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丘吉尔甚至坦言;“联合国军”无意替李承晚征服朝鲜。
25 日; 印度总理尼赫鲁致电联合国大会主席; 要求联合国召开
特别会议。讨论因李承晚“ 释放”战俘而引起的“ 严重局势”。
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也声称;“ 这是朝鲜停战过程
中的一个严重的发展”; 是“ 显然违反联合国立场”的。
“ 出卖和平事业的国际叛徒!”
“ 不负责任的乖戾小人!”
“ 换掉这个傀儡!”
“ 联合国军司令部犯了玩忽职守罪!”
??
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
纷纷吵吵嚷嚷。
李总统在盟友心目中的形象和分量; 一落千丈!
陷入窘境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悲哀地说:
“我们现在无法最大限度地保证我们同对手讨价还价的砝
码。”
的确; 艾总统这两面人; 当得真是难。
艾总统先是请李总统到华盛顿来; 作一次私人谈话。
李总统不干; 说是战事紧迫; 难以抽身。
艾总统咽下这口气; 派出一名特使赶赴汉城与李承晚谈判; 这
人就是助理国务卿沃尔特?罗伯逊; 此公以极度老练和耐心著称。
他的使命复杂而微妙———既要准确地表达出美国方面强硬的态度
以使李承晚乖乖就范; 又不能过分凶狠以致把这个处境悲凉的小
1204





老头逼到铤而走险的地步; 以至于使美国人不得不考虑那个“永远
准备着”; 而这样一来; 美国在政治上的损失将绝不会低于韩国的
损失。
罗伯逊告诉李承晚; 如果李承晚在停战问题上坚持毫不妥协;
“ 联合国军”将离开朝鲜。“ 联合国军”已经充分准备好和共产党部
队达成一项协议而不要大韩民国参与; 以撤走所有联合国部队; 并
进一步解决战俘交换问题。
阐明了美国的态度; 罗伯逊便一言不发扮演着一个忠实听众
的角色; 一小时又一小时; 一天又一天地坐着倾听李总统喋喋不休
地数落着他对美国的似乎是罄竹难书的不满之情。
“ 我只是坐在那里; 让李承晚倾诉个够。”
罗伯逊后来苦笑着对人说。
“ 联合国军”的所有参战国家都焦灼地关注着中国的动静。
6 月28 日; 新华社发表社论; 质问“联合国军”??
李承晚的‘尾巴’翘得很高; 已经把停战协定推到了悬崖边缘。
究竟是‘ 脑袋’指挥‘ 尾巴’; 还是‘ 尾巴’指挥‘ 脑袋’; 有待于华盛顿
作出决定和回答。
分析家们认为; 这是中朝方的一种暗示———他们乐意听到对
这一事件的解释。
解释当然很快作出了———其实第二天就在解释。
表示要尽力追回战俘。
7 月8 日; 新华社在另一次广播中表示; 美国有责任确保“ 类似
事件不再发生”。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是尾声; 解释已得到了接受。
都乐观地认为: 这一插曲总算是过去了!
全是假老练!
中国人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吗?
就在李承晚“ 释放”战俘的第二天; 毛泽东就已经动了杀机。
他在给志愿军总部和板门店谈判代表中朝方代表团的电报中
1205
第四十九章
想单独干
李承晚节外生枝
要分别打
毛泽东优礼有加
指出:
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争吵和分歧正在扩大; 鉴于这
种形势; 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重大表示; 方能配合形势;
给敌方以充分压力; 使类似事件不敢再度发生; 并便于我
方掌握主动。
此时此刻; 正在赴平壤途中的彭德怀也在转这个念头。
两个大英雄; 所见又略同。
当时; 中央军委对形势进行了分析; 认为朝鲜形势的发展有两
种可能: 一是美国继续纵容李承晚捣乱; 如此; 则停战签字就可能
延缓; 但是世界上的责难越大; 美国的处境就越窘迫; 世界人民所
受的教育也就越深; 美国这种行动将很难持久。因之; 这种可能性
很小; 二是美国为了挽回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而对李承晚施
加压力; 哈里逊在给中朝方谈判首席代表南日大将的信中已经表
示要“追捕”已被“释放”的战俘; 我们可以利用美国和南朝鲜之间
的矛盾; 对其施加压力;“ 这对于保证停战协定的实施是极为有利
的”。
桧仓里的邓华、杨得志们一定把“施加压力”这四个字; 作了最
杀气腾腾的解读和发挥。
事隔近50 年; 笔者重新读到这个分析; 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
准确; 精辟!
虽然有李承晚的搅和; 这位志愿军主帅仍未改变他的行程。
6 月19 日; 彭德怀乘专列前往平壤。
在列车上; 他一直和参谋们讨论着朝鲜的军事形势。
20 日; 车至平壤; 彭德怀顾不上拂去征尘; 立即与板门店谈判
代表团负责人李克农通了电话:
“ 克农; 李承晚这是在做么子嘛!”
