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也就是快乐快乐嘴,要是真不想干,也就不下山来了。
“那排班吧。”
曾巩立时拍板,他都要烦死了,恨不得马上上山躲个清净。
宋楷也不闹了,问道:“怎么排啊?要不按名次来排?今天先是苏子瞻和曾子固。”
他是观澜倒第一,这个排法,得两个多月以后才到他。。。。。。
“想的美!”曾巩先不干了。“抓阄,排在前面的自认倒霉!”
宋楷一撇嘴,心说,你就是不想认“倒霉”才要抓阄的吧?
不过,这几天曾巩也确实累坏了,开个玩笑还行,真到实事儿上,宋楷也得体谅他。
“那就抓阄!”
————————
下面等着的儒生们不淡定了,没你们这样儿的啊?
把天下仕子当什么了?抓阄。。。。。。意思是观澜随便拎出一个就能考教天下仕子?这也太狂了一点儿吧?
可是,你不满意也没办法,人家的地盘,人家做主。那帮土匪已经拿来纸墨,各自写名,开始抽签儿了。
无法,大伙只得打定主意,一会不管是哪两个来接待,必要好好羞辱一翻,让这帮土匪莫轻视了天下举人。
然后。。。。。。
宋楷。。。。。。苏辙。
“他…妈的!”
宋楷这个气啊,看着手里的“一号”直骂娘。
“怎么这么倒霉,特么第一天就是老子!”
曾巩幸灾乐祸地拍了拍宋楷的肩膀,“为庸先顶着,我等先回去小睡一会儿。”
“日!!”
。。。。。。
宋楷气,底下的人更气。。。。。。
有来回山早的儒生,早把观澜摸了个清清楚楚,这个宋为庸就是个二世祖,观澜倒数第一,开封解试排到一百四五十名的选手。
一百四五十。。。。。。
这是开封今年加了大批解额,放在往科,是连中都中不了的存在。
让他来考教天下仕子?简直就是侮辱!
。。。。。。
而宋楷一见曾巩他们要走,立时叫住,“等会儿。”
“干嘛?”章惇以为他要反悔。
“帮个忙,随手作两篇文章,写两首诗词。”
众人歪头心疑,“作文何用?”
宋楷不争气道:“笨呢!?”
“特么挨个看他们的拜贴,还有狗屁文章,得看到啥时候去?立个牌子,把文章往出一贴,觉得行的再来小爷这儿卖弄,否则,趁早滚蛋。”
“。。。。。。”
曾巩也是服气,宋楷主意还是挺多的。
看向程颢:“你去写两篇作文给他留下。”
程颢闻声一阵委屈,“干嘛是我?”
苏轼添油加醋地笑道:“你水平一般呗!要是我们留,就一个都进不来了。”
“日!”程颢怒了。
“不带你们这么挤兑人的啊?那宋为庸的水平还不如我呢,怎么不让他写?”
曾巩转脸对宋楷道:“那你自己解决吧。。。。。。”
说完,调头就走,实在不想在这儿闹腾下去。
宋楷气得不行,“没义气!”
瞅了眼同病相连的苏辙。。。。。。
“你写!”
“不好吧?”苏辙无语道。“我写,到时候一个都进不去,老师会骂的。。。。。。”
“。。。。。。”
山门前,无数个脑袋鸦雀无声地看着这两人在那儿“吹牛皮”。。。。。。
这是真没把天下仕子当回事儿,让一个小娃娃打发咱们,人家还老大的不乐意。
可那边,宋楷不依,“让你写,你就写!废什么话?”
