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风云-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光绪心里极度缺乏关爱和安全感,翁同和善良可亲,为人正直,让他感觉很安全,值得信赖。师生之情逐渐被一种类似于父子之情替代,这是一个离开父亲的孩子正常的心理诉求。
在光绪童年和少年时,几乎是一天也离不开翁同和。有一次,翁同和要回乡扫墓,安慰了好半天才说服光绪,让他不要难过,老师很快就回来。光绪流着眼泪说:“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
光绪十二岁时,慈禧任命翁同和为军机大臣,翁同和显得更忙一些。除了要教光绪课程,还得去军机处上班,参与国家大事。翁同和经常教光绪如何审阅奏折,如何处理政事,日积月累,光绪对政治有了更深的了解,更让他揪心的是,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需要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光绪的使命感就是在这时创建的。
光绪十年(1884年),翁同和将光绪两年来写的四篇政论裱煳起来,作为收礼献给慈禧。慈禧认真地看了论文,颇为自豪,这些政论虽然文笔幼稚,但其中不乏一股励志图强的精神。
亲政以后,光绪也时时不忘去上书房向翁老师请教。翁同和虽然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但是思想并不保守,甲午战争之后,他清楚地看到,如果不学习西方,中国必定会落后。
戊戌变法时,翁同和在背后力挺光绪,但这场变法最终胎死腹中。光绪的势力还远远不足以和慈禧抗衡,变法流产之后,翁同和也被罢官。
翁同和回乡前,光绪为他送行,师生二人热泪盈眶,相拥大哭。翁同和回乡后,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一旦慈禧从京城发出自裁的谕旨,他便立即自杀。幸好慈禧倒也没有除掉他的意思,1904年7月3日,翁同和在老家常熟病逝。
临终前,翁同和口占一首诗,希望光绪能发愤图强,将来振兴中国: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
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权术太监李莲英
光绪进宫后,贴身太监是王商,在我们印象里,太监都是一群心理阴暗的小人。其实不然,太监中也有很多好人,这个王商就是一个不错的太监。
他对光绪照顾得很周到,当然他不可能进入光绪的心灵,像翁同和那样照顾光绪,他的身份毕竟是奴才,不可能跟主子的关系过于亲近。王商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光绪的饮食起居,甚至比光绪的乳母还要周到。
但是,在这个宫里有一个太监权势熏天,这便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安德海死后,李莲英善于揣摩圣意,很快就取代安德海成为总管太监。
李莲英这个人阴险刻毒,长相猥琐,但很会做人,他知道在这宫里只有慈禧太后才拥有绝对权威,只要靠紧了这棵大树,自己就可以为非作歹。
光绪刚进宫就跟李莲英不和,那时候光绪还是一个小孩子,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怕李莲英,光绪很直接对李莲英说:“你这个人怎么长得这么丑?难看死了,你快别出现在我面前,我很怕你这长相。”
李莲英一听,表情凝固了,虽然对方是个小孩子,但毕竟是皇帝啊,皇帝讨厌自己,将来长大了可要修理自己了。像李莲英这样阴险的小人,宫里没人敢得罪他,光绪一个小孩得罪了他,他都要报复,何况是其他人。
李莲英的报复方式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在慈禧面前说光绪这不好那不好,让慈禧责备光绪。李莲英还经常指责翁同和和光绪师生,说翁同和不好好教书,光绪也不好好学,实在有负老佛爷的厚望。
很多时候,光绪受到慈禧的责骂,其实是李莲英挑拨的,当时光绪年幼,怎么知道人心这么险恶。
从此以后,李莲英就是光绪的死对头,光绪真没想到,一个太监居然能让自己这个皇帝不得安宁。后来慈禧发动政变,废掉光绪,也有李莲英的参与。
李莲英是一个权术高手,他就像慈禧的一个影子,他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反映了慈禧的利益。作为一个奴才,李莲英对慈禧忠心不二,慈禧也对他极为放心。随着李莲英权势膨胀,朝野上下开始不安,大臣们担心宦官干政的事情会出现在大清朝,纷纷上疏,请求慈禧能够抑制李莲英。
李莲英是慈禧的一把利器,她怎么可能因为大臣们的一番话舍弃这个利器。事实上,随着光绪的成长,他已经感觉到李莲英就像一个难缠的梦魇,感觉到这个李莲英比“亲爸爸”还难对付。
