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这么简单。
但是,隐性的结果。。。。。。却是微妙得多。
因为,赵祯对唐奕开始有了“客气”。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不好的信号。
客气之中,少了一丝亲密,多了一丝顾忌。
说白了,赵祯要是放在以前,大可以直接让文彦博来观澜查个清清楚楚,或者如韩曲、董平书一般,直接把这个梁山伯幽禁起来,封锁消息的来源。
可是,赵祯两样都没选,而是看似十足信任地让唐奕自己处理。
可事实呢?以前,赵祯跟唐奕可根本不需要这种“十足信任”,甚至没有君臣之礼,没有“让对方放心”这一说。
让唐奕自己处理,不是相信唐奕能处理好,而是怕,怕自己去处理,处理的不好。
放在从前,哪来的这么多客气!?
当然。
这份客气,有苏小妹那篇文章的原因,唐奕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透漏给了一个赵祯完全不任认的人。就算赵祯再任得过唐奕,但在他的潜意识里,至少唐子浩已经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人了。
而说到底,真的一篇考题就能让赵祯动摇吗?显然不是,问题还是出在唐奕自身。
这是一个必然,而且会随着唐奕离朝堂越来越近,而变得越来越显眼。
赵祯再仁,再视唐奕如亲子,也改奕不了一个事实:
他是皇帝!
————————
唐奕到了码头,却碰上个很尴尬的事情——没船。
观澜两艘专门往来京城的船,一艘让马大伟用走了。正好今天曹佾来找张晋文,回程的时候家船不在,用的观澜的船。而且,刚走了一刻钟。
唐奕想进城都没有船了,看了眼天色,此时已经是临近黄昏,要是再耽搁,城门一关,想进城就更麻烦了。
四下扫看,正好见一团妖火从码头的画舫上下来。
唐奕毫不迟疑,急走两步行了过去。
“借船一用!”
刚下来的冷香奴哭笑不得地看着自故自上船的唐奕,心说,真是个土匪,有你这么借的吗?
略一沉吟,又折回船上,却见唐奕扔给船工两锭金子,“关门之前进城,另有重赏!!”
船工看了眼冷香奴,冷香奴微微点头。
“得勒!您坐稳。”
说着,下船一顿支应,加了一倍的纤夫,急赶着向京城而去。
唐奕也不进仓,站在船头远望。冷香奴来到他身后,默默陪着。
“你跟来做甚?”
冷香奴无语,“这可是奴奴的船。”
唐奕不接话了,她爱跟就跟着吧。
。。。。。。
船行飞快,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开封城虽然还没到,但是汴河水面上的船支却是被超过去不少。
这时,前面一艘同向民船也是越来越近,到了近前,就见那边船仓里颠出一个人影儿,隔着水朝这边大喊:
“都什么时辰了,你进城干嘛!?”却是先走的曹佾。
唐奕看了他一眼回道:“面圣!”
“面圣?”曹佾不淡定了。
正要问,可是画舫太快,眼看就要超过去了,急令船工跟上。
可苦了这民船的船工,一队纤夫,追人家两队,幸好离开封城不远了,要不非得累死。
可就是这样儿,曹佾也是将将跟得上唐奕的船,一直到旧曹门才算跟上。
这时,天已经擦黑了,将将赶在关城门之前进的城。
在桃花坞码头下了船,曹佾也不管边上有冷香奴在。瞪着眼珠子就嚷开了。
“你没事儿吧?都什么时辰了?你面的哪门子圣?宫城早就闭宫了!”
唐奕面色阴沉,“简单,砸开便是!”
“。。。。。。”


正文 三月加更规则
一觉醒来,一堆人在帮苍山刷打赏榜,突然很感动,也有一丝恍然,不能再半死不活的了。
想了一下,三月加更规则。既然月票榜进了分类的前五,那索性就来一波吧。
一千月票打底,两百票加一更,当天到数儿当天还。
还不上剁手,以后用眼皮码字!
