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运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桃运农民-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时才想起来,自己对这中华沙鳅是一点儿也不了解。
    要是普通的鱼,他试也就试了。
    可酒店的主厨说得很明白,这鱼很金贵。
    今天喂死了,明天就没有了。
    想了半天没有决定,钱多多干脆先把盆子端回卧室里。
    他可不敢把上千块的沙鳅放在院子里,变成哪只猫咪的夜宵。
    钱多多自顾自地忙着,刘丽在屋外喊他一声,就去了后院。
    后院能前院的门一锁,钱多多就打开仓库大门。
    尽管他还是不知道怎么喂养中华沙鳅,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有度娘呢!
    上网收集了一些中华沙鳅的资料后,钱多多底气足了。
    这中华沙鳅除了挑水域挑地方生长,还真没啥特别的忌讳。
    钱多多最终选了一盆身量最短小的沙鳅,扔进去半个拳头大的一捧桃肥。
    有沟里泥鳅抢食的前车之鉴,钱多多喂桃肥之前,没敢给它们吃饲料,免得撑死。
    一捧桃肥扔进去,清澈的水变得浑浊。
    盆里的沙鳅被水面的震动惊得四处游窜。
    钱多多全神贯注地盯着盆里的动静。
    十分钟过去,这些沙鳅还是四处游窜,碰到成块的桃肥,就触电般的逃开。
    钱多多面露失望。
    正准备将桃肥拿网纱捞出来,沙鳅们不再动弹。
    “翘辫子了?”钱多多将手伸进盆里。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174章 只要好养活的‘人参’
    沙鳅继续逃窜。
    只不过这次它们没再避开桃肥。
    钱多多看到这个现象,急忙把手抽回来。
    就这样,又过了两分钟,水面平静下来,沙鳅们开始活动。
    几条最长最壮实的,围着最大的桃肥。
    其他的开始吐细碎的桃肥。
    钱多多屏住呼吸,静静盯着它们。
    吃桃肥的过程,比它们接受桃肥的过程还要短。
    三分钟后,飘浮在水面上的桃肥全部消失。
    只剩下几块半大的桃肥沉在水底。
    几条沙鳅像守卫一样,分别守着那几块桃肥。
    钱多多数着桃块,估量完后,自言自语道:“一斤桃肥能抵一斤饲料。”
    “饲料?你要养什么?”李桔梗突然蹲到他身侧。
    对于李桔梗的神出鬼没,钱多多早就见怪不怪。
    他指着盆里的沙鳅,对李桔梗说道:“这是中华沙鳅。”
    李桔梗见多识广,听到这个名字惊讶地说:“这东西可不好养,对生产水域十分挑剔,人工养殖困难,做出菜来很贵的。”
    “是挺贵的,”钱多多说:“这五斤普通的中华沙鳅,就要上千。”
    李桔梗点点头,“野生的肉质好口味佳的,做出来的成菜更贵,一斤沙鳅一盆菜,就能卖上千。”
    一斤上千块!
    钱多多倒吸一口冷气。
    一斤也没几条沙鳅。
    “还真是奢侈!”钱多多感叹道:“村后沟里的泥鳅不要钱,随便吃。”
    “泥鳅和泥鳅不一样,这不是奢侈。”李桔梗难得反驳他,“俗话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这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营养成份多,滋补价值高。普通的泥鳅是普通的人参,这沙鳅,就是有年份的人参。十年份的人参和百年份的人参,能一样吗?”
    “确实不一样,”这席话,说得钱多多服服帖帖。
    “你要养沙鳅?”李桔梗皱着秀眉,“有人工养殖技术的人不多,你要养就提前做准备。”
    “不用,我只是试试。”钱多多没想去找专业人员来试水。
    一是成本投入太高。
    二是他没那个精力。
    他种植养殖的,必须要好养活。
    管它水中人参还是泥里人参,不好养活的,他绝对不养。
    靠桃肥种养,本来就是靠数量取胜。
    当然,也要稳定质量。
    可要是他亲手喂养的沙鳅都活不下来,他就直接放弃。
    李桔梗见他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说。
    她伸手环住他的脖子,张开小嘴,朝他耳根吐口热气。
    钱多多从听到大保健就开始痒痒的心,怦怦乱跳。
    一转头,就看到穿着白大褂的李桔梗。
    白大褂不是重点。
    重点是褂里都是真空。
    这玩的是制服诱惑?