但李莲英毕竟是一个聪明人,他第一原则是绝对效忠慈禧太后,在不违背第一原则之下,他还是愿意做一些事情讨好光绪的。毕竟光绪是皇帝,万一哪天慈禧真的放权,自己的生死就取决于光绪,所以自光绪亲政后,李莲英对光绪还是非常巴结讨好的。凭着这些左右逢源的生存技巧,李莲英在宫中稳坐太监第一宝座。
光绪被囚禁瀛台时,李莲英还经常去看他,李莲英相当精明,他知道政治就像潮流,起起落落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朝光绪复出,一定会感念自己在他失势时去看他。
光绪最终没有机会复出就死去了。李莲英后来离开了宫里,回到老家北京棉花胡同,终日吃斋念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宣统三年二月初四,李莲英病死在家中。当然也有人说李莲英是被人谋杀的,不过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慈安离奇暴毙
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生了大病,躺在床上几个月不能起来。
御医对慈禧的病束手无策,后来浙江巡抚谭钟麟推荐了一个民间医生治好了慈禧的病。这个医生名叫薛宝田,是江苏如皋人,医术高超,有妙手回春的本领。
根据这位民间医生的记载,他在为慈禧诊治的时候,也顺便为慈安太后把脉,发现慈安太后脉象正常,身体也还好。
没想到,慈禧的病刚好不久,慈安太后就离奇去世。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晚上七八点左右,宫里忽然传来慈安太后离世的消息,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自然引起了种种猜测。
我们先来看官方发布的文告:初九,慈安太后身体不舒服,请了御医诊治,以为不是大病,很快就可以好,没想到第二天病情就加重,御医前来诊治,束手无策,没想到这一病竟然无药可医,慈安太后就此离世。
这个报告可信吗?说实话,没几个人相信,初九生病,初十就死了,这简直就是暴毙啊,慈安是一个心地比较淡泊的女人,说她暴毙真不可信。
还有一个说法是她是被人毒死的,这个说法主要是记载在野史中,尽管是野史的说法,但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很多人都持这种看法。如果说慈安是被毒死的,凶手就不言自明了。
慈禧有毒死慈安的动机吗?
确实有,在咸丰的遗诏里,咸丰给予了两宫太后不一样权力,给予慈安的权力更大,他曾经密令慈安,如果慈禧擅权的话,可以采取非常手段。慈禧后来逐渐控制了大权,慈安的权力逐渐变小,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她还是有一定权力,对于慈禧的一些行为她多少还是可以提出意见和批评的。慈禧毒死她,等于是除掉一个对手,除掉一个威胁。
我们知道,慈禧是非常重视太监李莲英的,而李莲英呢也为虎作伥,骄纵不法,弄权乱纲。对于这种行为,慈安是非常看不惯的,禁止宦官干政是清朝的祖制,慈安作为一个正宫太后,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当年,她支持同治除掉安德海就证明了她绝非一个不问世事的太后。李莲英的眼里只有慈禧,对慈安很不尊重,有一次慈安经过时,李莲英居然跟其他太监在玩耍,对慈安视而不见,慈安非常生气,就找到慈禧,对慈禧一顿批评。慈禧很不服,心想我现在才是手握实权的太后啊,你凭什么批评我啊!就这样,两人关系日渐冷漠。
还有,光绪六年到东陵祭奠时,慈安认为是正宫太后,要求在典礼中把自己排在慈禧的前面。慈禧哪里肯作罢,最后经人调停,两个太后排名不分先后,这才化解了一场风波。不过,慈禧心里已然种下了恨的种子,她觉得慈安不除掉,始终是一个麻烦。
最后,慈禧曾经将一个姓金的优伶弄到自己的床上,慈安对这种行为很不齿,对慈禧进行了一顿严厉批评。慈禧当时虽然认错了,还赐死了这个优伶,但也下定决心要除掉慈安。
除了野史的记载外,光绪的日讲起居注官恽毓鼎也认为是慈禧毒死了慈安。他说那天慈安在花园里玩金鱼,慈禧让太监给慈安送了一盒糕点,慈安尝了一口,然后就病倒了。
考虑到恽毓鼎是光绪的臣子,而光绪又跟慈禧是对头,所以他的说法也未必可信。
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慈禧毒死了慈安,其实在宫廷里,有很多无头案件,根本不可能查出来。当时有很多人跟我们现在的想法一样,都怀疑是慈禧干的,但是又没有什么证据。
左宗棠就是其中之一,左宗棠听说慈安死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昨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死了呢?”
