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无形中也给周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认为自己应该找时间与齐天翔好好谈一谈,促使齐天翔走完应该走的过程,这样齐天翔宽心,自己也能轻松一下。
    周通这样想着,听到小张的手机响了起来,就停止了思索,把目光投向了小张。
    齐天翔此刻与周通的动作几乎一致,也提起了精神,把目光望向了小张,这个时候能把电话打到他的手机上,一定是与他们的行程有关的询问,或许还就是山阴市的电话。
    看到齐天翔和周通就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望向了自己,小张赶忙接起了电话,听了几句之后放下了手机,看着齐天翔低声说:“是山阴市市长毛志刚的电话,问咱们到哪里了,是不是到山阴市吃午饭,他们好安排。”
    齐天翔听到小张的问话,像是对小张,又像是对毛志刚说:“用不着,让他们该忙什么忙什么吧!我们到前面服务区吃一点就可以了。”

第三百零二章 环境问题(6)
    齐天翔看着小张原封不动地将他的话传递给毛志刚,就转向周通微微笑着说:“接待领导,在某些地方官员的心目中,永远都比老百姓的利益重要,也不扪心自问,认真地想一想,谁给他权力,真正应该为谁负责。”
    “也难怪人家大张声势,堂堂省长莅临山阴市,这是多么重大的事情,什么事情能比这个重要?”周通笑着附和着齐天翔的话,慢悠悠地说:“何况您上任这半年多来,地市和基层去的不少,可就是几次都绕着人家山阴市走,能不让人家着急吗?估计这不但是毛志刚的心思,还成了陶然书记的心病了。”
    “唯上,唯官,不唯下,不唯民,这种官场风气不改变,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就永远只是一句空话,挂在墙上可以,永远成为不了执政理念和行动,也根本进不到某些官员的心里。”齐天翔感慨地说着,随即干脆地说:“不给他们这个曲迎的机会,到前面服务区咱们喂喂肚子,然后再直奔贵水县。”
    周通点点头,笑着说:“不给人家接待的机会,现在看不难办到,可不给人家郊迎的机会,怕是困难一些。算着咱们的行程,估计人家打电话的功夫,已经在山阴市高速下口等着了,或者快到下口了,饭可以不吃他们的,咱们总不至于不从山阴市下高速吧!这样咱们无论如何是到不了贵水县了,这倒是给咱们小王出难题了。”
    “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可这边放着这么多的事情,哪边却浪费时间去郊迎等候,老百姓会怎么看?”齐天翔依然有些忿忿,想了一下说:“看来光说没用,省政府应该下一个文件强调一下,改改这种风气。”
    周通慢慢看着齐天翔,缓缓地笑着说:“这样的文件应该省委来下,省政府只能强调接待标准和规格问题,再说多了就不合适了。毕竟并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有您这样的认识和觉悟,说的过多反而使上下都无所适从了。”
    齐天翔温和地望着周通,很为他善意的提醒所触动,难以杜绝此类迎来送往的原因,除了下面的曲意逢迎,更重要的因素还是有些领导干部在意万民空巷,夹道欢迎的场面,尽管不敢奢望黄土垫道,净水洒街,可心里却期待着这种隆重,以体现官威。从基层接待的规格和礼遇,也感受着待遇和诚意,似乎在省城得不到的浮华,在基层就可以享受或弥补。
    “上有所好,下必趋炎附势,所谓皇家好细腰,宫女多饿死啊!”齐天翔似乎也很清楚原因和症结,无奈地叹着气感慨道:“且不知繁华之后盛极而衰 ,喧闹过后万籁俱寂,轮回总有原因,无因之果总是难以持久的。”
    周通深深地看了齐天翔一眼,没有再接话,知道这样的话题说下去除了感慨,就是激愤,不会有太多好的结果。
    齐天翔如今正处在认识和感知的初期,很多以往并不是很在意的事情,现在随着渐渐走到舞台的中心,变得清晰和紧迫起来,新鲜和矛盾都纠结在一起,既有权力的威势在手中的放大和张力,也有控制权力蔓延的警觉和内敛。以往作为部门领导,自己做到了就是自觉和必须,也是尽善尽美,现在却需要自己做到的同时,规范其他人的行为。
    他现在需要立规矩了,职务到了一定的程度,做好自己已经不是目的,制定标准,树立规矩,就已经显得紧迫和必须了。
    这些需要他自己去感悟,去慢慢理顺,谁也不能给他指路,更不能帮他去做,随着职务而来的权力不允许外力的干预,只能是自己去感知。这点周通很清楚,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那就是让齐天翔自己去感慨和激愤,慢慢地磨砺,缓慢地适应,当权力感逐渐淡化成为无形的内力之后,也就自如平和了。
