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合着爹退下来了,儿女接班,多新鲜啊!?
。。。。。。
——————
“不行!”
唐奕越琢磨越不是味儿,“咱不能在观澜住了,得离那些老家伙远点!”
在院子里来回踱着步,“明天,明天就搬到城里去!”
“要搬你搬!!”萧巧哥冷冷地甩下一句。
“反正见天的也看不到人,在哪儿都一样!”
说完,甩着身子,上楼去了。
。。。。。。
唐奕这才发现萧巧哥的情绪今天有点不对,“她。。。。。。她这是怎么了?”
君欣卓则道:“她心情不好,你担待一些。”
“心情不好?”唐奕瞬间懂了。
“那我上去看看她。”
君欣卓点头,带着四个孩子到院子里玩去了,把整个小楼都留给唐奕和萧巧哥。
。。。。。。
唐奕上得楼去,见萧巧哥房门虚掩,也不打招呼轻轻推门而入。
屋内,萧巧哥见他进来,依旧面无喜色,“你来做甚?”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多陪陪雨儿吧。。。。”
唐奕靠到她身边坐下,“来陪陪你。”
说着话,揽过萧巧哥的身子,抱在怀里,“别多想,没事儿的。”
萧巧哥顺势往唐奕怀里靠了靠,手臂环住唐奕的腰,语气却是软了下来,“小妹不是冲你,就是心里烦闷。”
“我知道。”唐奕柔声回着。
“北方的金蛮是大辽有意弄到辽河口的,自然要听大辽朝廷的话,他们不敢把萧家怎么样的。”
“可是。。。。”巧哥眼泪就下来了。“可是既然如此,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猛的从唐奕怀里起身,眼中满是泪水,“他们。。。。。。他们不会打下了辽河口,就转头去打辽阳吧??”
“我娘,还有我的两个哥哥,不会有事儿吧?”
。。。。。
“不会的,我保证!!“
说着,唐奕再次把萧巧哥抱在怀里,紧紧的搂着她,眼神却是有些迷茫地看向窗外。
嘴上虽这么说,可是在心里,唐奕还真没底。
。。。。。。
金五部南侵辽河口,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阎王营全军覆没,这对大宋来说,是损失是惨痛的、巨大的。
若非狄青围泽洲施救,可能还会有更加无法接受的损失。
但是,若论长远影响,其实大辽并不占便宜。
首先,耶律洪基做梦也想不到,金五部就是一头喂不熟的恶狼,一口叼向辽河口没占到便宜,转头就趁大辽急于解围泽州的机会,把獠牙对准了大辽。
一路南侵,差点打到了临璜。
大辽北部一片狼藉,如同蝗虫过境,被抢了个精光。
这样一来,不但大辽腹背受敌,而且以辽河口为界,东西两侧彻底被金五部切断了。
大辽的东京辽阳,、抚州等地(也就是后世的大连,辽东半岛一带)一下子成了飞地,只靠海上联通。
如此一来,大辽难受,大宋也难受。
为了继续控制辽阳、抚州,耶律洪基不得不在渤海以北与大宋争夺治海权,以求保住与辽东的最后一点联系。
而大宋呢,如今的辽河口已经是废墟,为了一座空城和完全废止的北方贸易,不可能和大辽在渤海以北过于拼命,使得身在辽阳的萧家与大宋彻底的断了联系。
。。。。。。
但是,唐奕实在不敢相信,疯了一样的金兵会放着近在咫尺的肥肉不吃,辽阳。。。。。。
不可能太平!
。。。。。。


第919章 赶尽杀绝
一时之间,唐奕也找不出什么好的理由安慰萧巧哥,只得勉强道:“别着急,从耶律洪基的角度出发,他是绝对不会放任辽阳落入金五部之手的。”
萧巧哥闻言抬起头,“真的吗?查刺真的会救萧家吗?他可是恨死我们萧家了。”
“会的。”唐奕肯定的点头。
“你看啊,一但辽阳落入金五部之手,那意味着大辽在东北主失去了最后一个支点,整个东北将尽数归了金五部。”
“那可是契丹的龙兴之地啊,耶律洪基就算再不待见萧家,又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再说了,如今宋辽开战,南边也不太平,大宋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泽州,向前不足两百里就是大定。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辽阳再失守,那大辽除了西北草原,南北之间已经没有空间了。”
“只剩狭长的一条儿,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唐奕一番详解,让萧巧哥安心不少,终于相信,耶律洪基不会放弃辽阳。
可是,只有唐奕自己知道,这些话也就骗一骗萧巧哥这个妇道人家,换了任何一个政客都是说不通的。
谁都知道,完颜乌骨乃治下的金五部还没有占领的概念,他们的战争只有一个目的——掠夺!!
