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天翔毫不留情的话饱含深情,立时使方振全感动的难以自己,片刻之后庄重地举手向齐天翔敬了一个礼,郑重地朗声道:“我一定按照齐书记的指示要求去做。”
    “行了,不要再这么一板一眼的了,这样不累吗?”齐天翔微微笑着柔和地望着方振全,随即对不知什么时候围上来的几位记者严肃地说:“提醒各位一下,我刚才所说只是针对方振全局长本人,我不希望在任何媒体宣传中出现,这是要求,也是纪律。”
    “齐书记的要求我们坚决执行,不该报道或容易引起歧义的话坚决不能出现在新闻之中,但齐天翔对干部关怀备至的拳拳之心,我们却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因为报道真实,激扬人心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一位中年记者迎着齐天翔的目光,认真地说:“另外请问齐书记,对于城市环境整治和创优工作的关联,您是怎么看?”
    齐天翔饶有兴致地看着提问的中年记者,温和地说:“你叫徐平凡,市报的著名记者。名叫平凡,可视野和文笔却一点也不平凡,你几个月前连续发表在市报上的长篇通讯《小河的哭泣》、《消失的森林》,以及《街道的呼唤》,目光贴近现实,紧紧盯着环境保护和城市人文及生态问题,很有深度,也很有张力,实在是市报近期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没想到齐书记也看到了那几篇文章,而且还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实在是让我受宠若惊,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徐平凡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半天也合不拢,钦佩地望着齐天翔,喃喃地说:“您日理万机,想不到还会关注这些。”
    “日理万机都是自诩和恭维的说辞,没有人能够日理万机,这不是科学的评价,也不符合实际,你们是无冕之王,希望你们不要沾染这些世俗的东西,心底深处保持一份纯净,文章里就会多一份真诚和优雅。”齐天翔环视着几位记者,微笑地对徐平凡说:“小河说农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的问题,森林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而街道直击的是城市道路的问题。三农,环境,秩序,这些事关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领域,我这个市委书记不关注,不关心,那我还关注什么?还说什么日理万机?”
    齐天翔的一席话,引得几位记者都不约而同地笑了,齐天翔又慢慢地说:“咱们现在不是记者见面会,也不是新闻发布会,我也没有必要说哪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搪塞,就像刚才徐平凡同志提到的关联的问题,你可以抽时间采访一下房市长,相信他会给你一个满意的解释,或者就近采访一下方振全局长,听听他讲讲城管的思路和甘苦,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有收获。我想与各位探讨的是,社会秩序和人心相背的问题。”
    “是不是我说的有些拗口了,似乎是在探讨什么理论问题,我换一个说法,也许就好沟通了,那就是城市发展和百姓宜居的关系问题。”齐天翔看到自己的话语使几位记者有些愣怔,就缓缓地说:“生活在城市,生存和活动是民众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但走到城市街头,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行动的艰难和困惑始终伴随着日常生活的左右,交通的拥挤,购物的麻烦,行路的艰难,以至于秩序的混乱,还有生命权的被轻视,生存权的被侵害。怎么办?通常的办法除了埋怨政府职能部门的无能和不作为,就是委曲求全,就是忍耐。可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日益严重的信任危机,还有冷漠、暴戾的社会风尚,都需要忍耐。忍耐的多了以后,还会觉得生活美好吗?还会觉得幸福美满吗?”
    “说的再具体一些,走到大商广场,上面的宽广平整的广场,尽管没有绿树庇荫,没有鸟语花香,可下面有商场,有购物的乐趣的便利,上面可休闲,可以跳跳广场舞或听听音乐。这虽然不是生活的全部,可却能舒缓身体的疲劳,放松身心。”齐天翔认真地看着各位,缓缓地说:“可就是这一街之隔,我们看到了什么,一家挨一家的门脸,家家都有放不下的东西摆在外边,人行道成了停车和摆放露天桌椅的经营场所,街道旁边成了临时停车场,行人和车辆只能在不能再窄的路面上行走,这样一天走上两次,还会有好心情?还会觉得幸福快乐吗?”
    “齐书记说的很有道理,也切中了要害,这就是我们这次整治的目的。”房建设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等齐天翔话音一落,就接着说:“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任意侵占公共区域,这些不是偶然无意识的行为,而是有意识地挑战规则和秩序,似乎法不责众就针对任何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似乎大家的就是谁先拥有就是谁的,而且是只要一家为之,所有人都一哄而上,就像唐僧肉,不是能不能吃,而是有没有本事吃,能不能吃上。什么规则秩序,什么道德良俗,什么敬畏之心,什么法律法规,只要是没有人管就是允许,就可以肆意妄为。这样下去还是一个有规则的社会吗?”
