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第6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归于尽。两位无畏的战士,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堵住了德军前进道路。布尔巴和赫柳斯京被追认为苏联英雄。师内还有10名军人在强渡维斯瓦河和坚守马格努谢夫登陆场战斗中,因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挥了战斗技能,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在马格努谢夫登陆场奋战6个月之后,1945年1月中旬起,参加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在华沙—波兹南战役中胜利歼敌,强渡奥得河,在赖特韦恩(屈斯特林以南)地域夺取河左岸登陆场。全师官兵在柏林进攻战役中,英勇善战。挫败德军塞洛高地和其他防御地区的顽强抵抗,于4月23日逼近柏林城下,5月2日前参加强击德国首都的战役。由于全体官兵在突破德军防御阵地,向柏林发展进攻和强击柏林的战斗中,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任务,表现勇敢顽强,荣获列宁勋章(1945。5。28)。战争年代,全师约有1。1万名官兵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19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师长:1941年12月—1942年2月为奥斯特罗乌莫夫(旅级),1942年2月—1943年7月为巴秋克中校(1942年10月17日晋升为上校,1943年3月1日晋升为少将),1943年7月—1945年2月为瓦金上校(1943年11月17日晋升为少将),1945年2—3月为谢姆琴科夫上校,1945年3—4月为格拉西缅科上校,1945年4—5月为斯坦克夫斯基少将。

名师劲旅 '苏联'近卫步兵第84师

    即卡拉切夫步兵师(荣获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卡拉切夫步兵师),1941年7月由莫斯科古比雪夫区志愿民兵组建而成,最初番号为古比雪夫区民兵第4师。

    组建第一天就约有6500人参加该师,共产党员约占全体人员的60%。1941年9月1日改称古比雪夫区步兵第4师,9月26日改编为步兵第110师。编有步兵第1287、第1289、第1291团和炮兵第971团。

    1941年7月中旬起,先后编入预备队方面军的第24、第49和第31集团军。1941年9月12日在谢利格尔湖东岸扎卢奇耶村地域首次投入与德军的战斗。以后在第31和第33集团军编成内,在勒热夫,格扎茨克和纳罗福朋斯克方向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在博罗夫斯克市地域,其所属部队与摩托化步兵第151旅协同作战,经几昼夜守住了已占领的阵地,并在激烈的战斗中重创德军第57摩托化军。该师在纳拉河地区防御战斗和歼灭纳罗福明斯克以南地域德军突破集团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1941—1942年莫斯科城下苏军反攻和总攻(参见莫斯科战役)时,在第33集团军编成内作战。曾参加解放韦列亚市(1942。1。19)和歼灭勒热夫—维亚济马突出部德军的战斗,该师是首批突入维亚济马的部队之一(1943。3。12),在顽强的战斗过程中,在维亚济马市接近地和市区歼德军官兵4000多人,缴获大批战利品。因胜利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和作战英勇顽强,改称为近卫步兵第84师(1943。4。10)。

    1943年7—8月,在西方面军(7月30日起在布良斯克方面军)近卫第11集团军编成内(直至战争结束)参加奥廖尔进攻战役。在此次战役进程中,在集团军其他兵团的协同下解放了卡拉切夫市。由于在攻城时战功卓著,荣获卡拉切夫师荣誉称号(1943。8。15)。1943年10—12月,所属部队在森林沼泽地的复杂条件下,在涅韦尔—维捷布斯克方向成功地突破了敌预有准备的防御,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3。12。21)。

    在1944年白俄罗斯战役中,编入集团军第一梯队,参加突破德军在奥尔沙方向上的纵深梯次防御,在其他兵团的协同下经过激烈的巷战后占领了奥尔沙市(6月27日)。在继续歼灭白俄罗斯领土的德军的同时,其各部队于1944年7月14日从行进间强渡阿利图斯市以南的涅曼河。以谢苗诺夫上尉为首的战斗小组冒着德军的猛烈射击,利用就便器材首先渡河,在左岸牢固设防,保障了其他分队顺利克服江河障碍。因强渡涅曼河时表现英勇无畏,荣获红旗勋章(1944。8。12),谢苗诺夫上尉及其他4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强渡涅曼河后,该师进行了扩大已占领的登陆场和向东普鲁士边界发展进攻的顽强战斗。1944年10月,所属部队在其他兵团协同下突破了德军的边防工事。

    在1945年东普鲁土进攻战役中,该师显示了实施战斗行动的高超艺术。参加突破“伊尔门赫尔斯特”筑垒地域、攻打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参见柯尼斯堡战役)城和要塞、攻占皮劳(波罗的斯克)城和海军基地、歼灭弗里施沙咀的德军集团。全师有数千名军人因在战争时期建立战功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7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的称号。

