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问你,是攻城好用,还是守城好用?”
“攻城。”
攻城相对还是具备一定的机动性,可是守城就没法动,没法躲了。对于大炮来说,就是活靶子。
“还不明白吗?”唐奕冷然道。“大宋比起游牧骑兵,谁更善野战和机动性?”
“比起大辽和西夏,谁又以城防著称?”
“又是谁的人口密度更大?更能发挥炮火覆盖的威力?”
一个靠城墙围起来的民族,比起骑兵,更怕的是炮火。
“可是。。。。。。”曹觉叫道。“炮是咱们的,他们没有啊!”
“早晚会有的!”唐奕长叹一声。“如果别人永远也学不去,那就不用这番争论了。”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
前装炮这种东西复杂吗?说句不好听的,这小炮看上一眼回去琢磨两天恨不得就能造,麻烦的反而是炸药。
可是,一但装备军队,置于万众瞩目之下,还能保密多久?一年?五年?还是十年?
就算十年之后才让人学了去,那大宋的好日子也就到头儿了。
长城变成了摆设,城墙变成了禁锢,密集的人口变成了大炮最好的靶子,大宋朝就算顶得住狂轰滥炸,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也问你一句!”唐奕说了这么多,反倒激起了曹觉的怒气。
“古北关下要是有炮,申屠会死吗!?”
“不会。。。。。。”唐奕黯然回答。
申屠鸣良和阎王营对于唐奕来说,也是无法磨灭的痛。
“那你为什么不给我!?”曹觉瞪着眼睛几近失控。
揪着唐奕的脖领子,“你早就有炮对不对!?为什么不给我!?为什么眼睁睁看着我们出关去堵!?”
“因为当时要是给了你,以后会死更多的人。”
“我不管以后死多少人,我就知道现在能少死多少人!”
“老二。。。。。。”唐奕被曹觉拎着,喃喃出声。“大宋不缺利剑,缺的是精气神!”
。。。。。。
单从军械装备而论,大宋乃至汉人从来都不输诸蛮。纵使骑兵当道,也只不过是限制了汉人的扩张之路,我们也依然有防御的手段和武器。
可以说,我们一直是领先的。
可是,战争从来是不基数堆砌而成的数学题。1+1可以大于2,也可以小于0,太多因素影响一场战争的结果。
大宋之所以弱,也绝对不是弱在装备上。若以装备而论,一千年前四夷就被荡平了。
在大宋内部那些问题没解决之前,除非给他原子弹,否则单单几门炮能左右什么?
除了阎王营,还都是弱兵;除了狄青,还都是弱将。
朝堂上还是一群想靠嘴炮忽悠的文人,体制里还是一窝尸位素餐的蛀虫施政。
你让唐奕把这么超前的东西交给他们?
弄不好,给你把制炮的方法编纂到《武经总要》里,供大宋的天下人和蛮夷的天下人一起参详。
以、振、国、威!
别不信,不是没干过,而且就是赵祯亲自干的。
他让曾公亮和丁度汇总的《武经总要》,收录了大宋所有制式装备的图样和详解,包括当世最先进的八牛床弩。
那也是国之重器,军事机要。
可就那么记载在书里,连制造流程都写得明明白白,传了出去。
现在在大辽500文就能买一本儿,是最便宜和普及的宋籍。
“不会的!”曹觉依旧是不死心。
“你放心,只要你把炮交给咱们,我曹老二发誓,军中的每一个兄弟必像守护自己的命一样守住这个秘密。”
“呵。”唐奕干笑一声,却是看了吴育一眼。
“你不会,有人会啊!”言下之意,当然是怪起了文人。
“跟你说个有意思的事儿吧,你知道辽夏的细作都是怎么从大宋窃取情报吗?”
“怎么窃取?”曹觉一怔。“无非就是收买渗透呗。”
“错!!”唐奕撇嘴道。“哪用那么麻烦?只要转个书摊儿,什么都有了。”
“。。。。。。”
曹觉没怎么着,吴育却是老脸一红。
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武经总要》就不说了,除了这种炫耀大宋装备的书,还有别的呢。
大宋的文人都好出个文集、杂记什么的,而这其中,朝中文臣尤为鼎盛,卖的也最好。
那文集、杂记里都记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寻常的日记、书信往来之类的东西。毕竟不是谁都是欧阳修,出手就是文章。
可是,问题来了。书信日记,还是相公、大臣、守牧一方的大员的书信日记,那里面可是什么都有啊。
小到税收议政,一方民生;大到用兵布防,两国边事,全都印成了书,昭告天下了。
别觉得骇人听闻,也别觉得是个别现象。远了不说,这事儿吴育干过、富弼干过、文彦博干过,连唐奕的老师范仲淹也干过。。。。。。
以至于辽人转个书摊儿就什么都知道了,哪来的什么秘密?
吴育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此事官家已经提醒过群臣,现在却是注意很多了。。。。。。”
提醒?
