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认为他们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朝鲜而直接卷入战争。朝鲜半岛
战端一起; 也不过就是一场内战; 朝鲜人民军完全有能力一举荡平
南朝鲜军队。
这又是一个灾难性的误读!
他肯定没有站在美国利益的立场上去认真设想一下; 假如美
国甩下南朝鲜不管; 欧洲与苏联抗衡的军事集团还能组织起来吗?
还有那个以后的跟“ 华约”针锋相对的“ 北约”吗?
美苏两强对朝鲜半岛乃至远东局势双双出现误读。
这种双双误读; 对于打破朝鲜半岛局势的相对平衡而进入剧
烈冲突状态; 显然具有勿庸置疑的影响力。
这大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当口; 只有一个人对朝鲜半岛局势看得最为清楚明白。
那就是毛泽东!
对于朝鲜半岛一旦出现战事的前景; 毛泽东是有所预测的。
他认为; 如果朝鲜半岛战端一开; 美国完全有可能驱使日本军
队参战或自己出兵直接干预。而一旦有两三万日本军队介入战
争; 整个战争的过程就可能延长。
第二章
小人得志
李承晚枪炮北向
大军逞威
金日成锋镝南指
对于斯大林的判断; 毛泽东是有保留的———他曾对朝鲜同志
言; 帝国主义的事; 我们做不了主; 我们不是他们的参谋长; 不能知
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不过我们必须有所准备。我们打算在鸭
绿江边摆上三个军; 帝国主义如果不干涉; 没有妨碍; 帝国主义如
果干涉; 不过三八线; 我们也不管; 如果过了三八线; 我们一定打过
去。
这就叫“ 战略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重视敌人”。
问题是; 对朝鲜半岛战争危机和形势发展; 毛泽东他作不了
主。
用句套话; 这叫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他能作的是自己的主———有备无患; 未雨绸缪。
准备有人把战争强加到自己头上。
然而中国人并不想和美国打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中美两国曾经是盟友; 也是战友。
虽然没有像国民党军队那样从美国政府手中得到过援助; 但
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国盟友的态度也是非常诚挚的。当年包瑞德上
校率领的美军观察组到延安时; 中共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还
专门发表过欢迎的社论。当时毛泽东还亲笔在“美军观察组”的后
面添加了“ 战友们”的称呼。尚未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衷心希
望与美国政府和人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许多中国人所熟悉的
美国人如史迪威、包瑞德、谢伟思等也抱有同样良好的愿望。
在敌后的中国解放区军民还多次营救过美国空军人员。
但杜鲁门的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断送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前
程。
这当然不全是由杜鲁门个人的好恶或偏见所致; 而是由美国
的全球战略利益所决定的。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当时很清醒地
看到了这一点; 他在着眼于美国对华政策中积极的一面; 努力发展
对日作战中的合作关系的同时; 也预见到了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
将在战后的世界上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必然会和美国
发生接触。
而且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小; 成为敌人的可能性大。
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大校的话来说; 这就叫
做“ 个人不能左右历史; 历史却要左右个人”。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日本一投降; 杜鲁门就公然声称美国要“领导世界”。
当领导嘛; 当然就得选那些听话的人来领导; 选择那些能满足
自己利益的人来领导。而在山姆大叔看来; 在中国; 当然的选择是
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不管前者当时是多么腐败多么不得人
心。
杜鲁门政府正是这样做的。
美国政府一面支持国民党政府垄断对日受降权; 一面还派出6
万多海军陆战队在中国沿海登陆; 帮助把远在中国西南的国民党
军队运送到华东、华北和东北打内战。虽然他们同时也在促成国
共之间的和谈; 但那划定的模式是削弱共产党而加强国民党。
1949 年夏天美国政府公布的白皮书也承认; 美国政府当时甚至还
考虑过直接以武力进攻共产党军队; 只是因为这一行动规模宏大;
美国公众将无法接受; 加上其他诸如国际环境方面的原因; 才改取
在军事和经济上援助国民党的方针。
不过当时双方在冀东、胶东等地仍然发生过小规模的冲突。
比如1946 年7 月26 日在平津公路上的“安平事件”; 美陆战第
一师就和八路军冀东军区部队交过手; 美军当时也没占上风; 被击
毙3 人; 伤12 人。
电影《停战以后》就曾经再现过这个真实事件。
后来全面内战爆发;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一直对美军可能的
介入保持高度的警惕; 特别是解放大军挥师南下进入美国在华利
益比较集中的地区时更是如此———中共中央在考虑南下作战时;
