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艺术家-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不是你女儿?”陆外婆停了给他捏肩的手,没好气,“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没犯法没伤天害理,我们做家长的没资格指责她什么。”
陆外公点头,不敢反驳半句。
约定好接机的日子很快就到了,陆景行和陆妙一块去机场。陆笙不是从美国过来,她和陆父也是聚少离多,自由自在世界各地到处旅游。这一次,她是从南非回来的。
非洲之行让她晒黑不少,陆妙一时之间不敢认她,怯生生问了句:“大姨?”
陆笙捏了捏外甥女白嫩嫩的小脸,“认不出来了?诶,大姨老了,奔四的老女人,连我外甥女都不认我了。”
听见熟悉的嗓音和她特有的俏皮话,陆妙松一口气,瞬间又变回口齿伶俐的小姑娘:“女人三十一枝花,四十花枝新发芽。大姨你不老,是我们家最漂亮的女人。”
陆笙撑着陆景行高大的身体,笑个不停:“你这话要让你妈听见了,非揍你一顿。”
陆妙撒娇:“你们两长得那么像,你漂亮的话,我妈妈当然也漂亮啦。”
被人当做立柱的陆景行并未发表多少看法,冷漠地看着面前两女人耍宝。等她们耍够了,才拎着行李箱往机场外走,陆家的司机已经等了很久了。
长时间的飞行让陆笙身心俱疲,和陆妙笑过一场之后浑身更是无力,时差带来的难受让她闭着双眼靠在椅背上休息。
八月炎夏,车内冷气开的很足,陆景行特意准备了长袖,见陆笙闭上眼,给她披上了衣服。陆笙因为难受皱起的眉头松了松。
到了陆家,没有第一时间叙旧,陆外婆看着女儿的面容心疼道:“瘦了瘦了,看这脸色苍白的,快去休息,我给你煲了汤,午饭再叫你。”
陆妙捂着嘴笑了。她大姨这脸色,再怎么都不像是苍白。
陆笙勉强一笑,回到自己之前在陆家的房间,刚进门便是一愣。满室阳光,门窗擦拭得干干净净,窗帘全部换成了蓝色,她摸了摸床单,柔软异常。
“随便布置了一下,让妙妙帮了忙。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不喜欢的话现在也没办法换,你先睡一觉,醒来再说吧。”陆景行帮她把行李箱放在衣柜旁,让她自己整理。
陆笙没忍住,终于还是拉住陆景行的手握住,“你长大了。我很开心。”
三秒之后,陆景行才抽开手,替她关上房门,“好好睡吧,午饭我叫你。”
陆笙一头栽倒在床上,嘴边带着笑,累得睡了过去。
倒时差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陆笙花了整整一天,直到次日清晨才彻底清醒过来。她知道陆景行拜了师父,一直在林启光处学艺,也曾和林老有过几面之缘。
知道林老没有离开临安,还住在秀水街,她便从行李箱中拿出了几样小乐器,投其所好准备送给林老。
“景行,你今天去你师父那吗?要是去的话,我和你一起。”
陆景行一身运动装,脖子上挂着汗湿的白毛巾,闻言擦了擦头发道:“好。”
陆笙看着儿子走向浴室,高高大大的背影让她心头感慨。这个男孩,快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人了。不,也许已经是独当一面了。
两人吃过早饭,走路去了林宅。陆笙见门口停着一辆山地车,觉得有点眼熟,可到底没想起来在哪见过,只是问陆景行:“林老有其他客人?”
陆景行摇头,上前敲门,“不是客人。”是他同学,是他师妹,是他……
嗯,是他合伙人吧。
开门的人是林妈,她一见陆景行便笑开了,“你可算来了。小七昨儿打赌说今天会来得比你早,天不亮就起床了,这会还在瞌睡呢。咦,这位是?”
“是我母亲。”陆景行答。
林妈诧异地搓了搓手,面上浮现出一缕尴尬,“对不住,人老眼花,一时没认出来。快进门,我给你们泡茶去。”
不怪她忽略陆笙的存在,实在是几年才能见到她一回,早忘了陆母长相。乍一看,她还以为是门前偶然经过的路人甲。
陆笙没在意这个小插曲,提着小包跟在陆景行身后,看着院子里错落有致的花木,一时赞叹:“林老是个有趣的人。只是一个人住未免冷清了些,你可要常来陪。毕竟是你师父,师徒情分也要靠维系的。”
她虽不对陆景行的生活指手画脚,可一些做人的道理还是要教给他。做母亲的,自己小孩能有个强有力的靠山总是心里欢喜的。
可刚说完这话,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宛若莺啼的少女音。
“我,我不困……真的,不困。”随即却传来清晰的呵欠声。
紧接着的便是声如洪钟的老人放声大笑:“小七,不过是一个赌约而已,何必强撑。女孩子家家不是最注重保养的吗?小心一会长出个黑眼圈,被熊猫基地收了去。”
“没强撑,等师兄一来,我就去睡。地方我都选好了,您屁股底下那摇椅很不错,让我也过过瘾呗!”
