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带这么玩儿的啊?
下一科,就是四年后,唐奕整好二十岁。
听富相公的意思,赵祯宁可殿试放水,也要他高中,然后两年翰林,三年地方官,二十五岁入三司,三十岁之前拜大宋财相。
这特么不是赵祯给唐奕走捷径,这特么是让他绑着火箭往上蹿啊!
。。。。。。。。
————————
Ps:近几天生病,再加上马上唐奕又要换地图了,而且,对于文中的一些角色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定位,苍山要仔细地斟酌一番。
所以,最近几天更的少了一点,大伙多担待!


第199章 羊吃人
大宋官儿多,也不缺人才。
所以,就算你才比晏殊,文压醉翁,在升官儿这个问题上,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是熬资历。
哪怕是高中状元之后,也得从地方县令做起。三年知县,四年京闲职,出京再到地方呆四年,十几年下来之后,能怎么样,就看造化了。
运气好,有能力回京熬十来年入中枢,五十岁能拜相;运气不好,知州无极限,就像魏介似的,在地方呆着吧!
而赵祯给唐奕安排的路,都不知道跳了多少级。
三十岁拜相?开玩乐啊?
唐奕不知道,赵祯不但把路给他铺好了,连媳妇都帮他找好了。
。。。。。。。
好吧。
赵祯和两个宰相红脸白脸的一通组合拳,还真把唐奕敲晕了。
这个诱惑太大,唐奕有点动心。。。。。。
财相啊!入主三司啊!
要说在大宋什么人最风光,当然是政事堂的相公们,而且没有之一。
但是。。。。
“唉。。。”
唐奕悠然一叹,“陛下如此厚爱,草民明感五内!然,越是如此。。。小子这趟辽国就越要去了。”
文彦博一翻白眼,心说,这小子怎么油盐不进呢?
赵祯听他此言,不由问道:“大郎非要入辽,到底所图何事?”
“为了这个!”说着,唐奕把手里的锦盒递了上去。
赵祯微微凝眉,打开那盒子一看,只见盒里不是什么精贵的东西。
唯一方布片、一轴棉线,还有一撮白毛。
。。。。。。
赵祯拿起那撮白毛细看,发现比棉絮要粗些,但也算质地柔软。
“这是。。。。?”
“这是羊毛。”唐奕沉声答道。
“羊毛?”赵祯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把手里的白毛递到富弼二人手中。
富弼拿过羊毛一看,也不禁疑虑:“这是何种羊的毛?为何如此柔软?”
“回相公,只是普通小尾羊的无髓毛,经过加工脱脂,并无特殊。”
“何为脱脂?”
赵祯隐约记得,曹景休好像和他提过,唐大郎有一项羊毛脱脂的工艺,视若珍宝。
“羊毛的表层包裹着一层油脂,不但使羊毛变得很硬,而是异味难除。草民借助一些矿料,可以把这些油脂洗去,使羊毛如棉絮一般柔软,利于纺线织布。”
这个时代,即使是辽国和西夏这样的牧区,也只能用羊毛来制毡、制毯。
在羊毛脱脂技术出现之前,羊毛的利用价值极低,甚至可以说是垃圾一样的东西。
但是,在唐奕眼里,那不光是闪着光的铜钱,还是可以倾国覆朝的一大杀器。
这也是唐奕为数不多的,可以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工业化的项目。
用芒硝和熟石灰反应,很容易就能得到洗毛用的碱溶液。而芒硝和石灰又是极为常见的天然矿产,成本很低。
。。。。
赵祯拿起盒子里的那一小块毛布,细细抚摸。发现比棉布稍厚,手感极佳,面层还有一些细密的小毛,看着就暖和。
“大郎就是为了这种毛布要去大辽?”
辽地产羊,唐奕既然拿出这羊毛布,自然是盯上了辽朝的羊毛。
“正是!”
