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冬至日-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悲伤地情绪还来不及完全释放,正门传来了买买提的尖叫。他手提对讲机,上气不接下气的扶着石壁。
 
“首长!他们……他们……”他手指向上方东侧。
 
它们?还是他们?是外星人发动总攻?还是丧尸群穿越了沙漠?
 
人们茫然地注视着这个维族孩子。余毅突然迈了一大步,朝中央指挥台吼了一声。
 
“接通礼堂!”

吕国增望向指挥台,机器的指示灯不住闪动。房辉也缓过劲,他走近操控台前,戴上了耳机。

“好……允许……连线……”

大厅静如深夜的坟场。房辉轻微念叨的几个字所有人听得真真切切。

数秒内,房辉的面部肌肉不断抽搐颤抖。复杂的变化让吕国增猜不到耳机中的内容。

房辉指了指一边的操作员,然后摘下耳机。内部通讯转化为外部。

大伙纷纷仰起头,他们充满期待或恐惧地盯着挂在洞穴顶端的大喇叭。

电流异响几秒后,一名老年男子温柔地说起话来。他声音温暖祥和,像上帝正念出祈福。

异国的语言让绝大多数人面露不解,余毅取过一个无线话筒箭步迈上木桌朝四方大声吼道:“翻译!翻译呢?!西班牙语的翻译呢!?”

全场的数个小姑娘齐声喊道:“在这!”

“麦克风传过去!”

余毅下令后,买买提提起话筒飞身冲至一名举手的姑娘。

姑娘眉清目秀,激动的唇齿颤抖。她好像真的听到了上帝的祝福。

 “……我们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安全区……这里取名波罗诺明纳列实验室,我们是新成立的。全国其它实验室均受这里指挥……”

几秒停顿,广播内切换到另一个说话的妇女。洞穴远处一个短发姑娘举手挥舞,麦克风迅速传过去。

“这里是攒比亚……各国实验装备还在路上……基础设施已基本建设完毕……”

仅仅说了几句,立刻转为年轻男人的声音。洞穴内工作者们目光变得明亮起来,吕国增甚至觉得空气内都出现了活力的气息。

“这里是马尔维纳斯群岛安全区,命名帕查卡马克联合实验室,我们代表秘鲁、巴西、阿根廷……”
 
马尔维纳斯……吕国增和余毅交流了一下眼神。

新的世界真的开始了。

就这样,话筒传递着,姑娘们一个接一个的站起,翻译,传递,传递,翻译……很多人之前悲伤的泪花还未擦干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话筒如同聚集希望的宝盒,每多一次传递,便多一份希望。陌生的语言这个时候就像母语般亲切。它们听起来那么的温暖,那么的亲切……

“维尔京群岛连线,维尔京群岛连线,这里是依瓦维利火种实验室,我们联合古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多米尼加……”
 
“这里是乌鲁鲁据点万第娜实验室,我们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措迪洛联合实验室,本岛屿愿接收非洲所有幸存科学家!”

“南非报道,南非报道,我们在好望角以南海域!正和四艘科研船只汇合!”

“我们是埃及法老实验室,此处有重兵把守!随时待命!”

“地中海欧盟EMBL联合实验室正在地中海游弋,请周边各国军舰予以保护!我们拥有欧洲最顶尖设备及人才,请周边各国予以支持!”

“这里是以色列希伯来等大学综合科研团队,我们正和巴勒斯坦科研部队汇合前往巴勒斯坦安全区!”
 
“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朗派遣的科研部队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开始合作!”

“葡萄牙地下试验区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工作……”

”挪威已经连线……我们和周边各国联合团队准备进入雪原深处……”

“意大利安全区防护接近尾声,科学家已进驻!”

“韩国,我们是韩国!原庆尚北道星州郡已被病毒感染,现场无一生还。本组正在前往日本海域,即将抵达。”

“这里是德国纳博科临、莱布尼茨等联合实验室,起名为弗里德里希·勒夫勒实验室,病毒由我们开始研究,我们也相信能由我们将其终结……”

……

不知不觉,吕国增已泪流满面。他嘴角上扬,边笑边哭。

这是幸福。

这是真正的快乐,是发自肺腑的快乐,是纯粹的快乐。这份单纯的快乐自童年后他就再没感受过。

快乐,写满700据点每个人的脸上。

在几个小国发言结束后,广播停顿了数十秒。接着,日本,英国,法国,俄国纷纷发声。

“这里是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村山厅舍。全日本的大学和科研单位均正常运行,我们会为所有国家科研提供服务。我们收集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论文和资料,任何需求我们均会满足!”

