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支烟还没吸完; 三营长赵南国少校电话也来了:
“ 团??团长; 他??他们又被中国人反下来啦!”
“ 妈的; 让他们再攻!”
林益淳把电话一扔; 拍桌子打板凳地骂开了。
这没用。
一整天过去了; 韩军第三十团再也没有冲上“三角形山”。
当晚; 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第八连开始接替597。9 高地防
务。
由于第三十一师事前组织了各级干部观战学习; 这时候也有
了经验。连长张林书、政治指导员刘怀珍组织连队向阵地运动时
也很有章法。他们向前运动时采用疏散队形; 人与人之间拉开三
四十米的间距。这样表面上看起来运动速度很慢; 可却大大减小
了损伤。175 人的连队在两个小时的运动中只损失了一个人; 也算
是这次战役中的稀罕事儿了。
第八连接替了0 号、3 号、9 号、10 号阵地的防务。
1081
第四十五章
固三角山
李德生豪迈出阵
丢狙击岭
詹姆斯黯然退场
也就从这天开始; 第十二军部队逐步投入战斗。支援炮兵也
增至21 个连73 门火炮及火箭炮兵6 个连24 门“喀秋莎”。
这是志愿军为争夺一个山头所集中的最大规模的炮火。
其实詹金斯丁一权也好; 姜文峰林益淳也好; 都不必那么气
急。
真正该着急的是这件事儿的始作俑者范佛里特; 有个比喻最
能表达出范佛里特现在的窘境:
———风箱里的老鼠。
克拉克已经毫不掩饰地对这位老学长表露出了不满。
从金化前线回到东京; 屁股都还没坐热; 就听见“联合国军”被
逐出“三角形山”的消息; 那些令人讨厌的记者们也开始在报上捅
出这些令人尴尬的消息来了。
克拉克以尽可能客气的口吻给老学长范佛里特打了个电话:
“ 我的将军阁下; 你这是怎么搞的?”
范佛里特面对小师弟的质询无言以对。
这时候; 他手中的本钱也已经接近透支; 能够机动的兵力只剩
下美步兵第二十五师和美步兵第四十师。而这两个师是第八集团
军的总预备队; 克拉克不点脑袋; 连自己都没有权力随便动用; 否
则中国人再在什么地方发起一次攻势; 就足以给第八集团军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就在金化攻势发起期间; 全
线共军并没有停止向“联合国军”阵地的战术进攻。而且就是正在
承受“ 联合国军”巨大压力的中共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和第二十九
师; 在20 日~30 日期间; 也先后向西柏德里东山和平康以南万渊
里地区381、391 两高地发起猛烈进攻; 给“ 联合国军”造成了重大
伤亡。
这时的范佛里特; 既不敢向克拉克要兵; 也不敢跟克拉克吹
牛。
无奈之中; 他只好下令; 让美步兵第七师重返金化前线。
倒霉的美步兵第七师撤下来还不到一个礼拜哩!
1082





范佛里特的的确确是快没咒念啦!
可范佛里特毕竟是范佛里特; 他还要演一出“最后的疯狂”!
11 月2 日1 时刚过; 美韩军又扑向597。9 高地。
先是300 门火炮4 个小时的火力急袭。
天刚放亮; 刚补充了兵员的韩军第三十团两个营、美步兵第七
师第十七团一个营、美空降第一八七团一个营和哥伦比亚营共5
个营的兵力; 多路、多梯次; 轮番向“三角形山”冲来。
鲁本?詹金斯中将亲自指挥了这次战斗。
这一天; 攻得最狠的是空降第一八七团。
这支空降兵部队从参战以来; 从来就没有正正经经打过什么
好仗; 两次大规模的空降作战; 皆未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 基本算
是扑了空。这回虽然是当成步兵在使用; 但总算有了施展身手的
机会。
这伙子伞兵身着一色的尼龙防弹衣; 打起仗来一招一式显得
有板有眼很有素养。攻击时; 先放一通烟幕; 接着是班排规模的小
股兵力爬行试攻; 查明守备分队的兵力规模和火力部署后; 再以密
集炮火支援连营规模的冲击。攻击受挫则退回原地; 摆上“T”形对
空指示板; 引导战斗轰炸机进行轰炸扫射。
很规范; 很漂亮; 很符合教范要求。
可也很没用。
伞兵们生生让从太行山上下来的土八路给欺负啦!
