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东生满口答应着国务委员的提议,并建议尽量节约在新区视察的时间,下社区调研一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
    国务委员会意地点着头,表示同意。齐天翔看着他们两人的对话,没有参与进去,只是微笑着倾听着。就像国务委员会意地微笑一样,齐天翔也完全明白林东生的心思,其实他最为关心的还是下午的省市两级的汇报,以及国务委员的航班起飞时间。
    这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安全将国务委员接下飞机,再安全将其送上飞机,才能宣告接待活动的圆满结束,他也才能安然会省城休息。领导在这里的每一分钟,都有着重大的责任在身上背负着,说什么也不能掉以轻心。
    齐天翔何尝不是这种心情,只有赶紧结束这边的活动,送走国务委员,然后再送走林东生,他才可以专心致志地处理矿难的事情,才能静下心来继续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没有一个初步的结果,他即使离开也是不会安心的。
    可现在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点他很清楚,也很明白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第一百一十九章 陪同视察(12)
    车队进入新区的时候,没有了欢迎的场面,甚至与上午的热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里的场面还显得有些冷清。
    偌大的一个厂区,规划的倒是很整齐,也显得规范了不少,但显然不像刘栋描述的那样经典,起码不是年产百万吨特钢的那么一种态势。齐天翔心中的忧虑,随着初步的所见,更加的深重了。
    车队直接开进了厂区,并且直接停在了新区食堂门口,食堂里面吃饭的职工不多,看到领导们进来,都纷纷站起身来鼓掌欢迎,似乎才显示出一些热度来,但也显得牵强。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国务委员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国务委员径直走到吃饭的职工中间,与大家握手交谈,热情地询问他们伙食和服务情况,能不能吃饱,对服务是不是满意。
    随即走到食堂开放的售卖窗口,与大师傅们亲切交谈,当了解到职工就餐情况不是很稳定,许多职工都是乘坐班车来往于新旧厂区之间,就嘱咐师傅们一定要保证饭菜质量和供应,特别是要保证职工随时可以吃到热饭热菜,这是基本的要求,也是保证生产的必须。
    在详细观看了供应的菜品之后,国务委员接过食堂大师傅递过来的不锈钢餐盘,认真地选择着自己喜欢吃的菜肴,满意地端着走到职工中间,与几位职工一起边吃边交谈起来。
    林东生和齐天翔等随行的领导,也仿效国务委员的作法,从大师傅手中接过餐盘,走到排成一排的菜肴前,选择着自己想吃的菜品,然后端着走到成排的餐桌前,与职工边吃边聊,一份自得其乐的融融气氛,在宽敞明亮的餐厅蔓延传递着。
    齐天翔随着林东生身后,看似随意地取用菜肴,却在根据菜品数量和存量的多少,验证着心中的猜测,结果得出的结论验证着心中的猜测。那就是这都是准备好的盛宴,而且是刻意安排好的,就是为了等待领导们来就餐的。
    一顿食堂供应的职工午餐,又处在远离海边的华沂山区,可呈现在眼前的,不但有盐水大虾,葱爆海参之类的时令海产品,还有红烧排骨,烧香菇、爆鳝段等极见厨艺的精致菜品,而且新鲜程度和所剩数量,绝对不是职工就餐已近尾声的样子。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在这里能够吃到价格不菲,即使有些规模和档次的饭店,都难得一见的海鲜,而且还能让就餐的职工视而不见,显然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些职工根本无缘享受这些美食,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职工食堂供应的根本不是这些菜肴。这些精美和价格不菲的菜肴,来自于更大的饭店,或许就是为他们这些视察的领导准备的午餐,从钢城宾馆直接运到了这里,而看似随意的自助餐,吃的还是进行准备的宴会菜肴,只是没有了美酒佐餐就是了。
    想明白了这些,齐天翔也就想明白了下来视察所能看到的真实,以及这些繁华表象背后的真实。
    也许是验证着齐天翔的判断,简单的自助餐之后,国务委员和林东生等省市领导,被领到了新厂区的中心控制室,从这里能够通过大屏幕,看到繁忙的工作场面。
    国务委员依然兴致不减地观看着生产环节,与生产一些的职工进行着亲切的交流,除了代表国务院领导,对辛苦工作的职工表示慰问,更不忘嘱咐大家注意安全生产,注意劳逸结合。
    结束了对生产一线的慰问之后,或许是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也或许是还要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国务委员提议不再进行参观和视察,乘车回集团的家属区看看。