“英国皇家联合实验室连线,我们位于法罗群岛。我们八所实验室和十二所大学科研人员均已安全抵达。我们拥有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我们还带上了年轻的孩子。我相信团结一心一定能战胜这场浩劫。”

“这里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我们已抵达波利尼西亚群岛,确认连线。约有三艘满载物资船只会陆续抵达。实验室很快能建设完毕。周边各国若有科学家需要实验室,可来此海域入驻。”
 
“俄罗斯韦克托尔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中心正在讲话,各实验室分散于位于北库里尔斯克,图马特,以及北方四岛。我们的基因武器研究已经有所突破!我们需要物资支援,需要物资!”
……

刹那间所有声音消失了,连持续的电流声也无影无踪。通讯器材上,绿灯亮起。
 
余毅大手一挥,全场立刻肃静。众人把目光焦距在房辉身上,而坐在椅子上的房辉则指了指远处。

吕国增顺方向看去,那片科研工作者和姑娘们一一退步。末端,韩春分正扣着脑瓜。

众目睽睽下,他吐了吐舌头朝房辉挥了挥手。房辉只是看着他,充满期待的看着。

最后,韩春分吐了口气:“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罢,他像一个明星般穿过两侧人墙间前往中心。

山洞中死一般的沉寂,连抽泣声也暂时停息。

韩春分怔了怔神,抬起对讲。

“嗨,各种人类大家好。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载入人类史册。对吗?”

说罢,他朝着房辉吐了吐舌头。

没人笑,也没人惊讶。人们还是对他投来期盼以及自豪的目光。

冷场的笑话令韩春分更加紧张。他清了清嗓子,调整了语调。

“我叫韩春分,负责此实验室。我们位于新疆罗布泊柒零零据点……”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别说错了。吕国增为他暗自捏把汗。

“这里是春分实验室。我们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亚各国科学家已经抵达,我们春分实验室必将为拯救人类付出最大的努力!希望永存!希望永存!”

他挂断电话,扶住桌子大口的喘息。广播内又是长久的沉默。

压轴?

吕国增的心砰砰直跳。

压轴吗!?成为一个领导世界的国家?

突然,音响里电流声潮水般阵阵传来,它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做着铺垫。

原来如此!

吕国增恍然大悟。与此同时,全场人再次屏住呼吸。

好一会儿后,压轴的演员才登上了舞台。他操着地球上人类最熟悉最流行的腔调。

石洞内,千人同时呼出了憋在心头的一口气。接过话筒的姑娘,激动地音调都在颤抖。

“……这里是美利坚合众国。我们在数天前才在日本海域建立起安全区。此时,DARPA领导的综合实验室已经为拯救世界做好了准备。我们将建立新的机制,重组联合国,和众国齐心协力保护人类……相信在我们的带领下……”

美国消失数月后终于出现。连房辉都兴奋的频频点头。

张扬并底气十足的讲话结束后,联合国秘书长接过了对讲机。毫无疑问,他就在美国人的身边。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了我们。中方的幼泽计划举世震惊,他们对Z病毒的研究独树一帜。至此,五大常任理事国又一次团结在一起。我坚信,在联合国的带领下,人类一定能战胜敌人……”
 
联合国秘书长那些啰嗦的话没人能听得进去。整个洞穴内早已一片欢腾。

当中国政府被病毒击垮后,当世界强国举起白旗后,美国人出现了。

虽然心有不甘,但他们代表着人类最高科技水平。

“我们拿到了那张门票。”吕国增动情的说。
 
“是的,我们拿到了那张门票。”余毅擦了擦泪水。

“老余,真的还有希望吗?”吕国增鼻头又是一酸。

“有!”余毅走过来。

“真的吗?真的吗?”吕国增低头自问。

满含热泪的余毅给了吕国增一个大大的拥抱。

“纵观世界文明史,现存的国家没有哪一个像中国这般多灾多难。中华民族经历过的苦难,其它尚存的文明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如此惨痛的经历让我们对灾难的畏惧和警惕注入我们的基因。老吕,你难道看不到吗?日子再好,我们的老百姓都时时刻刻做着最坏的打算。舍不得丢一件旧物件,买什么新东西都要加上保护,他们喜欢争,喜欢抢,喜欢瞻前顾后,喜欢忆苦思甜。对灾难的那份恐惧已经形成了心理惯性,它时时刻刻为他们敲响警钟。这是一个经历了太多太多磨难的民族,经历太多太多起伏的民族,是一个永远难以拥有安全感的民族。老吕,如果人类灭绝,那中华民族必然是撑到最后的!你明白?”

说至此处,余毅声泪俱下。几个月藏在内心的恐惧和悲痛随泪水倾泻而出。

没人关注这两个老男人的悲痛。科学家和姑娘们正在手舞足蹈,高声欢笑。

国家刚亡,700据点的人们便欢腾庆祝。吕国增看到这一幕想起了日本人曾经的侮辱。

这个低劣的民族城被攻破,同胞被屠杀,国家将亡。可他们竟然在春节燃放起了烟火。

他们不懂。他们不懂春节的烟火象征着希望。

那是希望火花,是希望的光芒。

我们永远抱有希望,即使坠入最黑暗的地方。

希望永存。

余毅松开手,不好意思的擦干泪水。

“老吕,知道为什么今天少放一餐饭吗?”

