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艺术家-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班长挠挠头有些尴尬,但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还是一股脑把抱怨吐了出来。
“呃,主要是觉得你也太厉害了。长得帅家世好,学习好就算了,还有那么多兴趣爱好,远远甩我们一截。明明大家起点差不多,脑子也不见得比你差多少,却没有一项比得过你。我好歹从小被长辈们夸赞着长大,现在终于遇上滑铁卢,心里不太舒服。也许是嫉妒你吧。”
陆景行沉默,他没想到班长会说出嫉妒这两个字。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他不知道,前段日子戚茹和她的好朋友方芽也面临过这样的情况。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似的对话。
班长也不是非要纠结答案,只是把话说开以后心里才不会留疙瘩。他看陆景行不说话,以为自己伤了同桌的心,于是又自问自答道:“你不用多想,可能人天生就有差别吧,天赋上老天给的,我们也强求不来。万年第三就万年第三吧,总比前三都进不了的好。”说完便自己安慰自己,继续做笔记。
男子汉大丈夫,他才不要像个娘们一样磨磨唧唧小心眼。
周怡在一旁捂着嘴,没想到会见到这一场面。她以为按陆景行这般不愿搭理旁人的个性,只会当做没听见。
但陆景行停了笔,侧身很认真地告诉他:“这不是天赋,是积累。我在国外学到的东西不是这样的。比如我们高一学历史,老师绝不会主动告诉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诱因分别是几点,它对我们有哪几条历史意义,他会让你去看厚厚的战争史,去看那些上将的自传,去看国内外学者对它的分析,甚至看纪录片,让你自己总结归纳写报告。比如化学,我们初中的实验室对每一个学生开放,我刚上初一就开始钻实验室,让实验室助理教我高年级的知识,化学课上老师演示的实验我不知独立做过多少遍。而在中国,你不需要思考,只要背答案。”
“为了一篇外国文学阅读报告,你可能要主动去学音乐,学建筑,我还选修过编程,因为你要去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年代背景,了解书中角色的生活,你才会知道作者所描述是否真实。我长期在那样的环境生活、学习,方法当然和你们不一样。我动脑筋的地方比你们多得多,所以你们也不必感到不平,能做到这样,你们已经很好了。”
“而在我眼里,学习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课堂是用来学习的没错,但课后呢,一定要学吗?法律规定寒暑假是用来补习的吗?我不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吗?只要功课完成,问心无愧胸有成竹,我可以去学别的,比如我喜欢音乐,喜欢书法,喜欢赛车。你要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的。”
更为惊世骇俗的他还没说。他要是说他初中老师就鼓励早恋,怕是要被人揍。
这是陆景行第一次和他说这么长一段对话。他的出生注定他接受到的就是精英教育,和普通人不一样。然而起点再高,没有自己的努力都是白搭。
班长不是没察觉到班上同学对陆景行的排斥。男生没女生那般敏感小心眼,但对于和自己差不多年纪能力越远超他们的男生总会不服气。可是他之前只知道陆景行是海归,之前在美国念书。
网络上有很多美国教育不如中国教育的帖子,还有让外国人做中国英语高考卷发现分数只能上二本,于是得出美国学生学习内容少,教学质量不高的结论。说到底,他也被蒙蔽了。他没看见陆景行藏在背后的努力,只以为他是天赋如此。
周怡忽然插了一句话:“戚茹也是这样的。我原以为她也是天赋好,所以高一成绩时好时差,可没想到她动脑筋的时间比我多,积累的知识全装在脑子里,她会在自习课上看闲书,但其实和我们的科目都是有关联的。我劝她少练琴,多做题,可她说做喜欢的事情会让她放松,才能更好地去学习。”
不像她,死读书,不开拓。
这一小片地方不知何时安静了下来,陆景行发言开始,身边的其他同学就竖起耳朵在听了。
包括班主任。
他原本只是想从后门进来看看班上有没有偷偷玩手机的,没想到能听见陆景行这番话。
教育部老早就提出了什么学生课堂,让学生来当学生的老师,老师讲课不允许超过二十分钟,剩下时间让学生自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这种教育。班上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学生不动脑,没有自制力,只会让好生更好,差生更差。
法律规定寒暑假要用来补习吗?没有。
但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了。谁不希望自己有好成绩呢。可这频繁的补习,过重的学习压力压抑着他们的个性,逼他们不得不选择沉重的应对方式。