    “齐书记和房市长的话让我们很受启发,也值得我们思考。”徐平凡小心翼翼地说着,看到齐天翔鼓励的眼神,就壮着胆子说:“原本这么多领导在这里,没有我这个记者说话的份,可听了齐书记和房市长的话,结合我自己的感受,也想说几句感想。”
    “清朝大学士张英就有一首著名的诗,很多年来都作为礼让、谦和、自省的典范被传颂着:‘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只是不见秦始皇’,至今被传为佳话,也始终保存着三尺墙这样一个古迹。我有次专门去看过,三尺变成了六尺,张家主动让出了三尺,对方也自觉往后让出了三尺,一条六尺小道彰显着美德和大度。”徐平凡急急地说着:“而现在,别说三尺墙,就是握手楼,通窗街又有多少,只要是有利可图,什么也不管不顾。还有随处停放的车辆,任意的占道经营,都肆无忌惮地存在着,挑战着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底线。”
    “徐记者的感悟很有深度,看来通过调查和走访,你这第四篇长篇通讯也可以着笔了,我看可以叫《商铺的沉思》,启发公众对商铺经营和生活现状的思考。”齐天翔慢慢地想着,微微笑着温和地对徐平凡说:“通过商铺的存在,可以探讨一下守法经营艰难和依规经营的困惑,探究一下商铺背后的利益链,以及谁在经营中真正获利,阻碍市场发展和繁荣的症结在哪里,影响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真正因素是什么?”
    “齐书记的思考太广泛,涉及的深度也太深了,恐怕这样的任务以我个人的能力难以完成。”徐平凡兴奋地说着,略显困涩地说:“不过我可以多做努力,相信一定能完成齐书记交办的课题。”
    “不是交办,是希望。”齐天翔呵呵笑出声来,望着徐平凡,又看看在场的几位记者,商榷的口吻说道:“长篇通讯不易,但综合性报道不难,在这方面市报和晚报就各有千秋,市报着重深度,晚报可以着眼于广度,两厢结合就是很好的双赢局面,而且新闻的特点就是快,就是及时。”
    “我明白了,我们可以发挥市报和晚报各自的采访及版面优势,从商家、店铺、消费者、市场或政府管理者多种角度,策划几个专版,有针对性的为社会秩序恢复造势。”徐平凡认真想着,激动地说:“我这就着手准备,与晚报同行携手,争取明天就推出相关的专版。”
    “我就喜欢和徐记者这样的聪明人交流,容易沟通,还特别能找到切入点。”齐天翔看着房建设等人夸奖着,随即看着徐平凡认真地说:“可以告诉你们主编,这是我安排的专项工作。这比你采访房市长或我都有实际意义,采访是工作,是被动的,这些积极的新闻报道,贴近社会,贴近民生,更可以彰显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业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
    齐天翔说着话,看着李国强快步向这边走来,就望着徐平凡遗憾地笑着说:“看来我们的研讨就要结束了,正戏就要开始了,我们都该进入各自的角色了。”
    “刚接到省委办公厅的电话,林书记他们的车队已经出来了,估计再有几分钟就到了。”李国强走过来,认真地对齐天翔和房建设说着:“咱们所有参会的人员都到了,在那边候着呢!”
    “哪咱们也过去吧!”齐天翔客气地同几位记者分别握手告别,然后对房建设说着,慢步向主席台方向走去,一路上不停地四处张望着。
    “不用看了,这样的场合人家如果在,还能放弃与你这位市委书记亲近的机会,还能放弃这出头露面的时机。”房建设知道齐天翔在找什么,走到他跟前低声说:“香港项目招商会,人家在哪边逍遥呢!”
