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确的要求,算是为会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全场如雷的掌声中,齐天翔等省领导缓步走出多功能会议厅,并且在刘立高、廉季成和莱州市党政领导的陪同下,径直走出了宾馆,三位省领导的车队,在警车的引领下,踏上了返回河州市的行程。
    简单的与周通交流了几句之后,随着行程的延续,一切都安静了下来,齐天翔也没有了说话的兴致,闭着眼睛祥装假寐,心中却是翻江倒海地在思索着。
    从平原县得到矿难的消息匆匆地赶过来,转眼就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当初的焦虑和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沉重和欣慰,乃至欣喜。怎么也想不到巷道坍塌,三百多人被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不但国务委员满意,林东生满意,连遇难者家属都满意的结果。皆大欢喜的结果,使得一场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变成了一次成功的救援,更成为组织有序,措施得力的工作成绩,还增加了齐天翔的威信和影响。
    这是来的路上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更想不到的是回程路上会遭遇盘查,会有这么一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无形中为解决执法机构臃肿,乱执法、胡作为现象,找到了一个难得的突破口。一天的会议尽管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却使得机构改革和精简人员编制工作起步了,这就是个难得的变化,就是在这么不经意间出现了。
    齐天翔深深地感到,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为了矿难而来,准备承担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责任,结果却是成就一堆。为了准备全国两会而去,中途将依法行政和精简机构提上了日程。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可却都在这一周多的时间发生着,转换着,没有明确的提示,也没有转圜的预兆,就这么发生了。
    齐天翔心生一种复杂的情感,很难准确地表述此刻的心情,内心深处却没有一点成就感,更没有任何轻松的感觉。想着下来要筹备参加全国两会的事情,心里还产生了一些莫名的沉重,作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河海经济,以及存在的问题,心中反而更加的压抑。
    齐天翔明白,现在乃至很长一段时期,都不是自己轻松的时候,也远远不到放松的时节。

第一百五十四章 进入状态(1)
    回到省城,齐天翔就开始为全国两会的事情忙碌,协调会,通气会,人大预备会,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几乎天天都是在会议中度过的。
    虽然是全国的两会,可需要准备的却并不比全省两会少,甚至还要更加繁琐和细致,作为省人大选举任命的一府两院,最重要的还是省政府的工作安排,而这些都落在了省政府省长的齐天翔身上。
    两会之前的经济数据,各产业发展状况,以及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都需要事先沟通和落实,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摸底,掌握基本的情况和数据,以备两会上有关部门的质询,特别是记者会媒体的提问或刨根问底。
    这些都需要省人大、省政协和齐天翔进行事先的准备,需要齐天翔与各位分管副省长,以及各有关部门的部署调整,还要与省高检、高院的协商通气。
    对于刚刚走马上任不久的齐天翔,很多事情都未曾遇到过,更是以往部门工作时未曾涉及到的,一时间弄得齐天翔手忙脚乱的。尽管很多事情林东生和杨群山都已经作出了一些安排,省人大和省政协,以及相关地区部门的工作,特别是热点和敏感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进行了一些工作,省政府方面也打了一些招呼,但也是考虑到齐天翔的感受,点到为止。这样几天忙下来,也就到了动身赴京的时候了。
    全国两会盛况空前,这些作为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齐天翔是经历和见识过的,但这回是作为河海省政府省长参加的两会,实际感受和忙碌程度是不同的,十几天的会议,也是忙碌异常的。
    虽然是作为代表听会,与以往的经历相似,但无论是作为政法学院的行政法专家,还是省纪委书记,充当的都是单纯听会的角色,根本没有过多的事情,基本上处在默默无闻的状态。而作为省长参会,无论是记者的闪光灯和话筒,还是会议代表,都十分关注经济大省的二号人物的表现和做派的。