班主任有预感,也许这一届的高考,他们班会有一个史无前例的成绩。
戚茹不知道因为她一本笔记引发了一场讨论。
此时她正在家里睡觉,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海选。她向学校请了晚自习的事假,提前回家。因为很不巧来了例假,她实在需要休息。
《晴天》这首曲子经过陆景行和林启光的双重改动,戚茹已经能拉出很好听的乐曲了。因为二胡自带渲染悲凉气氛的效果,这首歌听起来颇有几分小年轻求而不得的苦楚。
第二天,戚茹吃过奶奶精心准备的晚餐,穿上那一套据说是姨婆小时候最喜欢的服装,背着琴盒去了文化宫的海选现场。
临安市区来参加的人并不多。会民乐的就那么千把人,一部分看不上这比赛,一部分年纪太大,不适合奔波,还有一部分怕耽误学习,排着队的人粗略数来,只有三百来个。
这对于一个市区来说,很少。若是不说民乐,光是报名参加钢琴的都不止两百,更别说还有小提琴吉他之类。民乐的发展,果然
然而能有三百人,主办方也已经笑开了。三百人,一人三分钟也要十五小时,一个白天不够用,需要两天。
幸好报名那天有分发号牌,戚茹是第五十六号。
等候区内,各式各样的人坐在椅子上聊天。因为场地限制,他们的座位是从别处借来的塑料椅,戚茹屁股下这个甚至还裂了一条缝,让她坐立难安。
坐着不舒服,她只能东张西望,缓解情绪,这一看,就看见一个熟人。
“嘿!学姐好。”


第56章 
等候区第二排的塑料椅上坐着一男一女,两人都穿着校服,校服看起来很眼熟。
“涂森魄?”她没忘记这个常来向自己借车去小青山赛车的青年,何况他还是周怡的表弟。
涂森魄一手拿零食一手朝她的方向挥手问好,戚茹眼尖,看见他身旁的女生变了脸色。
“这是谁?”那个娇小的女生挽着涂森魄一只胳膊,见戚茹的穿着打扮太亮眼,神色不太好。
“是戚茹学姐,一中的名人,你应该听说过的。”涂森魄没看到她的神色,反而殷勤给戚茹介绍,“戚学姐,这是我同学,徐宁。你也是来报名参加比赛的吗,她也是。”
涂森魄和周怡差不多年纪,但上学年龄卡得紧,十月出生便晚了一年念书,如今也考上了一中。周怡教训他见到戚茹要懂礼,迫于压力,他只能喊学姐,不再直接叫名字。
眼神在两人相连的胳膊上转了一圈,戚茹似笑非笑:“同学?”
涂森魄挠挠头,说实话:“呃,女朋友。学姐你别误会,我们没耽误学习,而且我表姐知道的。”涂家和周家不一样,家风正,对于子女的教育宽松,并不阻拦早恋。周怡一向把学习看的最重,虽然想反对,但人微言轻,她反对也没用。
“没误会。”戚茹看见他们两在周末一块穿校服就知道两人打什么心思。
有一句话在学生圈内广为流传——校服,我和你最光明正大的情侣装。
毕竟没人愿意在能穿便服的日子里穿除了耐磨耐脏以外毫无优点的校服。
徐宁听见戚茹的名字,神色立马又变得不一样。她听过学校里的传闻,似乎这位学霸是有男朋友的,那位还是个高富帅,应当看不上涂森魄,于是松开男友的胳膊,和戚茹说起话来。
“学姐好。学姐是学什么乐器的呀,你穿这一套衣服真好看。”女孩子之间的聊天话题不多,除了学习之外就是八卦,八卦中除了绯闻就是打扮。
“二胡。”戚茹摸了摸背上的琴盒,没回答关于衣服的事情,“你呢?好像没看到你的乐器。”
“古筝。”徐宁道,“因为乐器太大,之前就和工作人员商量好了摆在里面保管,等叫到我再帮忙摆出来。”
“哦。那学姐,你表演什么曲子啊?”徐宁倒不是打听机密,纯粹好奇,毕竟这才海选,真正的竞争没这么早开始。
戚茹瞄了一眼她腰上的号码牌,答道:“周杰伦的《晴天》。”
涂森魄和徐宁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也能用二胡拉?”她选择的曲目是古筝练习曲,都是书上能找到的谱,从没想过要用流行音乐来参加民乐。
“有何不可?只要有心,什么曲子都能。你是学古筝的,可知有人用古筝弹野蜂飞舞?”
徐宁咽了咽口水,带着指甲的手指莫名有些发抖,“太,太厉害了。”她今天来参加只是因为无聊,打发周末时间找点事情做。她学习成绩不上不下,但也在优生班,考大学没问题,家里对她成绩也没要求,她便自己报了不少兴趣班,坚持下来的只有古筝。
但也只学了四年而已,连悬腕摇都不能长时间坚持,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来见识市面的。此前她确实不知道古筝还能练流行曲甚至钢琴曲。
戚茹笑笑没说话。
“三十五号三十六号,进来准备。”
被工作人员叫号的徐宁有些紧张,涂森魄拍了拍她的手臂,替她加了一把油。
“学妹加油,别紧张。”戚茹很镇定,不怵任何比赛。
徐宁慢慢也安静下来,深吸一口气,随着工作人员往比赛入口走。一进门又开始不镇定了,因为周围的摄像机不少,有四五台对准了她。
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场面,即使场地、舞台简陋,徐宁还是露了怯。
工作人员帮忙把乐器搬出来,徐宁却快要哭了。
涂森魄赶紧把她拉到身边,徐宁慌慌张张道:“我还没弹完,评委老师就叫停了。怎么办,我肯定没被选上。”
因为人数挺多,评委不可能听完每一个选手的演奏,尤其是民乐演奏不像是唱歌,有的乐曲十来分钟,听完很费时间。林启光之前就告诉戚茹别怕,评委也许看过选手的指法弓法就会喊停,不一定是因为他不耐烦。
所以戚茹也照样安慰了徐宁。她喜欢长相清秀的女生,对着她们总能温温柔柔地说话。
“真的吗?我可能还有机会?”
