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蕉凡渴鹛峁┝酥匾谰荨

    10月9日夜,第28军84师251团2营和第29军87师259团发起攻占金门北面大嶝岛的战斗,至10日晚,全歼守军,夺占该岛。11日夜,251团乘胜攻占小嶝岛。15日,第28军82师245团攻占角屿岛。

    第三野战军于10月11日电复10兵团:为防敌逃跑,最好同时攻打厦门、金门,但从敌我双方实际情况考虑,以5个师攻打厦门有把握,同时以2个师攻打金门是否有把握?如条件成熟可以同时发起进攻。否则以一部兵力箝制金门,首先攻打厦门,比较稳妥。究竟怎么打,由你们依实际情况自行决定。10兵团根据这一指示,和第28军进攻金门的船只不足的情况,遂决定改变方案,先取厦门,后取金门,并定于10月15日发起解放厦门的战斗。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军港和商埠,面积128平方公里。该岛西、南、北三面被大陆环抱,东与金门隔海相望。西岸、北岸距大陆较近,大部岸滩尚可登陆,近岸为起伏不大的丘陵,便于发展进攻;东岸、南岸滩窄水深,虽便于登陆,但受金门炮火控制,而且东南沿岸多山,不便于抢占登陆场;与厦门市区一水之隔的鼓浪屿,岛小岸陡,易守难攻,是厦门西南的屏障。国民党军以北半岛为防御重点,将齐装满员的74师配置在西北部的东渡至钟宅一带;181师布防于东北部的坂美至何厝一线;以29师和要塞守备总队防守鼓浪屿和厦门市区;以166师和68军残部位于东南部之石胃头、胡里地区。岛的沿岸筑在以永备工事为骨干的,与野战工事和障碍物相结合的防御阵地,并有大口径火炮、坦克和海空军火力支援,构成了环形立体防御体系。为给退守厦门的国民党军打气,蒋介石于10月8日率国民党军政要员多人抵厦门巡视,汤恩伯等人吹嘘厦门防御“固若金汤”。

    10月13日,第10兵团根据当面敌情作出进攻部署:以第31军在鼓浪屿至石湖山地段登陆突破,以第29军主力在石湖山东侧至五通地段突击上陆,首歼北半岛和鼓浪屿之敌,尔后南北夹击歼灭南半岛之敌;以第28军1个师又1个团位于莲河、□江一带,监视并以少量炮火牵制金门之国民党军,如金门国民党军增援厦门或撤退,则立即对金门发起攻击。

    第31军军长周志坚、政治委员陈华堂决定:以91师并加强277团攻占鼓浪屿,分两路从西部和西南突出部登陆突破,得手后继向厦门市区攻击;以92师在厦门之西北之石湖山至寨上地段突击上陆,会同第29军主力攻占北半岛,尔后向南半岛进攻;以93师279团为军预备队,278团守备岛美地区,保障侧翼安全。

    15日15时40分,91师首先对鼓浪屿实施炮火准备。18时开始,第一梯队271、277团各2个营,分别从海沧和海澄沙坛起航。不久,东北风大作,船队逆风搏浪,大部船只被风浪冲散,有的断桅破帆,有的被吹回原岸,只有少数船只到达登陆地段。驶近岸边的船只又遭国民党军猛烈炮火的拦阻射击,伤亡严重。船工和战士们不顾性命安危,奋勇直前。带着全家3条船和5口人参战的船工张锦娘,不顾丈夫和小儿子中弹倒下,接过船舵,并鼓励战士们奋力划船,冲向岸滩。21时30分以后,零星船只抵滩登陆,由于滩头地堡机枪疯狂扫射,个别小分队突入前沿阵地后,终因援绝弹尽,大部牺牲,个别被俘。271团团长王兴芳冒着弹雨指挥抵滩船只抢滩,不幸中弹牺牲。91师炮2连指导员赵世堂所在船中弹,2门火炮坠海,他带领10名战士强行登陆,突入前沿阵地,直抵日光岩西侧制高点,最后仅剩下他一个人,仍然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23时以后,91师组织第2梯队3个营起航,因风浪太大,未能成功。16日12时,第31军命令91师暂停攻击,总结经验教训,准备再战。强攻鼓浪屿虽然失利,但却牵制了厦门岛腰部的国民党军机动部队,为在北半岛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15日19时,92师第一梯队3个营由鳌冠、郭厝起航,向石湖山、寨上偷渡。20时许,先头部队抵滩时正逢退潮,船只在距岸近千米的泥滩上搁浅。守军发现后在探照灯照射下对船队进行射击。登陆部队随即转入强攻,指战员在深陷至膝的泥滩上跋涉,伤亡较大。274团8连3排8班副班长崔金安,带领全排仅剩下的12名战士首先在石湖山西南突出部上陆,占领了40米交通壕,在4小时内5次击退守军的反扑,并攻占了山腰一个地堡,最后在兄弟连队策应下占领了山头阵地。战后,该排被第31军授予“厦门登陆先锋排”称号。16日3时许,274团1营在寨上突出部登陆突破,该团2营一部也在寨上薛厝之间登陆成功。至16日晨,92师突破石湖山、寨上一线,占领前沿阵地。