就已经把“美国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和我们作战这样一种
可能性”计算在作战计划之内了。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后; 刘邓的第
第二章
小人得志
李承晚枪炮北向
大军逞威
金日成锋镝南指
二野战军一直在长江下游停留到9 月; 其主要目的就是准备抵御
美国军队可能的干涉。
美国人当时还算明智; 没敢动手; 还挺自觉地从青岛撤了军。
新中国建国前夕; 中美关系曾经有过一个发展的契机。
南京解放后;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一直没有返回美国; 而且
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共方面保持接触; 探讨发展关系的可
能———这当然也不是司氏本人的个人意愿; 而是奉杜鲁门政府之
命的官方行为。
然而这个契机还是被杜鲁门政府给错过了。
杜鲁门政府为根深蒂固的强权政策和观念所驱使; 向中国共
产党人提出了要干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条件; 而且要求新中国政
府继续承担国民党政府的“ 国际义务”———说白了就是继续维护美
国的在华特权和利益。
这当然没戏———双方距离实在太远。
这也是明摆着的; 新中国与旧中国泾渭分明之处; 就在于此。
这一切一切; 都注定了历史会顺理成章地演进这样一个过程:
奉行强权政治热衷于干涉别国内政的美利坚合众国政府; 与代表
着中国革命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新中国; 必然会发生对抗与冲突; 而
且极有可能向远东的国际政治舞台逐渐扩展; 直至面对面地过招
较量; 甚至演出一场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血肉大碰撞。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还是徐焰大校那句话:
“ 个人不能左右历史; 历史却要左右个人。”
历史还要左右地点———较量的舞台。
顺理成章; 这个舞台被历史左右到了朝鲜半岛。
不过毛泽东再神; 这当口也不会想到这个碰撞会来得这么快。
而事实上; 在历史时刻表上; 战争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1950 年5 月; 李承晚集团在“ 大韩民国国民议会”选举中遭受
挫折; 在总共230 个议席中; 仅取得49 席。
1950 年6 月18 日; 美国国务卿顾问约翰?杜勒斯视察了三八
线。
视察你就视察呗; 可这位生性耐不住寂寞的人生性就怕人家
拿他当哑巴。第二天他就在南朝鲜国会发表了一通“ 美国将在物
质上和道义上援助韩国”的演讲; 大喊大叫地说:“对于和共产主义
斗争的韩国; 美国将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回到东京还闲不住; 又对麦克阿瑟表明他的见解:
“ 对于远东的形势; 我是乐观的。”
后来; 有几位白宫的高参认为; 这位杜勒斯在战争前夕的南朝
鲜之行和到三八线上用望远镜窥视北方; 肯定会使北方感到极为
不安。
杜勒斯因此颇有几分冤枉地被共产党世界骂作策划朝鲜战争
的战贩; 也因此被西方世界各国鄙为固执、僵硬和不明事理的“ 不
祥之鸟”。
其实哪是什么“ 鸟”啊? 是鼠!
钻进风箱的老鼠!
笔者少时正逢“ 文革”天下大乱; 常趁父母不留意时溜上街头
看各派组织打派仗。久而久之; 也多少看出一点门道: 先是唇枪舌
剑的一番对骂; 夹带着撸胳膊晃拳头地叫阵挑战; 然后才是红着眼
出手开打; 结局当然少不得是头破血流一地鸡毛。不过; 那拳路迅
猛的一方; 常常不如对方叫阵响亮; 而吆喝得最硬气的; 则往往是
一真干起来便屁滚尿流抱头鼠窜的主儿。
1950 年6 月的朝鲜半岛的形势; 很有些这个意思。
连美国的《纽约时报》也说:
“ 奇怪的是; 好战的谈论几乎总是出自南朝鲜的领导人。”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 朝鲜北方此时仍然高扬着“和平”的旗帜。
1950 年6 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向“ 大韩
民国国民议会”发出呼吁; 建议“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
民议会与大韩民国国民议会联合起来; 建立单一的朝鲜立法机关;
第二章
小人得志
李承晚枪炮北向
大军逞威
金日成锋镝南指
以便统一祖国。”
这个当口; 这种态势; 这个建议的结果不难想象。
1950 年6 月25 日(星期日)清晨; 三八线地区大雨如注。
炮声骤起。
日积月累的冲突终于酿成大战。
双方经过激烈而短暂地交火后; 朝鲜人民军7 个师团转入进
攻; 大举越过了三八线; 向当面的南朝鲜军队扑去。
由八路军老战士金雄中将指挥第一军团( 辖第一、第六、第三、
第四师团) 从汉城方向作向心攻击。
八路军老战士方虎山少将指挥朝鲜人民军第六师团(原中国
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六六师) ; 开战仅4 小时30 分即占领开
城; 大部歼灭守敌韩军第十二团。
由抗联老战士崔光少将指挥的朝鲜人民军第一师团在40 辆T
… 34 坦克的支援下; 击破韩军第一师的抵抗; 迅速突破高浪浦里;
顺势夺取临津江桥。
由李英镝少将指挥的朝鲜人民军第三师团和李权武少将指挥
的第四师团并肩向议政府和汉城方向推进; 韩军第七师迅速南逃。
抗联老战士金光侠少将指挥第二军团( 辖第二、第七师团) 从
春川方向突破; 断敌退路。
由抗联老战士崔贤少将指挥的朝鲜人民军第二师团和由八路
军老战士崔仁少将指挥第七师团从春川方向突破; 韩军第六师主
力拼死抵抗不敌; 遂弃阵南撤。
抗联老战士吴白龙少将指挥的朝鲜人民军第五师团(原中国
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六四师) 击破韩军第八师的抵抗; 一路
斩关夺隘; 势不可挡!
