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风云-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人,这样的人不懂韬光养晦。让最高领导人很没面子,这是犯了政治场的大忌。
代善做的第二件蠢事是虐待自己的儿子硕托,要知道,硕托不光是代善的儿子,还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努尔哈赤虽然跟自己的兄弟很不和,但是非常希望子孙后代能和睦相处,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的子孙。
硕托和岳托都是代善前妻的儿子,岳托是长子,硕托是二子。这时候,代善的福晋是纳喇氏。人们不禁好奇,代善为什么要虐待自己的儿子,甚至打算处死他呢?原来,硕托和莫洛浑(硕托的一个属下)的姐姐私通,阿敏的弟弟斋桑古又和莫洛浑的妹妹私通。结果,这事被人告发,硕托和斋桑古都准备逃跑。努尔哈赤得知他们逃跑的消息,很担心他们叛变。最后,努尔哈赤派人把他们追了回来,杀掉了莫洛浑夫妻,把斋桑古和硕托囚禁起来。代善听到这事,极力主张杀掉硕托。努尔哈赤不答应,代善再三请求,也许他是想洗刷跟硕托之间的嫌疑,怕人说硕托受他指使逃亡。在努尔哈赤得知他们是因为通奸而逃后,实际上就不准备杀掉他们了。
在努尔哈赤眼里,最大的罪孽不是通奸,别说硕托是和其他女人,就是像代善这样,勾搭自己的老婆,他都能忍。努尔哈赤唯一不能忍受的是叛变,像长子褚英,既没有做出代善那样有伤风化的事,也没有实际的谋反举动,仅仅因为具有了分庭抗礼的势力,就被努尔哈赤干掉了。
其实,代善当时已经面临着跟褚英一样的命运,只是能力差点,所以努尔哈赤觉得没必要下重手。你要杀硕托,老子偏不杀,反而保护硕托,让他跟着爷爷混。
努尔哈赤后来调查发现,岳托和硕托率领的部队比代善其他儿子要差,努尔哈赤要代善给出个理由。代善始终不肯正面回答,反而说硕托跟自己的一个小妾通奸。努尔哈赤很愤怒,你听信小老婆的鬼话,故意打压硕托,还说他和你的小老婆通奸。经过调查之后,努尔哈赤发现代善确实诬蔑硕托,便让代善亲自动手杀掉那个小老婆。
就这样,努尔哈赤废掉了第二个太子代善。太子之位一直是空的,皇太极不是以太子的身份上位,是通过权力斗争的途径登上了宝座。皇太极能够荣登大宝是因为阿巴亥集团的势力太强大了,如果阿巴亥弱一点,或许皇太极上位不会这么快。正因为阿巴亥强,大家都怕她,所以才坚定地支持皇太极,打掉阿巴亥集团的首脑阿巴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巴亥是努尔哈赤害死的,他不应该给没有丝毫战功的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那么高的政治地位,甚至让他们各掌一旗。当然,努尔哈赤的和硕额真制度也是值得推敲的。有人曾认为这种制度颇具民主的雏形,其实这个跟民主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努尔哈赤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后代自相残杀,还有一点是他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后金国的统治。
努尔哈赤错了,和硕额真制度不但不利于团结,反而加剧子孙相煎的急迫性,而且更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这种做法等于是将国家分成八个山头,山头与山头之间,军阀和军阀之间,大家说能和平共处吗?