    其实齐天翔明白,下来能看的地方也实在不多,表面看上去整洁宽敞的新厂区,很多设施和设备都处在紧张的建设时期,忙碌的场面不是生产,而是建设阶段。这样的情况下,生产的也只是一少部分,这也就是看上去冷冷清清,职工很少的原因,大部分生产还没有有序展开,因此大批职工还没有到位,有的只是表面的光鲜而已。
    车队重新回到钢城区,刘栋熟门熟路地带领国务委员和各位领导,深入到几个典型的社区,与大爷大妈们进行着交流和座谈。社区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向各位领导详细介绍了保持党团员先进性的做法和措施,并请一些群众代表畅谈了这些作法产生的效果。
    国务委员听的很仔细,也很耐心,不时插话询问一些问题,尤其是对现今存在的干群关系,收入不均和住房等问题,以及邻里和群众矛盾问题,问的很细,很认真。
    得到满意的答复和解释之后,国务委员很满意地与大家畅谈了未来的美好远景,似乎是带着深深的感悟与大家告别,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社区。
    随后才算是进入到视察最关键的时刻,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听取河海省委、省政府,以及华沂周边山阴、莱州等地市党政领导和重点企业负责人的汇报,并就这次视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当国务委员和林东生、齐天翔等重要领导,缓步走进华沂市政府会议室的时候,早已等候在此的各位领导纷纷起立鼓掌,热烈欢迎领导的到来。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热烈了起来,国务委员在走向主席台的时候,与站在附近的干部们热情握手致意,简短地表示着慰问,传递着高层领导对于基层干部的关心和问候,以及浓浓的关切之情。
    随着领导们依序就座,以及各位参与汇报的各级干部落座,会议室内平静了下来,也就预示着重要时刻就要到来,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齐天翔安静地坐在国务委员的身旁,温煦的目光环视着会议室里的地市干部,看似平静的表情下面,却是紧张的条理梳理和情绪调整,既要面对国务委员随时可能的询问,又要保持必要的警觉,应对汇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齐天翔竟然产生了一丝莫名的紧张。

第一百二十章 陪同视察(13)
    会议室安静下来之后,林东生侧过脸来望了国务委员一眼,与他交换了一下眼神后,正视着会议室里的地市和企业负责人,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热烈欢迎国务委员一行对河海省华沂市的工作视察,随后简单地向国务委员介绍了与会的各地市的党政一把手,以及参加汇报的华沂、山阴、莱州三个地市的基本情况,省委的工作汇报也就结束了。
    齐天翔接着林东生的后面开始了省政府的工作汇报,神情严肃地介绍了河海省的基本情况,以及经济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责任制落实情况。
    与林东生的汇报一样,齐天翔的汇报也是简单明了,清晰而简短,其实都清楚,作为河海省的基本情况,国务委员不说了如指掌,也是非常的了解,而且作为这种有地市一级领导参加的汇报会,大多都是泛泛而说,重点是国务委员的讲话和视察指示,这才是汇报会的重心。
    有了林东生和齐天翔汇报的样板示范,随后几个地市的党政一把手的汇报,都是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尽可能地简短和简捷,因为都知道国务委员的时间很紧,时间也很宝贵。将他们从各地市招来汇报工作,实质就是为了烘托国务委员视察的声势,使得国务委员单纯的安全工作视察,变得丰富一些。
    其实说白了,这样的安排就是使视察工作不那么单调,原本为矿难而来,却不曾想矿难顺利地得以解决,使得国务委员声势浩的的视察面临苍白的结局。安排到企业视察调研,附近几个地市党政领导和重点企业的工作汇报,就是使国务委员的此行意义重大一些,而且此举还突破了常规,让国务委员的视察规格提高到了副总理级别,使国务委员感受到河海省委的好客和诚意。这也是林东生从政经验和政治智慧的体现,能够审时度势地处理微妙的关系,使得原本尴尬的结局变得圆满。
    国务委员想必很明白林东生的用意,对于这样的安排也是心领神会,作为这个级别的高级干部,如果连这些规格和体例都看不透,那只能有一种可能,不愿说或装糊涂。
    “听了刚才各位基层领导的汇报,特别是几个重点企业的汇报,可以听出来,无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处在旺盛繁荣的发展时期,充分说明河海省委、省政府在统筹兼顾全省政治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显示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技巧,我感到很满意。”国务委员充满激情的讲话开始,就为汇报会定下了祥和的基调,看来他也很懂得投桃报李的道理,不经意间就将人情还给了林东生。