朝鲜内战; 爆发了。
而此时西方舆论仍有乐观之声。
———《曼彻斯特卫报》:“美国官员证实南朝鲜军队已经占领了
位于北朝鲜境内5 英里处靠近西海岸的海州。”
———《每日先驱报》:“美国军事观察员说; 南朝鲜军队在西海
岸附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救援反攻; 进入北朝鲜领土5 英里; 夺取
了海州城。”
———《新闻记事报》:“南朝鲜政府声称在边界的某个地点进行
了反攻并占领了位于北朝鲜境内5 英里处的工业城市海州。”
———《每日快报》(汉城; 6 月26 日上午) :“ 由美国训练的南朝
鲜军队于昨夜反攻; 夺取了北朝鲜内5 英里的一座城市。”
———《纽约先驱论坛报》( 合众社汉城6 月26 日) :“精选的南朝
鲜部队越过作为边界的三八线; 占领了正好位于该线以北的工业
城市海州。韩国军队缴获了大批装备; 包括10 辆卡车和大约100
挺机枪。”
———《纽约时报》(汉城; 6 月26 日电) :“据南朝鲜国家新闻局
称; 南朝鲜军队今晨向北推进; 占领了位于边界以北一英里处的黄
海道首府海州; 缴获10 门高射炮和10 辆卡车。”
———《芝加哥论坛报》( 美联社汉城6 月26 日电) :“在三八线以
北5 英里处的一座城市被南朝鲜军队占领。”
也别说无冕王们书呆子气; 就是军事行家; 也一样看走眼。
———战争爆发当天;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雷德
利上将还在起草一份备忘录; 对南朝鲜军队表示乐观:
“我认为南朝鲜在当前的进攻面前不会一触即溃; 除非俄国人
积极地投入战斗。”
这位上将军; 都到这当口了; 还在说梦话。
第二章
小人得志
李承晚枪炮北向
大军逞威
金日成锋镝南指
第三章
侵朝霸台 杜鲁门先行不义
调兵遣将 毛泽东未雨绸缪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
专吃杜鲁门。
杜鲁门;
一生气;
喝了两碗滴滴涕。
———中国童谣
朝鲜人民军攻势如潮; 很快演成破竹之势。
韩国军队没有像美国顾问团所预计的那样;“完全有能力击退
任何进攻”。倒是在逃跑方面表现出美国顾问团完全没有预料到
的能力。
开战第一天丢掉古都开城。
第二天丢掉汉城的门户———议政府。
第三天干脆丢掉首都汉城。
接着就是没命地奔逃———只恨爹妈少给了两条腿。
英国战地记者西德尼?史密斯对这个场面作了非常形象的描
述:
我看见一些卡车上的高级指挥官坐在士兵们中间;
戴着雪白的手套; 一只手握着佩剑; 另一只手擎着树枝做
雨伞。离奇的现象到处可见: 一些南朝鲜人在前线骑着
军马逃跑; 牲口被枪炮声吓得挣脱缰绳或者扬蹄跺脚; 韩
国士兵用枪逼着老百姓脱下衣服; 穿在自己身上遮住军
服; 以便混杂在逃难的人流之中; 军官则站在一边无动于
衷。
什么叫“ 兵败如山倒”? 这就是!
大不咧咧的美国人也并没有像斯大林和金日成想象的那样;
大不咧咧地坐视李承晚步入穷途。
战争爆发的当天; 美国远东战区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五
星上将在自己的办公室与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进行会谈; 商讨朝
鲜局势。
两次大战的传奇英雄麦克阿瑟神态轻松自如; 他告诉杜勒斯:
“假如华盛顿对我不碍手碍脚的话; 我可以把一只手缚在背
后; 只要一只手就可以对付。”
———他压根儿就没把那些黄皮肤的亚洲人放在眼里当回事
儿。
他很快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这种对对手毫无来由的轻薄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
不过; 此时此刻; 从没玩过枪杆子的政客杜勒斯是不会对威名
赫赫的五星上将的话产生任何怀疑的。
他当天就给华盛顿发去电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