    历任师长:1941年7月为西杰利尼科夫少将,1941年7—8月为鲍里索夫上校,1941年8—10月为格拉德舍夫上校,1941年10—12月为马图谢维奇上校,1941年12月—1942年8月为别祖博夫上校,1942年8—10月为尤林上校,1942年10—11月为宰采夫上校,1942年11月—1944年11月为佩捷尔斯上校(1943年9月1日晋升为少将),1944年11月至战争结束为谢尔比纳少将。

名师劲旅 '苏联'近卫步兵第89师

    即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步兵师(荣获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步兵师),1940年7—8月在高尔基州组建,番号为步兵第160师。编有步兵第443、第537、第636团和炮兵第566团。

    战争中,该师在西方面军的第13集团军编成内,于1941年7月13日在克里切夫、乔瑟地域首次参战。经过激烈战斗,暂时阻止了德军前进。但是,随后德军以优势兵力进行猛攻,该师且战且退,被迫撤向戈梅利地域。1941年9月—1942年7月,该师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编成内,在新济布科夫、库尔斯克、沃罗涅日和瓦卢伊基—罗索什方向,进行了抗击德军的顽强防御战斗。

    1942年8—10月,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其他兵团共同作战,在科罗托亚克地域先后参加夺取顿河西岸登陆场的战役,收复沃罗涅日和肃清顿河西岸德军登陆场的战斗。1942年8月,在顿河两岸利斯基地域,同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红军战士共青团员图列别尔季耶夫在这次战斗中表现特别英勇。他冒着德军猛烈的火力泅渡顿河,第一个扑向德军土木发射点,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射孔,从而保障了本分队强渡顿河和夺取河西岸登陆场的胜利。图列别尔季耶夫被追认为苏联英雄,他的名字永远载入近卫步兵第273团步兵第9连的史册。

    1943年1—3月,先后在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坦克第3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编成内,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和哈尔科夫方向进行战斗。由于在同德军的战斗中勇敢顽强,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1943年4月18日改称近卫步兵第89师。

    该师参加了库尔斯克防御交战(参见库尔斯克战役),尔后与草原方面军其他兵团共同参加了收复别尔哥罗德(8月5日)和哈尔科夫(8月23日)的战斗。为表彰该师卓著战功,授予别尔哥罗德师和哈尔科夫师荣誉称号。所属部队继续发展进攻,于1943年9月29—30日,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参见第聂伯河战役),并在克列缅丘格东南25公里处夺取了河西岸登陆场。因这次作战有功,25名官兵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强渡第聂伯河之后,先后在草原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37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编成内,在克里沃罗格方向进行收复右岸乌克兰的战斗(参见右岸乌克兰战役)。因胜利地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1944年1月8日荣获红旗勋章。1—2月参加基洛夫格勒和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强南布格河(3月19日)、德涅斯特河(4月7日),并与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突击第5集团军其他各师协同作战,参加了收复基什尼奥夫的战斗(8月24日,参见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年10月,调往波兰作战,并于1945年1月,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击第5集团军编成内,突破华沙以南德军的防御。1945年1月21日,越过波德国境,并在2月1日强渡了奥得河(参见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攻克柏林之战是该师战斗历程的结束阶段,因在攻克柏林的战斗(参见柏林战役)中有功,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在同德军最后搏斗中,全师广大官兵纪律严明,发扬了勇敢顽强和英雄主义精神。步兵第270团第6连中士班长马尼塔,在4月23日攻打城市街区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阻碍冲击分队前进的火力点射孔。马尼塔牺牲后被追认为苏联英雄。

    整个战争年代,该师使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遭致巨大损失。全师共有10880名官兵荣获勋章和奖章,55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战争年代历任师长:1941年6—9月为斯库加列夫少将,1941年9月—1942年6月为阿纳什金上校,1942年7月至战争结束为谢留金上校(1943年9月晋升为少将)。

名师劲旅 '苏联'近卫步兵第91师

    即杜霍夫希纳—兴安岭步兵师(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杜霍夫希纳—兴安岭步兵师),1941年11—12月在加里宁州组建,番号为步兵第257师(第二次组建)。编有步兵第943、第948、第953团和炮兵第793团。