“ 哈; 他现在是众矢之的; 孤立得很哟!”
1206





李克农是情报老手; 知道个中弯弯拐拐。
“ 彭总啊; 我们还是盼望你来开城啊!”李克农话里有话。
“ 那当然; 我肯定会来。”
这边放下电话; 彭德怀立刻就要通桧仓里志愿军总部:
“ 邓华; 你和杨得志有什么打算?”
“ 那还用说; 再揍他一次; 我们正在讨论作战计划哩!”
邓华已经在撸胳膊挽袖子了。
“好; 这个李承晚不识好歹; 再给他点颜色看看是完全应该
的!”
彭德怀忿忿然道。
“ 彭总; 那是不是就敲定了?”杨得志凑到电话前问。
“ 别忙; 你们先准备; 我马上向主席汇报。”
当晚10 时; 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
20 日晨抵安东; 南北朝鲜均降雨; 故白日乘车至大使
馆; 与克农、邓华等均通电话。根据目前情况; 停战协定
须推迟至月底似较有利; 为加深敌人内部矛盾; 拟再给李
承晚伪军以打击; 再消灭伪军15000 人( 6 月上半月据邓
华说消灭伪军15000 人) ; 此意已告邓华妥为布置; 拟明
21 日见金首相; 22 日去志司面商停战后各项布置; 妥否
盼示。
彭德怀
1953 年6 月20 日22 时
毛泽东次日即复电:
彭德怀同志:
6 月20 日22 时电悉; 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推迟至何
1207
第四十九章
想单独干
李承晚节外生枝
要分别打
毛泽东优礼有加
时为适宜; 要看情况发展方能作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
人极为必要。
毛泽东
1953 年6 月21 日
毛泽东这是认准了; 李承晚; 他就服这一帖!
彭德怀当即拍板敲定: 立即组织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次进攻。
这一次; 专打李伪军!
20 日23 时30 分; 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杨得志、参
谋长李达向志愿军各部队发出指示:
为给敌以更大的压力; 配合板门店谈判; 并经彭总同
意; 决定在军事上继续予李伪军以狠狠的打击。为此; 各
军应即根据原预选目标; 如已准备就绪者应即坚决攻歼
之; 如新选目标应即抓紧时间进行准备; 并在有坑道之新
占阵地上; 坚决扼守; 求得在打敌反扑中大量杀伤敌人。
对美军及外国帮凶军仍不作主动攻击; 但对任何向我进
犯之敌均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那些认为“ 这一插曲已经过去了”的分析家们; 全看走了眼!
他们都需要学会重新认识中国人。
1208





第五十章
忍辱负重 罗伯逊当出气筒
出奇制胜 杨育才袭白虎团
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
无穷如天地;
不竭如江河。
———《孙子?兵势》
说打就打; 说干就干!
一听毛主席也说打; 邓华、杨得志都很来情绪。
夏季反击作战开始以来; 头两个阶段打得顺风顺水; 基本上是
攻必克; 守必固; 战必胜。特别是第二十兵团在第二阶段作战中;
已经给韩军在北汉江两侧的防御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位于金
城以南; 西起金化、东至北汉江的韩军首都师、第八师、第六师、第
三师等4 个师在中国军队夏季攻势第一、第二阶段的作战中也迭
遭打击; 其防御阵地更加突出; 造成了极易被中国军队攻歼的有利
态势。
这是中国军队进入阵地防御以来; 最为有利的一次战机。
邓华、杨得志决心操刀割掉这个茬。
而此时; 中国军队在金城地域已集中了4 个军和近400 门山、
野、榴炮; 并通过第一、第二阶段的进攻作战和积极的侦察活动; 查
明了该域之韩军部队纵深阵地工事情况; 掌握了韩军部队防御的
特点; 取得了进攻敌营、团坚固阵地的经验; 因而对突破敌人坚固
1209
第五十章
忍辱负重
罗伯逊当出气筒
出奇制胜
杨育才袭白虎团
阵地的信心也更加充足; 士气也更加旺盛。
在彭德怀亲自主持的志愿军总部党委会上; 大家一致同意; 挟
第一、第二次进攻的胜利之势; 扩大战役规模; 以攻歼敌人师级单
位为目标; 打一场大仗; 打一场大胜仗; 将战线再次向南推移。
战役仍由第二十兵团担纲。
对于李承晚送上门来的这个战机; 第二十兵团极感受用。
这时; 原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已将工作交接完毕; 回国
赴任去了。新任司令员杨勇和政治委员王平已经全部接手指挥;
这二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是打仗又凶又狠又稳又刁的著名战
将;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更是把仗打得漂漂亮亮; 风风光光。这回到
了朝鲜就光是看郑维山操练了; 看得心里痒酥酥地十分难熬。刚
把工作接过来; 就听见了志司传来停战协定要签字命令全线停止
进攻的消息; 正不对心思; 这一听李承晚那老小子又在穷搅和; 又
给咱搅和过来一个大买卖; 那份高兴得意就甭提了; 都在心里说应
该给李承晚发勋章让他狗日的多多搅和; 多多地送些买卖过来。
不过他们也清楚; 这买卖大概就只有这一次啦。
这是场压台戏; 得抓紧敲定!
