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讨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上,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不管其他人是什么看法,徐方惊喜之余却是抱着深深怀疑的态度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认为,齐天翔是在愚弄他,起码是为了分工的偏袒狡辩,或者说难听的就是捡软柿子捏。心中的怨气更加的炽烈,脸色也变得更加阴沉,就像是蒙上了一层绛紫色的布一样,但却时刻提醒着自己,千万要忍耐,不能在这样的场合暴露出焦躁和不满来,这样今后的日子会更加的难过。
    这样强迫着压抑着自己,内心却是在自怨自艾着,即懊悔离开西川,又懊悔来到河海省任职。其实类似的懊悔几个月来出现的不止一次,每当孤独寂寞的时候,这种情愫就会不由自主地浮上心际,觉得自己就像一头孤狼困在了河海省,没有朋友,没有知己,甚至连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也曾经无数次地想象,如果自己不离开西川,如果能忍得一时之气,或者说不意气用事,即使仍然志向难伸,仍然遭受排挤,可毕竟自己还能呆在西川,还能和老婆孩子在一起,不想现在,孤魂野鬼似的飘在河海,困在这个气候干燥、饮食咸腻、语言交流不畅,生活习惯不同的北方城市。
    就像徐方自己所说,他生在西川,长在西川,几十年除了偶尔短暂的出行,他几乎就没有离开过西川,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背井离乡离开西川。
    他出生在西川随处可见的纵横交错的大山的皱褶里,交通的闭塞、交流的不畅造就了他内向、孤僻的性格,一步步走出大山的步伐开阔了他的眼界,却没有开阔他的心胸,反而更加坚韧了山里孩子隐忍的性格,以及坚定的耐力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小学在村里,中学在乡里,高中在县里,大学到了繁华的省城,毕业分配到了省城的农业科学研究所,熬过了青涩的学生生涯,也告别了单身的生活,有了自己温暖的小家,有了朴实本分的妻子,随后又有了视如珍宝的儿子。
    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行进着,实习生,操作员,项目助理,课题小组成员,组长,课题负责人,论文署名人,重点项目实施者,省级、国家级课题获奖者,小有名气的农业科技专家。
    如果没有哪次全省科技人员考评选聘,即使徐方会觉得不甘心,也会默默地在研究所工作下去,成为一个优秀的农业科技人员。阴差阳错的是有了哪次考评选聘,有了所长好大喜功的上报名单,徐方成为全省首批农业扶贫,科技下乡的佼佼者,一步踏进仕途,并一步步走到今天。
    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徐方重新回到了崇山之中的家乡,所不同的是再不是哪个懵懵懂懂求知的学子,而是从遥远的省城,省农业厅下派的科技干部、农业专家、农业副乡长。原点尽管是原点,可层次却是大不相同。
    也还是求学时的轨迹,从乡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然后再从市里到省城,只是这样的时间漫长了很多,也充满了艰辛,十几年的时间,农业副乡长成为了西川省的农业副省长,成为了他们那个家族,那座大山,几百年来出的最大的一个官,可谓光宗耀祖,彰显门庭了。
    短暂的兴奋和荣耀过后,就是漫长而艰难的官场之路,尤其是赏识他、欣赏他的老领导和领路人上调中央之后,徐方感觉到了重重的压力,以及来自各方的排挤和冷落。由于自身的孤僻和清高,徐方始终觉得融不到现实的官场之中,甚至觉得有些格格不入,老领导在的时候,时时处处都有人庇护着他,还感觉阻力不是很大。随着新班子的交接,特别是整体工作思路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冷落,使得他的工作更加的艰难,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而他的执拗和耿直又使得单纯的工作方法,变成了与新班子思想冲突,以及思路的不合,勉强支撑了几年,矛盾越发的激化,他成为新班子,以及其后的继任班子眼中的刺头和难题。