    组建后被编入西北方面军。1942年1月,在托罗佩茨—霍尔姆进攻战役中首次投入战斗,战役进程中,与突击第3集团军其他兵团协同作战,在奥斯塔什科夫西北突破德军防御阵地,挫败其顽强抵抗,在大卢基方向胜利发展进攻。1942年1月末至11月,随集团军转隶加里宁方面军,在大卢基东北地区担任防御。1942—1943年间的冬季,参加歼灭德军大卢基守敌并攻占该城的进攻战斗。全师官兵英勇善战,改称近卫步兵第91师(1943。4。18)。

    1943年7月23日至战争结束,属第39集团军建制。1943年9月,参加斯摩棱斯克进攻战役,与集团军其他兵团和快速集群协同’作战,于9月19日从德军占领下收复杜霍夫希纳城,为此,被授予杜霍夫希纳师荣誉称号(1943。9。19)。

    1943年秋和1943—1944年间的冬季,在白俄罗斯积极作战,战斗中进抵维捷布斯克接近地。在此期间,1944年1月20日,在沃尔乔克村附近的一次战斗中,共青团员、近卫中士格里戈里耶夫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用自己身体堵住了德军机枪射孔,保障本连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为表彰这一战功,他被追认为苏联英雄。

    1944年6月,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第39集团军编成内,参加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进攻战役,在维捷布斯克东南突破德军坚固筑垒防御,击退德军多次猛烈反冲击,实施了围歼维捷布斯克集团的战斗。因在聚歼维捷布斯克集团的战斗中所向披靡,节节胜利,荣获红旗勋章(1944。7。2)。在发展白俄罗斯进攻战役进程中,配合第5集团军攻占考纳斯。因在上述战斗中灵活机动、行动坚决,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044。8。12)。1944年10月,梅梅尔(克莱佩达)进攻战役中,在第39集团军突击集团编成内,从罗谢内(拉塞尼艾)以南地域向陶拉格方向转入进攻,粉碎当面德军,进抵涅曼河左岸,并在陶拉格东南进入东普鲁士。

    在东普鲁士进攻战役中,参加了歼灭德军蒂尔西特—因斯特堡集团的战斗。1945年1月25日,协同步兵第221师,经过顽强攻坚战斗,攻克塔皮奥(格瓦尔杰伊斯克)城,因此荣获列宁勋章(1945。2。19)。尔后,该师大胆机动,在歼灭柯尼斯堡地域(参见柯尼斯堡战役)和泽姆兰半岛德国德军重兵集团的战斗中连战皆捷。1945年4月,该师在波罗的海沿岸结束了对德战争中的战斗行动。

    同年5月,随第39集团军移防外贝加尔,编入外贝加尔方面军。1945年8月,在第39集团军编成内参加远东战役,对当面日军发起冲击,进展顺利,使索伦方向日军遭致败绩。尔后该师迅猛追击退却日军,越过大兴安岭山脉,并与集团军和方面军其他兵团协同作战,参加歼灭和俘获满洲关东军的战役。在此次战役中,因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荣获兴安岭师荣誉称号(1945。9。20)。整个战争年代全师有数千名官兵因战功卓著,荣获勋章和奖章,其中10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师长:1941年11月—1942年1月为热列兹尼科夫少将,1942年1月—1943年3月为季亚科诺夫上校(1943年1月27日晋升为少将),1943年3—9月为奥济明少将,1943年9—10月为别伊林上校,1943年10—12月为卡拉穆什科中校,1943年12月—1944年5月为罗季奥诺夫上校,1944年5月为斯塔里科夫上校,1944年5月至战争结束为科扎诺夫少将。

名师劲旅 '苏联'近卫步兵第93师

    即哈尔科夫步兵师(荣获两枚红旗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的近卫红旗哈尔科夫步兵师),1943年4月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红旗独立步兵第92旅和近卫独立步兵第13旅基础上组建,番号为近卫红旗步兵第93师。编有近卫步兵第278、第281、第285团,近卫炮兵第198团及其他部队。

    7—8月间,先后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第69集团军编成内参加库尔斯克会战。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中,全师官兵协同集团军和方面军其他兵团在收复别尔哥罗德(8月15日)和哈尔科夫(8月23日)的攻坚战中表现英勇顽强和高超的军人技能。因在哈尔科夫攻坚战中立下战功而荣获哈尔科夫师荣誉称号(1943。8。23)。

    在收复左岸乌克兰战役中连战皆捷。其各部队且战且进约200公里,收复居民地百余处。9月末,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2月初,编入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近卫第5集团军(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战争结束),并参加克里沃罗格方向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协同其他兵团连克新普拉加(12月8日)和诺夫戈罗德卡(12月11日)两城。1944年墓洛夫格勒进攻战役中,在近卫第7集团军编成内作战,乌曼—博托沙尼进攻战役中,在第27集团军编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