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一昼夜,送魂岗成了皮室军的送魂岗,三万余众,尽数葬送。
大辽皇室的近卫精锐,一战而衰!!
。。。。。。


第629章 纨绔皇帝
大辽表面与大宋无异,中央集权,三省六部政体严整。
而说到底,它还是一个多部族组成的松散政权。皇帝巩固统治、威慑八部的手段就在于大辽唯一的常备军——皇家近卫军。
一万多的皮室军能干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即使阎王营现在打残了,只剩不到两千,都不会把这一万多人放在眼里,更别说耶律洪基要用它威慑八部了。
纵使大辽外敌当前,上下一心,可以预见的是,大辽内部必然要经历一番重新洗牌。耶律洪基就算还能坐在皇位上,也不可能像从前那么稳当了。
。。。。。。
而事实上,耶律洪基比唐奕料想的还惨。
因为此一仗,不但皮室军近乎武功全废,还有耶律洪基的两个铁杆部族也打残了。
萧古浑、松格鲁。。。。。。
当初,两族举九万之兵勤王,驰援大定的时候损失了一部分。攻打古北关时,萧惠部、突吉台、纳其耶、耶律宗训几部更是后来的,整个古北关战场还是这两部的余兵做为主力冲阵,一战下来,几乎十不存三。
而古北关大败,不论是耶律洪基,还是契丹八部,都需要一个说法。近二十万大军,一月有余,关墙都干塌了两处,为什么没打下来?
做为古北关大战的主帅,萧古浑首当其冲,耶律洪基为了泄愤也好,安抚各部也罢,败下去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咔嚓了这个无能之辈。
第二件事,收拢各军,再图一战。
第三件事。。。。。。
好吧,到了第三件事儿,耶律洪基才发现,他第一件事儿好像办错了。
第三件肯定是杀了大宋驻辽使臣,以泄心头之恨。
可是,耶律洪基闹不明白的是,杀萧古浑你们都没这么大反应,怎么老子想咔嚓个宋使,抄没了唐子浩那个破华联,你们就跟死了亲爹一样,一脸了蛋疼?
而且,萧古浑一杀,特么朝堂上突然没人替他说话了。
“陛下!”
出声的是突吉台,他统八万大军来援,现在是各部之中最有底气的一个。
“宋使杀不得啊!!”
耶律洪基眼睛一立,“怎就杀不得!?”
“南朝侵我辽土,杀我辽兵,折辱朕于阵前,此为国耻,每一个宋人都该杀!”
突吉台则道:“道理如此,臣自是知耻。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我军新败,士气全无,南朝二十万大军陈兵古北关,窥视大辽,挥师北上只在旦夕之间,这个时候万不可给南人进兵之由。”
“望陛下天下为重、社稷为重,不可轻怒啊!”
“我。。。。。。”
耶律洪基一口气憋在胸中,好不难受。
却闻萧惠出班道:“陛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为上邦之仪也。即使现在与大宋交恶,也不能斩使泄愤,传扬出去,必被天下万国秘不耻。失仪事小,损威事大。望陛下三思!”
“你!!!”
。。。。。。
不等耶律洪基再有反应,一众大辽朝臣已然出班。
“陛下!”
“杀不得啊!”
“陛下,杀不得。。”。。
不杀之言盈满军帐,耶律洪基心中哀嚎,老子就想出口气,这都不行吗?
“那就,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那个什么司马什么的给我抓了,关进天牢!”
“不!!”耶律洪基还不解气。“给我发配到极北伐树去!”
。。。。。。
“。。。。。。”众臣无语。
可不等反对,耶律洪基又叫道:“还有!”
“把唐子浩的华联铺尽数抄没,所佣宋人统统处斩!”
“陛下!!”
“陛下!!”
“陛下。。。。。。”
好吗,这回比杀宋使动静还大!
“陛下,唐子浩虽是白身,然其在大宋的地位可是比驻辽通政高出太多,得罪于他,与我朝无益。”
耶律洪基只觉天旋地转,特么的,老子杀宋使你们不让,这回连拿唐奕出口气都不行了!?
他哪知道,大辽贵族汉风盛行,处处学大宋,不光礼教文化学的溜,享乐用度也一样不落下。
华联铺这些年把大宋的好东西弄到大辽,又与贵族交好,专门给他们送大辽没有的,吃的、喝的、用的。
要是把华联封了,多了不敢说,大辽贵族的生活水平倒退二十年是跑不了的。
更别说。。。。。。
反正不能由着咱们这个纨绔皇帝胡来,断了各部的财路。
。。。。。。
宋使杀不得,华联又封不得,耶律洪基气得脸色酱紫,坐在高位上喘着粗气。
“那你们说!!”
“接下来当如何处置?怎么把朕的燕云夺回来!?”
对于耶律洪基来说,大辽旧土还是小事儿,他心疼的是燕云的收入。
要知道,燕云做为大辽最富庶的一片土地,每年的税收占了朝廷岁入的一多半。
失了燕云,就等于失了钱袋子,他的近卫军已经所剩无几,要是再没了钱,他如何重整皮室军?
