
    “马丁,陈,你们要相信我,lei、不对,是雷,雷一定会收购一家商业银行,他需要一家商业银行,那么,还有什么比我们更合适的吗?”乔治做出成竹在胸的姿态,道:“答案是没有!”
    “我想知道的是,乔治,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们和雷的谈判不成功,那么公司该怎么办?ael第一期贷款的违约概率很高,我们的竞争对手在以此做文章,我们的客户都在观望,这种情绪又会导致我们本年度经营难度和经营成本的提升。”陈景初道。
    “雷无疑是急迫的,但我们也差不了多少。”马丁开口道。
    “相信我,他比我们更急!他肯定比我们急!”乔治就差指天发誓,道:“圈外人不知道,我们还不知道ret和lei的大概状况吗?这笔钱,他给定了!”
    “希望如此。”马丁和陈景初对视一眼,心里有些忐忑,但他们也是商人,能赚多一点钱,何乐而不为呢?(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章 拿回主动权
    雷昊的产业都没有上市,是以圈外人比较少知道他这个人,就连财经媒13也几乎束手无策,在雷昊不愿意公布详细财务状况的前提下,掌握一部分详细情况的人也肯定不会把他们手里的资料分享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无论是证券公司,还是银行保险公司,这些企业的高层都或多或少知道lei要猛龙过江。
    别扭的是,雷昊很少出来和其他机构谈合作,一些方案合作意向通过forest递交过去之后,也都石沉大海,于是乎,大家默认了这种方式,但其中暗流不能说很少。
    像是裕华银行的收购案,别的机构也在谈,但雷昊的诚意最足,需求度最高,大家也都知道裕华的大股东们已经认定了lei,又是一种默认的态度。
    谁曾想,买卖这种事不到落槌就真的是不算尘埃落定,乔治点燃了陈景初和马丁的贪婪,准备宰雷昊一刀。
    事情就变得比较有意思了,雷昊如果接受这一刀,下一刀立马就会接踵而来。
    如果雷昊知道这家企业后期会有行情还好,像裕华银行这种要靠自己的经营来挽回局面的企业,花高价去买岂不是傻。
    买太贵。
    不买那就没其他货源。
    怎么办那我就自己创造一个供给环境
    雷昊目前的想法就是这样。
    回到forest,自是一阵歌功颂德,在绿洲证券那里狠狠耍了一次威风的福克斯等人,现在对自家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
    加上公司资金充足投资领域又处于不小的账面盈利状态,福克斯等人的意气风发,简直要突破天际。
    我们的债券项目推进到哪里了办公室里,喊来了福克斯,雷昊笑着问道。
    差不多了,只需要敲定第三方担保,把账户开设在对方那里,我们就随时可以三边磋商并且确定发售规模。福克斯没想到雷昊不问绿洲证券的事,愣了一下后马上回答道:程序的流程,在一些小小的付出之后,走得很快。
    什么时候能发售在运转期不出错的前提下,雷昊不会去介入福克斯等人的工作,他只需要结果。
    随时福克斯坚定的说道。
    十天内搞定公司发债的程序流程,期间还出了亚历克斯那档子事,福克斯付出的心血可不少。
    不过这是雷昊要求的,福克斯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他不会有任何拖延,马上让人把文件资料拿了过来,给雷昊讲述着。
    我们把资金账户放在美国汇丰银行那里,forest没有单独提取资金的权限,五年期票面年息4,外加和资金获利幅度相关的浮动利息。
    按照lei的意见,当发债资金项目获利超过10之后,超出部分的1将作为浮动利息。
    有几个机构都有意向认购第一批债券,克达汇丰渣打和中资的几家机构表示愿意承销,甚至他们倾向于包销方式。
    福克斯说着说着,脸上就露出了骄傲的情绪。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有雷昊在,forest发个千万级别的债券,居然供不应求。
    就算距离垃圾债券评级只有一个档次,那些机构却仿佛看到了三a级证券以垃圾债券利率发售一样,相关业务负责人不断表示要购买。
    总算是遇到一件舒心事,雷昊脸上有了些笑容,客观来说,中美两者的金融体系真的有些差距。
    在中国,筹集资金的难度比美国难也比美国容易,难的是条条框框人情关系比重,容易的原因也是这样,人情关系到了,条条框框就可以突破了。
    美国也有这些东西,但他的条条框框范围较广,如果情况允许,雷昊能让forest发售超过本身资产数字的债券,在中国则几乎不可能。
    有华埠的银行要去承销我们的债券吗雷昊问道:最好是中国城右边的几条街道。
    华埠福克斯回忆了一下,摇摇头道:没有,老板,我们现在的合作对象是克达高盛汇丰这些机构的下属部门,小银行竞争不上来的。
