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难道我们河海省委一班人,不需要这样吗?”林东生的神情严峻了起来,语调也变得冷峻严肃,缓慢地说:“稳定是大局,团结是基础,做经济工作是这样,作为统领全省政治经济全局的中枢,不更是这样吗?”
    林东生停顿了一下,环视着众人,仍然是严肃地说:“什么解放思想,什么放开束缚,什么意识创新,这些都没有错,但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创新,又改变什么,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改变,又如何继承和发扬?河海省这么多年在政治统领经济工作方面,无论是宣传思想工作,还是理论探索和求真务实方面,都是与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的,这些原有的东西,需不需要坚持?这些经过无数同志辛勤摸索出来的经验,需不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问题,搞清楚这些,再提出新颖独特的方法,我看也不迟。”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在缜密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以及亟待改进的地方,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不但是雪中送炭,而且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义之举。”林东生的话不再尖刻,但语调依旧缓慢地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建设,意识形态,以及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这是近期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省委常委们应该着力去做的工作。”
    林东生说着话,望着秦亮吩咐道:“下一步省委办公厅,根据常委分工,制定出详细的基层调研计划,尽可能少安排一些会议和不必要的活动,使常委们能够多抽出一些时间,到基层走走看看,加强一些感性认识,同时帮助基层组织,树立和增强宗旨意识和奉献思想,加强组织纪律观念,使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在今年年底之前,在全省范围内,树立和创新一些工作方法,以及几个在全国有一定说服力的典型事例,达到政治和经济的双突破,双丰收。”

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委争论(23)
    林东生的讲话平和朴实,如同以往的讲话一样缜密周全,而且有理有据,冠冕堂皇,可会议室每位常委都听得清清楚楚,包括内含的话外音。那就是郑重提醒某些人,不要胡说八道,要从维护省委稳定团结的大局出发,保持省委班子,特别是班长的权威和地位,不要挑衅省委书记的耐力和极限,更不要试图挑拨省委、省政府的关系,以从中渔利。
    同时也清醒地指出,河海省委目前的发展和现状是得到中央肯定的,不是谁想抹黑就能轻易得手的,而且还有一个狠招,就是让省委办公厅安排常委们下基层搞调研。说是常委们,其实各位常委都有分工,除了省政府的省长和常务副省长,就是省会和大市的市委书记,下来就是人大和省军区,能够从繁琐的事物中脱身,到基层指导组织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的,也就是侯哲海这位专职副书记,以及宣传、组织两位常委。
    虽然都听出了林东生话意的异样,可作为省委书记,他对全省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分析,不但是他的工作职责,也是他应尽的义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稳定基层政治结构和信念建设,更是必须牢固树立的执政理念,要求省委秘书长安排常委们的调研工作,更是他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合情合理,任何的非议都是不顾大局的作法,也是没有涵养和智慧的表现。
    看到各位常委都默不作声的样子,林东生缓和了一下语气,接着说:“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对目前的形势和省委近期要做的工作,进行一下梳理,对于干部选拔和河州市长任命,算是题外话了,现在书归正传,说说我对河州市长人选的意见。”
    林东生缓慢的语调透着凝重,却也不像是刚才那般的严峻,缓缓地说:“由于我事先已经说过,这次的河州市长选拔和任命,充分尊重组织部门的意见,一切以实际考察和民意测评为主。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点正国同志可以证明,从推荐到考评,再到人员确定,我没有参与过任何意见,甚至连正国同志的专题汇报,也借口事忙推辞了,就是想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组织工作环境。”
    看到刘正国连连地点头称是,林东生又环视着众位常委说:“可由于我刻意地回避和不持态度,有人就会刻意地揣测我的倾向和态度,甚至连刘毅斯同志曾经在海东工作过,就认为我会倾向于扶持他上位。呵呵,这似乎也太把我林东生看轻了,别说我是省委书记,要站在河州工作的稳定大局出发,这样的政治敏锐和认识我还是有的,这样的觉悟我还是具备的,就说我作为年届花甲的老人,基本的判断力也一点没有退化,这点我还是自信的。”
    林东生的冷笑,加剧了会议室的紧张空气,他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微微笑着对大家说:“也正是我态度的不明确,忽视了一把手在决策上的潜在作用,以至于带来这么大的负面影响和混乱,这是很不正常的。说明在这间会议室里,唯官唯权的思想意识还是在某些人的心里根深蒂固,究其原因因为时间关系,这次会议就不再讨论了,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开一个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地剖析一下,挖挖根源。”
    “其实我的态度,刚才天翔同志已经说的很明确了,现在河州需要的是稳定,既是干部队伍和思想的稳定,也是经济政策和思路的稳定,全市众多干部辛勤努力创下的局面,不能因为出现了几个蛀虫就全盘否定,更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林东生望了一眼齐天翔,慢慢地说:“天翔同志思路很清,看的很远,而且不惜背负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的名声,这说明了天翔同志的坦荡,以及心地的磊落。梁冰玉同志年龄是偏大了一些,性格上的急躁也可能会给工作带来一些不应有的影响,但作为一个成熟的干部,我们应该相信她能够在工作中克服这些不足,更应该相信河州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的政治智慧和团结合作的能力,能够协助她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这点自信都不具备,我们还怎么管理和使用干部?”