文彦博道:“我宋境也大批饲羊,为何不在本国发展,也可让养羊的百姓多些收入?”
“大宋缺钱啊,这等好事为何便宜了辽人?”文相公在心里呐喊着。
唐奕苦笑。
“不瞒陛下和两位相公,草民这项羊毛脱脂的工艺,一年多以前就已经弄出来了,但是一直不敢拿出来。就算是现在,草民也只是打算到辽朝先去摸一下底子。至少五年之内,不会把毛布放出去。至于在大宋。。相公更是想都不用想!”
“这是为何?”不光文彦博、富弼,赵祯也是一脸的疑惑。
在他们看来,这绝对是一件造福民生的好事,为什么还不想拿出来呢?这可不是唐奕的风格,要知道,这小子一甩就是一百万,眼皮都不眨,根本不是敝帚自珍之人。
“这么说吧,草民先说一下这布的造价。”
“小尾羊每年可产毛五到七斤,而脱脂只需芒硝和石灰,这样一匹毛布的造价不算羊毛的费用,还不足一百文。就算是高价收毛,也勉强到棉布的一半。”
“什么?”赵祯直接就站了起来。“这么厚实的布比棉布价钱还低?”
唐奕摇头道:“这还是咱们大宋的小尾羊,出毛量少。要是换成大辽的毡羊,一只羊一年能出十到十二斤上好羊毛,造价更低。”
这个时代,即没化肥,也没科学的优化,棉花的产量很低,亩产不过几十斤,连后世的五分之一都达不到。所以棉价和布价都很高,棉大概三十五文每斤,而棉布得三百文每匹。
文彦博也是服气,‘小师叔’真不是吹出来的。。。。在他那里,就是个石头蛋子,也能让他卖出个天价来。
富弼现在也不管什么君不君臣不臣了,走到赵祯案前,拿起毛布和毛线猛看。他现在想的是,如果把这毛纺收归官権,每年可为朝廷增税多少。
唐奕一看三人的表现就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心说,你们光看到了毛纺的巨利,却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兽,一但放出来,又驾驭不了,那就是吞噬一切的存在。
“草民给陛下讲一个故事吧。。。”
。。。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羊吃人!”
羊吃人的故事,来源于后世的英国,飞速崛起的毛纺织业对农业和整个社会造成的破坏性连锁反应。
羊毛贸易的巨额利润致使贵族疯狂圈地放羊,大量侵占农民的耕地,使得除了一少部份贵族得利之外,百姓几乎是民不聊生。
现在的大宋和那时英国很像,既有庞大的对外贸易,又有大规模的国内需求用户。一但把毛纺工业放出去,可能会爆发更为猛烈的‘圈地运动’。到时候,百姓大面积退耕还牧,那就不是给大宋谋福,而是召祸了。
在无法大量的提高棉花产量之前,毛纺的压倒性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小小的羊毛,绝对是吞噬一切的存在!
羊吃人!
一个不好,它不但要吃人,而且还能吃了大宋!
。。。。


第200章 搞定
我懒又飞了个万赏。。。
但是实在对不住,这两天更新不给力。。。
我都不知道我在写什么,‘羊吃人’这个梗出来的太早了。。
脑袋不清楚手一顺就秃撸出来了。。。
。。。。。。。。。。。。。。。。
唐奕当然不能跟赵祯讲什么英国,但是,说明其利害关系却是不难。这么大的利益,引发的连锁反应,绝对不是大宋能经受得起的。
赵祯、文彦博听得冷汗都下来了,“羊吃人?”这可不真的是“羊吃人”吗!
“所以,你要祸水东引,把毛布放到辽国去?”
“不是!”唐奕摇头。
“辽朝的情况和大宋不同。大辽除了占咱们的燕云之地,再加上西京道、东京道一小部分,剩下的地方都是牧区,影响不会太大。”
“那你为何还要把毛布引入辽朝?这么大的利益让辽朝吞下,对我大宋可不是什么好事。”
。。。
唐奕白了文彦博一眼,心说,这个师侄跟他学了快一年了,一点长进都没有呢?