。。。。。。
打赏。。。。
好吧,打赏的口子还是别开了,我知道你们都很禽兽,会玩死我的。。。。
所以,想都别想!!不犯这个傻,也没那个体力了。
飘红加一更,意思意思吧。。。。
(嗯,刚才火炉哥的那个飘红不算。。。。)
。。。。。。
现在每天的月票数也就150张左右,大伙儿多扔几张,保证一天加一更应该没啥问题。
看你们的了。
(别扔太多,我虚。)


第583章 夜来
上来先推书《大唐风华路》
作者家中最近遇到了些难事,又让黑子喷得体无完肤,以致无心写作,甚至要放弃很好的推荐机会。
大家喜欢唐史的可以去看看,不喜欢也没关系,点个收藏,书评帮苍山留言鼓励一下也好。
我也是从困境中过来的,知道这种无形的力量有多珍贵,拜谢了。
这里也想对“山下”说:
磨难这个东西,近看,是苦;远看,是福。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原地等一等,山还在那里;向前迈一步,那“一步”就叫成长。
一路珍重!
《大唐风华路》,等那座山跨过去了,走远了,回头再看,必定是一路尽是春光、满眼风华。
————————
“砸开??”
曹佾突然觉得,这些年和唐奕一起练出来的大心脏,好像还是有点儿不够用,这孙子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曹国舅的认知。
特么宫门是你说叫,就能叫得开的吗?
大宋朝的宫城,天黑落锁,外边的人不准入,里面的人也别想出。
这是祖上立下的规矩!
就算你是皇帝的亲爹、亲兄弟、亲儿子,也别想进去。谁知道进去人之后,是不是又一出“斧声烛影”?
多了不说,庆历七年正月那场侍卫叛乱,整个尚药局差点没让一把火烧没了,刺客都冲到了内宫里面,这是多大的事儿?
可照样外面的人只能眼瞅着皇城火光冲天,被宫门隔绝在外,干着急。第二天开门之后,才知道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唐奕想把宫门叫开?祖上可显有夜启宫门的先例,而且,每次夜门大开都是大事,他这又是发的什么疯?
曹佾都快哭出声儿了,“祖宗啊,你可轻点作吧!”
“这可不是去汝南王府闹一闹的问题,那是大内!你还想跑到官家那儿发疯去不成?”
唐奕不说话,目无焦距地望着前方,他还真就是去发疯的。
“公子。。。。。。”
不知为何,冷香奴也忍不住惊声叫他。夜闯宫门,这可真不是小事儿。
。。。。。。
唐奕仿佛没有听见,头也不回地冲出桃林,穿过汴河大街,直奔皇宫而去!
他当然知道不是小事。但是,他拼搏了十年,君臣之间无间相处了十年,眼看着大事将启,鸿图即展,最最基础的根基却要出现裂痕。。。。。。
这是唐奕无法接受的。
在他心里,这才是最大的大事!!
为了这个,别说是去叫门,杀进去的心唐奕都有。
————————
已经入秋,夜凉日甚。
赵祯洗漱完毕,披着一件棉袍坐在寝宫的床榻边上发呆。
“陛下。。。。。。”李秉臣轻声唤他。
“早点歇息吧。。。。。。”
正月一场大病,让宫中上下都紧张起来。这大半年,赵祯也是尽量调养,每日天刚暗下来就早早休息,今天已经算是晚了的。
赵祯回过神来,有些怔怔地看向李秉臣,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秉臣,朕是不是老了。。。。。。”
李大官附和,“陛下还年轻,奴婢才真的是老了。”
他不提赵祯倒还不在意,李秉承已经七十多岁了。
“咱们都老了。。。。。。”
又继续不着边际地道:
“那小子十年前进京的时候,还是个娃娃,一晃十年就这么过去了,娃娃已经长成大人了。。。。。。”
“大人了。。。。。。不能再当一个孩子看了。。。。。。”
李秉臣本不想多说,可是听闻赵祯发出这样的感叹,有些不忍:“陛下心里明明不是这么想的,又何必。。。。。。”
“哦?”赵祯一挑眉头。“那你说朕是怎么想的?”