金人是不会儿占领整个东北的,他们只想抢一票就走。
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耶律洪基并不怕丢了辽阳。
。。。。。。
——————————
唐奕在家中陪着两位娘子和四个小魔头呆了一下午,可是心却一点也静不下来。
不光萧巧哥在担心辽阳,其实唐奕也关心辽阳的情况。
虽然谁也没想到耶律洪基这个大纨绔居然被大宋一棍子打醒了,这些年确实勤于政务,颇有建树,萧家这根钉子并没有取得预想之中的效果。
但是,越是这样,越不能轻视在大辽的每一分力量。否则,让耶律彻底放飞,对大宋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
也许。。。。
回城这一路上,唐奕翻来覆去一直在想着大辽那边的事情,突然心中有了一丝明悟:
也许,这不是什么难关,反而是个机会。
。。。。。。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论宋辽之间,还是唐奕,都进入了战乱之后的平静。
本来涯州军撤回宋境,狄青带领的十五万大军对上泽州的三十万辽军已经有些吃力,加之耶律洪基御驾驰援,大宋围魏救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退兵。
唐奕盛怒之下,要凿穿大辽的疯话也就和范师父和贾子明说一说。他自己都清楚,太不切实际。
大宋现在的摊子铺的太大,根本没有精力和大辽来一场全面战争。
况且,万一狄青要是败了,那身后的燕云可就危险了。
不论是范仲淹,还是贾昌朝,这一次出奇的一致,都力谏退兵。
可是,纵使唐奕知道,现在退兵是最佳时机,他还是咬着牙,给狄青去了一封亲笔信。
狄青看了唐奕的来信,虽不知道唐奕是何用意,可是,大宋军神当机立断,第二天便开始大举攻城。
十五万宋军把一倍之敌堵在泽州城里,疯了一样的猛攻猛打,耶律洪基都傻了,实在不明白南朝这是要干什么。
是被围困莱州彻底激怒?还是想借此缘由彻底吃掉大辽?
要知道,离开春北方化冻最多也就半个月的时间了,一但北方转暖,大宋的涯州军必定带着火神炮出关,那时,还真有可能一举擒下大辽。
耶律洪基后悔了,他以为大辽六年准备已经可以和大宋正面一战。却没想到,这六年,大宋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大宋了。
。。。。。。
他哪里知道,狄青这是在虚张声势。
此时的大宋已经是强弩之末,涯州军不但不会在转暖之后出关,甚至狄汉臣这十五万燕云大军全军覆没,大宋也不敢冒丢失燕云的风险,出关一战。
他现在如果铁了心要和大宋决战,诏命泽州守军反攻,或者援军提速,那狄青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战死关外;要么撤回关内。
那么,话说回来,狄青为什么如此反常,不退反攻呢?
因为唐奕的那封信里已经下了死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半个月!”
。。。。。。
————————
唐奕在等,等耶律洪基先崩溃。
他不相信,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耶律洪基敢和大宋决战。
到了现在,已经不是沙场上血与肉的厮杀了,现在是意志的比拼,是两个绝世高手在对拼内劲。
谁心生畏惧,谁就将吞下失败的苦果。
而耶律洪基。。。。
真的怂了!!
不但诏令泽州守军只守不攻,且停止了援军南进的脚步,急派汉相李孝杰出使大宋,摆出一副,求和的姿态。
他和南朝赌不起,就算最后他赢了,狄汉臣只要往古北关以南一撤,什么事儿都没有。再顺一点,他能把燕云拿回来已经是最大限度的胜利了。
但是输了呢?
输了,就什么都没了。
。。。。
——————————
对此,大宋君臣看着都新鲜。
呵呵,和大辽较劲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差不多一百年了,什么时候辽人开始主动求合了?
连范老爷都生出一种阿Q心理,终于可以下巴朝天,让契丹人看咱们的脸色喽!
。。。。。。
不过,求合有用吗?
笑话,耶律洪基只守不攻,正中大宋下怀,原本不支持唐奕让狄青继续围城的朝官们现在都开始心思活分。
只要一开春,涯州军再临泽州城下,一举吃掉大辽的全部主力,那灭辽指日可待。
而这个时候,另一方的使节也到了开封,却是把大辽推向了万丈深渊。
金五部,遣使入宋!!
“金使告辽主耶律洪基唆使金五部误攻辽河口。”
“部族长完颜乌古乃觐罪表,愿奉大宋为宗主,父国,举族归附!”
。。。。。。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大宋君臣皆是大喜过望,金五部的到来简直就是天要灭辽。
这个时候,没有人再关心辽河口是不是刚刚被金人夷平,他们只知道,大宋与金五部若连成一气,南北夹击之下,辽朝绝无生机。
就连范仲淹和老贾都恨不得现在就砍了辽使,立刻与金使全谋灭辽之策。
。。。。
“不行。。。”
唐奕只两个字,就把老师和贾相爷,包括文武百官全都怼了回去。
“联金灭辽,想都别想!”
“。。。。。。”
“。。。。。。”
紫宸殿上为之一肃,众人皆是茫然,唐疯子自先帝西去之后,从来没上过朝,怎么今儿个第一次来就是这么一出呢?