嘴上却说得恭敬,“相公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我不是要把毛布引入辽朝,而是只相中了他们的羊毛。至于脱脂的技术,我定会牢牢攥在咱们自己手里。纺织业也会放在大宋。”
文彦博闻言松了口气,这还差不多!
唐奕继续道:“这么做有几点好处。”
“第一,大宋不会出现羊跟人抢土地的局面。”
“第二,一但辽朝与我们形成了稳定的羊毛供应态势,那么,大辽从此之后就太可能与咱们为敌了。”
“。。。。。”
“。。。。。”
“。。。。。”
这口气,也太大了吧?
“只问文相公,单大宋和辽朝的人口若普及毛布,每年得需多少布,又需多少羊毛!?”
文彦博汗都下来了,根本算不过来。。。
“再问相公,如果从辽朝引进羊毛,若每斤我给辽人十文到十五文,是养羊获利大,还是养牛马获利大?”
。。。。
当然是养羊!牛马要三五年才能出栏,而且辽地牛马太多,根本不值钱。但是,羊就不一样了,不用屠宰每年都出毛。一只羊一年就几百文啊!
“这算是一种很无赖的绑票,把辽朝的经济命脉和大宋彻底绑在一起。。。一但辽朝攻宋,那这条羊毛供应线也就断了。辽帝不得不掂量掂量,这个损失,他们承受不承受得起。”
赵祯三人恍然大悟!
简直就是妙计!绝计!!刚刚那笔账算下来,宋辽每年单羊毛贸易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打架就要面临军费和经济的双重压力。
“可是。。。”文彦博话锋一转。
“可是,辽朝在此也会获利不少,有没有办法让辽国既挣不到钱,又不敢断了羊毛供应呢?”
唐奕听得直翻白眼,文宽夫想的还真美,又让马儿快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
“可是,一旦我们把毛纺贸易发展起来,到时,辽朝把你的脱脂工艺学了去,又断了我们的羊毛供应,那我们岂不是损失更大?”
富弼想的比较深远,也提到了点子上。
“不怕!”唐奕笃定道。“第一辽朝地广人稀,没有咱们大宋的人口基数,就算他们学去了,也形不成规模。”
“第二嘛。。。”说一半,唐奕卖起了关子。
“要是辽人这么轻易就把我的技术学了去,那我也不是唐子浩了!”
说着,唐奕嘿嘿贱笑,哈着腰凑上一步,对赵祯道:”所以,您看,这么重要的事情,您还是让我去吧。?“
“哈。。奸猾小子!”赵祯被他逗乐了,坐下身形斟酌起来,“这么说,你要去大辽就是为了这毛布?”
“肯定啊!”唐奕一拍大腿。
“辽朝那帮蛮子,除了会算自己兜里有几个钱,什么牧区几何,毡羊多少头,人均收入多少,运力如何,从来都不算计的。草民只得自己辛苦一趟,帮他们理理清楚了。”
赵祯忍俊不禁,突然觉得,身边要是有这么一个跳脱的小子也挺有趣的,不由羡慕起观澜书院里那几个老家伙了。
教这么个弟子,不但有清福可享,而且还不会觉得闷。
“两位爱卿看看,到底让不让这小子入辽呢?”
文彦博还是觉得不太稳妥,正要说两句,抬眼正看见小师叔祈求的目光,又把话咽回去了。心中不免得意,你小子再能,也有求我的一天吧?
富弼倒是想着毛布能给朝廷带来的利益,自然也就不反对了。
其实,唐奕有一句没说,他之所以现在不把毛纺织放出来,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用意,将来这会有大用!