    面对大家热烈的掌声,国务委员回报大家的是温和暖暖的微笑,继续说道:“繁荣经济,惠及民生,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执政为民的初衷和奋斗目标,工作的优劣都是与社会稳定和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党事业最大的忠诚,也是党性的最好体现。
    “至因为这么说,也是针对这次矿难的有感而发,这也是必须明确的安全问题,要牢牢地在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头脑中绷紧的一根弦。”国务委员的神情变得严峻起来,缓慢地说:“发展经济没有错,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效益也无可厚非,但安全生产这个前提不能忽视,更不能漠视,经济可以有曲折和反复,职工的生命不可以重来,这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国务委员说着话,缓和了一下语气,侧脸看了一眼齐天翔,和气地说:“这点省政府和天翔同志的作法值得肯定,应对措施得力,手段多样,更可贵的是对被困矿工的关心和深厚感情,使得一场注定会是巨大损失的矿难,迅速得以解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挽回了影响,而且树立了形象,真是难能可贵。”
    看到齐天翔不是很自然的神情,国务委员接着说:“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精神可嘉,行为却不值得推崇,更不主张效仿,指挥员应该有自己的位置,这点希望天祥同志注意哦,不能总是以负伤为代价惊醒责任人,我们可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国务委员的话,使在座的各位不由想起年初河百集团的大火,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既附和了领导的讲话,又等于赞扬了齐天翔的行为,还活跃了现场气氛。
    齐天翔却觉得脸上有些发涩,但对国务委员的话还是由惊讶到欣慰地转换着,国务委员的公开表扬,以及天翔同志的称呼,无疑传递着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善意的肯定和欣赏,另外就是在事故处理时顺势而为的意图。这使得先时还有些略微紧张的心情,变得和畅起来。
    短暂的小插曲之后,国务委员又毫不吝啬地表扬了梁志新和朱守明等人,言语热情又饱含期望,使得会议室里的掌声一阵比一阵热烈,一次次将气氛推向。
    国务委员的讲话之后,林东生又即兴发表了讲话,除了表示将认真贯彻国务委员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之外,要求来参加会议的各地市负责人,要吸取胜利煤矿安全事故的深刻教训,要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标准,认真查找和整改安全隐患,将经济活动始终置身于安全和稳定之中,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林东生的表态之后,汇报会就宣告结束。全体与会人员起来鼓掌,欢送国务委员一行离开会议室,并随同走到楼下,看着国务委员上车离开。
    华沂市政府到机场,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在警车的引导下,安然赶到机场。林东生和齐天翔等人,热情地将国务委员及随行人员送到舷梯旁,目送他们上飞机,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
    送走了国务委员,大家也都不约而同地缓了口气,离开机场各奔东西,忙着各自的事情去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调查处理(1)
    走出机场,林东生拒绝了梁志新殷勤地住一晚的挽留,与齐天翔缓步走到一边,看着齐天翔慢慢地说:“国务委员的夸奖意味深长啊!我看你还是直接跟我一起回省城吧!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万福同志处理好了。”
    齐天翔缓缓地摇摇头,坚定地望着林东生说:“基调已经定下了,还是顺势而为吧!我知道该怎么做,再等那么一两天,等遇难矿工追悼会结束以后吧!”
    “也好,不然你回去以后也是不会安心的,尽快吧!”林东生温和地望着齐天翔,似乎突然想起来般说着:“劲风已经带队过来了,估计会跟你联系,另外闫勇也过来了,还没有来得及给你说。”
    林东生的话使齐天翔感到突然,可也在预料之中,就感激地望着林东生,真诚地说:“需要他们办的事情很多,也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们,这样我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
    林东生呵呵笑着,望着不远处站着的梁志新和朱守明等人,意味深长地说:“既然放心了,就抓紧时间离开吧,客走主心安嘛!”
    林东生说着话,伸手与齐天翔紧紧握了一下,慢步走到中型客车旁,与送行的张万福、周通及梁志新等人,一一握手后,缓步上了车,并从窗口伸出手来,与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