    第29军政治委员黄火星、副军长段焕竞决定:以85师分两路从高崎两侧之棣寮、神山登陆突破,以86师由钟宅、壕口之间突击上陆,抢占巩固登陆场后,首先肃清北半岛之敌,尔后向东南发展进攻;以87师259团为军预备队。

    85师第一梯队2个团在集美东北海湾登船集结。255团1、2营于15日20时起渡,20时40分于神山下抵滩,下船后冒着敌火越过800米泥滩,强行登陆,22时攻占神山、继克殿前,策应右邻92师登陆。随后起航的3营因遭守军射击,搁浅于高崎西侧海滩,就地强行登陆,22时攻占埔仔,随后又克坑园山。7连4班长邵元林于船只搁浅时带领全班跳下船,在深没及膝的泥滩中冲在最前面,首先攻下1个碉堡,打垮了守军1个排的反扑,为全营打开了突破口;在尔后的战斗中英勇顽强,战绩显著。战后,邵元林被授予“海岛作战乙等英雄”称号,4班也被授予“海岛作战模范班”称号。254团于20时45分起渡,21时许在敌火下于后莲尾、胡莲一线海滩登陆。上陆后,在炮火掩护下,连克多道障碍,击溃守军3次反击,至22时30分,攻占了后莲尾、尤厝、陈厝、王厝一带。继向纵深和两侧发展,于16日7时攻克被国民党军吹嘘为“海上堡垒”的高崎,全歼高崎、坑园山、陈厝守军。该团7连攀登10米高的陡壁,一举夺占高崎机场,天亮后,击退了数倍于已的国民党军的反击,迫使其丢下1架运输机和几辆被炸坏的坦克逃走。

    86师第一梯队256团(加强257团2营)由刘五店、澳头起航。1、3营和团指挥所于19时50分抵达预定岸滩,遭到守军火力急袭,在师炮火掩护下,经过多次突击,始于下马、钟宅间登陆突破。上陆后,1营向钟宅进攻,3营向下马、墩上进攻。1营俘虏了错把解放军当作“自已人”的国民党军1个排,占领钟宅村。天亮后,守军2个营在坦克引导下进行反击,1营被迫退出钟宅。后在第二梯队的配合下,又夺回了钟宅。3营发展较顺利,于16日6时前攻占了下马、墩上、岭下一带。另2个营因受大风大浪影响,未能按指定的登陆点上陆。257团2营被冲到草鞋屿搁浅。256团2营则被冲散到五通道一带上陆。其中一部于坂美附近抵滩,上陆后遭到守军火力夹击,伤亡很大。5连连长张胜标率领仅存的5个班占领了一小块滩头阵地,在敌众我寡、三面受敌的险恶情况下英勇作战,击退守军的多次反击,坚守到敌人撤退,起了牵制守军兵力、策应团主力登陆突破的作用。战后,张胜标被评为一等功臣。

    至16日中午,第31军攻占湖里、塘边,第29军攻占园山、枋湖,基本控制了北半岛,巩固、扩大了登陆场,后续部队源源上陆。汤恩伯和8兵团司令官刘汝明收罗残部和调动机动部队向北反击,于岛的腰部松柏山、园山、薛岭山先后被击溃。国民党军遂动摇了固守厦门的决心,其余部开始向东南岸之黄厝、曾厝垵一带撤退,准备下海逃走。

    14时许,10兵团首长查明情况后即令各部大胆穿插分割,追歼逃军。第29军主力分路直插云顶岩、自来水厂、厦大和石胃头、黄厝、曾厝垵,当晚至次晨于文灶、南普陀、黄厝歼灭国民党军各一部。92师向市区挺进,并向东追击,于碧云寺西街口、胡里山附近各歼逃军3000余人。91师一部从市区南部登陆,策应92师行动,272团2营于鼓浪屿西北端登陆,准备逃窜的国民党军1400余人投降,该岛解放。至17日11时,逃至塔头、白石炮台附近的国民党军被歼,厦门全岛解放。国民党守军除高级将领及166师大部逃往金门外,其余2。7万人全部就歼。

    大、小金门位于厦门以东海域,距厦门岛仅1。8海里。大金门东西大、中间小,形似哑铃,面积124平方公里。东半岛多山,北太武山可俯瞰全岛;西半岛多丘陵,金门城位于西岸中部。小金门隔水道与西半岛对峙,火力可互相支援。厦门国民党军被歼后,汤恩伯急从潮汕地区调兵增防金山,使兵力增至4万余人。其部署:以第5军率200师守备小金门;以第25军45师防守西半岛北部,201师位于金门城附近担任机动;以40师及刚抵金增防的第12兵团18军11师驻守东半岛;18军主力位于料罗湾附近地区。大金门除原有要塞炮兵工事外,仅于北岸古宁头及官澳等便于登陆地段,构筑野战工事和少数永久性工事,纵深工事薄弱。