23 日; 第二十兵团在召开兵团党委会议后; 向志司上报了《夏
季战役第三阶段反击部署》。这个在3 天之内形成的数千字的文
件; 从火力配备; 到后勤保障; 方方面面; 时时处处; 都考虑得细致、
周到、严密。
而其中最令人振奋的; 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气魄。
按此部署; 第二十兵团所指挥的第六十七军、第六十八军、第
六十军、第五十四军4 个军和志司加强给该兵团的第二十一军共5
个军; 将在金城以南———牙沈里至北汉江间22 公里地段上实施进
攻; 并以拉直金城以南战线; 歼灭当面守敌韩军首都师及第六师、
第八师和第三师共8 个团另一个营为战役目的。预定7 月上旬完
成战役准备; 7 月10 日前后发起进攻。
“ 拉直金城以南战线”———这就是说; 要在20 多公里正面打进
1210





敌人坚固设防的纵深; 扩展阵地100 多平方公里。这片土地; 是在
1951 年秋季防御作战中被“联合国军”夺占的; 当时杨成武将军指
挥第二十兵团机动防御; 节节抗击; 与“ 联合国军”进行了逐山逐水
的反复争夺; 血战一个多月; 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粉碎了敌人的“ 坦
克劈入战”; 但却在敌人强大火力之下; 无法有效地进行坚守防御;
致使金城以南地区的这一片土地被敌人夺占。
现在的第二十兵团; 却要以进攻姿态; 收回这片土地的所有
权。
今非昔比; 鸟枪换炮。今天的高家庄; 不是从前啦!
“歼灭当面守敌?? 八个团另一个营”———乖乖; 就在几个月
前; 志愿军总部给反击行动制定的目标多是连排一级的; 对营一级
目标攻击计划的审核都是慎之又慎; 严之又严的。
这才过了多久? 一张口; 就要吃掉人家“八个团另一个营”!
太长精神啦! 这说明; 咱土八路已经修炼成新潮八路啦!
底气很足的邓华、杨得志当即拍板: 此案照准!
为让新上阵的杨勇、王平不受拘束打得潇洒; 邓华、杨得志明
确指示; 第二十兵团放手大打; 反击成功后; 如情况有利; 可继续向
敌纵深作有限度的扩张; 同时要求正面战线其他各军; 此时只作进
攻准备; 基本采取守势; 如敌进攻就坚决消灭之。
与此同时; 志愿军总部还特别为第二十兵团加强了炮兵第二
师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团一个营; 火箭炮兵第二○一团; 高射炮兵
第六○一团; 反坦克歼击炮兵3 个连; 工程兵4 个营。
这样; 加强后的第二十兵团各军和第二十四军共拥有八二迫
击炮以上地面火炮1100 余门; 平均每公里达到44。4 门; 坦克20
辆。对当面韩军形成3??1 的兵力优势和1。7??1 的火力优势。
从战役上对敌形成火力优势; 这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地面
战场上; 是第一次; 也是惟一的一次。而且这个火力密度; 已经超
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标准。
这种排场; 土八路们在梦里头都没敢想过。
1211
第五十章
忍辱负重
罗伯逊当出气筒
出奇制胜
杨育才袭白虎团
洪学智这回得意洋洋地当了一回大土豪。
他大大方方地调集10 个汽车团2000 辆汽车昼夜不停地向前
线赶运了15000 多吨作战物资; 炮弹囤集了70 万发; 炸药囤集了
120 吨。后勤部门也一反一两年前那抠抠门门的小家子气; 轰轰烈
烈地向参战部队发放物资; 光是渡河器材就发放了各式门桥47
副; 中型橡皮舟、折叠舟36 只; 制式浮桥两套。
还有大量的苏式通讯器材。
大手大脚整个给人一种往后不过了的感觉。
原来最扯中朝军队后腿的后勤; 被打理到现在这个规模; 这份
家业; 这样气魄; 这种效率; 洪学智是真正的大功大业。
要不彭德怀怎么会深有感慨地说;
“ 打了胜仗; 要感谢两个麻子; 前面的洪麻子; 后边的高麻子。”
高麻子是指当时的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 是洪麻
子那个后勤的后勤; 高麻子虽不像洪麻子那样德才兼备; 从人品上
说不怎么提得起来; 但办事能干有效率那还是得到了公认的。
而在“ 联合国军”那边; 洪学智一直是最让人敬畏的角色之一。
杨勇、王平借着郑维山点着的火头; 继续煽风。
为迷惑和消耗敌人; 第二十兵团第六十七军、第六十军按兵团
指示; 在战役准备期间; 继续保持进攻势头。邱蔚军长指挥第六十
七军先后攻歼了金城川与北汉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