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5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天翔说着话,望着王金龙说:“清河市也该动一动,具体怎么做,怎么试点,你回去可以跟老潘好好议一下,尽快拿出方案。”
    齐天翔把此行的想法和盘托出,看到在座的三个人庄重的神态,心里有了一些感慨,可却难以表达出来,只能是端起酒杯,朗声说:“光顾了说话了,这酒都冷了。来,咱们共同走一个。”
    说着话,齐天翔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第四百四十八章 缜密谋划(16)
    只在一瞥之间,齐天翔从人群的缝隙中看到了潘伟明,尽管只是匆匆的背影,可那矮胖浑厚的身躯和走路的神态,还是让齐天翔断定就是他。
    “那不是老潘吗?”齐天翔提高了嗓音,似乎是在询问送行的众人,更像是高声在打招呼,“这么巧,能在这里遇到他,怎么见面也不打招呼,绕着走不合适吧!”
    说是巧,也确实是巧的很,在省报大楼的走廊里,居然能遇到清河市委书记潘伟明,这样的巧合就跟事先安排好的似的。
    做到省长这个职务,平时出行不敢说有人鸣锣开道,可基本上还是前呼后拥的,一般的人是见不到的,更别说见到熟人了。这样的概率小的无异于中大奖,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却偏偏能遇到潘伟明,就像幂幂之中有人可以安排了似的。
    从平原县回来,说是对曙光厂和清河市的事情放手不管,可真要什么也不管,也还真不是齐天翔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因此,上午参加完省报组织的经济形势报告会之后,齐天翔主动提议到报社参观一下,也才有了齐天翔对报社的视察。
    社长,总编等报社的高层,对齐天翔的视察既喜出望外,又忐忑不安,搞不清楚齐天翔真实的用意,更不清楚该让齐天翔看些什么,又汇报些什么。
    原本由报社主办的年度经济形势报告会,只是一场论坛性质的经济活动,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往届都是报社邀请一些省内外的经济学家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一些资深的新闻从业人员,就当年的经济形势和热点经济现象,进行一些研讨和分析,以此提高省报的社会参与和影响,是一场刷存在的活动。
    政府方面,只是最初的一届,邀请到了省长陈能亮到会祝贺,并发表了主旨演讲,后面的几届都没有邀请到省长,甚至副省长到会的都很少,只是发改委、国资委,或者省直一些职能部门的领导出席。可这一届却是开幕当天,才接到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省长齐天翔要参与报告会,并进行大会发言。
    一时间,主办方乱作一团,赶紧请示报社主要领导,而报社上到社长总编,下到各部主任,谁也不知道齐天翔与会的用意。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可齐天翔上任省长已经大半年的时间了,从来没有对报社的宣传工作进行过什么指示,更没有直接参与过什么重大的宣传活动,连以往经常发表的理论文章,也不再交由省报发表,甚至报社安排的专访请求,也被齐天翔婉拒了。好像就是一门心思搞经济建设,埋头务实工作的样子。
    情急之下,报告会只能临时提高规格,除了所有报社高层领导集体到会,改变上午的会议议程,以齐天翔的经济报告环节为主,根据时间确定活动内容,已经安排好的议程顺延。另外,就是向省委宣传部汇报,请部领导出席报告会。
    一切都在仓促中进行着,可结果却像事先安排好的一样井然有序,而随着齐天翔和周通的与会,特别是与临时赶来的唐建国相谈甚欢的场面出现,显得其乐融融,波澜不惊。
    齐天翔的经济形势报告作为主题演讲,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关注,而在五十分钟的主旨演讲中,齐天翔不拿讲稿,不看资料的即席演讲,既有对今年以来经济数据逐月变化情况的介绍,也有对既往年份和全国各相关身份的比较,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都非常祥实和客观,既体现了齐天翔的视野,更是提升了报告会的格调。
    整个演讲从开始到结束,齐天翔既像是即兴演讲,又像是有备而来,让人颇费猜测,可更让费解的是齐天翔的主旨演讲之后,齐天翔会破天荒地要求提前离场,并提出到报社参观。