“呃。。。。。。”
既然皇帝问下来了,突吉台与萧惠对视一眼,又不着痕迹地与各部朝臣交换了一个眼色。
“如今南朝大兵压境,我朝又无再战之力。。。。。。”
“依臣之见。。。。。。”
“少说废话!”耶律洪基极不耐烦地打断。
“只说计策,何以为攻?”
。。。。。。
“依臣之见。。。。。。”
“还是以求和为上!”
。。。。。。
你大爷!!
耶律洪基就差没当场骂娘,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晕过去。
“求和?”
你特么也说的出口?大辽立朝百年,什么时候和南朝人主动求过和?都是南朝求和,北朝求战的好吗!?
怎么到了朕这儿就反过来了?这特么不是打我脸吗?
眼中杀机乍现,“你敢再说一遍!?信不信朕杀了你?”
突吉台低着头不说话,却是萧惠出声道:“陛下可还有一战之力?”
“呃。。。。。。”若有一战之力,还要你们出什么主意?
萧惠根本不用耶律洪基做答,继续道:“若无再战之力,也就唯有求和了。”
“你?”耶律洪基怒了。
“信不信,朕也杀了你!?”
“陛下!!”久未出声的耶律宗训站了出来。
“突吉台与萧惠二人所说非虚,现在军心不稳、国库空乏,已无再战之力。现在陛下想的不应该是怎样攻宋,而是如何守辽,才是正理。”
“宋军不北上已经是万幸了,求和,不失良策啊!”
“。。。。。。”
“况且。。。。。。”耶律宗训话锋一转。
对于这个不成器的侄子,耶律宗训还是很了解的。
“况且,以南朝的一惯作风,花钱买太平。若是求和,阻止宋军北进的可能很大,且南人富庶,趁机多要岁币,说不定就能补上失去燕云的损失。”
果然。
耶律洪基闻言喃喃出声:“要是能补上朝廷所失税钱,倒也可行。。。。。。”
双目放亮的猛然抬头,“能要多少钱?”
“这个。。。。。。”耶律宗训沉吟道。“还看谈成什么样儿。”
“那你亲自去谈,多要岁币!”
“臣,遵旨。”
。。。。。。
大辽臣僚无不暗自摇头,皇帝到现在还盯着钱,以为只要补上燕云的亏空,失不失地倒没什么。
殊不知,痛失燕云,真正要命的可不是税产损失,而是大辽与大宋的战略态势彻底翻转。
大宋燕云在手,那把悬在大宋头上的利刃,现在。。。。。。却是锋指大辽喽!
。。。。。。


第629章 人精
说到底,耶律洪基有君临天下的心思,也有君临天下的福缘。
但是,不论是原本的历史轨迹,还是当下,这货就没有君临天下的本事。除了游猎、算小帐、任用谗臣、坑队友好像也不会干点别的什么了。
让耶律宗训去多要岁币,燕云就这么着了,这心得有多大?
他老子耶律宗真要是活着,非再气死八回不可。
再说了,大宋就再是“大怂”,如今也是燕云在手,可攻可守。而且,打了胜仗士气如虹,怎么可能你想多要岁币,就多给你岁币?
论政治头脑,论嘴皮子,大辽所有的臣僚加在一块儿也不可能是富彦国的对手。
况且,不论是去求和的耶律宗训,还是契丹八部的臣子,各自心里又都有各自的小九九。
。。。。。。
——————
谈判这个事,唐奕是不会参与的。如今耶律洪基恨不得扒了他的皮,他要是去谈,那就是奔着谈崩去的了。
谈判的事儿交给了富弼、庞籍,唐奕与吴育、宋庠聚于一处,下首是燕云各地的豪门大户。
此时,从各豪门大户的表情就看得出,眼中即有热切,也有忐忑。
这次死守古北关,各家的私兵都是出了大力的。但是,毕竟新降,对大宋的行事作风还不了解,谁知道会不会卸磨杀驴呢?
唐奕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一个个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唐奕一向说话算话,各位可以安心,以前在大辽什么样,现在归大宋还什么样儿。”
“那。。。。。。毛纺?”
好吧,各家关心的还是毛纺这个大头儿。
“放心。”唐奕笑道。“毛纺还是你们的。”
众人闻言,登时长出一口气。有这一条,那就都放心了。倒是吴育眉头微皱,但碍于场合,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有一条。”唐奕面色微冷。“咱们得丑话说在前头。”
。。。。。。
“生意归你们没问题,但是产销,包括粗毛收购,必须经观澜商合统一定价,统一调度。”
“这。。。。。。”各家面面相觑。
这样一来,那还算什么他们的生意?
唐奕则是笑道:“怎么?信不过我唐奕?”
“不。。。。。。不是”
“放心,上了观澜的船,就算是我观澜的人。我唐奕还从来没让自己人吃过亏,统一调配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众人虽还是心里没底,但说心里话,被这煞神杀怕了,那日在幽州还没开口就先宰两个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大伙儿都怕说出一个“不”字,又特么得见血。
况且,如今的情形也由不得他们说不。
“全听唐公子的。。。。。。”
。。。。。。
唐奕点头,既然他们都应下了,他也不废话。
入观澜的门到底是好是坏,现在说什么他们也自带三分忧虑。来日方长,且等时间久了,也就知道是不是吃亏了。
“还有一条!”
