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颐闷头应着,心里却还在想着怎么把唐疯子这勺热油融到儒道这锅水里去。
“十年!”唐奕吐出一个数字。“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
此时,唐奕的脸上没有一丝玩笑之意,使得二程也不由正色起来。
只闻唐奕继续道:“我不急,大宋也不急。”
“不管是十年。二十年,还是终你二人一生,只要把这四个字揉进去,你们就是不世之功,超越先圣的存在!”
程颐被唐奕的话语所感染,诚然道:“这四个字对你很重要吗?”
唐奕摇头:“对我不重要。”
“但是,对汉家天下。。。。。。很、重、要!”
“!!!”
二人呆愣愣地看着唐奕,他说的不是一大宋,不是儒学大道,而是汉家天下!
这时,唐奕依然用那种沉重的语气对程颐道:“你跟了我那么多年,应当知道这句话里面的分量。”
“。。。。。。”
程颐脑中不自觉地浮现出阎王营的那十几位老兵,还有在后山窑场,唐子浩关于“水泥”的那一番话。
想到他提起的那个雕版匠人毕升,想到那个该不该尊重的问题!
。。。。。。
想着想着,程颐下意识的重重点头:
“交给我!”
唐奕再笑,由衷地开怀大笑。
“拜托了。。。。。。”
送走二程,一转身,就见曹佾从里间闪了出来。
“你是真能忽悠!这两兄弟与你有多大的仇啊?”
特么半逼半骗让人家放弃前程,来干这么个不靠谱的事情,曹佾都替这两个小兄弟叫屈。
唐奕一翻白眼儿,“我可没忽悠他们。”
“还没忽悠?”曹佾瞪着眼睛。“往儒学里掺这么不靠谱的私货。。。。。。”
“怎么掺?就算掺进去,有人信吗?”
唐奕冷笑:“不靠谱吗?”
“你。。。。。。”曹佾傻眼了。
“你真的要动儒学!?”
他还真不信唐奕刚刚和二程说的都是真的,但是看唐奕的表情,好像不特么像是假的啊!
“我真的要动儒学!”唐奕笃定的回答让曹佾不由浑身发冷。
而唐奕下面的一句话,更是让曹佾有点。。。。。。
有点儿害怕!
“至于怎么让人信之立之。。。。。。”
“以观澜的影响力,还怕没人来学,没人来信吗!?”
曹佾闻言,心中有如翻江倒海一般澎湃。
“你。。。。。。你这么干,陛下会答应吗!?”
唐奕神情一暗,说实话,他不知道。
不知道,在这一时空的史会走向何处;
不知道,让他一番胡作非为,对大汉民族是福是祸;
不知道,皇权这个资本的敌人最后会是什么下场;
更不知道,赵祯能不能理解他这么做的深意。
但是。。。。。。
未来是什么样子?唐疯子是功是过?赵家是谢他,还是恨他?
谁他妈说得准啊!?
见招拆招,遇水搭桥,天塌下来,老子再盖一座天!
还是那句话,爱特么谁谁谁吧!
眼神之中愈发坚定,抬头看向曹佾。
“我有我的用意,将来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
曹佾无言。
唐奕看着他,诚肯地继续说道:“但你应该相信,我不会害陛下,更不会害赵家天下!”
“。。。。。。”
曹佾又是沉默良久,凄然苦笑,“陛下一心为公,力持革新。”
“可是,谁又能知道,唐子浩的治本之策却是动摇他的根基呢?”
唐奕一时语塞,曹佾在怪他。
“我。。。。。。”
“什么也别说!”曹佾摇头惨笑,抬脚就往门外走。
“当我没来过。。。。。。”
动儒学,就是动皇权统治的根本。曹佾不明白,唐奕为什么要这么做。纵使他有千般理由,但是,那个大宋官家待他如子,他不应该这么做!
他今天也不该来,不该听到这番话!
。。。。。。
咦?
想到这,曹佾一怔,却是把心里那点愤愤不平先放到了一边儿,一个抹身,掉头又回来了。。。。。。
“不对啊,我来过啊!”
两步抢到唐奕身前,“你今天给我个准话!”
“将门和禁军,你要怎么改!?”
。。。。。。
(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659章 防着曹佾?
那天唐奕虽然拿出六支签,但却只说了一支“钱”字签的解法,其余五支签却是只字未提。 更新最快
曹家做为将门大家,最关心的当然还是“兵”字签。
官家和唐疯子到底要下什么勐药?这才是曹佾最关心的。
说心里话,兵签应该是那六支签中最好解决,但也最难解决的问题了。
曹潘王杨,四大将门尽在观澜。
这四家与唐奕,与赵祯已经是利益共同体,兵制要怎么改,关起门来商量就是了。
但是,难的也在这儿。。。。。。
曹潘王杨几家也知道,大宋的军队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可是做为将门,军队是他们的根基所在,即使他们是“忠”的,也不得不用“奸”的方式把控军中的势力。
唐奕要动“兵”字签可以,他们入股观澜,说白了是赵祯对将门的一点补偿。军中有损,但观澜却是有利有名。
四大将门也做好了割肉的准备,但是怎么个割法,割多大一块下来?却是难点了。
总不能别的地方还没动,就先拿自己人开刀,那几大将门还跟着观澜折腾个什么劲?