    厦门解放后,第10兵团主要领导人的精力主要用于城市接管,把攻打金门指挥责任交给了第28军前指。鉴于第28军主力及第29军1个团早于9月下旬进抵石井、莲河地区进行攻金准备,并已搜集到可运载3个团的民船,10兵团首长预计,第1波运送3个主力团上岛,船只当夜返回,第2波再运送2个团上岛,乘敌12兵团主力未到或到后立足未稳发起攻击,可完成预定任务。于是决定由第28军副军长肖锋统一指挥所属4个团及第29军3个团攻取金门岛,并定于10月24日夜发起战斗。肖锋根据兵团首长指示,决心以82、84、85师各1个团又1个营为登陆第一梯队,由82师统一指挥,在古宁头、官澳地段登陆突破,首歼大金门西半岛之敌,尔后会同后续梯队歼灭东半岛之敌;以82师主力和第29军85、87师各一个团为第2梯队,由军前指指挥。命令下达后,立即将临时征集到的船只配给第一梯队团,进行战斗编组。因时间仓促,既未组织演练,又未组织协同,船工与部队互不熟悉。而且船只不足,各团均有1、2个连队无船,等待续运。

    10月24日20时,244、253团分别自莲河、澳头东北港湾起渡,先向大嶝岛方向航行,与在该岛起渡的251团在海面会合(参见金门战斗)。24时,3个团的船队由大嶝岛海面向大金门开进后,队形即逐渐紊乱,通信联络也不畅通,82师指挥所又未随船跟进,各团即自行航渡。抵滩时适逢落潮,船只搁浅,又遭守军炮火猛烈拦阻,有的部队伤亡较大。25日2时,各团在约10公里正面上开始登陆突破。左翼244团在腰部北岸的琼林、兰厝间登陆,俘守军100余人,夺占了10余个碉堡;中路251团先头营在岛西北的安岐、林厝间顺利上陆,但其后续部队遭到守军炮火袭击,伤亡三分之一,右翼253团在岛西北端的古宁头、林厝间登陆后,于拂晓前攻占古宁头。各团登陆后均未组织船只返航接运第二梯队。登陆部队除253团3营巩固了古宁头登陆场外,其余部队在既未巩固登陆场,又未恢复建制的情况下,即按既定的作战方向,各自分散作战,向纵深猛插,于拂晓前攻占了西山、观音亭山、湖尾、湖南高地、安岐、埔头一带,给国民党军以严重杀伤。

    25日晨,守军201、45师及18、19军各一部在坦克、炮兵的配合下,对登陆部队实施全线反击。8时许又出动海军反复轰击滩头的船只和厦门至围头沿岸的解放军炮兵阵地及船只。各登陆部队英勇抗击,战斗十分剧烈。244团团长邢永生身负重伤,仍带领部队顽强抵抗。至12时弹药耗尽,该团人员大部牺牲。251团主力激战至15时,仅剩下10余人,最后突围至古宁头与253团会合。251团副团长冯绍堂率领2个班坚守林厝的几个碉堡,苦战9个小时,打垮国民党军7次冲击,随后也突围至古宁头。坚守在古宁头的253团与兄弟部队余部,连续多次击退国民党军的反扑。国民党军在埔头、林厝、古宁头一带均遭到解放军重大杀伤,其19军14师42团团长被击毙。黄昏后,国民党军撤至湖南高地一带休整。

    由于运送第一梯队的船只全部被毁,第二梯队无法航渡增援,登岛部队孤立无援。10兵团急令各部集中所有船只,运送后续部队前往增援。25日夜,246团1营6个排和87师259团2个连同时起航赴援,因风浪太大,仅有10个排登陆成功。增援部队与坚守古宁头的部队会合后,即向国民党军实施反击,因兵少力薄,未能奏效。26日拂晓,国民党军又在坦克、火炮和飞机配合下向古宁头进攻。解放军登陆部队与其激战终日,至22时,剩下的少数指战员利用夜幕向北突围,到海边寻找船只未获,遂转移到东南山区。27日下午,他们在双乳山附近隐蔽时被国民党军发觉,又继续转移。28日下午在沙头附近被国民党军包围,246团团长孙玉秀负伤后自尽,其余被俘。登陆金门的解放军在兵少力薄、后援不继的情况下,临危不惧,顽强战斗三昼夜,共毙伤国民党军约9000人。

    点评:此战自9月19日发起,至10月27日结束,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近5万人,解放了闽南大陆和厦门、大嶝、小嶝诸岛,初步取得了渡海作战的经验,为巩固东南沿海海防,建设新福建创造了条件。进攻金门的战斗,由于高级指挥员轻敌麻痹;战斗任务尚未完成就转移工作重心,且在准备还不充分,组织指挥不严密的情况下,仓促发起战斗,致使两批登陆部队3个多团共9086人(内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牺牲,一部被俘。这次战斗失利,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中国战争 正太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4月至5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据守正太铁路和石家庄外围的国民党军举行的一次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