民主制度的精髓是政府只有经过民选才是合法的,所以努尔哈赤的和硕额真制度跟民主制八竿子也打不着。皇太极上台之后,当然会打压那些限制自己权力的和硕贝勒,他这么做是没错的。如果不这么做,政令无法推行,政府高层就会陷入窝里斗的泥潭。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在斗倒阿巴亥集团和收回领导权力方面,皇太极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皇太极死后,多尔衮面临着跟皇太极当初相似的局面,不过多尔衮终究是棋差一着,没有打败皇太极集团,无缘九五之尊。
但毕竟当上摄政王也体现了多尔衮的个人能力。

第二章逐鹿中原

当时的形势下,吴三桂是一个决定性的人物,就像楚汉争霸时的韩信一样,他把力量押在哪边,哪边的胜算就大大提高。在这个紧要的历史关头,吴三桂成为了决定历史走向的重大筹码。刚开始的时候,吴三桂的重要性不仅李自成没有想到,连多尔衮都没想到。
三桂大兄
我们再回到皇太极刚死不久那会儿,多尔衮将朝政摆弄妥帖之后,听到李自成正向北京挺进的消息,大喜。
喜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多尔衮是不会放过的,他将国政交给另一个摄政王济尔哈朗,自己率领大军向南挺进,企图大干一场,实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未能实现的梦想。
在动手之前,多尔衮派人联络李自成,提出大家有福同享的口号。李自成没理他,心想我被洪承畴打得抱头鼠窜的时候,没听说你要跟我有难同当,现在想有福同享,没门。这让多尔衮很不爽。在出征之前,多尔衮曾咨询资深谋士范文程,范文程建议他入边直取北京,同时建议他严肃军纪。
大将军多尔衮率领十四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中原冲去。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九(农历),多尔衮从盛京出发,一路上所向披靡,进展非常神速。四月二十一日,大军抵达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是明朝著名将领吴三桂。
吴三桂本来也可以算是大明的铁杆粉丝,他的老舅祖大寿曾经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同意,表示三桂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在京城被攻破之前,崇祯急调吴三桂回京师勤王。吴三桂接到圣旨,二话没说就上路了。在走之前,吴三桂还把宁远城里面的物资和建筑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一走,宁远肯定是保不住了。
吴三桂虽然看起来很听话,但是他的表现却让人很诧异。他不光是带兵走,还把老百姓也迁走,模仿刘备那招“爱民如子”。如果只是正常的迁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时候,皇帝的脑袋都快保不住了,你还带着五十万的老百姓慢悠悠地往回赶,人多物多,行军速度非常慢。吴三桂这么做也有他的理由,一方面他的家人还在北京,如果他不回去勤王,崇祯可以把他全家人脑袋全部砍下来。但是,如果真的急行军回去,他不过几万铁骑,而面对的是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实力悬殊太大了,吴三桂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吴三桂刚到河北丰润的时候就听说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不知道吴三桂究竟是什么反应。我估计他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感觉脚下的大地在塌陷,突然之间好像变成了个大明孤儿,不知道何去何从。
经历过最初的惘然之后,吴三桂不得不面对现实,冷静思考。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是投降李自成;要么是投降清军。经过一番剧烈的思想斗争,吴三桂选择了李自成,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家人都在他的手中,另一方面也因为大家都是汉人。投降李自成后,自己好歹也算是开国元勋,不能封王,至少也能封个侯。明朝的许多文武大臣都投降了李自成,自己不能跟不上潮流。
李自成方面,对吴三桂也是非常重视的,他进京后就给了吴三桂一封招抚书,你归顺我之后,封侯是底线。吴三桂安心了,大汉民族本一家,崇祯是老板,李自成也是老板,谁对自己好就是好老板,以后就踏踏实实地跟着李老板做事吧!我们前面提到,吴三桂的老爸吴襄是一个逃跑能手,归顺李自成后,他也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说这个李老板人真好,对我非常不错,现在天命属于李老板,孩子,你一定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老爹的一番期望。
吴三桂好歹算是个孝子,于是,欢欢喜喜地去北京,而且一路上贴告示安民:“我吴三桂率领部队去朝见新老板李自成,一路上定当秋毫无犯,大家不必惊慌”。
要知道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背叛李自成,我们还得先了解一下李自成进京后做了什么事。
李自成的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入北京后,李自成欣喜若狂。士兵们好多天没有吃饱饭了,现在终于可以好好犒劳他们,打赏弟兄。可是,进入皇宫后,李自成大失所望,他遍寻皇宫,只搜出十七万两黄金,十三万两白银。李自成当时的反应不仅是失望,简直就是骇异,堂堂大明怎么会穷到这地步。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银子的话,是很难打发这帮为自己卖命的兄弟的,李自成陷入了不安之中,他担心军队会因此而发生动乱和哗变。
焦头烂额之中,刘宗敏献出了一条“宝计”:“老大,犹豫个啥,向京城的大户人家动手啊!”第一个向李自成献财的是曹化淳,献出五万银两,当农民军发现致富的途径如此简单之时,危机在暗暗酝酿。当时,李自成似乎没有什么别的选择,百万大军等着吃饭和用钱,除了抢劫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所以说,李自成是亡于形势,并非完全是后人说的腐化堕落。
后来,新朝宰相牛金星发布布告:“明朝的各官都要按次序来朝见新王,违令者斩。”
李自成把勒索明朝官员的事交给刘宗敏和牛金星,刘宗敏对这些人懒得审问,规定了各级官员必须献银的数量。然后下达一条非常简单的命令:“献出银子者免死,不献者,大刑伺候。”
刘宗敏虽然是个武夫,事实证明,在酷刑方面他是很有天赋的。一夜之间,北京城内此起彼伏的是官员的惨叫声。富人惨了,严刑拷打不说,家里还被抄。千万别以为穷人就翻身了,穷人也很惨,家里的粮食被抢掠,充作军粮。
整个北京城一片惨像,这时连李自成也看不下去了,他责任刘宗敏:“你们怎么就不把我的形象当回事呢?”