他们哪里知道,要不是联金灭辽,唐奕还真就不打算上朝。
赵祯把整个大宋托付给他,越是这样,他越要低调。
但是,不来不行啊!不来,这帮人真的就什么都干得出来。
“别的事,诸公可以商量,奕尽量不插手。但是,联金灭辽这等愚蠢行径,奕绝不答应!”
“嘿!!”老贾心说,也是特么见了鬼了,让狄青久攻不退的是你,现在不和金人联手,非要给大辽留口气儿的也是你!?
“子浩!”当着众人的面,贾相爷不好和唐奕硬刚,语气还是比较温和的。
“事关国运,你不能义气用事。阎王营之仇当徐徐图之,且不可因私废公,耽误了国家大事!”
贾相爷说的已经很温和了,这不明罢着呢吗,唐奕正在气头儿上,誓要为阎王营报仇,但不能因为私情就置国家大事与不顾吧?
。。。。。。
另一边,范仲淹其实和贾昌朝的想法一样,觉得唐奕这次是冲动了。
但是,范老爷知道唐奕什么脾气,这小子属驴的,得顺着捋。老贾这么说,唐奕是听不进去了。
“子浩。。。。”范仲俺顿了顿。
“其实,此次辽河口之劫,罪首还是大辽,金人只不过是耶律洪基手上的一枚棋子罢了。”
“你要报仇。。。。”
“老师错了!!”唐奕打断范师父。
又看向老贾,“正是因为事关国运,正是因为不能因私废公,奕才要说,不能联金灭辽。”
“。。。。。。”
不光范仲淹和贾昌朝眉头一皱,众臣也是纳闷儿,唐奕这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个个竖起耳朵,等着听唐奕的下文。
。。。。。。
下文其实很简单,唐奕心里比谁都清楚,一甲子之后,大宋就是联金灭辽,把自己给坑了。
当然,现在的大宋和一甲子之后的大宋完全是两回事儿,但是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
环视全场,“奕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假如。。。。”
“假如。。。大宋山河破碎,蛮夷入主中原。。。。。。”
“。。。。。。”
大伙一哆嗦,心说,也就你敢在大殿上就打这种比方。
不过也都释然,先帝在的时候,唐疯子就什么炮都敢放,何况现在呢?
听着他接着往下说。
“假如真的发生了此等悲剧,且不说这朝廷不在,单单让各位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百姓,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一下。。。。”
“你们是希望大辽来做这个中原之主,还是金人做这个中原之主呢?”
“这。。。。。”
群臣一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已经不是他自己疯了,这是让大伙儿和他一起疯啊?
这要怎么答?说我想当大辽的臣子?还是金人的臣子?官家可就在殿上坐着呢,除了你唐子浩,谁敢说这话?
“你们不敢说,我来替你们说吧。”唐奕见大伙儿为难,也就不再问他们了。
“你们想做辽人的百姓,绝对不想活在金人的眼皮之下。”
“。。。。。。”
“。。。。。。”
殿上一阵默然。。
其实这是实话,不过,话是这么说,但这个前提并不是谁都能接受。
司马光拧着眉头,即使不想拆唐奕的台,但还是没忍住。
“子浩这个比喻本身就有问题。”
“朝廷之责,为了的就是中原有主,不让这种假设发生!!”
“我朝联金灭辽,也正是预防这种异族入主的假设!!”
“兵书有云,远交近攻,历来如此。”
“这符合大宋之利益,子浩又何必非要留着辽朝这个祸害呢?”
。。。。。。
唐奕笑了,并没有因为司马光的不给面子而有丝毫气恼。
“君实且莫着急,等咱们一层一层的刨悉过后,再做定论也不迟。”
看向众臣,“咱们接着说刚刚的设想。”
“为什么?”
“为什么宁为辽臣,不做金奴呢?”
“原因很简单。”
“大辽虽兴起于草原,狼性不改,觊觎中原百年。但是,同样是经过这百年洗礼,还有汉学的渗透,他们除了风俗习惯和汉人有所出入,本质上其实和我们已经没有区别了。”
“同样的农耕桑种,同样的君臣共治,同样的。。。奉礼孝仁德。”
“从朝代更迭上来说,大宋确实没有了,但从百姓的角度来讲,不过就是换了个皇帝而已。”
“但是。。。金人呢?
。。。。。。
众人不说话了。
金人?那是真正的野蛮人,所过之境,安有完卵?
这时,唐奕严肃的声音响彻大殿:
“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可能想像得到,金人要是进了中原,那会是什么景象!!”
。。。。。。
再一次看向司马光,“君实说的没错,我们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在于不让这种设想成真!!”
“灭辽更多的不是觊觎大辽的土地,而是为求自保。”
“不过,君实也应该明白,有的敌人,我们可以先放一放,而有的敌人,绝对不能给他们一丝一毫的机会!!”
“像金五部,还有更北边的鞑靼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