李秉臣一愣,陪笑道:“陛下说笑了,奴婢当然猜不透陛下心里想什么,只是。。。。。。”
“只是奴婢知道,陛下对大郎还没到那一步。。。。。。”
赵祯笑骂:“老滑头!让你说你就说!”
李秉臣这回笑出了声,边笑边道:
“其实,陛下心里清楚得很,十年确实不短,诸般人、事,也皆有变。但开封城里,唯一没变过的,可能就是那小子了。。。。。。”
赵祯点点头,又摇摇头。
“是啊,十年,唐子浩还是唐子浩。。。。。。”
说到这里,面容有些悲凄,“可能是朕真的老了吧!”
“陛下。。。。。。”
李秉臣想宽慰几句,却被赵祯拦下。
“朕明白你的意思,朕也从来没担心过唐大郎身怀二心。”
“那您。。。。。。”
赵祯抬起头:
“我相信唐奕,从未有疑。”
“但是,朕老了。。。。。。”
“朕压得住这条孽龙,可朕的儿子呢!?”
“他与朕没有二心,可别人呢?”
“。。。。。。”
李秉臣一时无言,而赵祯说出这句话之后,也有点反悔。
其实,他之前说的那句,“十年了,唐奕长大了”,也完全是在给自己打气。
他心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告诉自己,唐子浩不是那样的人,可他毕竟是皇帝,只要在这个位子上一天,就不得不考虑这些。
“秉臣,朕是不是。。。。。。”
“想多了?”
李秉臣有些不忍心,“陛下有所顾忌也属正常。。。。。。”
。。。。。。
“臣,王守忠请见!”
殿外突兀地传来殿前司王守忠的声音。
李大官眉头一皱,王守忠这个时候来求见,难道出事儿了?
赵祯也站了起来,“让他进来”
待王守忠进来,立时躬身不起,“深夜叨扰陛下,臣有罪。”
赵祯和蔼笑道:“什么深夜,这不刚黑天吗?说吧,何事?”
“呃。。。。。。”王守忠有点卡壳。“这个。。。。。。”
“唐子浩在宫外。。。。。。求见!”
李秉臣一怔,“求见?这都什么时辰了,这小混蛋又发的什么疯?”
赵祯却是沉默良久,随即。。。。。。
笑了。
也许,今天到这个时辰还没睡下,等的就是唐奕来叫门吧。。。。。。
“传朕旨意,开宫门!”
“宣唐子浩,福宁殿觐见!”
。。。。。。
王守忠汗都下来了,这一君一臣闹的是哪一出啊?
他是没招儿了,不来传个话,唐奕就站在宫外不走,这才壮着胆子来传话。
本来已经做好了和唐奕一起挨骂的准备,可哪成想,唐奕疯,官家竟也和他一起疯。
这要是开了门,明天朝上还不得炸窝?
“要不。。。。。。要不陛下再思量一番?”
“臣观唐子浩好像也并无大事。。。。。。”
赵祯朗声道:“不必多言,开城吧!”
“臣。。。。。。遵旨!”
好吧,王守忠只能当这对君臣都疯了。
他下去之后,李秉臣则道:“陛下真要见他?”
赵祯大笑,“老滑头!再来装傻,朕把你打发出宫去养老,再不用你这老大监伺候!”
李秉臣抿嘴轻笑,“陛下慧眼如炬,奴婢可不敢。奴婢还要趁着挪得动,多伺候陛下几年呢。”
眼见赵祯起身,要去外殿等着唐奕,李秉臣假装没领悟圣意。
“那依陛下之意,是在外殿接见,还是在寝宫?”
“嗯?”
