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爱找谁找谁去!”
人多,杨怀玉不好和他使赖,只得板着脸道:“正事,没和你闹着玩!”
尹文若和范纯仁与杨怀玉不熟,但也知道这是一颗新晋冒出来的将星,与唐奕关系非凡。打圆场道:“大郎还是别没个正经,且听杨将军说说是什么事,别耽误了。”
杨怀玉感激地朝二人一拱手,又压底了调子,“真是正事。”
唐奕不情不愿地瞪了他一眼,“那就说说吧。”
杨怀玉一喜,“帮我要个人。”
“要人?”
“要什么人?”
“马军都指挥司治下,疾风营的营头。”
唐奕一皱眉,“军中的事儿你还用得着找我?家里知会一声,御前的兵也要得来吧?”
“这个不行,非得大郎出面。”
“为啥?”
“因为是石家那一系的属官。”
日!
唐奕想骂娘,你特么说不上话,我特么也不想张这个嘴啊!
石家与唐奕的关系现在十分的微妙,一来,之前有过过节;二来,唐奕闹不明白现在石家什么风向,是不是还与那家人关系不一般。
而石家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对唐奕是理让三分。当初因为阎王战马的事,也是唐奕一句话,石进勇就退了一步。
“能不能换个人,非要石家的人干蛋!?”
“不行!”杨怀玉一口回绝。“黑骑营必须这个人来带。”
“你大爷!”唐奕直接开骂。“你搞不定,就让我去得罪人?”
杨怀玉装傻,嘿嘿憨笑,“你面子不是大吗。。。。。。”
唐奕气得一翻白眼。
之前说过,大宋将门派系根底蒂固,谁提拔的兵,就是谁家的将。杨怀玉要的人是石家提拔起来的,自然就属石家一系。
现在,杨怀玉想把人家的人拉到自己的营里,人一旦过来了,升迁任用就和石家没关系了,全听杨怀玉做主。
这和挖墙角没区别,等于是明抢。
“要不,咱们换一个吧?”唐奕服了这位杨二哥,几近哀求。
“不行!”杨怀玉不吃这一套。“非他不可,可着大宋没有比他更合适的。”
日!唐奕败下阵来。
“回去等着吧,我想想办法。”
杨怀玉大乐,“那就定了啊,我等你好消息。”
说完,一溜烟儿跑了。
唐奕看着杨怀玉的背影,沉思了起来。
范纯仁见他眉头不展,劝道:“只一营校,石家还不至于不给这个面子。大郎何必为难。”
唐奕无声摇头,“我是不想和那一家沾边儿,麻烦!”
“为何?观澜商合独差石、柳两家,官家不会疑你,你又何必自警?”
唐奕道:“官家倒没什么,我是怕别的。”
。。。。。。


第531章 包圆儿的节奏
“怕别的?”
众人茫然对视,一时猜不出唐疯子还有什么可怕的。
唐奕抬眼看向众人,“你们没觉得,贾子明和那一家子人最近有点活分吗?”
“。。。。。。”
大伙儿一想,倒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贾子明在朝上已经参了唐奕两次了,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也没什么过激言行,但确是比以往要活分得多了,已不是这两年的那个隐形人了。
而汝南王府这次,也是因先前当街喝问唐奕,才有了城门这一出。
把这些事串联起来,倒真有一丝抬头的意思。
“大郎是怕那一家子又动什么心思?”
唐奕轻笑,“心思还不至于,但不死心是肯定的。”
“哦?”范纯仁轻疑。“何以见得?”
唐奕道:“赵允让自缢保节就是证明!”
“若是死心,那老王八蛋还至于去死吗!?”
“。。。。。。”
尹文若眉头紧皱,“既然早就知道,那为何不斩草除根!?还把贾子明特意留在京中?”
这几年,尹家大哥在雄州出知的是军务官员,性子里倒是多了几分硬朗。
唐奕肃穆摇头,“毕竟是皇亲,如何处置,陛下的想法很重要。”
“那至少不能留着贾老儿这个祸害吧?”
“不行!”唐奕语气更是坚定。“贾子明得留着!”
。。。。。。
“可这和石家有什么关系?”宋楷插话,还是转不过这个弯。“不管他们家与汝南王府有没有关系,你正常行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呗。”
唐奕低头不语。
范纯仁看着唐奕的表情,猜测道:“你是不想欠下石家的人情吧?”
唐奕一怔,沉吟良久,随后缓缓点头。
“算是吧。。。。。。”
范纯仁无语苦笑。
唐大郎什么都好,但也不是没有弱点。他太重义,欠不得别人什么。
当年,他欠了马家的活命之恩,把自己唯一的资产“唐记食铺”给了马家一半。
空口白牙忽悠了张家出钱帮他铺开生意,却还了张家一场绝世富贵。
否则,今时今日,邓州城里的一个小富户,哪有资格和大宋最顶豪门同主观澜商合。
更别说,他范家、曹家、潘家、杨家、王家,这几大家族了。
“现在石家与我互有忌惮、相敬如宾是最好的局面。”唐奕继续道。“一但欠了他家的人情,有了瓜葛,将来真有事求到我,你说帮是不帮?”
