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你大爷的!能不能来点高级的!?
用过中饭不过一刻钟,你特么咋醒那快呢?
下楼随着内侍到了张贵妃处。这次倒也没拿架子,直接让唐奕进去了。
厅中,张贵妃一身宝蓝华服,正襟危坐,霞帔彩冠配以其精细的五官,虽过了女人最好的年纪,但依然风姿卓然。
只是,眉宇间那几分英气,让唐奕觉得,这是个挺厉害的女人。
“听说你来找过本宫?”张贵妃一张嘴就是不阴不阳、不温不火的,让人听着好生气闷。
唐奕抿然,“陛下让草民来见一见贵妃娘娘。”
“见一见就完了?”张贵娘皮笑肉不笑的道,“本宫有什么好见的?”
“是没什么好见的。。。。。”
哐当。。。。
张贵妃一怔,万没想到唐奕说出这么一句。而她身后的屏风则是哐当一响,似是什么东西碰到了屏风。
“你好大的胆子,陛下让你来认错。你就是这般态度吗!?”张贵妃终于端不住了,声色厉敛。
唐奕依然风清云淡,“那草民应该怎样的态度呢?”
说完这句,唐奕不由一叹,缓声道““草民能来,不是因为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是陛下让我来的。”
“来了之后,草民也不是想向贵妃娘娘道歉,而是有一些话陛下不能说,但是草民却可以说。”
哐当。。。。
屏风又是一动。
张贵妃则被唐奕的几句抢白,和屏风的响动弄的心绪一乱。
“有什么话,陛下都会和本宫说,用不着你一个娃娃在此欺人!”
“草民欺人什么样儿,我想贵妃娘娘应当知道的。。。。。。”
“你!?”
张贵妃气的嘴色煞白,却一时无语。
“这么和贵妃娘娘说吧,陛下让草民来与娘娘道歉,是以长辈的身份要求晚辈,是没把草民当外人,这是亲疏之情,而不是君臣之谊。”
“草民能来,也是以晚辈听从长辈之心,来与贵妃娘娘说话。不然,娘娘认为,草民来见禁宫妃嫔合适吗?”
张贵妃这时恨不得上去挠花了这个唐子浩。
“晚辈?本宫怎么没看出你像个晚辈的样子!?进来之后,句句夹枪带棒,这是晚辈应该的?”
唐奕又是一叹,“那是因为娘娘现在还不是草民的长辈,甚至可以说是。,,。。”
“是什么?”
“外人。”
哐当。。。。。
这回唐奕都要忍不住笑了,您要偷听,也淡定点行不?
张贵妃反应不过来了,怎么绕来绕去,本宫成外人了?
她也不想想,就唐奕那张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她想在唐奕这儿找便宜,那可有点难度。
“草民也不耽误娘娘的时间,就直说了吧。”
“张尧佐一家于我的嫌隙,说白了,与娘娘是没有关系的。”
“怎会无关!?”张贵妃不干了。“那是本宫的族叔!”
唐奕摇头,“是族叔呢?还是娘娘在宫外的倚仗呢?”
“你!。。。。。”张贵妃瞬间色变,下意识地撇了眼屏风后头。
唐奕一下就戳中了关键。说心理话,对于张尧佐这个长辈,张贵妃是没有多少亲情的,甚至还有一丝怨恨。
张贵妃自幼丧父,与母亲投奔到张尧佐这里,而张尧佐不但没认下她这个侄女,反而以防人非议为由把他们母女赶了出去。
张母不得以,只能到齐国长公主府做歌女,抚养张贵妃。后来,又是齐国公主把她送入宫,才有了今日的风光。
“娘娘不必惊慌,这里没有‘外人’”唐奕特意把“外人”二字咬的重些。
“娘娘深居宫闱,恐无依靠,想在朝中找一个能帮着说话的人,这一点无可厚非,陛下知道也不会在意。”
张贵妃心中稍定,气势更弱,“你。。。。。。你倒是个敢说话的孩子。”
“既然娘娘说草民敢说话,那草民就再多说几句吧。”
“张尧佐不是个好依靠。。。。。。”
张家父子与汝南王府走的太近,不管从赵祯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别的方面考量,不但不能帮张贵妃什么,反而会害了她。
就算赵祯再好的脾气,能容忍一个有通敌之嫌的女人睡在自己身边吗?
“那。。。。。。”
张贵妃脸色一苦,她又何尝不知道?
自从那两父子得势之后,嚣张跋扈,还没见有什么用,却已经惹了一身的不是。
但是,又能怎么办?除了张尧佐,她举目无亲。
“娘娘是想说不靠他,靠谁吧?”
“。。。。。。”
“娘娘这是当局者迷了。”
“怎讲?”
“不论朝堂,亦或禁宫,谁能护着娘娘?”
“当然是官家。只要娘娘悉心侍奉官家,少些算计、少些争恩,官家仁爱,又怎会让娘娘受得半点委屈呢?”
张贵妃一怔,显然已被唐奕说动。只是马上又暗了下来,“子浩尚年轻,当不知这其中的规则。”
曹皇后有曹家做后盾,十几年无子依然后位稳固。
可是她呢?