    尤其是新闻单位,对于这位年轻的省长,全国知名的行政法专家,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大会小会都特别关注着他,会后的约访也是不断,使得齐天翔每天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应付。
    还有大会后的代表团分组讨论,每一次会议都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会,既参与讨论,也是与代表们座谈。领导讲话之后,除了林东生的表态发言,齐天翔也要有所表态,而且作为主抓经济领域的省长,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也是要有一些不同的见地和高度的,这些也是需要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的。
    另外也有些中央部委,也充分利用全国两会的有利时机,将相关的规划和部署与齐天翔这位省长沟通交流,以便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当然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部委的行为,位高权重的大部委不但难得一见,甚至见了面也是不冷不热的,这些部委是需要专程拜会的。这样会议间隙,能有的时间就是见面座谈和拜会交流,这些更是占有了很多的时间。
    政法学院也是不失时机地邀请齐天翔回学院与在校生们交流,学院培养出来的教授、博导,现在荣任经济大省的省长,成为全国都屈指可数的年轻的政治新星,学院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炫耀和宣扬的机会的。这样的见面不但需要抽时间参加,而且还要饱含热情和激情地参与相关活动,饮水思源的道理齐天翔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这样的繁忙和忙乱中,以至于拜会郑明的时间都是一推再推,挤出时间才成行的,也是让吕山尊等了很长时间的,为此齐天翔心中的内疚是难以掩饰的。
    郑明还是在党校的办公室见了他们两人,而且对于齐天翔带去的茶叶之类的礼品,破天荒地欣然收下了。尽管作为中央理论研究方面的权威,书记处的领导,忙碌是可想而知的,可仍然在党校原有的办公室办公,仍然显得气定神闲,也仍然是以倾听为主,说话很少,指责和指示更少。
    平时的见面交流虽然少,电话联系也不是很多,但齐天翔和吕山尊的情况,郑明显然是始终关注着的,这些从郑明的寒暄和淡淡的表述中,就能明显感觉的出来。
    对于矿难处理,以及莱州高速被查的事情,郑明似乎很是清楚,也了解很多实际的细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只是含蓄地提示齐天翔不能再任意犯险,更不能表现出过分的急切,应该有自己地定位,除了这些,就没有再多的话了。
    面对吕山尊,郑明似乎有着更多的期望和不放心,除了情绪控制,班子驾驭,还暗示了对经济活动,特别是重大经济行为的监控和管控,仿佛意识和听到了什么,这使得吕山尊和齐天翔都有些担心,却也是得不到什么明确的答案。
    拜会时间不长,可对于齐天翔和吕山尊却是快乐的,也是受益匪浅的,看上去郑明也很开心,毕竟齐天翔和吕山尊两位年轻干部的成长,以及身上表现出来的信念和忠诚,都是难能可贵,也是值得欣慰的。
    除了郑明,齐天翔还抽出时间拜会了方翔,以及在京休养的河海籍老干部,特别是汪老等年届耄耋的老者,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和评价。
    这样忙忙碌碌的,十几天很快就过去了,以至于闭会前才有机会与在京的老同学聚在了一起。猴子当然是联络人,也是最活跃的,地点安排和人员通知,都是他一手操办的。
    几十位要好的同学坐在一起,无拘无束,也暂时忘记了身份和地位,都恢复到了学院时的肆无忌惮之中,轻松愉快,也放松了很多,算是在京这十几天最为开心的时刻。
    尽管时间短暂,可在齐天翔看来,却是值得记忆和怀念的,同时也庆幸,十几天的会议下来,自己的忙碌不但没有任何的瑕疵,而且各方评价和印象很好,也使齐天翔暗暗地松了口气。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进入状态(2)
    从北京回到省城,齐天翔又进入了另一种忙碌状态,与会前的准备不同,落实和调整仍然是繁重紧迫的工作。
    省委常委会后,按照总体部署,齐天翔随即召开了省政府常务会议,通报了全国两会的情况,并根据全国两会的要求,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的侧重,对全省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了一些调整,研究部署年度经济工作和进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根据齐天翔的建议和省人大的批复,任免了一批省政府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的人员,总算是完成了省人大之后的省政府组成部门的组建工作。
    看上去利益攸关的人事任免,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纠葛,但由于事先就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并经过组织部门的考察和相关程序,并没有引起过多的争议和反对,平静顺利地就得到了通过。