    车里恢复了寂静,周通走到了前排坐下,指挥着小王往服务区进,相对于齐天翔的愤懑和感慨,这个时候解决吃饭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中型客车驶进了服务区,缓慢地在餐厅门外停下,小张和小王率先下车去餐厅安排,周通陪同齐天翔下了车,在车旁舒展着身体,等待着小张安排好后来请。
    由于早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服务区里的车辆和休息的人并不多,餐厅里更是没有几个人,齐天翔和周通随着小张进了餐厅,随意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很快小王就用托盘端来了二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与小张一起殷勤地摆放在齐天翔和周通面前,然后两人安静地走到附近的桌子前坐下,开始吃饭。
    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一切都显得那么默契,又显得井井有条,可却是长期配合的结果。齐天翔和周通心里都很清楚,在车旁等待的时间里小王和小张会做些什么,由于有周通陪着,小张就可以随同小王去做些事情,而没有周通陪同的时候,小张是不能离开齐天翔身边的。
    这就是安全保卫工作,看似不露痕迹,可却是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的。小王既是司机,又是齐天翔的安全警卫,负责着齐天翔安全保卫职责,每到一地,总有事先将环境和活动区域察看一下,确定安全之后才请齐天翔进入,不管是饭店,还是入住的宾馆,没有小王的前期察看是不允许进入的。
    小张是秘书,内卫和生活服务是他的另一项工作,安排齐天翔的饮食起居是他的工作职责,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原本这些事情是要有专人来做的,也是齐天翔担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时,就有的安保要求。齐天翔怕麻烦,没有另配安全警卫和生活秘书,这些工作就由小王和小张负责了,由于比较特殊和另类,齐天翔尽力配合,不节外生枝,这么些年也就形成了习惯,甚至十分默契和熟练了。
    齐天翔的生活起居非常简单,饮食更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也是力求简单和简便,尤其是在外临时对付的时候,更是如此,米饭、面条、包子都可以,只要可以吃饱肚子就行,实在没有条件了,方便面或者饼干也可以。总之原则就是有利于工作,节省时间就行。
    像这样服务区临时休息,一碗面条对付的时候很多,习惯了也就觉得自然了,不但齐天翔觉得自然,小张和小王他们安排起来,也觉得自然,是不需要提前征求齐天翔的意见的,面条汤汤水水的,热乎也好消化,简单快捷,也舒服一点,基本上成为了标准的旅途食物。
    齐天翔和周通没有过多的交流,慢慢地吃着面条,也是在有意识地等着小张和小王,很快也就吃完了饭。齐天翔与周通慢慢起身,走出餐厅,在服务区里慢慢走着散步,似乎心无杂念地旅行者一般,可两个人心里都清楚,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是急如星火的焦急和焦虑,还有就是灾害应急的考虑。
    “不就是简简单单一顿饭吗?半个多小时就解决了,大鱼大肉大铺张和一碗牛肉面,对于肚子的需求来说,哪一样更滋润,更好受用?”重新驶上高速之后,齐天翔的心情好了很多,可却依然忿忿不平地对周通说着:“其实吃饭问题是一切繁文缛节的根源,解决了这个问题,党风政风改善就不需要刻意地去强调,这才是问题的牛鼻子。”
    周通看着齐天翔的脸,知道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微微笑着附和着说:“公务接待可以由省政府重新强调一下,适时地调整一下标准,下大力气督促检查几次,抓上几个典型处理一下,会有一定的结果的。”
    “这件事可以与省纪委联手去做,作为党风政风建设的主要工作,省政府和组成机构共同发力,短期内要见到成效,与随即展开的机构改革和精简工作,形成一个整体。”齐天翔边想边说,随即停住了话语,眼睛盯住了周通,言辞恳切地说:“省政府这边,你来主抓怎么样?”