除了张尧佐,她是无依无靠。一旦哪天一把火烧到她身上,朝里连个帮她说请的人都没有,那真是只有等死的份。
唐奕知道她想的是什么,拱手道:“娘娘的担心怕是多余的。陛下以仁治世,后宫曹皇后贤良礼让。从上古前秦往后数,就没有哪一朝、哪一帝的宫禁像陛下这般平静、祥和了。娘娘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若是娘娘还是心有不安,怕朝中有事牵扯娘娘,那娘娘觉得,草民可还够分量?”
张贵妃一滞,“子浩。。。。。。是什么意思?”
“若是娘娘信得过草民,草民可以当娘娘宫外的那个靠山。有人祸引宫墙,草民还是可以帮娘娘挡一挡的。”
张贵妃身子猛然一僵,“子浩,当真?”
随即又觉失态,稳了稳身形,偷瞄了一眼屏风。
唐奕抿然道:“其实,道理很简单,陛下是草民的长辈,若娘娘一心侍奉陛下,别无二心,那娘娘也就是草民的长辈。而曹家又是草民的朋友,这其中的关系以娘娘的智慧,应该是不难理清的。”
唐奕这番话,一半儿是给屏风后面的那位听的,另一半儿才是给张贵妃听的。
。。。。。。


第312章 势弱
人生最哈啤的事情就是,早晨一醒,就见万赏的大红字儿在眼前晃荡。。。
嘿嘿,感谢“苦海~孤雏”的万赏!
兄弟,你绝对是真爱!
——————————————
既然赵祯没把唐奕当外人,让他掺合到“家事”中来,那唐奕只能是发挥他大嘴的本色,什么炮都放了。
唐奕此番话不失真诚,但也留了一个心眼儿。
意思就是,你和皇帝站在一边,那就是与我唐奕站在一边。因为我是绝对的皇帝的人,这是给屏风后面那人听的。
同时,他也是在暗示张贵妃,在宫中与曹皇后少些争斗,多些照拂,那么不光是他,曹家亦是她的盟友。
张贵妃是聪明人,唐奕一点就透。
不由起身一拂,“子浩果然如陛下所言,是个心直口快的孩子,本宫受教了。”
“不敢!”唐奕急忙回礼。
张贵妃在宫中能老实些,对赵祯,对曹皇后,甚至是对唐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草民说这番话,倒是添着脸没把自己当成‘外人’了,冒犯之处,娘娘还要多多包含才是!”
“子浩,言重了!陛下待子浩如血亲,将来还要子浩多多帮陛下分忧呢!”
得。
屏风后面那位心说,早知道是这么个情形,早点把他叫来啊!这小子好就好在,知道什么时候该耍浑,什么时候该收着。
他是疯子?
那满朝就没有一个明白人了!
听着外间唐奕又续了几句家常体己的话,就告辞出去了,屏风后面的这位自然也就该出来了。
当然就是赵祯本人。
赵祯亦是好心,借着听听唐奕怎么“道歉”为名,其实就是在帮唐奕掠阵,省得张贵妃太过分,为难于他。
出来就见张贵妃局促地一拂身子,“臣妾。。。。。。”
“唉。。。。。”赵祯装模作样的一叹。“这个混蛋小子目中无人,说话也没个遮拦,爱妃莫要与之计较。”
张贵妃一喜。
赵祯这话,不责备唐奕逾越,反而倒像是帮自家小孩说情,言下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而且,还给了她台阶下。
张贵妃自然收回原来想要说的那番说辞,轻笑道:“这个却没觉得,倒是平添了几分寻常人家的生气呢。”
赵祯大笑,“爱妃是贤良之人,当然不会和那个浑小子一般见识。好了,朕且回去,晚上再来看爱妃。”
说着,就大步往外走,张贵妃是聪明人,应该怎么做,以后在宫中要如何自处,不用人教。
张贵妃一听赵祯晚上会来,自是喜上眉梢,“恭送陛下!”
待赵赵走后,张贵妃独自沉吟良久。
“来人。”挥手招来内侍,“去皇后那边传个话,就说等午休一过,本宫要去请安!”
。。。。。。
——————
唐奕这个美啊!
解决了张贵妃这个隐患,也除了唐奕最后一块心病。
最近真是诸事皆顺。
通济渠的疏导方案已经定了下来,来年开春儿就可征夫开挖。一旦南北水路一通,唐奕整个的商业布局也就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他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开干了。
与大辽莱州设互市的事情也有了眉目。
大辽要是莱州收宋商的税,可以啊,那大宋也要求在雄州互市收辽人的税。
耶律宗真一琢磨,这事儿好像不占便宜。于是给萧英来了诏谕,收税的事儿也就不再提了。
少了这一层阻隔,两国迅速达成协议,于来年正月起,在莱州设立権场互市,互通有无。
莱州那个破地方,别看是州府,其实就是个大农村。
事实上,除了燕云十六和辽朝五京之地,大辽别的州府都是大农村。
莱州城也就一万人口,辽人乐不得通过互市,让宋人帮他们发展起来一个富城。
再有,休养了三四个月的黑子也终于能下地活动了。
这一次是鬼门关前捡了一条命,要不是孙郎中医术回天,董惜琴照顾入微,这憨货可能就交待了。
。。。。。。
时间进入腊月,年关越来越近,随之而来的天气也越来越冷。
但,赵祯和后宫嫔妃,还有殿前诸臣,住的却更踏实了。
快过年了,皇家仪典也多了起来,年尾的大朝会,还有祭天祭祖,在回山是肯定办不了的。
按说,这个时候回宫住应该方便不少,可是,赵祯宁可往反于回山与开封之间,也不回去。
对此,朝中诸臣竟也默认了。
唐奕就奇了怪了,你们这是折腾个什么劲?