    看来上次在诊所没玩够。
    钱多多感觉鼻腔热乎乎的。
    不能再外面浪,回到家里浪更舒坦。
    ……
    第二天早上起来,神清气爽。
    将床上被撕成碎条的白大褂塞进垃圾筒,钱多多走到盆子旁边观察沙鳅。
    另外四盆喂养饲料的沙鳅慢吞吞的游来游去。
    喂养桃肥的沙鳅正为几块桃肥争得头破血流。
    两条在斗争中惨败的沙鳅,已经挺尸漂到水面上,散发着一股若有似无的腥臭味儿。
    钱多多一手捞挺尸,一手撒桃肥。
    当然,光吃桃肥也不行,他抓了一把桃肥,又添了一把饲料。
    食物一入水中,饥不择食的沙鳅顾不得争斗,对着最近的食物开始吞咽。
    钱多多按照一比一的标准,给另外三盆投食。
    吃过桃肥的,明显比没吃过的要更适应盆里的环境,实验目的已经达成。
    剩下的,就来靠时间检验,他到底能不能养沙鳅。
    一天两天不行,至少得养个十天半个月才行。
    钱多多怕把自己的房间养臭,将四盆沙鳅端到空余的房间。
    又把四盆沙鳅又多均出四盆来。
    虽说中华沙鳅就有个头小的特点,可万一像变异的珠桃那样,就会活生生挤死。
    他现在要忙着地里种植极品树苗,能抽出来的空闲时间很少,不可能总盯着这沙鳅。
    于是,未雨绸缪的安排,是十分有必要的。
    分好盆后,钱多多锁上房门,叫醒赖床的李桔梗后,朝地里走去。
    昨天一下午,六百棵树苗已经全部种进大棚里。
    后续施肥的事,都是由张灵儿手把手负责的。
    不用钱多多吩咐,张灵儿就将树苗按花期早晚不同,分拨种进不同的棚里。
    一来好管理,二来好采摘。
    现在天气不冷,大棚钢构棚布质检完后,就全部将棚布拉到顶端,没有使用保温措施。
    钱多多一眼就能直观的看到种进地里的树苗,是什么情况。
    原本觉得一亩地六百多平,种十棵树苗,太稀疏。
    可结果看到被绳子系着的树冠一散开,扑腾出四五米的空间。
    放眼望去,六十亩地满满都是绿没没的金银花叶子,每株树苗间隔的空余,四周只有半米到一米,比起那张开的树冠,就显得拥挤了。
    要是这树冠再长,就只能搭架往上爬蔓。
    这件事得和张灵儿沟通一下。
    正想着,张灵儿犹如脱兔一般从树丛里冲出,险些一头钻进他怀里。
    “哟,多多哥,你起得够早的。”张灵儿拍着身上的叶子,笑着问好。
    “没你早,”钱多多看到张灵儿粉嫩嫩的小脸有些发青,提议道:“要不我给你也找个助手吧。”
    张灵儿光管理上肥种植技术的事,已经够她忙活了。
    检查树苗生长还有一些琐事,她必须学会放手。
    她没有干农活的体力,也没有事必躬亲的必要。
    “可是我没觉得累啊。”张灵儿眨巴着大眼睛,不以为然。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你年轻,觉不出什么来。”钱多多拉下脸,一本正经道:“一月两月,一年两年,你起早贪黑,脑力体力一起消耗,迟早过劳死。”
    “你说得太严重了吧,”张灵儿撇着小嘴,不满道:“多多哥,你别吓我。”
    “我巴不得你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钱多多叹了一声,“你先歇歇,吃过早饭,去桔梗那号号脉。”
    “我又没病……”
    “让你去就去!”钱多多怒了。
    张灵儿见他是认真的,吐吐红舌做个鬼脸,继续钻进树丛间。
    “多多哥,我得继续观查这些树苗的生产情况,你帮我把早饭端来啊。”
    张灵儿的声音渐行渐远。
    钱多多痛苦的一拍脑门。
    工作狂真难伺候!