陆景行从转角处露出身形,无奈笑道:“你没赖床,我输了,甘拜下风。快去休息。”
少女欢快一笑,“啊哈,你输了。不撑了不撑了,我躺会。”
陆笙从儿子身后走出,看见石桌上撑着脑袋的少女正冲着他们这边笑,露出两颗小白牙。
一阵风吹过,一小片树叶落在她的酒窝上。
她儿子走上前,替她拂去了那片碍事的叶子。


第46章 
见到陌生人,戚茹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收敛起来。
跟在陆景行身后的这位女士她并不认得,想来也不是为了找她,于是她看向林启光,示意他有客人到了。
林老当然看见了来人,只是不点破她的身份,在她开口之前打发走了戚茹:“你去休息吧,我来招呼客人,不打紧。”
戚茹乖乖点头,朝陆笙笑了笑,然后和陆景行暂别:“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我就睡一个小时,记得来叫醒我。”
陆景行点头,目送她离开小院。
陆笙见此情景无意多问,毕竟回家后还有大把时间与儿子闲谈,现下她该和林老问好。
“林老近来可好?我刚从南非回来,倒是淘了些小玩意。我于乐理上一窍不通,想着也许您会喜欢,送来给你玩玩。闲时打发时间,倒有乐趣。”
陆笙有话直说,心肠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一见面就把礼物递到了林老面前,“您瞧,这干的葫芦瓜上套个网也能做乐器,心思奇巧。这一样叫做拇指钢琴,上下两排琴键倒也似模似样,方便携带,在哪都能用上。”
林启光年轻时也去过国外避难,走过许多国家,脚步却仅限欧洲国家。非洲自古以来便乱,他不会上赶着作死,是以非洲乐器见得不多,最熟悉的还是非洲鼓。
“倒是有趣。你有心了。”看过那些小乐器 ,林启光点点头,见陆景行在亲娘身后给他打眼色,便也给了陆笙一个好脸。
说实话他是不待见陆笙的,再如何追求自由,追求爱情,也不能把儿子当成朋友来养。他不是个老古板,这事要是发生在其他小年轻身上他保管支持,可最喜爱的徒弟有对不靠谱的父母,他就不是很开心了。
谁还不会护短怎么的?
“大头是个非洲鼓,个头太大办了托运,目前还在路上。届时让景行给你送过来。”陆笙微微笑着,捧着儿子亲手递来的热茶,觉得他能跟着林老生活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她记得陆景行只前不爱说话,见了父母也是一脸严肃,除了问安几乎没有别的交流,哪怕她带他去逛街,送他上最好的学校,介绍朋友的儿女给他,他也无悲无喜。若非陆景行不信教,她几乎要以为儿子准备遁入空门。
可她刚才看见了什么,一脸温柔的儿子给个漂亮女生拂叶片,还与她一同说笑。从对话中可见林老和那个小女生关系匪浅,说不定就是他家亲戚。陆景行这番改变,都是托了林老的福。
“怎好让你破费。”林老摆摆手。他更希望这位母亲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家庭上,可惜这不是他能置喙的。
“算不得破费。也算是照顾几个非洲小孩的生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非洲有些地方……好似地狱。”
谈论难民总让人心头唏嘘,好在灾祸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两人随便谈谈便揭了过去,讲起了陆景行最近的一些趣事。
说到这个,林老神情陡然一变,眉眼间全是笑意。
“景行是个好孩子,就是……太呆了。我都替他发愁,以他那性子,日后说不说的上女朋友还是个问题。三棍子打不出……”许是知道这话太粗俗,林老一时住口,没往下说。
陆笙却知道他要说什么,深以为然,一脸同意道:“是这样的。不过我瞧他现在开朗不少,方才不是还和女孩子说笑来着。不怕您笑话,我以前认为景行是和尚转世,现在总算放了心。”
她还有半句话没说——害怕陆景行是个同性恋。她倒不歧视同性恋人群,毕竟自由开放的国度,什么人都见过,有两个州已经通过了同性恋婚姻法案。
可问题是,他儿子对男的同样不感兴趣。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她不敢去想,儿子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跨种族癖好。
毕竟他爹在十五岁的年纪就开始谈恋爱了,她自个也是十九岁便嫁了人。
“你说小七?小七是个好孩子,她来了之后,不止景行,连带你家陆妙也时常上门看望我。就是时不时置气,托她的福,我现在身子骨硬朗的很,少不得要养足精神和她打嘴仗。”
戚茹在林老心中已经和陆景行同等地位,一个左手一个右手,没了这两陪伴,他会不会迅速苍老也未可知。毕竟这世上能让他挂念的事情,实在一只手数来还嫌多。