    林东生说着话,不自觉地语气又变得严峻起来,看着各位常委,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刚才几位同志都表达了意见,看看还有哪位同志有不同意见?如果没有需要补充的意见,我们就进行表决吧!同意梁冰玉同志担任河州市政府市长的,请举手!”
    林东生一反常态,率先将梁冰玉的名字提到第一位置提请表决,这样的作法显然违背常理,可也透露出他不愿过分耽误时间的心情。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与会者的惊讶和愕然,可不管怎么说,毕竟是林东生作为主持人的提议,众人也不好表示什么,都纷纷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了迅速的反应和选择。
    竟然是出奇的一致通过,就连侯哲海和唐为民,也在第一时间举手同意,这倒有些出乎林东生的预料,可很快就明白了侯哲海和唐为民的用意,不由会心地笑了,看着众位常委,摆摆手示意大家把手放下,接着笑着说:“全票通过,下一步省委组织部按照程序,进行组织任命,并提请河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
    说完了这些,林东生再次环视了会议室里的各位常委,然后慢慢地宣布:“今天的常委会的所有议程,都已经进行完毕,现在散会。”
    林东生说着话,缓慢地站起身来,含笑地望着大家,没有再说什么,但送客的意味还是十分明显。
    众人看着林东生已经站起身来,就也纷纷起身,依次走到林东生身前,客套地与他握手道别,然后三三两两地相伴着离开会议室,到地下室分别乘车离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委争论(24)
    齐天翔祥装低头收拾公文包,没有起身,而是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之后,才缓缓地站起身,目光深邃地望着林东生,由衷地笑着说:“林书记还有其他事情要安排吗?”
    林东生很清楚齐天翔话里的意思,也读懂了他眼里感激的神情,与齐天翔对接了一下会意的眼神,淡淡地看着站在身边的杨群山,以及不远处的秦亮,然后才对齐天翔笑着说:“都这么晚了,还能有什么事?你们年轻几岁可以再去做点什么,我这个年龄除了休息,就什么也不能做了,否则老命还要不要了?”
    林东生的话,引发了会议室里几人开心地笑了起来,等笑声渐渐平息之后,林东生意味深长地看了齐天翔一眼,明确地说:“这里现在也没有外人,我也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省政府哪边我不担心,相信你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省委这边,你也用不着为我担心,我们各负其责,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担心当然是用不着担心的,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您建立和树立的权威是没有人能撼动的,任何企图都是枉费心机。”齐天翔真挚地看着林东生说着,随即忽然转换了神情,诙谐地叹了口气说:“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四野之外无忧,庭院之间有虑,只是不知道稍后回到家,面对刘老师的责问,您该如何应对?”