    介于这种情况,老领导建议他调出西川,并竭力为他活动和游走,经过努力,上调农业部似乎已成定局,而他也放出风来抒发心中的郁闷,但在关键时刻横生枝节,省里某位领导明确反对,以至于考察和测评难以进行下去,也使矛盾更加的公开化,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还多亏了老领导,再次上下活动,终于将他调出了西川省,暂时过渡到河海省来,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作打算。
    可以说徐方是在进退维谷的境地,无奈之中来到了河海省,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始终难以适应河海的情况,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多余的人,既不愿过多的交往,也不愿表露心迹,而且隐隐觉得这边的情况,相比于西川可能更糟,尤其是看到分工名单之后,更是感觉河海省及齐天翔,也是在有意冷落和排挤他,似乎也是受了西川那边的影响,几天来始终在忍与不忍的矛盾中徘徊着,难以决断。直到会议开始之前,还是在犹豫不决之中,包括齐天翔解释他的分工之后,也还是没有下定爆发的决心,但齐天翔轻松的许诺,带有侮辱意味的表态,却使徐方内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产生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豪气,决定就此与齐天翔认真地理论理论,哪怕撕破脸也在所不惜。
    “齐省长能与我一起下基层,考察农业和农村情况简直是太好了,既可以为我领领路,尽快熟悉河海省和北方农业、农村的特点,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一个基础。”徐方盯着齐天翔,眼镜后面的目光阴冷又尖刻,脸上的神色僵硬,语调虽然和缓却咄咄逼人,“只是不知道齐省长的时间怎么安排?是专程还是抽空?我是先等等,还是等你安排好时间以后再动身。”
    徐方的神情,以及话语,立刻使会议室里的气氛紧张了起来,都知道他的话蕴含的挑衅,也知道他的挑衅因何而来,也都在为齐天翔捏了一把汗,更有人也想看看齐天翔怎么应对,如何化解这份不满和怨气,空气似乎也有些凝固了起来。
    “徐省长这是误解天翔同志的意思了,似乎认为他只是随便说说,或者说只是为了今天的会议,临时这么表态的。”周通在会议桌的另一边,远远地看着徐方的刁难,也感觉到了会议室紧张僵硬的气氛,迅速接过徐方的话头,并从放在桌上的一叠纸中抽出了几张纸,拿起来示意给徐方看,严肃而急切地说:“齐省长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应诺的,绝对不会只是说说。前几天齐省长就交代我拟定一个下乡时间表,原本准备在会议之前交给你过目的,天翔同志担心事先没有跟你交流沟通,怕你产生误解,让我会后交给你。名单就在这里,你可以看看。”
    周通急切的话打破了会议室紧张的气氛,产生了一丝骚动,众人都纷纷将目光投射到齐天翔身上,暂时冷落了徐方,就是想看齐天翔如何表态。
    齐天翔抬起手来示意周通不要接着往下说了,望着低头看时间表的徐方一眼,然后将目光移开,慢慢地扫视着众位副省长,严肃地说“我们这是个新班子,大多都不是很了解,即使认识也没有在一起共过事,我对大家不了解,大家对我也不了解,产生误会或误解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们就应该多进行这样的沟通,多进行这样的交流,哪怕是诘问和质疑都可以提出来,我可以解释的当场就可以解释,一时难以解释的就交给时间来验证。总之一句话,磨合需要时间,更需要交流和沟通,这些看上去艰难,但却是必须的。”
    “实在抱歉,我的确是误解你的好意了,也是我过于急切了一些,想着你的时间宝贵,担心因为时间衔接不好,耽误了春耕大忙的节气。”齐天翔话音刚落,徐方就接上话,脸色微微泛红,有些难堪地望着齐天翔说:“也是我对你的工作方法不很了解,平时交往和交流的不多,今后你若是有时间,咱们好好摆摆龙门阵,相信这样的误解就会少很多。”
    齐天翔含蓄地微微笑着,收敛起严肃的神情,真挚地看着徐方,拖着长腔学着徐方的口音说:“要得,咱们这下子下去,就是要多多摆摆龙门阵,不但要喝喝碗子,还要多喝喝老酒,这样啥子矛盾和误解,就统统没得喽!”

