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看宋辽两国在政治上相互对立,宋人也十分仇视辽人,毕竟燕云在辽人手里。
但在大辽的民间,对南朝人却没有多少仇视。在普通辽民眼中,宋人更是追捧、憧憬的对象。
反而因两国民间不往来,辽朝百姓只能从诗词,话本之中听来南朝的美好。什么南人个个富贵,百姓穿绸披纱,连袜子都是丝织做的,如厕都用绢帕擦屁股等等,反正都传出花来了。
再加上大辽贵族通汉礼,学汉典,汉服、汉话已经成了贵族的象征,普通百姓自然也希望向贵族老爷们靠拢。
所以,刘韬这种南朝来的富商,在大定那简直就是蝎子粑粑——毒粪(独一份)!贵族小姐看不上,普通人家却捧得不行。
小刘同志从第一天到大定开始,各种异域小娘子的热辣攻势就没断过,于是他就‘免为其难’地挑了个还算看得上眼的。
正说着,那思奴哥端着茶点进来。唐奕又好好看了两眼,确实端庄俏丽,要不是个契丹女子,就算刘韬娶为正妻,也不算亏了这小子。
待思奴哥放下茶点,刘韬便叫她去趟华联的店址,把周四海叫回来。
“干让姑娘家的跑腿?叫个下人去不就行了?”
刘韬道:“铺子那边赶工,从家里带来的仆役都在那边跟着忙活,这边就剩一个做饭的。”
要不是知道唐奕差不多这几天到,他们几个每天轮留在家守着,这会儿刘韬也肯定在铺子那边。
“怎么不多雇几个当地的辽人?”
“契丹族裔的不好雇,渤海人等下等族裔还是不难雇的吧?再说,辽朝还有奴隶,买两个充人手也是好的。”
“周伯说,出来了,就得处处帮东家省着点。”
唐奕暗暗点头,看来,周四海还是挺靠谱的,别管人品怎样,对潘家的忠心是真没得说。
。。。
约莫着过了一刻多钟,周四海和童管事从外完急匆匆地进来。
“见过东家!”
老头进来就给唐奕行礼。
唐奕连忙把他扶起来,“大掌柜身体可还好?北方冬寒要注意身体!”
“劳东家挂念,老夫身体没问题。”唐奕点点头,给刘韬使了个眼色。
刘韬会意,让思奴哥下去,然后把房门关上。
周四海也不废话,“现在新铺装饰己经停当,只等运力一到,拉来货品,腊月中差不多就能开张。”
“那件事办的怎么样了?”
“也已办妥。”说着,他让童管事到他屋里,取来两张契书交到唐奕手中。
“按东家的意思,结交了一些辽朝贵族,并拣选了两家。”
唐奕接过一看,不禁暗赞,周四海办事,确实有一套,这靠山找的是真准。
这两份契,每份两成新铺的股份,一份给了燕赵国王耶律洪基。此人正是辽帝最看中的儿子,多半会顶替耶律重元登上储君之位。
唐奕点头,他知道这个耶律洪基不但能当上储君,而且更能成为大辽皇帝。
一看第二份,唐奕乐了,“怎么又是萧惠?”
周四海一愣,“有何不妥?”
唐奕摇头道:“没什么不妥,你挑的很准,这事办的也漂亮。”
把两分契书收起来,又从黑子手里接过三份新契。
“你们三个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签了吧!。”
周四海接过一看,猛的一惊。。。。。。
“东家!这可使不得!”
。。。


第218章 萧氏兄弟
华联仓储虽然把铺子开到了大辽,可唐奕知道,这是靠的政治因素。
在两国邦交的蜜月期把铺子顺利开起来容易,但要还想靠着这个把铺子顺利开下去,那就有点天真了。说不定哪天,两国关系不好,那分分钟他的铺子就得让契丹人给端了。
于是,唐奕只能玩起了在大宋那一套手段——利益捆绑。
老子舍得花钱,直接就送股份!
把辽人和自己绑到一块,到时候,只要两国不到刀兵相向的地步,他也就不至于受到牵连。
。。。
而在大辽,最粗的两根大腿当然就是帝、后二族。
后族之中,最有实力的当然就是萧惠了。唐奕没想到,刚到大辽,就有两件事情都跟这个萧惠有关,也算是缘份。
而现在的耶律洪基还不是一国之君,甚至连皇储都不是,绝对的潜力股。再说,这时候有人给他送钱,正是雪中送炭,他还不乐呵呵地收着了。
周四海在他没到大定之前,就已经把辽朝最粗的两条大腿找了出来,而且一把抱紧了,说明这老货还真的有两下子。
他办事得力,唐奕也不吝啬。
同样的道理,要想周四海、童远山和刘韬踏踏实实地在异国为唐奕的利益集团卖命,唐奕能做的依然是利益捆绑。
那几份新契就是给他们的,周四海占辽朝华联五分股,刘韬和童远山每人二分。
“东家!这万万使不得!”