“我瞧着她不错。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那一双眼睛生的好。仿佛在哪里见过,眼熟的很。”既然戚茹在林老心中,陆笙自然要顺着他讨好。
她倒不是说假,相由心生,皮相好的女生,很大几率是心肠好的女生,坏的不是没有,总归是少。还有那一双真让她感到熟悉的眼睛,她确信自己曾经见过。
半小时后,陆笙离去。陆景行早就在大人们聊天时离开了,他不耐烦听那些废话。
这会他正坐在客房外的木墩上。透过半开的窗户,将房内看的一清二楚。
戚茹规规矩矩睡在床上,几乎是照搬教科书上最标准的仰睡姿势,连两只手都一只一边贴在裤边。呼吸均匀,睡容安稳。
他不知戚茹是上辈子养成的习惯,怕自己太胖会从床上滚下来,逼着自己睡成这般姿势。他只觉得师妹过的太苦了些,也许是曾经的父母逼迫她的,连睡觉的姿势都这般无趣,不得自由。
一小时满,陆景行看了看手机,按时把戚茹叫醒,开始一天的练习。
上回戚茹提出用小提琴曲分出声部来演奏,可她一挑就挑中了一般由大型乐团来演奏的协奏曲。虽不及贝多芬D小调和门E有名,但排练也需要很长时间,且两人不够,也许可以再找一些会民乐的学生一起完成。
这事不急,陆景行便先给了她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曲谱,沿用原曲不变,只在结尾处多了两小节的改编。
林老对录视频没有兴趣,对他们的演奏却很感兴趣。两个小的要玩点什么,他总是要插一手来凸显存在感,好叫两人别忘了他这个师傅。
戚茹巴不得林老能加入,他一出手,戚茹和陆景行的演奏瞬间被比成了渣渣,更能激发两人的进步。只是差距不宜过大,放在同一支视频不合适,于是林老拿出了扬琴。
扬琴是中华民乐之一,却是由波斯传入。经过几百年的进化,也属于民乐,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没有二胡和笛子那般尖锐的声音,它以陪伴的姿态存在于背景中。
只要是学习西洋乐器,就没有不知道卡农的。卡农严格上来说不是一首曲子,而是一种谱曲技法,并不是一串规定好的音符。陆景行显然对它很熟悉,不需一天就把三部分不同的谱子默写了出来。
林老技艺高超,不局限于限定的曲谱之中,常常在排练时随性发挥,每次发挥得还有所不同,没有一次重样的。好在他无论怎么变,都能配合好不变化的戚茹和陆景行,将这首卡农曲以新颖的方式演奏出来。
“小七,常人以为快弓最难,其实不然。慢弓才是最考验基础的地方,它要求你对每一拍的精准把握,一丝都不能拖,收音要收得够准。你手上没力,快弓抛弓这等技巧对你来说不难,但越是长弓,越显你臂力腕力不足。”
林启光很早就发现了戚茹的问题,徐宏也曾明白地指出来。他们两原以为经过大量的练习,戚茹的臂力和腕力能够有所加强,但半年过去,戚茹在这方面似乎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让你练字也有锻炼你臂力的目的,悬腕练字能让你对力道有精准的把握,可你似乎练了这许久……也没练出个二五三六来。”
说到这个,戚茹也觉无奈。她的字在长时间的书法练习下有了长进,但不知为何,手臂竟然一丝不见粗,按理来说,惯用手的手腕要比非惯用手更粗,可戚茹右手用了这么多年,还是一如既往没什么变化。
体重上升了不少,可身高同样增长,分配在身体各处的脂肪似乎没有多少。
她知道自己的弱处在哪,也进行过针对性训练。她的悟性也许不够,但耐性超出常人一大截,让她一整天都做运功练习她也不觉得枯燥。但进步缓慢不是她的错。
上天让她重生一回,总不会什么好处都落在她头上。她要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和别人同样的收获。
但她不悔。没什么比重生更大的礼物了。
“周末多加五十张大字,暑假这段时间的练习延长一小时。”顺便让林妈多做荤菜。
也不知道这姑娘是遗传了谁,尽喜欢吃素。一张脸没吃的越来越绿,倒是让人惊讶。
陆景行见师父发话完毕,翻了翻谱子:“最后一遍,准备录了。”


第47章 
录制视频的时候不太顺利。
林启光对于要发布给外人看的东西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你们就拿这个玩意给别人看?不觉得丢人?重来重来。”
“景行你是不是没气了?长音不够长,去,练练吐气吸气。”
“小七你……算了你就这样吧,一时之间你也改不了。”
练习是练习,表演是表演,林启光拿出老师的风范,即使两人觉得差不多能行的时候,他总能提出新理由让人重录。
好在事不过三,第三次录制时,他没再开口,配合完成了《D大调卡农 》的合奏。陆景行和戚茹已是满头大汗,好似打了一场硬仗。
感觉上折腾了许久,实际上录制三次也不过花费了两个小时。一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