那一天; 第九十一团第八连就正好和伞兵们打了个面对面。
第八连对付敌人冲击的办法全是书上找不着的; 不漂亮; 不规
范; 也不符合教范。都是些大白话、顺口溜; 什么“添油战术”啦; 什
么“以少对少; 以多对多”啦; 什么“三低一快”啦; 全是些当时名不
见经传的道道; 把伞兵们折腾得一点没脾气。
伞兵们最怕的是第八连的绝活儿———手榴弹“ 空炸”。
这玩“ 空炸”的要领其实很简单; 关键是要有点胆儿。
程序是: 把手榴弹攥住———拉弦———拉完弦别扔! 下边儿这
1083
第四十五章
固三角山
李德生豪迈出阵
丢狙击岭
詹姆斯黯然退场
道程序最关键———在头上从容转个圈; 导火索哧哧着冒烟也不要
着慌———然后再扔将出去。
这种手榴弹是在空中爆炸的; 弹片飞散起来也是全方位的
———你趴在弹坑里也没用; 弹片照样崩到你的头上。
这简直就是活迫击炮。
几个月前在金城前线; 第八连的老战斗英雄张象山带着一个
班; 就用这个绝活儿把600 多个“联合国军”官兵送进了伤兵医院
或者骨灰盒。
这一回; 第八连光是第四班就杀伤了400 多个敌人。
大部分是这要命的“ 空炸”给打发的。
第八连第四班狠狠地给刚上阵的第十二军部队露了回脸。
第四班9 个人守卫9 号阵地; 刚打响不久班长沈金声就负了
伤。
副班长蔡金海继续指挥战斗。
一整天; 抗击了伞兵们一个排到两个连的7 次猛烈冲击。
蔡兴海是个很有主意的人; 他量敌用兵; 让大家隐蔽在坑道
里; 根据敌人的数量确定出去迎击的人数; 敌人来一个排; 他派一
个战斗小组迎击; 敌人来一个连; 他派两个战斗小组迎击。
要是敌人上来两个连; 他就全班迎击。
虽然指挥的是9 个人的一个班; 却显露出玩大兵团作战的脑
袋。
他们杀伤了400 多个“ 联合国军”官兵; 全班仅轻伤3 人。
这个蔡兴海; 真是个将才。
这一天;“联合国军”冲击次数有40 次之多。
最紧张的时候是下午16 时; 伞兵们冲上了第八十六团部队据
守的1 号阵地; 阵地上的官兵全部伤亡殆尽; 只剩下一个班长跑到
第八连来紧急求援。
副连长冯保芝一看情况紧急; 派出一个战斗小组前去增援。
在冲向1 号阵地途中; 战士李士芳身负重伤; 倒下了。
1084





战友朱友光、王万成将他转移到石岩下; 继续向1 号阵地冲
去。
还没跑到1 号阵地; 敌人的手榴弹就接二连三地扔到了脚下。
两人一边手扔脚踢; 一边用转盘枪拼命地扫射。
然而敌人仍然蜂拥而至; 眼瞅着就要涌上阵地了。
两位士兵二话不说———甚至没有互相商量一下; 一人操起一
根拉着了火的爆破筒一前一后冲进了敌人堆里; 把两个震天动地
的呼喊扔在了身后:
“ 同志们再见啦!”
“ 毛主席万岁!”
两声冲天巨响。
朱友光、王万成与数十个美国鬼子同归于尽。
这也是笔者的两位大同乡; 四川省安岳县人。
都是20 岁左右的小哥哥。
这一天; 第八连以牺牲36 人; 负伤59 人的代价; 歼灭敌人近千
名; 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
第九十一团; 为第十二军参战; 放响了头炮。
加上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的战果; 这一天; 中国军队以190
人的伤亡代价; 使“联合国军”付出了1500 余人的日伤亡代价。
“ 联合国军”却一个阵地也没有夺取; 整整一天毫无进展。
这是战役打响以来; 中国军队第一次完全守住了表面阵地。
所以这一天的战斗上了《人民日报》头版。
这一次成功的防御战斗; 炮兵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就在朱友光、王万成与冲上1 号阵地的美空降第一八七团伞
兵们同归于尽的同时; 前沿观察所也瞅准了刚在公路上冒头的韩
军第九师乘车前来增援的一个营; 请示秦基伟军长批准后; 火箭炮
兵第二○九团两个营一反常规; 白天进入阵地; 突施冷箭; 连打两
个齐放; 用死亡之光把这个30 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给罩住了。
几百个韩军官兵; 没剩下几个能喘气的。
1085
第四十五章
固三角山
李德生豪迈出阵
丢狙击岭
詹姆斯黯然退场
这一天; 志愿军总部正式批准第十二军归还第三兵团建制。
次日; 第三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决定; 第十二军调为兵团预备
队; 除已经前往上甘岭的第三十一师外; 正在向谷山休整地转移的
第三十四师、第三十五师也转向上甘岭方向; 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除炮兵、通信、后勤保障部队外; 撤出战斗进
行休整; 组成以第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为首的五圣山战斗指挥所;
统一指挥在上甘岭前线作战的第十二军、第十五军所属部队; 由炮
兵第七师师长颜伏组织炮兵指挥所; 统一指挥配属的炮兵。该两
指挥所统归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指挥。
李德生在第三兵团部受领任务后; 随即前往上甘岭。
3 天3 夜粒米未进的王近山大声叫道:
“ 警卫员; 上伙房给我找点吃的来!”
吃喝完了; 王近山舒舒服服地上了床:
“ 李德生上去了; 我可以睡个好觉了!”