。。。。。
“官家同意你入辽了?”观澜书院里,宋楷等人聚在唐奕屋里,潘越靠在门沿,连黑子和君欣卓也在。
到现在,他们还是不太敢相信,唐子浩到底是怎么说服范师父和官家的。
“这个月二十一动身。”
“那也没几天了啊?”宋楷掰着手指头一算,也就十来天的时间了。
“大郎!”宋楷贼兮兮地靠过来,“你看,有没有可能。。。。”
“没可能!”
“唉!我还没说呢,你怎么就拒了啊?”宋楷一阵哀嚎。
唐奕一声冷哼,“你要不怕你爹打断你的腿,你就跟着。”
“那算了吧!”宋楷扁着嘴缩了回去。
“那你都带谁去?”潘越突然插嘴。
“嗯。。。”
唐奕略一沉吟,“上院这面,老师已经找好了人,是和孙师父一同过来的郑教谕。他老家是雄州人氏,对辽地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民学的胡林和马阳跟着我走,加上黑子、憨牛,书院也就这些了。官家还派御前侍卫营的军将随行。”
潘越点点头,没说话,也不知心里想什么。
宋楷这个难受啊,他多想跟唐奕出去闯闯,看看宋人魂牵梦绕的燕云,看看辽人大定府。
可是,去不了啊!唐奕说的没错,他要是敢去,宋状元非打断他的腿不可。
众人又闹腾了一会儿,见快到饭时,就一哄而散,朝食舍而去。
唐奕没急着去,坐在那发呆,他在想,这次入辽还得准备什么。
正想着,只觉鼻息一痒,幽香袭面。一抬头,就见君欣卓立在自己身边不足半尺远的地方,面露三分委屈、三分愤怒,还有四分咄咄逼人。
“干嘛?”
唐奕故意住后仰着身子,这妞靠得这么近,就不怕老子吃了她?


第201章 流年啊,你奈我何
唐奕正想着入辽的事情,只觉鼻息一痒,幽香袭面。一抬头,就见君欣卓立在自己身边不足半尺远的地方,面色不善。
“干嘛?”
“我呢?”
君欣卓不明不白的一句话,把唐奕问得一愣。
“什么你呢?”
“我呢?”
。。。。
“姐姐呀,什么你呢?我呢?把话说明白!”
“师兄都跟着,我呢?”
“哦~!”唐奕一挑眉,“你在家呆着呗。”
“不!”
“呦~,还学会顶嘴了!”唐奕眉毛一立。
“好几千里地,你跟着折腾什么啊?再说了,那辽国蛮子要是看你这小娘子长得俊俏,抢去当压寨夫人,那老子不就亏大了?”
噗。。。
君欣卓被他逗得抿然轻笑,随即又板起俏脸。
“我要去。”
“那你求求我吧!”
。。。
“求。。。”
君欣卓猛然一顿,这才发现,唐奕一脸的坏笑,显然又上了他的贼当。狠狠地白了他一眼,一扭腰枝,把脸别向了别处。
“我不去了。。。。”
“别别~!”唐奕见祸心败露,急忙求饶。“姐姐要是不去,我这一路还不得无聊死?”
君欣卓面颊一热,知道他心里没想什么好事。
“不去了,看这一路没人照顾,你会不会窝囊你!”
说完,急步出厅。
走了。。。
。。。。
唐奕这一趟入辽,前前后后,最少得半年的时间。弄不好,一年也回不来,着实有许多东西要准备。
不光要备观澜书院在辽国设阁的东西,唐奕自己就不亚于一次搬家。不过,这些都不用他操心,一切都有马伯、马婶,还有君欣卓张罗即可。
。。。
此时天近黄昏,唐奕独自一人抱着一把琴来到望河坡的坡顶。
还是那块孤石,不同的是,少了宋楷、贱纯礼他们几个。
夕阳从背后洒向回山,不论是观澜书院,还是回山,又或是远处的汴水,都氤氲在暖金色的霞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