唐奕无语地翻着白眼儿,这事提醒就算了?就应该谁泄密剁谁脑袋。
就这种觉悟,怎么可能把炮交给他们?
没心思和吴老头掰扯这些事儿,某些方面来说,大宋的文人就是中了有文化的毒。癌症,没救儿了!
转向曹觉,“说了这么多,你明白了吗?”
曹觉气馁地低头不语,唐奕和文官的那些弯弯绕他不懂,也没把懂,谁让他是军人?人家是士大夫呢?
大宋的军人负责送死,士大夫负责放嘴炮。
不懂唐奕也没办法了,这是一个大道理,其实想说清楚也不难。
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就是疯子,甚至是傻子。太过超前的东西对于一个不是很成熟的世界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在这个方面,谨慎也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有些话没法与吴育、曹觉等人去说。
这些东西来自于后世,与火炮一样,同样是超前的存在。
在人类慢长的进化史当中,太过超前可能不是机遇,而是灾难。
比如尼安德特人,这个处于人类进化中段的原始人种,在十几万年前统治着地球。可是,当比他们更为高级的近亲人种出现之后,尼安德特人迅速消失、灭绝。
而那个人种就是——现代智人。
对于尼安德特人来说,现代智人就是超前的的存在。只不过,我们很幸运,是后者罢了。
当然,大炮不是智人,不会取代人类。可是道理是一样的,学会用大炮的后来人同样可以消灭前人。
在唐奕看来,他手里的大炮有点像马镫,双侧马镫。
汉人普及双侧马镫带来了便利,可是双侧马镫落在草原民族手里,却也变成了汉人的灾难,骑兵入主中原的利器。
。。。。。。
说不通,又不想曹觉寒心,唐奕只得道:“老二,相信我,我比谁都不想看你们去送死!”
“可是,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我不能把这头怪兽放出来。”
炮,不光是一件战场杀器,它同样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时代的来临。
冷兵器将成为历史,热武器大行其道。
唐奕不确定,那个时代来得这么早,是好,还是坏。
“那。。。。。。”曹佾哀然长叹。“那真就这么毁了?”
“不至于。”唐奕讪笑回道。“要是真毁了,我也就不会非要在这里建城了。”
“野猪岛的与世隔绝就是为它准备的。”
吴育此时插话,“还是毁了干净。”
“相公,不能因噎废食吧?”
唐奕有顾虑,但还没到投鼠忌器的地步。他只是慎重,想尽量稳妥之后再拿出来。
“留着它就是个祸害!”吴老头瞪着眼睛,什么开明老头,早就没影儿了。
火炮碰触了他的底限,现在他就是个腐儒,代表大宋的士大夫阶级。
“你留着它,早晚不得传出去?”
“你看看。”对付吴育,唐奕自有一套,这时候不能顶着来。
“你看这是怎么话说的?咱俩原本不是一头儿的,一起劝曹老二的吗?”
“呃。。。。。。”
“你想啊,火炮短期之内对大宋军事确实有大用。可是与之相悖的,则是长远的考虑和担心对吧?”
“那你要怎么办?”
唐奕笑道:“能怎么办?只得我受累,想个短期见效,又不碍长远的办法呗!”
说白了,就是防伪。
让唐奕放弃火炮,他也舍不得。
可不论是铸炮,还是硝化甘油,都属于低端产品,太容易被人仿制。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技术含量,高到这个时代谁也别想“造假”的地步,把独占其利的优势期尽量拉长。
“等着我!”
一拍曹觉的肩膀,准备给曹觉来张空头支票。
“等我在这里补全工业基础,给你造谁也造不了的,更好的大炮!”
“补全什么?”
工业基础是什么,曹觉不懂。
“那你到底是造,还是不造?”
。。。。。。


第760章 借钱
即然没人能劝动唐奕,那大伙儿也只能随他去了。
这几天,唐奕又找到了点当年建回山时的影子,指点江山,尽心规划着亚龙湾的未来。
“这里,要建两座高炉。”
“这里,是挖几个碱池。”
“还有!!”唐奕颇为认真地曹潘二人道。“回去之后,你们暗中联系一下潘越。他那里离西域近,看能不能弄回一些棉花。”
这个时代棉花还没传到中原,大宋所谓的棉被、棉衣都是木棉,棉花是极少,且都是从西域不远万里运来的奢侈品。
曹佾闻之,点了点头,“行,你要多少?”
“大量。”唐奕凝重道。“有多少要多少!”
曹佾一瞪眼睛,“在这么热的地方,你要那么多死贵的西域棉做甚?”
涯州这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热的人恨不得不穿衣服。他弄那么多保暖的棉干什么?而且,还非得是西域棉花。这要是运到海南,那价格,差不多和黄金一个价了。
现在一提花,曹佾就肉痛,暗中运气。
“还有。。。。”曹国舅也来了一个还有。
“你可轻点败家吧!”