吕国增看着老同学明亮的眼神摇了摇头。

“因为今天过节。”

余毅狡猾的笑了笑,他悄悄指向洞穴正门。

几排餐车并排而立,半空腾起雪白的蒸汽。

“就算没有这次连线,我们也要过节。”说完后,余毅像矫健的青年般爬上了身旁的桌子。

他双手合在嘴边,大声喊道:“大家可以欢呼;可以鼓掌;可不要把地板跳塌了哟!”

多少年前,这句话也曾在罗布泊响起。

“同志们!冬至日快乐!放饭啦!”他大喊一声后,人们发出穿云裂石的尖叫与欢呼。

这哪像冬至日,这像大年三十。

看着眼前的一幕,吕国增轻声的对自己念叨。

希望永存。

希望永存。

希望永存!

这时,饺子诱人的清香悠然飘过。










三年后







若没有另外一番经历,我们便认识不到自己真实的境遇。如果没有体验过短缺,我们不会珍视自己所享有之物——丹尼尔。迪福《鲁宾逊漂流记》
 
广播停止后,西安再次融回静谧的世界。

郑源秋坐在路边的台阶上等待太阳和钢墙触碰的瞬间。几分钟后,钢墙犹如切线和圆滚的太阳黏在一起。他突然分泌出不少口水。昏黄的太阳令他想起了鸭蛋黄。

多年前他和搭档总在深夜进入二十四小时开张的小馆内。那里堆积成山的鸭蛋黄被捣碎塞进肉夹馍,接着又塞进嘴中……

至今他都想不通,那个时候为什么西安成千上万的餐厅里每天都有足够的肥肠、鸡蛋、牛肚、腰子……哪来那么多猪?哪来那么多牛?哪来那么多鸡?怎么从未中断?怎么从来都吃不完呢?

口水流出了嘴角。

在这个“行刑”的日子想起这些似乎有些不妥。他擦干嘴,挥散记忆,把脸部肌肉调整为“沉重”的状态朝西走去。

嘟~嘟~嘟~
 
哨声准时在大街小巷迂回。骑着自行车的警员们含着口哨碾过马路上钻出的野草和散落的枯叶。他们从主路拐进一条条小巷,用眼神命令隐藏在楼内的人合上窗帘,锁紧房门。终于人们熬过了这天,也熬过了秋季。
 
郑源秋拉上了皮夹克的拉链,朝西疾步走去。
 
左手路侧的两栋房屋刚被拆成废墟。屋中一台冰箱幸运的躲过乱石,如一座墓碑立于乱坟岗的正中。虬曲的槐树伸展树杈占领屋顶的空间,迎风摆舞的野草霸占了旧主的客厅。待明年春天,城外的军人会吊来新鲜的泥土把这儿的深坑抚平。
 
新生的植物会填补荒芜的废土。它们会冒出翠绿的胚芽,让墓地变为良田。
 
前提是昆明人会来。

三年来,粮食产量不断下滑。说中国五千年来就没真正吃饱过,郑源秋算是信了。纯“自然”的种植和养殖根本喂不饱城中的人,若不是昆明种子银行和周边县城搜刮来的激素、化肥、杀虫剂等物资,今年年初这里就会暴动。

可上个月,昆明的运输机坠毁在陕西边境。从那以后,昆明再也联系不上。
 
专家说杂交作物结出的种子无法保持连贯性。中国最大的昆明种子银行一直担负种植新培育杂交种的重任。他们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把不同的种子送往全国各个幸存区。没了他们的支持,饥荒将会在全国各个幸存区爆发。
 
中央联系过西苏塞克斯郡。那里千年种子银行可以抵御核武器的攻击。多种植物的亿万颗种子存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数十年保持可育。为了保证百年后人类的火种,他们每年种植培育新的种子,维持储存。灾难发生后,他们全力支撑欧洲供给,实在无力帮助中国。
 
美国控制了全球种子库。挪威斯匹兹卑尔根岛山坡内一百二十五米处隐藏着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钢筋混泥土墙、防爆门和气闸能让内部的生物藏品免遭全球性的灾难。就算没有活人管理,没有电源支撑,处于北极圈内的永久冻土会让小麦和大麦在超过一千年的时间里得以保护。
 
美国要求他们负责北欧、俄国、大洋洲和部分中东国家。据说他们的运输机三分之一也已坠毁。

只能靠自己。几千年从未改变。
 
这一周,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