好吧,苏小辙才十六,胆儿小。。。。。。
于是。
贡生们就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娃娃趴在那儿当场作文,只一会儿功夫,就写好了两篇文章、一诗一赋。
宋楷去院务那里取来一个大牌子,把苏辙写好的作文往上一贴。。。。。。
。。。。。。
“呃,今日人太多,小生还是等人少时再来吧。。。。。。”
。。。。。。
“不过如此嘛。。。。。。然。。。。。。肚子疼。。。。。。先走了。”
。。。。。。
“诗赋尚可,作文却一般。。。。。。非太学文体,晚生不擅长这种淡若白水的文章。。。。。。”
。。。。。。
宋楷心里冷哼,想进观澜?得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全然忘了,当初他来观澜的时候,还不如眼前这些人呢。
。。。。。。
当然,也有不识向的,自认才学无二,上来自找没趣。
可是。。。。。。
上来之后才发现,不说那个十六岁的妖怪,单这个开封解考一百五的二世祖就特么跟打了鸡血一样,谁都跨不过去!
。。。。。。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竟无一人过得了宋楷和轼辙这一关。
后来贡生们也算服气了,这哪是土匪?简直就是一群“雅痞”,连皮带骨都是黑的,热汗都带着墨水气。。。。。。
而且,别看这个宋楷平时溜里溜气,可是坐下之后,就完全换了一个人。
“文以主物,学以载道。。。。。。”宋楷此时正襟危坐,手里攥着一纸文章,真像个老学究一般,点评开了。。。。。。
“兄弟,你这文章写的确实漂亮。然,漂亮有何用?文章不是你粉饰前程的霓裳彩裙,而观世、评世、治世、言世之载具。”
“所谓济世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这是一篇《论》,说的是田亩税弊、农耕不勤之理。”
“但是。。。。。。”
宋楷面容肃穆,不见半分纨绔之相。
“你下过田吗?知道种田的人实际所想吗?既然说的是均州田政,可是均州有田几何?均税几何?年入农产几何?民这症疾又出之何处?”
对面的儒生被宋楷问得哑口无言,汗都下来了。
。。。。。。


第590章 起叛
宋楷还没说完。
“不瞒你说,凡我观澜学生作文,必要先查实,再阅文录。但凡有一丝不确定之处,师父们连笔都不让碰。”
一指身边的苏辙,“他也写过有关田亩的论策,可你知道吗?为了一篇文章,他看了不下百万字的农书旧册、各州农报,还亲自跑到京郊农户家中住了一段,体验农之疾苦,回来之后才敢下笔作文。”
“你想见范师?岂知范师收徒,第一句教导就是:千古文章事,重于百世秋!策论文章,马虎不得,也不是木香纸白的书房里就能写得出来的。”
那儒生听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所谓差距,这就是所谓差距!
“学生。。。。。。受教了!”
说完,连宋楷手里的作文也不要了,调头就走。
“四年之后,再来讨教!”
得!让宋楷说得连试都没脸考了。
。。。。。。
宋楷不以为意,心道,这样的贡生朝廷录取了也是浪费钱银。大宋朝就是养了太多只会动嘴,不会干事儿的庸官,才致使官冗难去的。
“下一个!”
贡生堆里闻声顿时走出一个年轻人,一脸堆笑地来到“宋教谕”身前。
“兄台。。。。。。你就让我进去吧!”
好吧,连文章也不递了,省得丢人。
“小生只是进去看看,绝不叨扰诸位相公。”
他是真想进去看看,观澜书院到底是怎么教出这样一帮牲口的。
“对呀。。。。。。”那边有人附和。“我们就进去看看。”
宋楷嘿嘿贱笑,慢摇着脑袋,“不行。。。。。。”
“起码得比得上我吧?”
“取解我可只考了一百四十七,在书院里可是倒数第一哦。。。。。。”
————————
观澜门前设了卡,名为筛选。
可是,以儒生考教儒生,无形之中,怎么看,怎么像是向天下仕子宣战。
虽说,在场的贡生们看了苏辙的文章,再听了二人的点评,心里是服气的。
可是,这毕竟是少数,有更多仕子没来过,道听途说之下,皆是心中不平,无不想看看,这个观澜书院到底哪来的这般狂妄?