说句公道话,以慈安的水平,对慈禧并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但终究是一个束手束脚的羁绊。慈安死后,慈禧的日子确实舒坦不少,再也没有人敢对她说三道四了。
不管慈安是不是慈禧杀的,慈禧很清楚自己是逃脱不了嫌疑的。如何洗刷自己的嫌疑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视慈安的丧事,坦然面对别人的怀疑,慈安的丧事虽然谈不上有多隆重,但也符合清朝的礼制,换句话说,慈禧并没有怠慢慈安的丧事。也没有过分抬高,过分抬高的话反而容易被人认为是心虚。
军机处大换血
慈安太后去世后,恭亲王奕更加孤掌难鸣。
长期的政治斗争已经挫伤了奕的锐气,这正是慈禧希望看到的。随着光绪一天天地长大,如果奕仍然野心不死,力挺光绪反对自己,那还真不好招架。幸运的是,奕这头昔日的老虎已经变成了病猫,那么,事态的发展应该可以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根据清朝的祖制,小皇帝到了十四岁就应该亲政了,这是自顺治以来便一直沿袭的规矩。慈禧第一个打破这个规矩,同治直到十八岁才亲政,当然慈禧有很多借口,说同治这个孩子顽劣不堪、朽木难雕等等。
光绪马上就到十四岁了,慈禧又会找什么样的借口阻止他亲政呢?
这次,慈禧什么借口也没找,闭口不提皇帝亲政的事。大臣们早已窥破慈禧的心理,也没人敢提此事。曾经犀利的恭亲王这时候也一副与世沉浮的样子,不敢跟慈禧作对。就这样,光绪的十四岁就这么平静地过去了。
光绪九年(1883年),法国入侵越南,同时用武力威胁清政府,要求清廷答应他们的条件。全国上下笼罩在战争的阴云里,朝野上下又开始了主战主和的讨论,李鸿藻、左宗棠等人主张一战较高低,认为法国侵吞越南的真实目的是以越南为跳板,进一步入侵中国。主和派的代表李鸿章则认为法国军事力量远胜清军,如果开战的话,得不偿失,请求奕跟法国和谈。李鸿章还说实在要打的话也只能采取游击战,派遣军队入越南伏击法军,千万不能跟他们正面对碰。
面对这两种态度,慈禧也没有定见,她很清楚自己玩弄权术很高明,但说到军事大事就是外行了。所以,慈禧让李鸿章全权处理此事。慈禧的态度不明朗,奕的态度也很模煳。
奕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大臣们很不解,危急关头,当断不断最是失策。但我们也不能苛责奕,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恭亲王早已死在慈禧的手中了,现在的奕心如死灰。他知道不管自己怎么做,也不管是做好做坏,最后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奕很清楚,自己是慈禧的眼中钉,功劳越大,死得越快。眼看光绪亲政的问题一天比一天迫近,如果光绪真的亲政,肯定重用自己。但慈禧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在光绪完全亲政之前,慈禧一定会在政治上击垮自己。
奕只是不想再做冤大头了。
奕之所以不敢轻易表态是因为他被整怕了,即使要表态他也要先揣摩好慈禧的意思。刚开始的时候,慈禧偏向李鸿章的看法,认为最好是主和。奕就跟着说:“最好不要轻启战端。”后来,国内主战的声音越来越高,慈禧受这种热情感染,忽然从鸽派变成了鹰派。奕揣摩到慈禧的意思,也说:“可以打。”
奕这种骑墙的态度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慈禧似乎也对他很愤怒。奕感觉到了这点,又百般讨好慈禧,在慈禧的大寿上大花心思。
慈禧心想,你以为讨好我就可以逃过这一劫。
1884年,中法战争开打了,没想到清军果真不堪一击,在越南前线节节败退。慈禧立即拿这个当借口,将失败的责任推到奕的头上,并和醇亲王奕一起草拟了罢免奕军机大臣等职的上谕。
军机处基本上都是奕的亲信,如果慈禧只罢免奕一个人,还不能说明她手段的狠辣,慈禧居然将所有军机大臣都罢免了。新的军机处人员全是慈禧的人马,短短的几天,慈禧就把这个帝国的中枢机构完全变成自己的后花园。
这次政府机构大改组又被称为甲申朝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朝变,因为从此以后,大清国就是慈禧一个人说了算。
架空光绪
光绪十六岁的时候,亲政问题终于提到了日程表上。光绪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无论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做人,都非常严谨,慈禧再也不能以顽劣不堪为借口推迟他亲政的时间。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初十,慈禧宣布明年将归政于光绪,慈禧还让钦天监选择吉日,明年正月举行亲政大典。
光绪的父亲奕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早就窥出慈禧不是真心归政,所以自己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如果露出志得意满的迹象,搞不好会跟奕一个下场。善于揣摩人意的奕给慈禧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太后用“训政”取代归政。奕知道,慈禧连自己的亲儿子同治都不肯归政,何况是隔了一层的光绪。
奕明白,这时候如果不学聪明一点,将来自己的孩子肯定要吃苦头的,所以果断地提出让太后训政。那意思很明白啊:太后,你继续掌权吧!
慈禧并没有答应,对,她在等。果然不久,奕带着王公大臣们一起请求太后训政,大臣们说皇帝太年轻了,经验不足,国家大事又不是儿戏,很多事情还要仰赖太后裁决。
慈禧一听说道:“你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那好吧,准奏。”
几天后,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