“那就不管呗!”宋楷嚷嚷道。“让杨二哥自己想法去,你不出面不就得了?”
唐奕苦叹:“唉,算了。。。。。。”
“欠就欠吧,杨二哥那边的黑骑营确实需要一个能兵善勇的悍将!”
范纯仁点头,“那就赶紧办了。办完之后,你也该收收心,好生备考了。”
“离大比可还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了,再不用功,看你这状元的宏愿可怎么还?”
唐奕横了他一眼,“看来,二哥也学坏了,也拿状元这个茬子来戏耍于我。”
范纯仁哈哈大笑,“谁让你牛皮吹上了天,我在扬州之时就知道唐疯子要考状元。”
“日!”唐奕暗骂,脸子一板,“都走都走,某要看书了!”
众人大笑,真就起身往出走。却是到了饭时,去填五脏庙了。
————————
帮杨怀玉要个人,虽然唐奕要欠个人情,但是实际操作却是不难。
让张晋文带上一些礼品到石家,张晋文现在可不是刚进京时那个没见识的小商户了。
如今一提张晋文的名字,开封上下谁人不知,那是唐子浩生意上的头面人物,与国舅曹景休、潘家家主潘丰,都是称兄道弟的存大。大宋的贵族圈子,多多少少要给他一点面子。
石家一见这位财神亲来,自是热情相迎。
张晋文也不拖拉,把唐奕的意思一转达,石进勇自然没有什么话说。唐子浩能让他来,就是给足了面子,哪有不允之理?
石家点了头,至于兵部那边的调令什么的,就更不是问题了,遂了杨怀玉的愿。
唐奕也就真的闲了下来,一心读书备战明年的大比。
这期间,来观澜书院求学的仕子也多了起来。
之前说过,大宋的科举实行的是解、会、殿三试,一共要考三场。
解试即是乡试,由各个州府组织应考,选拔各州精英学子送京参加会试。而会试得过才是殿试,也就是御驾亲考。只有殿试高中头名,才是真正的状元郎。
按说,解试未开,外地举子进京无用,就算再有才华,也得回州府过了解试才行。
可是,大宋早就有了“高考移民”这个概念。
因各州解试皆有配额,多则数十、少则只取三、五之数,唯开封一地取解最松。
说来也是正常的事情,不管哪朝哪代,京师重地的分数线肯定比地方要低一些,相对也好中一些。
所以,有条件的富家学子,或者是官宦子弟,都会选择把户籍迁入京城,在此取解。
一来容易中,二来高手云集,大家互有切磋,也是一种提高。
每奉大比的头一两年,都是学子进京的高潮,京中各家书院更是人满为患。
有自许才学过人的,当然挤破头的想进观澜书院。
对此,观澜还是往年的作派,可不是一概照收,而是取其中品学皆上者录之。
毕竟观澜名声越大,压力也就越大。上两界都考的那么好,这次要是中举比例下来了,少不得被人嚼舌头。
。。。。。。
从四月到七月之间这三个月,来观澜求学的人多,能留下来的却很少,也就那么十多个。
这其中多是唐奕不认识的,但也有名气不小的,比如——安南五吕。
安南五吕当然只是雅称,是指泉州安南治下的五个同族仕子,个个才学过人,不输同年。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吕惠卿、吕吉甫。
唐奕听人说那个白白净净的就是吕惠卿,着实愣了半天。
倒不是这小子名气有多大震住了唐奕,开玩笑,观澜里多大的“腕儿”没有?还差他一个吕吉甫?
关键是,他一来,然后。。。。
唐奕掰着手指着一算,“好像下一科能中的。。。。。。牛逼一点的。。。。。。都让观澜给划拉来了。”
这特么是要包圆儿的节奏啊!
。。。。。。


第532章 千年科举第一榜
做为一个穿越者,做为一个对北宋历史极为了解的穿越者,虽然现在的大宋已经被唐奕搅和得“面目全非”,很难再回到原来的轨迹,唐奕的那些所谓先知先觉,也很难再派上用场。
可以说,大宋将走向何方,唐奕已经很难再预测了。
但是,有一点却是他改变不了的,那就是,那些曾经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宋风流人物们,依旧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
嘉佑二年龙虎榜,也就是唐奕即将要参加的这场大比,被誉为“千年科举最闪耀的一科”。
看看这一科都考出来些什么人吧:
唐宋八大家里面蹦出来三个——苏轼、苏辙、曾巩。
张载、程頣(程颢连上榜的资格都没捞着),理学两大重要人物也出于这一榜。
章惇、吕惠卿、曾布——王安石变法最重要的三大人物。
而王韶更是一个为大宋扩土千里,打得西夏一点脾气都没有的一代儒将。
。。。。。。
唐奕为什么之前一直抗拒科举,这次却半推半就地想考了呢?
说白了,与这么多牛人同场竞技,这本身就是无上的荣耀。
就如同独孤求败仗剑天涯只求一败,遇到称得上对手的剑客会让他莫名地兴奋一般。
要么就不考。要考,就特么要与最强的对手一决高下!