    尽管都在一栋大楼里面,可参与活动和参观视察,毕竟还是不一样的行动,报社上下又是一场忙乱,当齐天翔和唐建国、周通等省领导,在报社社长、总编的陪同下,看了编辑室、照排中心、新闻中心等区域,与记者编辑们亲切地交谈,询问各部门不同的工作特点,以及工作程序,勉励大家努力工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更好的正能量。
    齐天翔的情绪十分饱满,讲话也是充满了鼓励和赞扬,自始至终都是面含微笑,神态亲和,不停地频频点头,看上去对报社的各项工作非常的满意,而与唐建国不时的交流意见中,也能听出他的赞扬和满意的表示。
    视察和参观都很是正常,与编辑记者的交谈也是勉励有加,齐天翔似乎就是来表示关心的,并没有什么目的或要求,只是齐天翔对社长韩庭训和总编付守成的话语,有些耐人寻味。
    看似无意中的强调,可当着唐建国的面,平和地说出省报是省委机关报,是省委、省府领导全省工作的喉舌,在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的方向,通过扎实的工作和灵活有效的宣传方式,倡导正能量,发挥主流媒体的积极作用,以政治家的眼光和视野办好报纸,是一项任务,更是使命。不能忽视了经济规律,更不能唯经济论,一切以金钱为衡量标准,而应该眼光向下,去扑捉生活中的亮点,去发现一些有价值、有实际推动作用的新闻。
    整个参观过程,齐天翔话说的不多,更没有什么刻意的要求和强调,除了这些感慨性的言论,似乎齐天翔来报社,只是要参加报告会,只是来看看辛勤工作的记者编辑。
    众人簇拥着齐天翔离开报社,走在走廊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也显得那么自然,直到齐天翔看到了潘伟明的背影,并提高声调打着招呼,事情才瞬间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齐天翔的招呼,惊动了所有陪同视察的众人,当然也叫住了脚步匆匆的潘伟明。
    看到齐天翔等人就在不远的身后,潘伟明似乎有些吃惊,可还是转过身来,快步迎了上来,很远就伸出手来,满脸堆笑地连声说:“有点走神,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报社还能遇到熟人,而且还是齐省长和唐部长,失礼了,失礼了。”
    “失礼的应该是我吧!这么雅致的清静之地,我这高声呼叫,不但让人惊讶,也显得不够庄重吧!”齐天翔握住潘伟明伸过来的手,呵呵笑着自嘲地说道:“只是能在这里看到清河市委的书记,有些奇怪,情不自禁也就有情可原了。”
    齐天翔的话语既说明了原因,又解释了理由,还有些诙谐和调侃的意味,引发了众人一阵轻微笑声的附和,也把潘伟明推到了话题中心。
    潘伟明尴尬地笑着,与唐建国、周通,以及社长韩庭训和总编付守成礼貌地握手之后,看着齐天翔认真地说:“专程过来想找韩社长和付总编说点事情,听说都在陪同齐省长和唐部长参观,就准备打道回府,改日再来,没想到在走廊里遇到了,也是巧合,巧合。”
    “说巧不巧,必有蹊跷,遇到了就是必然,这话有些唯心,可却是实情。”齐天翔意味深长地呵呵笑着,看着潘伟明,然后又看看唐建国等人,缓缓地说:“我与老潘说几句话,你们先走一步吧!”
    齐天翔的话语十分简洁,没有过渡,更没有客套,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唐建国等人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慢慢地走开,一时拥挤的走廊里,只留下了齐天翔和潘伟明两个人。
    看到齐天翔温和地目光目送着唐建国等人离开后,才慢慢地转向自己,而且眼神变得冷静和专注,潘伟明知道齐天翔眼神中的意味,就慢慢地说:“有一些材料是关于清河市和王市长的,我过来核实一下,刚才就是到新闻调查部见了采写新闻材料的记者,了解了一下基本情况,这就准备回去再落实细节。”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你这个堂堂市委书记出面,市委办公厅和宣传部都在干什么?需要你去干办事员做的事情?”齐天翔口气中充满了疑惑,也表达出许多的不满,充满奚落地调侃道:“看来整个清河市就只有市委书记和市长两个人了,那要那么多的部门和人员干什么?都是摆设吗?这正常吗?”
    齐天翔的声调不高,可语气中的不满却是显而易见的,潘伟明没敢有片刻的迟疑,赶忙满脸歉疚地解释道:“宣传部都做过了协调工作,这事本不应该我出面的,可这件事情发生这么久了,我始终没有过问和表过态,觉得不很合适,就过来看看。”
    潘伟明似乎觉得自己的话没有力度,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就接着补充道:“这是我的责任,诚恳地向您检讨。”
    “你的责任?你的什么责任?向我检讨?向我检讨什么?”齐天翔一连串地反问着,眼睛了疑问更加的强烈,“你们清河市委、市政府的事情,需要向我检讨吗?”