于是,这个卡子不但没把贡生吓退,反倒引来更多的儒生前来“挑战”。
观澜门前俨然成了一处文会擂台,吸引八方仕子前来一较高下。
。。。。。。
唐奕现在可没心思管山门下的那些个烂事儿。
因为,耶律重元来信了!
。。。。。。
接到信,只看了一眼,唐奕立时心跳加速,面色朝红。
来了!
略一迟疑,疯了一般冲出小楼。
先到老师院中,给范仲淹看过之后,范仲淹也是一阵摇晃,险些晕厥。
“速去报于陛下!”
。。。。。。
之后,唐奕急速下山,直奔开封。
一个时辰之后,唐奕站在福宁殿外等着通传,直到此时,他依旧无法平静。
信中说,耶律重元终于要动手了,起事之期就在冬月。上请南朝,于起事之后认可其正统之名,准许其派使驻宋!
。。。。。。
赵祯此时正在殿中翻阅奏折,一听李大官说唐奕来了,还带着耶律重元的亲笔书信,眉头忍不住地抽抽了两下。。。。。。
“把信拿进来,人不许进来!”
好吧,赵祯还没消气儿,不想看见这个倒霉孩子。
李秉臣暗笑,也不多言,出去没一会儿就拿了一封手书进来。
赵祯翻开一看,腾的就站了起来,“让那小子快滚进来!”
李秉臣不敢有疑,忙不迭地出去叫人。心里还直打鼓,这是怎地了?刚刚不是还说不见呢吗?
这时,身后又传说赵祯的急吼:
“再传文宽夫、富彦国,速速来见!”
看来,是大事!
。。。。。。
唐奕进到殿中,正要行礼,“免了!”
“消息无误!?”
唐奕回道:“华联幽州主事刘韬亲自回来送的信,当是无误!”
赵祯缓缓点头,若有所思。。。。。。
“等文、富二人到了,再说吧。。。。。。”
过了一会儿,文扒皮和富弼二人急匆匆地进来了。
也是不等见礼,赵祯已经把书信递了过去。
二人一看,同时惊叫出声:
“这么快!?”
在他们的计算当中,耶律重元反叛,最大的可能是明年。
文扒皮冷静下来,略一思量,“也说得过去,耶律重元这个时间选的极好!”
“可是。。。。。。”
“哪有什么可是!”
唐奕哪有心思让他可是,立时分析起来:“这个时机选的确是极好!”
“一来,一进冬月,大辽依旧礼要进行冬猎,耶律洪基与五万皮室军皆不在大定,正好让他趁虚而入!”
“二来,冬月之时已是隆冬,大辽北境诸地大雪封路,耶律重元起叛,各部就算想拢兵勤王,也被大雪所阻。”
赵祯看向唐奕,“那你觉得,他能成事吗?”
唐奕沉吟道:“若我们不参与,最少七成胜算!”
抬头道:“耶律洪基聚拢兵源的速度远没有他叔父来的快,依咱们的情报,他手底下的皮待军只有六万之数。”
“而耶律重元可动用的北上之兵却有十万,加之大定无守,他可长驱直入。”
“先夺京师,控制朝政,再出重兵把正巡猎的耶律洪基堵在山里。。。。。。”
“。。。。。。”
“。。。。。。”
众人听到这里,冷汗都下来了。
一但耶律洪基被堵在山里,既无粮草,也无援兵,冷饿交加之下,耶律重元都不用攻,只一个冬天,耶律洪基自败!
见赵祯和两位相公一脸惊骇,唐奕急忙安慰道:“陛下不用担心。”
“耶律重元来信,意在安抚我朝别背后捅刀,也有让咱们第一时间出来发声拥他为正朔的意思。”
“只要咱们这个当世第一大国承认他的合法性,辽朝内部必定有人心虚怯战,他也好快速地稳定各部,顺利登位。”
“毕竟,现在大辽不想打仗的权贵不在少数。”
“但是。。。。。。”唐奕话锋一转。
“但是,这只是耶律重元一厢情愿的以为罢了。”
“这个信,咱们是一定要让耶律洪基看到的!”