那日唐奕只说了“钱”解,却一点没说“兵”解。
这段时间,不论曹佾,还是潘丰,都是旁敲侧击地想探一点儿消息。可惜,唐奕这回是一点儿兄弟情面都没讲,嘴比什么都严。
今天曹佾本来还是来探口风的,没成想,碰上了二程的事情,倒是给吓忘了。
可是,现在想起来了,曹国舅不淡定了。
特么这个疯子连儒学都敢动,还真说不准就把将门给坑了。却是不再遮掩直入主题,要唐奕把兵签的事情给他摆出个一二三来。
。。。。。。
唐奕稳稳地往那一坐。
“不能说,到时你就知道了。”
“完了。”曹国舅心说。“看来这孙子是真没打算留情啊!”
“唐子浩!”
“停!!”
唐奕都不等他发飙,就把曹佾顶了回去。他和赵祯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或者说,软磨不行,早晚会用硬的。
“第一,不能说,这是陛下的意思。”
“第二,兵制之改与将门没有损失,你大可放心!”
“没损失?”曹佾心下不由一怔。“怎么可能没损失?”
“真的没损失?”
“真的没损失!”
曹佾有点不信,自革新一起,唐奕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似从前的那般真挚了。
华联发行购物券之初,唐奕只字未与各家通气,还是等购物券发行之后,才让他们知道。而且,下一步要如何走,也是没和他们说,突然之间好像生份了一样。
包括现在的兵签的事儿,更是瞒得死死的!
曹佾有些赌气地嘟囔道:
“怎。。。。。。怎么可能没损失?”
“连官家你都。。。。。。何况是我曹佾?”
唐奕一下就炸了。
“我再说一遍,我没算计过陛下!”
曹佾不服道:“那你找两个人动儒学的根基!?。。。”
唐奕闻声一阵无力,想解释,又解释不通,只得无奈道:
“日后,自见分晓!”
。。。。。。
诚然地看着曹佾,“咱们搭伙行事也有十年了吧?我唐奕是什么人,以前是什么样,将来还是什么样儿。你若信我,就踏踏实实等着,时机一到,兵解自来。与你将门几家是好是坏,你拿着刀在我唐奕的脖子上来评价!”
曹佾心下一软,“当真?”
“当真!!”
曹佾心道,可能是自己想多了?要说这世上最不可能出卖陛下,出卖朋友的,可能就是唐奕了!
“那。。。。。。为何现在不说?”
唐奕苦笑,抬眼看着曹佾:“你就没看出点什么不对吗?”
曹佾一怔,“什么不对?”
唐奕道:“耶律重元起叛的事情你忘了吗?谁透漏给耶律洪基的?”
“加上这次银圆之举,又是消息不径而走!”
“仙长啊!!”唐奕恨铁不成钢地出声道。“咱们内部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
曹佾闻声先是一惊,随之大怒,“你在怀疑我!!?”
不跟他说不就是防着他?
防着他,不就是怀疑他吗?曹佾哪受得了这种侮辱?
“好你个唐疯子!”曹佾顿时大骂。“还说没变,却是怀疑到某家头上来了!”
唐奕恨恨地横了他一眼,“怀疑你,我就不跟你说这话了。”
“额。。。。”好吧,曹国舅都快让唐奕折腾的也成疯子了。
七上八下的。
曹佾窘道:“那你怀疑谁?”
唐奕正色道:“我谁也不怀疑!”
观澜商合,包括文彦博,这些人的利益已经捆绑在一起了,没有理由把消息泄露出去。
但是。。。。。。但是不会出卖,却不代表万无一失。
“国舅爷啊!你们四大将门,还有文富庞宋几位相公,包括马家、张家,哪个不是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
“有些时候,就算你不想泄露,但涉及到自家利益,又怎么会没有私心?里里外外这么复杂的家族关系,什么秘密都等于没有秘密了!”
“。。。。。。”
曹佾再窘,唐奕说的一点没错,有些事儿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说,银圆代铜这事儿,就算再怎么保密,再怎么嘴严,自家不能再屯着铜钱等着吃亏吧?当然要抛铜存银。
利己,这是人的天性,避免不了的。
可是,曹家上下百多口子人,再加上仆役、佃户,人口轻松上千。一但主家有什么动静,下面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有心之人要想查,就没有查不出来的秘密。
“那这。。。。。。”
“这什么啊?”唐奕无语道。“这是陛下的意思,除非事到临头,否则谁也别打听!”
“唉。。。。。。”曹佾一声长叹。
“你不说,我心里不踏实啊!”
唐奕立时眼睛一立,“那你与陛下找踏实去吧!”