。。。。。。
而现在,唯一算是“外人”的吕惠卿也进了观澜,那下一科,唐奕心说,把考场直接定在观澜算了。
下一科。。。。。。将是观澜书院的独角戏。
千年科举最闪耀的一科,也特么是观澜书院无敌大宋的一科啊!
。。。。。。
而当看到另一个名字的时候,唐奕比看到吕惠卿还不淡定了。
陈慥?
他怎么也来了?
对于这个名字,原本唐奕是应该没什么意外的,因为说起来不算是外人,陈慥是****亮的儿子。
****亮是景佑元年从观澜考出去的,与范纯仁、冯京同科高中。同年,朝廷赐雩县县令之职,任满三年政绩斐然,升宿州知府,因到任只有两年任期未满,是那一年观澜考出去的进士之中,唯一没有回京的。
此番****亮的几个儿子也已经成年,到了应考的年纪,所以给恩师范仲淹,还有好友苏洵来了信,把四个儿子,还有两个侄子,都送到了观澜。
所以,这个陈慥算是走后门儿进的观澜。
唐奕之所以对他另眼相看,不单因为他与****亮也是知交旧友。更是因为,****亮高中那年干了件自认为很牛叉的“好事”。。。。。。
都知道大宋朝流行榜下捉婿,这是千古佳话。
一朝得中,立地乘龙。
上到八旬老举子,下到十几岁的少进士,只要你中了,也别管你有没有家室,先抓回去再说。
当年,****亮金榜提名,像他这样儿正当壮年,长得又不赖的进士最是抢手,京中大户哪敢放过?于是,****亮很幸福地被人扛回了家。
而且,这家人来头还不小,河东柳家,大宋顶级将门之一。
可是,****亮有老婆,孩子都生了四个了。他又不肯忘义再娶,所以坚决不同意。
柳家见这后生不错,说什么也不肯罢手,一门心思要让他休了原配,娶自家女儿。
于是,两方就僵持住了,险些得唐奕出面才能把人要回来。
可****亮抖了个小聪明。柳家不放人,他就和柳家人商量:
“你们让我弃发妻再娶,这缺德事儿我****亮是肯定不干的。不过,你看这么着行不行?”
“我有个小儿子,模样俊朗、勤勉好学,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一定也能考上进士。要不,咱们两家做亲家如何?定下一个娃娃亲。”
柳家一琢磨,这事儿好像不吃亏。。。。。。
柳家死气白咧地要拉个进士女婿,无非也是想自抬一下身价。他柳家在军中再牛,出一百个将军,也不如一个进士来得的份量重,时代使然嘛!
现在,****亮要和他们结了亲家,也不错啊,即和文官拉上了关系,又没得罪这位新科进士。而且,万一****亮家那小子将来也中了,更省得他家再去榜下扛人了。
“行!!”
“正好老夫有一孙女,双闺:月娥。与你家小儿年纪相妨,正合适!”
柳家太爷最后拍板儿,这事儿就定了。
****亮回来和唐奕一阵臭显摆,你看看,没用你,我自己就搞定了吧?
可是,唐奕不淡定了,柳月娥。。。。。。
柳月娥!!
柳月娥啊。。。。。。
嫉妇河东狮啊。。。。。。
苏轼那倒霉孩子一句“河东狮吼”,让世人记住了怕老婆的“陈季常”,此后千年一直被人笑话。
原来,那个陈季常。。。。。。就是陈慥啊!
。。。。。。
“季常啊。。。。。。”唐奕看着眼前还是半大孩子的陈慥。“你爹给你定的那门亲,你知道吗?”
陈慥小脸儿通红,操着一口川音,像模像样儿地恭敬回道:“好叫唐叔伯知道,慥是知道的。”
“那你乐意吗?”
“父命如山,自是乐意。”
“不乐意跟唐叔叔说,我给你做主。”
“呃。。。。。。”陈慥一窘,心说,这小唐叔叔什么意思啊?
“慥是乐意的。。。。。。”
“唉!”唐奕悠然一叹,可怜的孩子。。。。。。
“对了,你和苏子瞻熟识?”
“自小玩伴,甚是交熟。”
唐奕急道:“离他远点,那货不是什么好东西!”
“。。。。。。”
陈慥无语,这话没法接啊。
回到学舍,见苏轼正坐在铺上看书。
“子瞻。。。。。。”
“啊?”苏轼抬头一看是陈慥。“有事儿?”
“你和小唐教谕是不是有什么过节啊?”
苏功一脸发懵,“没有啊!好久没去惹那疯子了。”
“疯子?”陈慥不解。
只闻苏子瞻道:“季常初入观澜,诸多事务还不熟悉,奉劝季常一句。。。。。。”
“什么?”
“离那疯子远点,那货不是什么好东西!”
“。。。。。。”
好吧,和唐奕交代的一样。
他可不知道,唐奕不让他和苏轼走太近,是怕将来他那点家丑被这货传出去;而苏轼不让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