赵祯点头,这也是之前计划之中的事情,刚刚也只是初闻之下的骇然罢了。
“那就依计行事,将消息透漏给辽廷吧。”
唐奕摇头,“现在还早了点。”
“哦?”
唐奕道:“现在就泄露给耶律洪基,他必定会准备万全。不光大定会有提防,甚至可能秘密招集自部,整兵以待!”
“如此一来,那事态必定反转,耶律重元这边反倒危险了。”
“于大宋最有利的情况,既不是耶律重元胜,也不是耶律洪基胜,而是两伤。。。。。。”
“只有两伤之下,咱们才能借机北进,一举拿下燕云!”
。。。。。。


第591章 孤注一掷(1600票加更)
大宋现在需要大辽乱起来。
这个“乱”要有一定的规模,否则,无法趁虚而入。
而这个“乱”还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否则,以大宋千创百孔的军队,还有紧巴巴的财政,很可能吃不下这块肥肉。
由此不难看出,唐奕虽然谋划了这么多年,但是其中的难度,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走差一步,都有可能失控。
一处掌握不好,就可能影响全局的布置。
唐奕与赵祯说明其中利害,赵祯沉重的点点头。
凶险!!
大宋也好,耶律洪基也好,耶律重元也罢,对于三方来说,这都是一个凶险无比的大势之局。
看向唐奕,“西夏如何?此局走到今日这一步,西夏人绝不能再掺合进来了。”
唐奕躬身道:“对于西夏,陛下倒是可以安心,李杰讹已经打开了局面,立足在夏辽边界,聚拢了一些党项部族。虽还不能对李祚谅正面构成威胁,但是却已经让其不胜其扰。这场大戏,李贼必定要缺席了。”
赵祯心下一宽,可文彦博和富弼却是面面相觑。
二人心道,李杰讹是谁?看来,唐子浩和官家还有别的布置,是他们两个宰相都不知道啊!
更想不到的是,西夏乱象突现,原来是咱们的手笔。
正想着,赵祯又说话了,“去把狄青叫来。”
李秉臣领命,急匆匆的又出去了。不多时,狄青来到福宁殿,一看文、富二人和唐大郎都在。
“参见陛下!”
赵祯虚手一托,“狄卿免礼吧!叫你来,是有一事尚需你的意见。依卿之见,我朝尚有多少可战之兵?”
狄青一怔,问这个做甚?但不敢有疑,略一沉吟道:“不知陛下问的是。。。。。。”
赵祯补充道:“马上拉出去就能打的。”
“拉出来就能打的?”
“十五万西军。”狄青也不墨迹了。“加上殿前司的神威军。”
“。。。。。。”
“。。。。。。”
“。。。。。。”
文彦博、富弼二人闻声,无不默然,赵祯更是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我皇宋拥兵百万,竟然只有二十万可战之兵了!?”
狄青一窘,“敢问陛下,是不是要对大辽用兵?”
“是!”
“何时?”
“一年之内!”
“那也就只有这二十万了!”
狄青解释道:“除了西军长年守边待战,满编满伍,且老弱之兵淘汰尽出,这十五万大军尚可一战。”
“余者虽有百万之众,然陛下别忘了,我朝除了在西北,已经五十年没打过大仗了!“
“禁军疏于武备、兵源老弱,加之。。。。。。”
后边儿的话狄青没往出说,加之将门空饷吃得太狠,五万人的一个大军,能有三万实员就不错了,剩下两万都只是兵籍上的一个名字。而那三万之中,还不乏白发苍苍的“爷爷兵”!
“除了殿直的神威军有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