野猪岛就是个孤岛,唐奕要在这里建这个,建那个。行,你想建什么建什么,谁让你说了算呢?
可是,唐奕根本就没考虑后续成本。
先不说建高炉要花多少钱,就说高炉所用的矿石、焦炭,那都得用船特地运到岛上,没法因地取材。
还有就是挖碱池。挖没问题,可是唐奕没考虑一下,制碱的原材料却一样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总的来说,整个亚龙湾就是个赔钱的买卖,看不到一点回报。
“这不是买卖。”唐奕再一次强调。“所以,你根本不用计算成本。”
“。。。。。。”
“不计算成本是吧?”曹国舅臭着脸。“好,让国为给你算笔账吧!”
潘丰一听让他算账,不情愿地一咧嘴,“你怎么不算?”
“我懒得和他废话。”
“。。。。。。”
见唐奕好奇地看过来,“算什么账?”
潘国为只得紧着头皮,干起了得罪人的事儿。
“昨夜,我和景休算了一笔账。”
一指远处的野猪岛,“现在,不算那个岛要扔多少钱,光是在海岸沿线建城、开荒,垒砌拱卫野猪岛的军事要塞,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足够让你肉疼的了!”
“得多少钱?”这个唐奕还真没算过。
“光物料耗费,起码就得一千万贯,这还不算人力耗费和佣资。”
“怎么这么多?”唐奕哪里是肉疼?他是根本不信。
修一条几百里长的通济渠差不多也就一千万,就这么一个海湾,连通济渠工程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吧?怎么可能花这么多钱?
“你忘了这里是涯州了吗?”潘丰出声提醒。
心道,咱们这位爷,得亏是挣钱的本事比花钱的本事大。不然,就他那个大手大脚的样子,有多少底子都得让他败光了。
“除了木料可以就地取材,其余一切用料都要从中原运过来,光路耗就是材料原本价值的几倍!”
“木料?”曹佾那一旁阴阳怪气的又出声儿了。“也只是寻常木料,大料巨材还得从远处运!”
。。。。。。
这里不是开封,天下财富尽聚于京,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
这里是荒芜一片的岭外,一无所有。别说是物料,就是一把种田的锄头都得从中原运过来。
别看是小小的一个亚龙湾,可是真算起来,不比在中原真实建一座州城来得节省。
唐奕喃喃道:“这还真是个问题。。。”
按说,华联铺的账上有大笔的可用资金躺在那睡大觉,一千万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可是,这个钱终究不是自己的,早晚要还。
那唐奕还得起吗?
还不起。
只是,这件事涉及到太多敏感的东西,唐奕压根不想让别人插手,曹潘不行,官家更不行。
所以,从最开始,他就打算用自己的私库来运作此事。
可是话说回来,唐奕自己的账上,有钱吗?
真没钱。
燕云大战刚刚过去一年,那是唐奕把观澜和自己的家底都搬光了才支撑起的复土之战。才过一年,他哪儿来的一千万贯?
就算后续还有进项,够还这一千万。可是,曹潘二人刚刚也说了,野猪岛以后就是个无底洞,少不得又要砸钱。
。。。。。。
“要不。。。。”唐奕琢磨了半天,最后抬头看向曹国舅和潘丰。
“要不,你们借我点吧?”
“。。。。。。”
曹佾半天也没反应过来,你败家,要老子给你买单?想的美。
“不借!”
“有多大能奈干多大事儿,没钱你建什么岛?”
唐奕无语,看向潘丰。
“嘿,你别看我啊!”潘丰一脸便秘。“他借我就借。”
。。。。。。
“借!!他们不借,我借!”却是曹觉从那边蹦了出来。
唐奕要弄大炮,曹老二是坚定的拥护者。
“我哥不借你,我借!”
曹佾立时翻脸,“一边儿去凉快去,你哪儿来的钱!?”
“我怎么没钱?”曹老二瞪着曹佾。
“曹家还有我一份家当呢!大哥,你不会想吞没亲弟弟的家产吧?”
“啊啊!”曹佾气的一声长嚎。
“曹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混账东西!?”
曹老二闻之,不但不气,反倒得意地朝唐奕一扬下巴。
唐奕无语摇头,这个时候,他不但不觉得好笑,反而有些尴尬,不能说什么。
亚龙湾真的就是个赔钱买卖,将来怎么收回投入,唐奕到现在也没个头绪。所以,也不好让曹国舅跟着他往坑里跳。
“要不,我给你们利息?”
利息?
唐奕这句说的有点欠考虑,和曹潘二人谈利息,显然就生分了。
曹佾一怔,没想到唐奕的决心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居然和他谈利息了,一时之间僵在那里。
而潘丰一看,知道不能再让曹佾闹下去了。
“利息就说远了!”潘丰立马出来打圆场。“多少年的兄弟了,景休岂会在乎这点黄白之物?”
给曹佾使了个眼色,“他只是不想大郎做这劳民伤财的傻事罢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