    “市里组织这样的活动他不知道吗?作为主管副市长缺席合适吗?”齐天翔不满地说着:“看来他已经不把自己当成副市长了。”
    齐天翔说着,望着房建设无奈的笑容,心中也有些淡淡的隐忧,也对下来活动的效果有了更多的期待。

第七十九章 老房扒房(4)
    “我是一路跟着横幅标语过来的,好啊!又看到标语横幅满街招展的场面了,相对于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的广告宣传,这样的横幅让我觉得很是舒服,也畅快。”林东生的开场白很明确,也很鼓舞人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不但应该成为一种希望,更应该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
    林东生的情绪很饱满,心情也很好,这从一下车就能明显感觉的出来,而且似乎是有意传递出这样的印象和信息。
    “好啊!一个理想主义者和一个现实主义者,携起手来从事一项着眼于现实,造福于未来的事情,是不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的融合,产生的结果是不是就是植根于社会实践的惠民行动。”林东生下了车,握住齐天翔伸过来的手,对随后走来的陈能亮笑着说着,然后看着齐天翔亦庄亦谐地说:“我把老陈也给你请来了,下来就看你的戏该怎么唱了,唱的好我们鼓掌叫好,唱跑了调我们依然专注,因为收场更有看头。”
    “我今天是龙套,站场助威的角色,真正的铜锤花脸是房市长,唱、念、做、打几大行当中以全武行见长,想听字正腔圆的唱段还得有耐性才行。”齐天翔机敏地对应着,“而且也做好了应对一切困难的准备,绝对不会惨淡收场的。”
    “看到了吗?一场好戏未开场,他们的信心就已经爆棚了,我就说你会不虚此行吧!”林东生很满意齐天翔的机智回应,侧过脸对陈能亮严肃地说:“选对了角,点好了段子,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林东生笑着说着,看着陈能亮呵呵笑着回应着,就转过身去与站成一排的河州市的领导一一握手,随后才玩笑似的对站在身侧的齐天翔说:“我和陈省长好容易出来一趟,你总不至于让我们就参加一个启动仪式就打道回府吧!”
    “哪能呢,千呼万唤才请到您和陈省长出山,怎么样也得请您二位留下些锦囊妙计才好,不说经典五千言,起码也得指点一二吧!”齐天翔一边示意请林东生上主席台,一边低声笑着说:“下午安排了几个点想请您和陈省长分别看看,我和房市长分别陪同。”
    “我这老腰可经不起你太大的折腾,你还是给我悠着点。”林东生停住了脚步,深深地瞥了齐天翔一眼,严肃地提醒着他说:“一会你在给老陈专门沟通一下,尊重是和谐的基础,明白吗?”
    林东生看着齐天翔庄重地点着头,无意间瞥见匆匆走来的罗剑,满意地笑着对齐天翔低声说:“你请的大神终于降临了。”
    说着话,转向疾步走来的罗剑,面无表情地问:“你来干什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吗?”
    “早上刚到办公室,天翔同志就通知说有这么一个活动,正好与上午的一个活动有些冲突,就没敢贸然应承。”罗剑在林东生严峻的注视下有些窘迫,尴尬地干笑着解释着,随即转向陈能亮说:“紧紧张张地处理了哪边的事情,就赶紧过来了,谁知还是来晚了。”
    齐天翔面对罗剑瞥来的怨恨的目光,以及那怨恨之后隐含着的歹毒的神情,强忍着心中涌起的快意,急忙接着罗剑的话意对林东生和陈能亮微微笑着说:“罗副省长是答应要过来的,只是要处理完手边的事情,对我们的工作还是支持和关心的。”
    看到齐天翔主动为自己解围,罗剑有些意外,就笑着打着哈哈说:“说到底我们还是生活在河州地面上,河州市的事情当然是尽全力关心支持了。”
    “好了,不要扯这些无用的闲话了。”林东生有点不耐烦地打断了罗剑的表白,看着齐天翔指了一下自己的手表,戏谑地说:“是要等十点十八分良辰吉时才开始吗?”
    齐天翔笑着赶忙请林东生上主席台,并依次请陈能亮和罗剑登上主席台,随后自己才缓缓地登上主席台,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走到自己的位置,在全场参会人员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轻轻地鼓着掌,等到其他市领导都到位后才慢慢地坐下。
    启动仪式由房建设主持,当宣布河州市城市综合整治暨创建国家生态宜居城市启动仪式开始之后,全场响起欢快的音乐和热烈的掌声、欢呼声,一路之隔的拆迁现场更是鞭炮齐鸣,营造出欢腾喜庆的气氛,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
    随后房建设依次介绍了与会领导和嘉宾,更是得到了现场群众的欢迎和积极响应,台上台下形成了一体,融入到欢快热烈的喜庆之中。当房建设高声宣布请省委书记林东生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时,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
    林东生礼貌地站起身,鼓掌回应着现场热烈的掌声,许久之后才在掌声渐渐平息后,缓缓坐了下来,热情洋溢的发表了开场白,引发了更加热烈的掌声,掌声消散后,才接着说:“我在河州这座城市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看着这座城市慢慢地变大、变高、变美,我对这个城市有着深深的感情。如果让我在家乡和这座城市之间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