开个大朝会,都得大伙儿半夜就起来,着急忙慌地坐船进京。然后在大庆殿接待完百官和各国使节之后,再一路坐船回来,这不有病吗!?
他哪知道,现在就算他撵人,大臣们也不会走的。
观澜多舒服啊,虽然紧巴了点儿,但住的暖阁都是地龙取暧,又暖和,又干净。而且吃穿用度,都是唐子浩帮着张罗,全是当世最好的。
现在他们也算明白了,为什么南平郡王和鲁国公不在开封好好呆着,都要跑到回山来养老。
在这儿呆着,能多活好几年!
可惜,要么你关系够硬,和范仲淹交好;要么权位够高,否则,想来,人家也不要你。
这段时间,朝中又有了变动,而且,是大变动。
狄青南下,杨文广从西北急调随之征南,西北之地一下子没了两员重将,一时之间竟显空虚,大宋无将可用的尴尬也显现了出来。
无奈,赵祯只得把刚刚当上副相,还不足年的庞籍调回西北。恐其一人不足担当军政两务,又把丁度派了过去。
政事堂一下去了两人,接任之选却成了个难题。
按赵祯和唐奕的意思,当然是要让文扒皮回来。曾公亮这货有点木,一点儿都不听话;富弼又在内相的位置,理论上管不着政事堂的事情。
但是,文扒皮下去也是不足一年,就这么就回来了,也说不过去啊?
于是,赵祯想到了陈执中,那个直肠子,最起码听话。
可惜,赵祯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
把准备让陈执中出任参知政事的事情拿到朝堂上一议,立马招来诸臣的反对。而且,反对之激烈是赵祯没想到的。
这不但左右了赵祯的决定,而且让唐奕猛然惊醒:
文扒皮去年放出去了;宋庠这个紧跟赵祯脚步的谗臣也走了;如今庞籍和丁度去了西北,唐大炮还在扬州享福。。。。。。
不知不觉间,与观澜一条心的重臣就只剩下一个富弼,一个包拯,还有脑子不太灵的吴育。
而赵祯迫于满朝压力,调入京的那位参知政事,更是让唐奕心惊。
离京五年有余的贾昌朝,
又回来了。。。。。。
……………


第313章 曹觉之危
贾昌朝回京,唐奕就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这老货可比张尧佐难对付的多,不定起什么妖蛾子。
更让唐奕恶心的是,从庆历新政开始,就和范仲淹对着干的,顽固保守派也住进了唐奕给范仲淹建的书院。
而且,你还不得不招待他。
。。。。。。
而更闹心的事儿,还在后面。
这一日早晨,刚起来,回来没多长时间的曹佾就一脚踹开了唐奕的房门。
进来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把一份奏报复本甩在了唐奕脸上。
唐奕一看,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曹,曹,曹老二跑广南去了!?”
曹佾拍着桌子大喝:“我弟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你没完!”
唐奕苦声道:“不是,你等会儿。。。。。。”
一边好声安抚,一边又看了一遍奏报。
“特么,他惹这么大的祸,没个三长两短,有点难啊!”
这上面说,曹老二发疯发到广南去了,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儿,直接把一个广南将领的脑袋给切了。
这傻玩意儿,你就算私下里把人剁了,这事儿也好运作啊?
万军之中啊?
光天化日啊?
你就算是皇帝小舅子,也没这么个作法儿。这事儿,他也救不了啊!
“我不管!”曹佾咆哮着。
找了弟弟好几年,没想到现在找着了,却是以这样的方式找到的。
“你惹出了的事儿,你去给我把他带回来。”
“不是,仙长,咱能不能讲点理?”唐奕不干了。
“特么,你那弟弟在开封耍横儿也就算了,跑军中去装大爷,还切脑袋。。。这特么也怪我!?”
“反正你看着办!”
曹佾是真没了主意,明天这件就得在朝堂上炸开锅。现在,除了官家和唐奕,他也找不到别人了。
“你再看看这个吧!”说着,曹佾又把一份奏报甩到唐奕眼前。
唐奕一看,腾的就站起来了。
“邓州营!?”
曹佾知道,唐奕和邓州的那一营军汉关系匪浅,但,现在不是说那个的时候儿。
“你先看完再说。”
唐奕强压心里激荡,耐心看下去。
这是一份战报,报的是广南军将袁用不顾狄青将令,协近万将士冒然出战,大败而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