    把债券交给华埠的商业银行,我的意思是,交给裕华银行的邻居们。雷昊打了个响指,开口道:是时候让forest为lei的战略布局做贡献了。
    ok,好的,我会去联系这些人的。福克斯在脑海里回忆着华埠的商业银行分布情况,再看了看自家老板,顿时就是一阵嘀咕,雷总归是华人,让利也让到华人圈里面去,我得提醒一下妮雅,最好多招些华裔员工。
    forest的债券抢手吗当然抢手。
    在全球经济不怎么好的前提下,金融机构们很想把钱花在能够获利的地方中,克达高盛汇丰等等机构里面,他们对雷昊的内部评价应该很高级,所以forest的债券在前期一定额度内绝对供不应求。
    雷昊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假如,他把这些债券交给裕华的邻居们承销,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会让裕华的邻居们消耗掉一部分美金,钱少了,利润预期有了,这些小商业银行就会发力争取更多的储户给出更好的条件,挤压掉裕华的生存空间。
    对雷昊来说,反正在没有商业银行之前,forest和第一层资金供应链没有直接接触,这个钱反正是要给人赚,那么用来表现一些东西,也是可行。
    虽然是喂了饭给他们吃,但如果效果太好,特别是在我收购裕华受阻的前提下,这些家伙会有什么反应呢雷昊心里面有些算计别人的恶趣味。
    要是forest的企业债具有超高利息收入,承销这批债券的机构肯定会乐到嘴到歪了,他们可以借此拓展业务招揽储户,然后掉过头来,他们就会看到forest对自身的生杀予夺,紧接着还用想什么,求合作啊
    雷昊打算募集的资金量级绝对吓死人,但前期也就两千万的额度,他有把握,让这两千万迅速增长,让票面利息变多,让所有人都看到lei明晃晃的野心,也让所有人都抢着来做合作者。
    唯一的坏处,就是控股无碍,但股份也不可能更多了。雷昊叹了口气,不过只要能控股,银行的估值其实有大半算在经营团队的身上,按照我的模式,大部分都体现在lei投资领域的成绩,算起来
    能接受
    无法掌控更多股份的话,裕华也就并非第一选择我要拿回主动权
    雷昊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七章 该着急的人
    美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和中国大不相同,答案就在于存款少,老外习惯寅吃卯粮,信用业务是美国银行零售业务的重中之重。
    如果现实允许,如果理财产品的利息比贷款利息高,老外是个敢于刷卡买理财产品的群体。
    这就导致了,当你拥有一个好产品的时候,零售业务可以有爆发式增长。
    forest的债券是bbb级的壳,a级以上的核,当雷昊把这些业务分发出去的时候,很容易就找到别人接手,甚至浸透不到普通零散客户的层次上面。
    从福克斯反馈过来的信息来看,在6号7号周末两天,雷昊就发现他要的2000万美元搞定了,曼哈顿华埠的几个小型商业银行笑眯眯把这些债券吃了下去,然后开口询问:还有吗
    就算不看浮动收益部分,只盯着4的利息来看,forest的债券也是个很不错的投资项目,这2000万能够解决掉小型商业银行一部分闲置资金额度,当金钱流动起来的时候,他们就能做到很多的事情。
    比如说,a级客户可以推荐他们购买forest的债券,原本留给a级客户的证券可以推荐给b级客户,以此类推,整个银行的资金流就活了起来。
    该死的拿不到这批业务的裕华银行却是立刻就心知肚明,forest这是在搞针对。
    雷昊把业务散出去,2000万的资金倒是不多,分出去也就是改善一下合作对象的经营环境而已,但抵不住他选的银行网点很巧妙啊,就那么堪堪围住了裕华银行。
    这样会发生什么事呢原本经营就陷入了困境的裕华银行,旋即发现邻居们在派利是,他们顿时就雪上加霜。
    5月8号,周一,工作日。
    客户的流失速度在加快。裕华银行,还是马丁的办公室内,他看着乔治和陈景初,原本就是黑色的脸孔,此时仿佛能挤出墨水来。
    这不是预料中的事情吗裕华资金风险加剧,我们本来就会失去一部分客户的信任。乔治辩驳道,心里却不得不承认他漏算了雷昊的手法,但这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
    forest的发债项目是对准了股市投资,美国股市这半年来,是涨是跌呢他发不了太大规模的债券。乔治补充道。
    也许可以呢陈景初在旁边摇了摇头道:我有不好的预感,或许我们应该庆幸美股t3的资金交割规则,这让我们可以有三天的缓冲期。
    乔治转过头,道:我承认,我错误估计了对方的心理价格,但事情再差能差到哪里去我们接受低价,裕华得到2000万高息债券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