刘宗敏也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你是皇帝,行政大权归你,我是武将,杀烧抢掠这些事归我。大哥,你就别废话了,放手让我干吧!”
李自成沉默了,刘宗敏虽然是自己的属下,实际地位却几乎跟自己平起平坐,很多时候根本不买这大哥的账。回想李自成刚进京的时候纪律严明,到现在竟然变成了一帮强盗,简直让人痛心。
最糟糕的是,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的明朝国戚李国桢居然是第一个被拷打致死的。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案例,等于告诉世人,你们千万别向我李自成投降,投降我的没有好下场。
李自成脑袋这时候可能也进了不少水,他杀死李国桢的理由居然是:“你受大明皇帝宠信,按道理应该以死殉国,现在厚着脸皮向我投降,你好意思我还不好意思呢!”
事实证明,刘宗敏是个虐待狂,他自己没读书,虐待起读书人来如鱼得水。
暴力是获得财富最快的方式,李自成成功地证明了这点,仅仅几天的时间,李自成就从一个穷老板变成天下首富,聚敛财产达七千万银两。这个数目实在是太恐怖了,恐怕只有清朝的和拍苋美钭猿裳飞上Ш瞳|是通过几十年的巧取豪夺,而李自成只不过几天时间就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吴三桂的父亲也在严刑拷打的范围之内,就在吴三桂屁颠屁颠地往京城进发的时候,忽然听到了这个消息,当真如五雷轰顶。再听说京城几乎沦为屠宰场和火葬场时,吴三桂简直崩溃了。自己这一进京的话,估计就是羊入虎口。所以呢,吴三桂降清并不是因为什么陈圆圆,陈圆圆只不过是一个漂亮的妾室而已。吴三桂首先是为了自保,其次是为了老父和一家老小,最后才是因为陈圆圆。
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只不过是大明的遗老写诗讽刺吴三桂而已,那批遗老非常痛恨吴三桂这个汉奸,所以丑化他为了一个妾室居然卖国求荣,不仅是一个不忠的人,也是一个不孝的人。
就算没有陈圆圆,吴三桂也是铁定和李自成撕破脸的。当时,吴三桂想到的是向清军借兵,而且是以大明孤臣的身份,口号是为崇祯复仇,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李自成亲自带兵征讨吴三桂,军队不到十万人,随军同行的还有吴三桂的父亲以及崇祯的三个儿子,以此逼迫吴三桂就范。
吴三桂当然不肯就范,给多尔衮发了一封急信,请求清军支持。收到吴三桂的信,多尔衮是犹疑的,一是担心吴三桂这个逃跑专家骗人,另外也不了解李自成的底细,不知对手几斤几两。
吴三桂先和李自成交手,结果这支著名的关宁铁骑竟然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其实,清军本来的路线不是往山海关方向走,洪承畴熟谙中原地形,担心李自成洗劫北京后逃往西安,便让清军从蓟州和密云出发,切断李自成的退路。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献关的消息,大喜,立即改变行军路线,直奔山海关。
四月二十一日,清军抵达山海关,在关外的喜峰岭上结营。在喜峰岭上,吴三桂与多尔衮开始了一场艰难的谈判。多尔衮要给吴三桂裂土封王,要求吴三桂归降;而吴三桂坚持要做大明孤臣,向多尔衮借兵,强调自己是“融资”,而不是被兼并。
听说李自成大军正往山海关赶来,多尔衮和吴三桂暂且抛开分歧,共同面对这个大敌。李自成从探子那里得知吴三桂与清军勾结,不敢贸然挺进,派遣明朝降将唐通和白广恩率领先锋骑兵赶到抚宁县东南一个叫“一片石”的地方。多尔衮本来还是比较忌惮李自成的,想想看自己两位前任领导折腾了那么多年也没攻下北京城,而李自成这个农民几个月的功夫就拿下了北京城,不是非凡之人又是什么。
唐通和白广恩的到来给了多尔衮一个测试的机会,他想测试大名鼎鼎的李自成军队有多大的本事。结果一试就试出来了,清军打得唐通和白广恩抱头鼠窜。这一战只能说是过过手,清军虽然胜利了,但是对整个大局没有影响,可以算是清军的才艺表演,给吴三桂这个客户展示自己产品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说服顾客,多尔衮又说:“三桂大兄为故主复仇,大义凛然。现在我率领大军入关,一定会严令士兵遵守纪律。如果有人敢抢哪怕只是一粒米,敢动哪怕一株草,我都会严惩不贷的。希望三桂大兄告诉关内的百姓,看到清军来了不要惊慌,大家都是友军。”
三桂大兄很感动,两人宰白马乌牛祭天。多尔衮看套住了三桂大兄,便得寸进尺:“三桂老兄,你还是剃剃头发吧,你看你头发都这么乱了,弄成像我这样的发型多好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