    他下定决心。
    要是沙鳅也这么难伺候,直接扔进锅里油炸!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175章 他村农忙时
    其实钱多多张灵儿起得不算早。
    要是桃花村的地没包出去,早上六点半,全村人都会起来下地干活。
    其他村子,这个时刻大多数人,都出现在田间地头,开始忙活。
    唐光亮负责收割的马家庄,也是如此。
    由于钱多多在百花镇威名远扬,唐光亮作为钱多多的兄弟朋友,名气自然也变大了。
    再加上唐光亮上次在桃花村收割,干得漂亮利索,不少种地包地大户,也都找上他收割。
    唐光亮忙得脚不沾地,雇了两个司机,一天三班倒地忙活。
    钱挣了不少,人也确实累得慌。
    两个司机只负责倒班收割,唐光亮还要负责谈价钱,处理杂事。
    比如柴油缺了,就要去买。
    门市上有大活必须让他出面,他就得扔下手头上的事,跑门面上去谈生意。
    几天忙下来,唐光亮瘦了几斤肉。
    上午八点,唐光亮要换班。
    由于这两三天都得收马家庄,和周围两个村子的田,他干脆出二百块钱,在农户家里租了间房。
    三个倒班的人困了也有个歇脚的地方。
    唐光亮起了个大早,从农户家买来早餐。
    三个大男人的早餐,一人两个鸡蛋四个馒头,加咸菜稀饭,只要二十块钱。
    唐光亮喊醒睡觉的司机,自己的饭还没吃,就忙着将早饭给另一个值夜班的司机送去。
    把早饭放到篮子里端出来。
    走在路上,闻到饭香的小孩子就凑上前来嗅一嗅。
    唐光亮笑着和村里的人打招呼。
    马家庄是个大村。
    三百多户,上千口人。
    地也多,足有一千八百亩。
    唐光亮负责收村南的五百亩。
    这么大一块,不是承包地,是村民联合在一起,平摊每亩地的钱后,请司机来收割的。
    除了唐光亮的收割机收村南外,村西一块两百亩的地,是由刘氏机械刘明负责的。
    因为通村南的路旁在筏树,不好通过,唐光亮就绕到村西,再往村南。
    半路上,和端着饭碗扒饭的刘明不期而遇。
    “刘叔早,”唐光亮笑着打招呼。
    刘明抬起头,轻哼一声,没有理会。
    唐光亮淡淡一笑,并没放在心上。
    刘氏机械一家独大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加上不知道谁把刘明私下作风不好的问题传出来,捅到了镇警所。
    为此,刘明还被押到警所里审问一番。
    放出来后,尽管警察没法定他的罪,刘氏的名声却败坏了。
    因此,今年马家庄多出来的这五百亩,本该是由刘氏机械负责的。
    结果村民们听到风评,就选择了唐氏机械。
    唐氏和刘氏打了这些年的擂台,对彼此的性情十分了解。
    唐光亮知道,刘明这是不服气。
    可谁叫刘明这一回运气差呢。
    除了运气差,自身不干净也是个硬伤。
    有这一出,刘氏机械今年订单量大减。
    刘氏减少的,就是唐氏增多的。
    “等收了马家庄的这笔款子,就找钱老板借个能用的人,帮我看下店。”唐光亮志得意满的笑道:“我又当员工又当老板,还真忙不过来啊。”
    唐光亮说完,哼着歌,脚步轻快地一拐弯,朝村南的地里走。
    在他身后的刘明忽地抬起头来,恨恨地盯着唐光亮的背影。
    “一定是这小子干的!”刘明咬牙切齿道:“想把我刘明挤垮,门都没有!毛都没长全,还敢和我斗!”
    刘明说着,赤红着双眼,阴险地笑出声。
    “走吧,走吧,继续往前走,走上不归路。”
    唐光亮忽然感觉背后一阵阴风袭过。
    他朝后看了一眼,除了田间地头忙活的村民,并没有别人。
    “奇怪,怎么有阴森森的感觉?”唐光亮不解地挠着头。
    他也没太在意,继续往前走。
    很快来到村南最南头的一块地。
    这块地与刘明负责的村西的地相连。
    此时,刘氏机械的收割机正停在两块地间隔的地方。
    停下了?
    难道是坏了?
    坏了以刘明的技术也难修好。
    唐光亮好奇地盯了眼,就准备离开。
    “唐老板,快来帮个忙!”正猫着腰,拿着扳手敲打轮胎的司机喊道:“这机子出故障了,俺不会修啊!”
    “刘老板在呢,”唐光亮回他。
    “可不能让俺老板知道啊!”那司机苦着脸说:“俺刚接班这机子就坏,他知道得扣俺工资。”
    刘明小肚鸡肠,对工人也苛刻。
    这在镇上是出名的。
    唐光亮叹息一声,拎着篮子走上前。
    “哪儿坏了?”
    “好像是哪儿卡住了。”司机不太肯定。
    唐光亮将篮子放下,就要往车底下钻。
    “唐老板小心啊,这周围有废井。”司机提醒道。
    唐光亮笑道:“这地里的都是深井井,废掉的井都有盖子,我看得见。”
    司机不好意思地直挠头。
    他也听一个老乡说的,并不确定有没有。
    有就注意,没有更好。
    唐光亮身体敏捷,匍匐着钻进车底下。
    打开手电筒照了照,在一个夹角里,发现几节玉米杆。
    “就是你了!”唐光亮向前一冲,左手把着车底一根钢梁,右手去抓玉米杆。
    玉米杆卡得还挺紧,单手拽容易划伤手。
    看位置,从外面拽也能拽得出来。
    唐光亮爬向玉米杆,朝外推了几下后,钻出车底。
    一到外面,就能清楚的看到玉米杆。
    “就是它惹的祸,”唐光亮正说着,看到车上的刘明,疑道:“刘叔来了?”
    刘明似乎没听见唐光亮的话。
    唐光亮没得到回复,开始动手处理玉米杆。
    这时,收割机突然动了。
    收割机体型庞大,哪个部件蹭一件,都得掉一层皮。
    他抓着这玉米杆,说不定就得拽折胳膊。
    唐光亮吓了一跳,赶紧松开玉米杆,朝后猛退一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