“官方的通知不是说要后天才能知道晋级消息吗,不急的。”
也许是戚茹神色太过镇定,说话温温柔柔,徐宁不自觉就信服了。她觉得这个学姐和传闻不一样,并不是不近人情的高傲女生。
戚茹不知道徐宁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很快就听见自己的号码:“五十五号五十六号,进来准备。”
中途有些人没来,号码牌是报名那天就发给众人的,徐宁和戚茹之间隔了二十人,却只隔了十分钟。
“学姐加油。”徐宁收了哽咽,给戚茹打气。她觉得戚茹学习成绩好,人又长得漂亮,肯定学什么都不差的。
更何况,这是个看脸的世界。戚茹长得美,光是有个美女选手的噱头,电视台就不应该错过她。
戚茹回应她一个大大的笑容,转身拎着琴盒进了满是摄像机的房间。


第57章 
上辈子,戚茹没少进摄影棚,好的差的她都见过,颁奖典礼现场的摄影机更是数不胜数,全场都是闪光灯。
以前为了拍电影多戏份,她还学过如何抢镜头,用什么样的姿势,仰头要什么角度能展现更好的状态。就像她学二胡学了十几年一样,她学这些也学了十年,面对镜头转换气势几乎成了一种本能。
刚入场,戚茹便下意识抬头挺胸,偏头二十五度看向右侧最前的摄影机,这是她前世研究过的最佳角度。
然后她愣了两秒,随即自嘲道:“想什么呢,不过是一场没什么人看的海选。”
她很快收起之前的神色,向前鞠躬说了句:“各位老师好,我是五十六号选手,表演的曲目是《晴天》。”
简单介绍了自己,戚茹坐在准备好的椅子上调音,闭了闭眼回想这些天的努力,开始了演奏。
评委席上的评委有从省乐团来的乐手,有锦川大学音乐学院的教授,有唱流行乐曲的年轻歌手。
主办方知道这节目不会太火,但也不能溅不起一点水花,纯专业性的评委不够亮眼,于是花了点小钱请来一位G省籍贯的三线年轻歌手,王墨。说他不懂民乐看不出好坏,可人家毕竟是专业学校出生的音乐生,有一对敏感的耳朵,听出音准是否到位不在话下。
王墨原本是不屑于来当评委的,这档节目在他眼里没什么前途可言。但他并不火,唱的歌不被大众熟知,很少能接到综艺或者访谈类节目的邀请,电视上几乎没有他的面孔。如今能有人请他来当评委,决赛能像其他选秀类节目一样,高高在上坐在评委席,已经是难得的邀约。经纪人二话不说替他接下了。
参赛的选手有老有少,王墨本身颜值能打七分,自己也颜控得厉害,坐在评委席上见到来来往往的褶皱脸和老陈皮没给脸色走人,他自认为已经是好涵养了。
不是没有小姑娘,但在他眼里和乡下人进村没什么区别,何况演奏的都是老掉牙让人想睡觉的轻柔乐曲,他几乎要坐在评委席上睡着了。
戚茹刚拉完开头,王墨便睁眼了。
这是他听到的第一首流行乐曲,在民乐的比赛上。
周杰伦在他眼里是要仰望的存在,王墨从没和他同台过,可内心将周杰伦视为偶像,他的歌翻来覆去不知循环过几百遍,一听见熟悉的旋律立刻清醒过来。
“Re so so xi do xi la,so la xi xi xi xi la xi la so……”
他不自觉哼了出来。
他认真打量了场地中央投入在乐曲中的小姑娘,发现她不但长得美,连坐在那的气势都和旁人不一样。手上动作行云流水,坐姿不动如松,腰板挺直,像是在春晚见过的老一辈艺术家。
没人喊停,其他几个评委也因为戚茹是第一个演奏流行乐曲的选手而耐心听了下去。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戚茹完整完成一曲才恍然发觉中途无人叫停,正在诧异,就听见有人鼓掌。
她抬头看去,评委席上一个年轻男人正冲她笑。
******
海选结束,戚茹回归校园。天气转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