第二十三章 省府分工(7)
    齐天翔拿腔拿调的西川方言尽管蹩脚,可也惟妙惟肖,立时引发了会议室里一阵善意的微笑,也使徐方的脸更红了,但却是那种尴尬赫然的红晕,少了一些恼怒气恨的涨红。
    齐天翔看会议室里的气氛松快了下来,就顺势收起满脸的微笑,继续严肃地对徐方说:“为了更好地挤出时间下基层调研,我请周通秘书长把近期的安排都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合并和取消了一些年初就开的部门会议,没有任何新的部署或思路,年初开什么会议?这样年初部署,年中督促,年底总结,一个部门一年三次大会,也是闲的难受,年底总结表彰的时候部署一下来年的工作不行吗?召开一个电视电话会议不行吗?而且每一个会议都请主管副省长,或者省长参加,是会议重要?还是虚荣心作怪,盲目追求规格和气势啊?想想也好理解,主管副省长,或者省长参加的会议,领导讲话就是指示精神,《河海日报》报道规格就会高一些,甚至有可能登上头版头条,这样自己脸面光鲜,对上级部门也好交代。另外请到了省领导,会议标准也会高一些,这样财政划转费用就可以堂而皇之一些,一应花销就可以记到省领导的账上。当然这都是小算盘,有些单位和部门本就不缺钱,而且是钱多的不知道怎么花,借此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花钱了,省得年底突击花钱成为众矢之的。”
    齐天翔一口气罗列了部门会议的通行做法和想法,语调透着不满,还有着深深的奚落和嘲笑意味,眼光也从徐方脸上漫射开来,环视着会场各位省领导,接着说道:“即使没有办法合并或取消的会议,原则上我也不参加,不是拿架子摆谱,而是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这不是说大话,摆姿态,刚刚上任,屁股还没有坐热,东南西北还没有搞清楚,就拿起话筒作指示,这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吗?能比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部门领导,看的更透,捂的更深,更有说服力吗?我看未必,都是秘书整理出来的讲话稿,或者干脆就是部门那些笔杆子的生花妙笔,都是充门面摆架子的官话套话,生不了花结不了果,养鱼栽花都不活,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必要。”
    “但下周召开的全省安全工作会议,我一定要参见,而且要现身说法,要以血的教训说明安全的重要性。”齐天翔说着话,似乎不经意的地瞥了一眼自己的左臂。
    尽管是不经意,但所有看向他的目光,都深知这一瞥的用意,也在等待他下来就安全问题的论述或展开。
    “说到安全,就不能不提一下万福同志这几天的辛劳。”就在众人期待着齐天翔的现身说法,并顺势探究引咎辞职的深意时,齐天翔话题一转,望着张万福微笑着说:“河百大火之后,万福同志就以高度的敏锐意识,短短几天就组织筹备了这个高规格的安全工作会议,这对全省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众安危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天翔省长,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分内的工作,值不当说苦道累的。召开这样的会议,也是对目前严峻的安全形势和松弛的安全防范工作,敲一个警钟。”张万福绷紧了脸,望着齐天翔,不紧不慢地说:“一场普通的不起眼的大火,就造成了四死三伤的严重后果,而且死伤的还都是我们年轻的消防战士,特别是还让你无辜受了伤,这样惨痛的教训不但令人吃惊,也让你深感自责,甚至做出了引咎辞职的举动,这无疑是对所有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一种鞭挞,更是一种督促,不认真抓一下安全工作,就是失职啊!““这就是我的真实意图,我个人受点伤不算什么,可生命大于天,为生命的安全就是天大的事,来不得半点松懈和马虎,一个小小的疏忽轻则是重大的财产损失,重则就要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牺牲说起来神圣和高尚,但老百姓的心,家庭的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些真的伤不起啊!”齐天翔动情地看着张万福说:“看看我们周边的现状,不下雨天干地裂,一下雨水漫金山,不是到城市看海,就是农村的泥石流滑坡,一场大风就可能房倒屋塌。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说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原因是什么我这里不展开说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天灾不可怕,却是比天灾更大的威胁,食品安全,质量安全,建筑和交通安全,生产和运输安全,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都可能带来难以计量的重大损失。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不重视安全隐患排查,不注重安全意识培养,不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现象予以打击,我们就不是失职了,而是犯罪。”
    齐天翔说着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些艰难地接着说:“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大力度,加强管理,从领导层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这项工作只有仰仗你张省长全力主持了,安监、食监、药检、质检,那一项都是不敢掉以轻心的事情,都需要你来督促和领导。这几件事情,哪一件做好都不容易,也不轻松,但每一件事情都关系到国计民生,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不管怎么样艰难,都请老伙计你不要推辞,拜托了!”
    齐天翔神情庄重地站起身,认真地说着,并向张万福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才慢慢地坐下,依旧微笑着,温和地说:“你是老公安,对公安工作有想法,有感情,没有这几年你对全省公安工作的关心支持,河海省的公安队伍,不会是现在这样一支值得信任,能打硬仗,素质过硬的百姓守护神,但现在只能请你做出牺牲了,为了全省严峻的安全形势,请你暂时离开钟爱的公安队伍,这也是难以两全的现实啊!请你理解。”
    齐天翔入情入理的解释,特别是深深地鞠躬,让张万福感到意外,也觉得自己不经意间掉入了他精心编织的圈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