唐奕话锋一转,眼中隐有杀机。
“毛纺放在你们手里,挣多少钱,那是你们的事,但是!!”
“谁要是把这门手艺漏了出去,不管是大辽的贵族,还是大宋的富户,到时,可别怪我唐奕翻脸不认人!”
。。。。。。
——————————
送走了燕云豪门,吴育终于忍不住了。
“大郎,就这么把毛纺这么大个摊子交给了他们?”
吴老头很清楚,唐奕所谓的毛纺是多大的一盘棋。抛去利益上的收入,其战略意义就非同小可。
之前,为了筹谋燕云,唐奕把这门技术拿了出来,算情有可原,可是现在。。。。。。
燕云已复,这些北地豪门又都被唐奕治得服服贴贴,何不趁此良机把毛纺直接收回来呢?
“大郎要燕云平稳过度,完全可以许些别的好处,何必用毛纺这个利器呢?”
唐奕闻声,知道这老头儿是心疼了,轻笑道:“相公当知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啊。”
“哼!”吴老头儿撇嘴道。“狼?你也就套来几个狗崽子。”
“。。。。。。”
唐奕无语,看向宋庠。宋状元也是摇头苦笑,吴春卿这是关心则乱,忽略了唐奕这么做的另一层深意。
“春卿以为,毛纺就算收回来,又当如何?”
吴育扁嘴道:“当然是交给咱大宋自己的百姓来谋福利。”
宋庠又道:“那交给谁呢?”
“给。。。。。。”吴育一下子卡住了,他现在才有点明白唐奕的用心。
宋庠也适时解释道:“不说燕云现在也算宋土,这些燕云豪族也算是宋民,单是毛纺收回来给谁这一点,就值得商榷了。”
“毛纺当然要用羊毛,而产毛之地无外乎大辽和西夏。就算是不情愿,但是天然的优势,让临近两地的河北两路、西北诸路成为了毛纺最佳的滋生地。”
这是地源上的优势,使得毛纺一旦铺开,必然会以北方为产销中心。
可是,别忘了,不管是河北两路,还是西北诸州,都是保守派的大本营。
如今燕云已定,通济渠通航在即。南北水路已通,下一步,唐奕只要一回朝,新政将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宋朝堂的主题。
唐奕怎么可能把这么大的毛纺产业交到潜在对手的手里?
“除了这些,还有两个原因。”
“一来,大辽贵族之所以怠战求和,就是因为我已经知会了司马君实,只要大宋与大辽继续保持相对和平,对于大辽的羊毛收购不会像以前那般苛刻。而把毛纺留在燕云,也算是我的一种表态。”
“最起码,他们还是与契丹人做生意,心理上会有所缓冲。且燕云豪族我都没动,说明我唐奕是讲信誉的人。”
“二来。。。。。。”唐奕说到这里卖了个关子。“您老不觉得,毛纺在燕云,北方各州的仕族看着会很眼馋吗?”
。。。。。。
说到这里,吴育哪还会不明白唐奕的意思。
“臭小子,就你精!”
唐奕闻声,不以为耻,得意地咧嘴直乐。
而宋庠则是看着唐奕半真半假的笑道:“大郎还是快些把燕云这边的事务处理好吧,陛下可是盼着你这个人精还朝呢。”
“。。。。。。”
“盼我干嘛?”
宋庠、吴育闻言,神秘一笑:
“有惊喜!”
。。。。。。


第630章 盖棺定论
宋状元说有惊喜,那就确实有惊喜,而且还是不小的惊喜。
。。。。。。
燕云收复,大宋百年夙愿今朝得成,中原一统终于实现。
不说当下,就算放到后世,也没人能拿大宋不是大一统政权来说事儿了吧?
而大宋百姓在雀跃之余,人们才猛然发现,收复燕云的头号功臣是那个名声极臭的唐疯子。
那个自己贴钱给大辽,背负卖国骂名,却从来没给自己解释过一句的唐疯子。
那个连状元都不要的唐疯子!
原来,我们错怪他了。
一时之间,唐奕在民间的名声算是彻底反转,一时无二。
还唐子浩一个清白,还唐疯子一声喝彩,这样的呼声甚是高涨,甚至已经影响到朝堂上的相公臣子们。
而在朝中,文臣武将一边感受着民间呼声,一边也发现一个问题:
收复燕云。。。。。。
收复燕云啊!
这是什么样的功劳?
说句夸张的,就算官家直接封了异姓王,百姓肯定不觉奇怪,朝臣可能还觉得将将凑合。
而以白衣之身立此吞天之功的,以前有过吗?
还真没有。
问题就在于,唐奕立此不世之功,却还是一介白衣。。。。。。
有朝臣甚至开始上表,要给唐奕“追封”官爵,否则显得朝廷太不任人知用了。至于真正的封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