    齐天翔的话来的突然,让周通感到十分意外,很快就明白了齐天翔的用意,内心瞬间充满了感激。齐天翔曾经几次暗示过要给他一个合理的安排,这其实就是安排之一,而且意图很明显。
    省政府和省纪委联手整肃风气,这是省政府的一件大事,省纪委其实只是配合,起一个震慑作用,主要工作与机构改革联系到一起,省纪委哪边洪虎肯定要牵头参加,这就形成了省级架构,省政府从事这项工作的最低也应该是哪位副省长,而齐天翔却指定他这个政府秘书长主抓,用意就十分明显了,就是要让他承担副省长的主责,然后形成既定事实,为下一步的落实做好铺垫。
    齐天翔当年在成为省委常委之前,就曾经担任过省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专职副组长,以省纪委书记的实职位列许多副省长和常委之前,现在看齐天翔也还是想用这个办法,推自己上位。
    明白了这些,周通心情很复杂,可却知道这还不是正式谈话,也没有虚套的必要,可不表态还是不行,就深深地望着齐天翔,尽可能平静地说:“我服从组织安排,只要省政府和您认为我称职,我将竭尽所能。”

第三百零三章 环境问题(7)
    周通的表态也感动了齐天翔,内心深深地感慨,这将近一路的感叹终于引出了这么一个早就想说,可却始终没有合适机会说出了话题。
    自从脑子里有了机构精简和行政执法权归并调整的想法后,就一直在考虑着谁来承担这项工作,而且最初就认定了周通,这不但来自于对他的处境和遭遇的同情,还有着对他这个人的了解,另外就是复杂的情感纠葛。
    安排好周通退下来之前的后路,这不但是齐天翔成为省长之后,心里感知到的责任,也是老岳父闫博年心中的一个愿望,作为自己早年的秘书,长期的工作和交往,闫博年和周通之间,形成了一种半师半友的关系,尽管一步步将他带到了省政府副秘书长的位置,可在自己离开后却看着周通艰难地走着,副秘书长的职务一作就是好几年,这有个人性格内敛的原因,也有自己政敌的排挤和压制。
    赵浩南主政河海之后,为了利用闫博年的影响,不但顺利地安排了齐天翔挂职河海省纪委的事情,而且扶正了周通的秘书长职位,使得这个多年的正厅级副秘书长,终于去掉了名字后面括号里正厅级的后缀。
    可晋级之路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成为省政府秘书长后,却因为是赵浩南的举荐,被林东生所不容,怎么配合都达不到林东生的满意,后来更是被下派担任了华沂市长,市委书记到线后退休,周通没有成为市委书记,反而调任较大市的河源市市长,就等着几年后过渡成市委书记,就跨入了中管干部的领域,可几年后市委书记出缺,周通不但没有如愿成为市委书记,市长的职务也被免除,调任海东市,依然担任市长。
    眼看一起下派的干部,都成为了市委书记,就连当初以副秘书长身份下挂莱州市长的肖战胜,都成为了莱州市委书记,而最有希望成为市委书记,并上升一步成为副省级省委常委的周通,不但没有任何的起色,反而原地踏步,一步不如一步,终于在一次酒后激愤地说出“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的话,而且很快就传到了已经担任省委书记的林东生耳朵里。
    周通很快就重新回到了省政府,仍然担任省政府办公厅秘书长,可却是再次被冷冻了起来,几年来职务没有变动,可权限却逐渐被剥夺,甚至陈能亮担任省长期间,周通竟然没有主持办公厅工作的权限,基本处于半退休的赋闲状态。
    齐天翔担任省长后,面对周通的状态和作用,心里很是纠结,老岳父虽然从来没有正面提过周通的事情,可却有意无意地多次感叹周通的生不逢时,以及祸从口出的警示,而且多次在齐天翔面前提起白丰收。
    齐天翔很清楚闫博年想要暗示的事情,周通和白丰收都是他在副省长和省长任上用过的干部,对待这两位海东老乡有着很深的感触,不得志的白丰收两次申请援藏,就是为了回避河海官场复杂的人事纠葛,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西藏,担任着省政府副秘书长,却很是难以适应派系斗争的残酷,后来还是闫博年将他调整到了省纪委,算是离开了省政府这样的环境。
    周通却有着与白丰收不同的路径,年轻干部,秘书出身,只能是在办公厅里熬资历,熬人缘,能够出人头地,也很容易被划入另类,处在一个很尴尬的角色。见风使舵,随意改变圈子,难免引起老领导的反感,而不会改换门庭,又为新领导所不容,被冷藏是很明显的结局。周通选择了后者,这么多年没有改变对闫博年的追随,也使得闫博年的心里总有着深深的牵挂和内疚。
    齐天翔希望能够满足老人的心愿,除了个人感情,而且看中了周通身上的正气和忠诚,以及虽饱受挫折,也未曾泯灭的信念和热忱,还有就是丰富的处世经验,特别是身上那股硬硬的骨气。可由于周通这么多年被雪藏的经历,以及不合时宜的抱怨,重用他还要看林东生的态度,这是最为关键,也是很棘手的问题。
    这近半年的时间,齐天翔没有更换省府的秘书长,始终与周通如影随形,而且还将罗剑分管的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巧妙地交给了周通管理,就是在观察林东生的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