顷刻; 鼾声大作。
11 月3 日;“联合国军”再次以一个营至一个团的兵力对597。9
高地发起猛攻; 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的第七连、第九连也相继投
入战斗。
战至黄昏;“联合国军”在阵地前遗尸数百具; 被迫撤出战斗。
597。9 高地屹立不动。
11 月4 日;“联合国军”除炮火轰击外; 没有发动大的进攻。
同日; 第三十一师正式接受第四十五师在597。9 高地的防务。
虽说当天没有战事; 但秦基伟料到詹金斯会有最后一扑; 下令
将第九十三团调至待机位置; 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果然不出所料。
5 日凌晨3 时30 分;“联合国军”的炮火准备就开始了。
5 时整; 美步兵第七师、美空降第一八七团、韩军第二师共组织
起8 个步兵连的兵力; 在炮火和飞机支援下; 向597。9 高地发起冲
击。
1086





这时候; 阵地上已经全是第九十一团的部队了。
是主力; 又是生力军; 詹金斯这仗; 算是打到头啦!
事实确是如此。
这一天; 第九十一团表演得更为出色。
第二营营长杨水保负责组织本团10 多门八二迫击炮; 隐蔽在
597。9 高地的反斜面; 李长生团长交给他的任务是填补山野榴炮的
火力空白; 专打阵前100 米开外的敌人步兵。
然而杨水保全然没有理会“100 米开外”这条清规戒律。
他知道手下的炮手们全是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
南的老战士; 炮打得又准又刁; 敌人在30 米开外仍然能照打不误;
而且能保证只打敌人不打自己人。
这又是个教范上找不到的道道。
那会儿严格按教范操练出来的美国兵一般说来没这道行。
杨水保把这迫击炮火指挥得非常得心应手; 指哪打哪专门跟
敌人的步兵粘糊; 炮弹又密又稠像下雨一般; 打得美国鬼子鬼哭狼
嚎。
最紧张的一次; 蜂拥而上的敌人冲到3 号阵地跟前; 敌我距离
不到20 米; 而阵地的守卫者却只有第五连的一个新兵蛋子。那个
新兵蛋子倒也是个不含糊的主儿; 又是手榴弹; 又是爆破筒劈头盖
脑往下扔; 搞得手忙脚乱却仍然挡不住围将过来的敌人。
这时炮兵连长请示杨水保:
“ 距离太近了; 打不打?”
“ 干吗不打? 打!”
杨水保毫不犹豫。
他心说五连那个新兵蛋子都不含糊; 老子手下可都是些老兵
油子; 还能让美国少爷兵把威风给夺了去?
10 多门迫击炮一起发言; 像黑老鸹一样的炮弹此起彼落不住
点地跟敌人套近乎; 迫击炮管打得烫手了老兵们就脱了衣服包住
炮筒子继续操练。美国兵、韩国兵; 哥伦比亚兵、埃塞俄比亚兵; 都
1087
第四十五章
固三角山
李德生豪迈出阵
丢狙击岭
詹姆斯黯然退场
被打得哇哇乱哭往回跑; 把第五连那个新兵蛋子高兴得在阵地上
跳着脚狂呼乱喊嚷嚷着好啊好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五圣山后面的大炮筒子们也打得风风火火; 炮弹最密集的时
候; 竟有双方炮弹撞在一起在空中爆炸的情景; 煞是好看; 成了上
甘岭战场炮战的特有景观。
这一天还出了一大奇观。
榴炮群一发榴炮弹竟然把一架美军的炮兵校正机给揍下来
了。
榴弹炮打飞机———虽然是歪打正着; 也算是前所未闻了。
后来才知道; 第五连那个新兵蛋子就是第十二军抗美援朝英
雄榜上的“头牌状元”、人称“ 孤胆英雄”的胡修道。这个参军不到
一年的新兵蛋子在杨水保们的炮火支援下; 先是与班长李锋、战士
滕土生一起; 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后来滕土生负伤; 班长支援
别的阵地; 胡修道就一个人孤身奋战; 一个人用手雷、爆破筒和冲
锋枪打退敌人大小冲击41 次; 让280 多个敌人化骨灰的化骨灰; 进
医院的进医院。
胡修道战后荣立特等战功; 获“ 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被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
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著名作家杨朔曾为他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报告文学《金星英
雄》。
这也是笔者的一位小同乡; 四川省金堂县人。
那时也是个20 岁的小帅哥。
不是笔者故意在这儿穷显摆乱拉老乡关系; 确确实实是当年
的志愿军英雄中四川藉战士人数最多; 所以确确实实也该着笔者
在这儿为这些老乡们得意、骄傲和牛气一把。
谁让10 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四川人呢!
5 日下午15 时;“联合国军”偃旗息鼓; 停止了进攻。
这是11 月以来“; 联合国军”收兵最早的一天。
1088





命令是美第九军军长鲁本?詹金斯中将下达的。
身为老行伍的他已经看出; 这个山头是无底洞; 再这么折腾下
去已经被对手们挤兑得很寒酸的人头帐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