    齐天翔的话又引发了一阵哄堂大笑,林东生脸色微微有些发涩,可随即就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指着杨群山,得意地说:“这就更不用你担心了,老杨为什么不走?就是留下来保驾护航的,这是我们两个老家伙的默契,老夫自有妙计应对。”
    林东生的话合着笑声,在会议室里回荡着,即表明了他磊落的性格,也表明了他此刻的心情。这种心情来自于一天会议的成果,也来自于对未来局势把握的自信。
    这样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齐天翔,以至于离开会议室,坐到自己的专车上,心情也是难以完全平复。
    一天的会议,可以说是斗智斗勇的一场战斗。现在想来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无论是会议的进程,还是林东生的态度,都让齐天翔有种云里雾里的飘忽感。
    由于事先并没有很多时间与林东生沟通,此次的会议也只是省政府近期几项工作的专题汇报,特别是半年度统计报告的审议。向林东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后,林东生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建议金融资本运作,以及河州市长人选的事情,放到一个会议上来说。电话了并没有说太多,可在齐天翔的感觉中,却是没有什么太足的底气。
    事实上正如齐天翔预料的,侯哲海会针对省政府的工作发难,并以此挑动省委和林东生的底线,制造混乱是他的初衷,趁乱达到引起中央干预或过问,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会议之前齐天翔就接到过来自北京的电话,提醒齐天翔要警惕和注意省委这边事态的发展,因为已经有人在谋划自下而上,然后自上而下的改变河海省的政局。尽管高层的阻力不小,但苗头却不应该忽视。
    对于这些来自高层的信息和动向,齐天翔一般都是认真地倾听,可却很少放在心上,因为这些道听途说的信息,大多都是好意地传递,很难追究来源。另外高层的动向,也是齐天翔所控制不了的,与其过分关注,还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耐心地等待结果的出现。这些不但是现在齐天翔的作法,以前几次大的人事变动,齐天翔都得到过这样那样的信息,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处理的。
    可齐天翔怎么也没有想到,侯哲海会在统计报告这个环节,就开始提出异议,而且还有来自刘正国的附和,这是齐天翔始料未及的。
    在齐天翔的意识中,作为省委专职副书记,侯哲海对于经济工作是不感兴趣的,不懂是一个方面,没有可以发挥作为的地方,却是实实在在的。从北京空降河海,侯哲海的志向不是省政府,而是省委一把手的位置,而也就是政治,才是他得心应手的强项。他只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自己的长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高层的注意,达到自己或就地接班,或回京另谋高就的目的,时间对于侯哲海的意义,要远大于任何现实的诱惑。
    可侯哲海却急切地在经济年度报告上,就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不但显得急切,也透出了虑事的不周,也正是这第一个议题的发难,才引起了齐天翔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林东生高超的政治技巧,很容易地就以省政府的事情由省政府做主,轻轻松松地就化解了侯哲海的责难,由此也看出了两者之间经验和手腕的高下。这在之后的资本运作和项目情况汇报上,体现的更为充分,对于侯哲海近乎无理取闹的刁难,或者利用众常委的合力,或者利用个人的权威,以及一把手的话语权,转瞬间就将威胁化为无形。
    尤其让齐天翔佩服的,就是林东生利用省委书记的权力,针对侯哲海急于表现的心理,合理地将侯哲海打发到了基层进行调研,并且轻易就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对于久居京城,对基层现状和情况两眼一抹黑的侯哲海,短期内能够适应都是问题,想要有所作为无疑是痴人说梦。
    想想齐天翔就觉得侥幸,常委会所有的表决,都是按照自己的设想完成的,这里边没有林东生的斡旋,以及高超技巧的运用,是根本难以实现的,而且对林东生关键时刻的隐忍,包括对自己无条件的支持,都显示出他作为书记的眼光,以及胸襟,这是齐天翔需要补足的短板,也是他在今后工作中应该认真学习党的地方。
    一天的常委会告一段落,也就等于为省政府近期的工作,作了一次总结,下面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更加谨慎小心地去走才行。
    齐天翔暗暗地下着决心,也暗暗地给自己提着醒。

第二百九十七章 环境问题(1)
    早上出门,齐天翔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心里发慌,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仔细梳理近期着手的几项工作,怎么也找不到不妥的地方,反而觉得件件都很顺利地推进着,丝毫没有什么不好的兆头。
    一路的梳理,直到进到省政府的办公室,也没有得出任何的答案,而这种感觉却更加的强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