第四百四十九章 缜密谋划(17)
    齐天翔的声音不高,可在空旷的走廊里,却显得严厉和严肃,使得潘伟明一时变得局促和紧张,还有些微的委屈,看着齐天翔想说些什么,可环视了一下走廊,强自忍住了。…≦頂點小說,
    齐天翔似乎被潘伟明的神态所提醒,毕竟在这样一个地方,省长和市委书记,还是不很适合长久站在这里说话的,就严肃地看了一眼潘伟明,淡淡地说:“还是车里说吧!”
    齐天翔说着话,径直慢步向大楼外走去,很快就与等着不远处的小张汇合在一起,快步走到了自己的专车前,低头钻了进去,耐心地等待着潘伟明的到来。
    这点把握齐天翔还是有的,不管自己怎么对他,也不管潘伟明是不是委屈,自己的吩咐他还是不敢不听的,也不敢不来,齐天翔是充分自信的。
    齐天翔上车不久,潘伟明也从另一个侧上了车,而且似乎是经过了情绪的调整,满脸堆笑地望着齐天翔。
    齐天翔望了他一眼,依旧是淡淡地说:“说说吧,这里就咱们两个人,如果不方便咱们可以再换个地方。”
    “不用,不用,这里就挺好,挺好!”潘伟明一连声地说着,看到齐天翔表情依旧那么平淡,就不敢再多说什么,而是认真地对齐天翔说:“对于王市长所做的工作,我关心支持的不够,以至于出现了很多不应该有的纠葛,为此我感到很内疚,也觉得应该向您检讨。”
    看到齐天翔依旧冷着脸没有作答,潘伟明知道齐天翔对自己的表白不满意,就调整了一下,赶忙纠正道:“我说的不准确,不应该是关心支持,更不应该是纠葛,而是我有私心,对事情的发展估计不足,没有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使得事情变得复杂,也被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这才造成了王市长现在的被动,我应该负主要责任。”
    齐天翔一直在耐心地听着,表情始终平淡,甚至有些冷淡,直到潘伟明再次纠正了说法之后,才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老潘,咱们认识也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吧!不敢说知根知底,基本的了解还应该是有一点的吧!咱们之间有必要绕那么大的圈子,说那么多虚套吗?”
    “有十三年了,第一次还是协助你们这些专家教授调研行政执法环境,进行全面依法行政试点工作,到现在整整十三年了。”潘伟明似乎陷入了思考之中,望着齐天翔感慨地说:“那时候您是大学教授,我是省政府政研室副主任,都是年富力强,思维敏捷的时段,转眼十几年过去,岁月催人老啊!”
    “岁月催人?还是心生退意?”齐天翔侧过脸来盯着潘伟明,缓缓地说:“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你今年足岁五十七,就想着明哲保身,全身而退了?是不是早了点?即使没有再上一步的可能,到点退休也还有几年的时间吧!这还不包括省人大或政协的过渡,就真的不想再做些什么了?”
    齐天翔的话直截了当,没有半分的掩饰,接着说道:“从省委政研室到清河就任市委书记,不是省委没有合适的市委书记人选,而是想让你有更大的空间,再干上几年,不给自己留那么多遗憾,这样的良苦用心你应该能明白。”
    “我明白,我当然明白,省委把我放到清河这个位置上,就是要让我发挥作用,而且省委看重我的,也正是沉稳和坚定,关键时刻能够把握大局。”潘伟明赶忙严肃地说着,似乎要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诉齐天翔,甚至显得有些急切,还有些痛心,“省委的信任,特别是您对我的信任,都明明白白的,可我却没有很好的掌握,想起来也确实觉得愧疚。”
    看到齐天翔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一些,潘伟明赶忙接着说:“请您放心,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知道我和王市长之间的关系,对清河市的整体局势产生的作用,我会摆正关系的,也是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将相和,万事和,廉颇蔺相如的故事看上去简单和浅显,可实际意义却很耐人寻味啊!”齐天翔目光有了些许的柔和,话语也显得有些语重心长,感慨地说:“清河的水深水浅,你也应该很清楚,把你和王金龙放到清河,就是要让你们二人携手做些事情,而不是互相隔山观虎斗。不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话,你是市委书记,坚持方向,把控全局,是你的职责,做好是本分,做不好就是失职。”
    看到潘伟明不停地点头称是,齐天翔微微笑着,由衷地说:“咱们之间不陌生,所以我愿意与你说说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说心里话,但好话不良善,更不中听,咱们那说那了,我不再说第二遍。”
    “这些我很清楚,也很感激您能跟我说这么多,您胸怀坦荡,真诚待人,不拉帮结派,更不靠权谋之术笼络人心,能跟着您做事是我的荣幸。”
    潘伟明对齐天翔的话既感到震惊,也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