    这都是每年两会前后必然要进行的工作,随后就又是一连串的会议在等待着齐天翔,协调会,通气会,人大报告会,新任干部见面谈话,等等的会议依然占据着他几乎所有的时间,这一切渐渐平息之后,也就到了暮春时节。
    从乍暖还寒的初春,到温煦扑面从暮春,齐天翔的感觉似乎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仿佛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这不长的时间经历了一遍。火灾、矿难、遇查,纠葛、困惑、痛苦,乃至好评、鼓励、赞赏,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不期而遇,也难以避免地出现着,使得齐天翔时时感受着冰火两重天的寒冷和煎熬。
    这一切伴随着上任以来的每一天,使得齐天翔瞬间成熟和沉稳了许多,一切的喧嚣过后,齐天翔慢慢适应了忙乱和无序,渐渐进入了状态。
    首先的变化是不经意的,也是刻意的,尽管做的自然和了无痕迹,可明眼人还是看出了端倪,这就是办公室的变化。
    之前很久,齐天翔一直是在省委这边办公,尽管也很抵触红楼的招摇和显眼,可相对于省政府大院的办公室,还是选择在省委这边多一些。这是上任省长以来就形成的心里暗示,心里虽然有所权衡,可从河州市委书记任上卸任,首先拥有的办公室还是省委红楼,省府办公室还是有些不习惯。
    当然这些都是没有明确说明的现象,两处办公室也是很多常委的惯例,红楼即使齐天翔不使用,也是没有任何一个常委敢于占据的。
    省委院内的七栋小楼,始建于民国时期,按照北斗七星的星位设计,又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加以区分,以往就是河海省的政治中枢,建国后更是河海省委当然的政治中心,由于只有七栋小楼,并不是所有的省委常委都能拥有一栋,也不是成为常委就能入主小楼,可省委副书记、省长却是再正常不过的小楼主人,这是无可争议的。
    小楼象征着身份和地位,也象征着权力和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更是约定俗成的认识。
    齐天翔虽然不那么迫切地期待这些,可也明白小楼能给他带来的无形力量。这在刚成为省长的时候,尤其是决定省长分工的会议前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看来却是没有这个必要了,起码不是那么迫切,作用也没有那么大了。
    其实,自从获得任命到现在,无论是红楼,还是省府那边的办公室,齐天翔在里面办公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的。先是黄和远率西北省考察团来访,齐天翔带着他们下去转了几天,下来是领着徐方副省长下去看农业,随后就是直接从平原县奔赴沂山县胜利集团矿难,再下来就是全国两会,在省城呆的时间本就不长,大多还是在会议室里度过的,办公室和办公楼本就没有太大的区别。
    两会回来之后,齐天翔增加了在省府出现的频率,很多的小会都选择在哪边举行,哪边的办公室才有了旺盛的人气,几天下来,渐渐就习惯了哪边的气氛和环境,也慢慢感觉舒服了许多。
    最早感受到这种变化的还是林东生,省委常委会后,有几天的时间没有见到齐天翔,似乎有些想他一般,终于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将他堵在了红楼。
    “哪边乐,不思蜀喽!”林东生轻轻推开齐天翔办公室的门,调侃地说:“这是过来温故啊!还是怀旧啊!”
    温厚的话音将认真地在桌子角上忙活的齐天翔惊醒,忙从摞的很高的文件堆里抬起了头,惊奇地笑着问:“您怎么不打招呼就过来了,有什么事打个电话我过去就是了。”
    “也是下班准备回家,看到你这边亮着灯,就过来看看。”林东生呵呵笑着在齐天翔的引导下,走到沙发前缓慢地坐下,埋怨地说:“来看看你忙什么,现在见你一面不容易喽!”
    “您可别这么说,知道的是您想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小齐省长另立山头,藐视省委一元化领导似的。”齐天翔略显委屈地申辩着,随即嬉皮笑脸地解释说:“这几天约见的都是省政府哪边的人,来回跑着也实在不方便,就在哪边呆的时间多了一些,也就是几天的事情。”
    林东生笑着摆摆手,制止了小张倒茶的动作,缓缓地说:“哪里方便就在哪里办公,这很正常,不要有什么顾虑。省长嘛,就应该在省府办公,这样才能不产生临时的感觉,让大家心里也踏实。”
    “看到你逐渐进入状态,直面出现的问题,让我这心里也踏实了不少。”林东生说着话站起身来,慢慢往门外走着,不放心地嘱咐道:“不要太晚,最近忙的很,要注意劳逸结合,更要照顾到小闫老师的感受。”
    齐天翔认真地点头答应着,将林东生送上电梯,看到电梯门缓缓关闭后才回到办公室。心里不由对林东生的理由暗笑着,从邻近的黄楼是看不到红楼的灯光的,电梯下到地下车库,更是不可能看到灯光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专程过来,专程安顿齐天翔的情绪,其实真正的目的,还是欲速则不达的警示和提醒。
    这使得齐天翔不由想起,从莱州市回来后,与林东生的谈话。

第一百五十六章 进入状态(3)
    回到河州市的第二天上午八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