赵祯一怔,略一思量,“也好,让他直接来这里见朕吧。”
李秉臣喜道:“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迎迎那小子,省得来了说出什么胡话,惹陛下烦心。”
“去吧!”
。。。。。。


第584章 皇帝的寝宫
开宫门,并不是那么简单。
王守忠得了圣令,亲自去宣德门外把唐奕接进来。然后一过陪伴,连过七道宫门、七个关卡,才来到禁宫内苑。
这时,整个后宫都被惊动。
曹皇后、张贵妃、苗贵妃让宫人一打听,说是唐子浩深夜进宫,都以为是出了大事儿,哪还有心思睡觉,全都起来聚拢到福宁殿前。
而福康听说唐奕来了,也是不放心,硬要来看看。
唐奕来到福宁殿前,先是看到了福康,微微点头,也不知道夜幕掩映之下,她看没看见。又越过一众嫔妃,直接准备进殿。
心里憋着事儿,哪有心思和曹皇后等人说话?
但是,李秉臣挡在殿门正中,显然不想他这么容易就进去,也不先开口,就那么冷眼看着他。
对于这位老大官,唐奕还是尊敬的,躬身行礼。
“见过李大官!”
“记得十年前,头一回见你是在回山,张嘴就是‘万岁’,一副疯疯颠颠的孩子相。”
唐奕一窘,“让李大官见笑了。”
李秉臣不吃他那一套,“可是,十年过去了,大郎也是二十有四了吧?”
“二十五。。。。。。”
“怎么还是那副疯颠不改?”
“。。。。。。”唐奕憋得够呛,不说话。
“唉。。。。。。”李秉臣叹道。“真是个一点不吃亏的小东西。怎地?陛下慢怠于你了?要半夜来宫里闹?”
唐奕还是不出声。
曹皇后在后面听得心惊肉跳,怎么的?唐大郎和陛下还闹上别扭了?
上前一步,“这孩子不懂事,总也长不大,大官还要多劝劝陛下,别和他一般见识。”
“是啊,是啊!”张贵妃和苗贵妃也都在旁帮腔。
福康更是急得手心见汗,怎么唐大郎还和父皇闹起来了。。。。。。
李秉臣见状,向曹皇后等人施了一礼,陪笑道:“几位娘娘放心,陛下宽仁,自不会与这小疯子生气。”
说着,让出门前,“进去吧,陛下在寝宫等你。”
唐奕一怔,“寝宫?”
却闻李秉臣又道:“你也要体晾陛下。。。。。。”后面半句李大官还是没说出口。
他想说。。他毕竟是皇帝。
不再与唐奕说话,下了台阶,好生安抚几位娘娘,劝她们回去。
。。。。。。
唐奕行到殿中,见前殿和一侧的书房果然空无一人,只得径直朝后殿走去。
这些年,唐奕来过无数次福宁殿,但是官家就寝之所的后殿,却是一次也没去过。
之前没事儿的时候还想过,见过皇帝的龙椅是什么样儿,见过皇帝办公的龙案是什么样儿,还真没见过龙床是什么样。。。。。。
看来,今天是能开开眼了。
可是,唐奕注定要失望了。
刚一进后殿,唐奕就愣住了。
这是。。。。。。这是赵祯的寝宫?真特么委屈了“寝宫”二字。
只见不大的后殿之中,一衣柜、一镜台、一帽架、一书桌。。。。。。
余者再无它物!
家什用度,显有金玉装饰,四壁更是空空如野,除了书桌上方挂着一幅字掩盖了几分素气。
可细看之下,还是赵祯自己亲手所书,并非什么名家墨宝。
乃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篇》的一句话——仁、者、无、敌!
而整个后殿最值钱的,可能就是那张四菱龙围大床。
而这张睡着天下之主的龙床,也是漆光黯淡,颇为陈旧,显然是用了多年,连翻新都没有翻过了。
这就是皇帝的寝宫?唐奕若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