“额。。。。。。”曹佾无语了。
“那,那也只好就这么等下去了。”
事到如今,好像除了相信唐奕,还真没别的路可走了。
。。。。。。
这边曹佾还在纠结,那边赵祯也在纠结。
赵祯和曹佾不同,曹佾是心里没底,而赵祯则是心里没人。
这个“没人”,是没有人选的“没人”。
。。。。。。
唐奕回京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而从他回京前就一直空缺的那“三个坑”,到现在还空着呢!
一个内相、一个给事中、一个三司使。
这三个位置本来有一个是唐奕的,一个是欧阳修的,还有一个是王圭的。
可是,唐奕很潇洒地把皇帝封的官儿给拒了,却是一下子把赵祯原本的计划全都打乱了。
。。。。。。
(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660章 还是那三个坑的破事儿
平常年景,加上朝廷确实财源紧张,唯文富搭配可堪一用。 更新最快再加上赵祯刻意为之,只留一个贾子明在朝堂上当摆设,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无论越祯多么偏袒观澜系的臣子,朝堂法则还是朝堂法则,帝王手段也还是帝王手段,恒古难变。
那什么是朝堂法则?什么是帝王手段呢?
无他,唯平衡尔。
独大就意味着失衡,就意味着一定会出问题。
这些年,大宋朝虽风雨不断,但政治上还是很温和的,所以偏一点也没什么问题。甚至是看似观澜独大,但赵祯对冲突的处理上却是很有分寸,甚至是刻意从轻处理。
所以,时至今日,并没有什么问题,更没人来闹。
但是,改革一但启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之前那一套却是再难行得通。
皇帝反倒要给保守派加码,一来防止革新派失控,二来恰恰可以适当地减少保守派的不满。
正如庆之时一样,赵祯重用范杜等人的同时,像章得象、夏竦、贾昌朝这样的坚定反对派,也没有被彻底冷落。
。。。。。。
同时让富弼、宋庠、吴育出知燕云,也是出于这一层的考虑。
在赵祯原本的计划中,唐奕出三司使,欧阳修任给事中归班。这样一来,虽然走了三个观澜系的重臣,有唐奕和欧阳永叔补上,仍占了三席之中的两席。
昭文馆大学士之职则是让王圭这个老顽固来接手,这样的话,守旧之臣多了一人,观澜系在朝中也是依旧声高,两全其美。
。。。。。。
可是,唐奕拒不受官,一下子就把赵祯的算盘全打乱了。
少了唐奕,欧阳修这个文坛盟主就显得太轻了。说不好听点儿,还是那个问题,欧阳修的斗争能力太差了一点儿,赵祯都怕他再来一篇《朋党论》把大伙儿坑死。
用他,是因为唐奕太强,找个弱一点儿的来平衡一下。说白了,他就是个添头儿。
现在唐奕不来了,那上谁呢?
放眼大宋,真正的观澜系臣子还是少了一点。名气倒是不小,可就那么几个,剩下的都是刚入官场的新丁,能顶唐奕这个坑的也就一个范镇了,别人还真就不行。
只是,范镇毕竟不是唐子浩,能力和气势上都差了一个档次。如此一来,欧阳修这个“添头儿”就不够用了。
那谁来?
只有一个陈执中!
可是,召他入京的旨意发下去,却被陈执中拒了回来。
陈昭誉老了,再也不是那个赵祯一声召唤,即使赴汤蹈火也来的耿直之臣了。病疼让这位在中枢几进几出的老相公失去了当年的锐气,更失去了进京的能力。
他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只在任上静待那一刻的到来,也算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了。
。。。。。。
赵祯无法,只得把给事中的人选先放一放,去解决另一头儿,内相的问题。
说起来内相之职真不是谁都能干的,要有资,要有名望。待升的官员之中,也就是王圭和陈执中有这个资了。
陈执中就不用说了,已确定无法进京,所以就只剩一个王圭。
而王圭这个早就内定好的昭文馆大学士,却是也出了问题。
他的问题,怪他自己。
。。。。。。
唐奕当初与赵祯进了大庆后殿,这老货没沉住气,怪话连连。等唐奕出来,更是当殿质问。
可哪成想,唐奕根本就不和他玩儿,潇潇洒洒地拒官不受。
王圭这一拳算是打在了棉花里,说不出的难受。不但名声有损,而且让包拯这门大炮抓住了把柄。
包希仁当时在殿上就看他不爽,这回哪里肯放过他?这几个月,连上了几道奏本,参王圭失德。
虽然赵祯没把王圭怎么样,但是升任内相的事儿却是想都别想了。
。。。。。。
于是,不光观澜系没了定数,连保守派也失了主意,赵祯是想破脑袋也没把握平衡两边了。
现在赵祯把文彦博叫到休政殿,又是商议起那三个烫手山芋的归属来。
。。。。。。
“陛下!”
文彦博心说,圣上都没有主意,我又上哪儿去给你找人选去?
“要不,刚刚回宋的司马君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