周四海拿着契书的手都有点颤抖。
五分股,看似不多,但这可是华联的股,一分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给你,你就拿着,我唐奕啥时候亏待过自己人?”
“这这。。。这太多了!”
“是啊,少爷。。。太多了!”刘韬脸色煞白的附和道。
他一个二十岁的青年牙子,哪想过一下子就成了家财万贯的巨富?
“别废话!都是男爷们,利索点!”
唐奕一甩手,懒得和他们在这事儿上絮叨,扯开话题道:“我来问你,刘韬这小色胚都找了个辽娘,周掌柜不会也藏了个番婆子吧?”
周四海还真被他带跑偏了,脸色一窘,“老夫岁数大了,可经不起番婆子折腾,比不得他们年青人。”
“他们?”唐奕玩味地看向童管事。“好你个童远山,你也藏了一个?”
和着从范镇到王咸熙,再到刘韬、童远山,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到辽朝来腐败的。
“啊,啊??东,东家叫我?”
童远山这时才从那两分股份的事儿里回过味儿来,这货还当这趟大辽是苦差,哪想过还能混上华联的股份。
。。。。
又在屋里聊了一些新铺的事情,唐奕就起身告辞了。
他此来大辽的主业是书院设阁,华联这边有周四海等人照应就行了,根本不用他操心。
回到使馆,就听仆役说,范镇找他有事。
到了范镇住所,发现萧悦林也在,而且还多了一个比萧誉小上两岁的少年。
是萧誉的弟弟萧欣,字悦木。
萧欣显然没有二哥那般沉稳,打招呼都透着几分欢脱之相,倒和贱纯礼的性子有几分相像。
叫唐奕来,主要是辽朝礼部已经把国子监的地方收拾出来了,范镇问唐奕什么时候过去做个交割。
唐奕一想,那就明天呗。
人家师徒聚会,说完了正事,也就不想多留,唐奕起身要走,不想却被萧誉叫住了。
“唐公子,此来我大辽,可带了南朝最新的诗文集子?可否先予为兄一观。”
唐奕抿然道:“有何不可?萧公子走时,到我那里来拿便是。”
萧誉闻言一喜,其实,昨天他就想管唐奕要了。只不过第一次见面,唐奕又是刚到,没好意思开口。
范镇道:“我这里也没什么事了,你们就随子浩一同下去吧。”
萧氏兄弟行礼称是,小心地和唐奕退了出去。
唐奕不由在心中腹绯,马背上的民族一但离开了马背,和汉人又有什么区别?这两位已经比汉人还汉人了。
出了范镇住处,萧欣果然露了原型,“可憋死我了!范师父都不笑的,害得我也跟着扮了半天的死人脸。”
萧誉嗔怪道:“你老实点,让唐公子看了笑话!”
唐奕连忙摆手,“可别!这样儿挺好,做人不累。”
萧欣闻言,指着唐奕笑道:“我有预感,咱们会成为朋友。”
“一会儿我做东,看咱们能不能成为朋友。”
唐奕道:“何必麻烦?我那就有好酒。”
“就这么定了!”萧欣一声欢叫,北人爱酒可是一点都不亚于南人。
萧誉看着这两个货几句话就打成了一片,不禁摇头苦笑,“怎么倒成了我有些做作了?”
“正解!”
“正解!”
唐奕和萧欣异口同声叫道。
随即三人皆是大笑出声,好不痛快!
。。。
到了唐奕那里,唐奕一面叫黑子去取几坛千军酿和醉仙,并备上小菜,一面直接带着二人到了自己房里。
从书箱里搬出一摞的线装本推到二人面前。
“第一次见面,也没什么可送的,两位看上哪本直接拿走就是。”
萧誉眼前一亮,拿起一本惊道:“这,这是范希文的时文杂记?”
“还是手抄本?!”
唐奕得瑟道:“还是老师的亲笔手抄本呢!”
这一堆,可不是大辽市面上那种书商的印刷版文集,都是观澜书院几位师父的亲笔手稿。别说在大辽,就算是在大宋,也是极其珍贵的。
“还有河南先生的集子。。。”萧誉越看越喜欢,这可都是独本。
还有南朝己丑科进士前五十名的应试策论合集,这种合集可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转眼功夫,萧誉就抱了十几本,每一本都想要,每一本都舍不得放下。
最后,他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如此珍贵之物。。。。”
唐奕摆手道:“拿走,拿走,不用客气。这东西我有得是,在开封的家里都能码一屋子了。”
萧誉听了,不由得一阵羡慕。他痴迷汉学,要是也能有范仲淹这样的老师,那该有多好。
萧欣倒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书堆里一阵翻找。
“子浩,你这有最新的词集吗?”
“词集。。。。”
原来萧欣喜欢词!


第219章 北朝一贱
萧欣一心想找词曲集子,唐奕一摊手,“这里面还真没有。”
“你们知道的,现在不是学词的时候,老师严令,现在还不能碰词。”
二人遗憾点头。他们明白,对于以科举为目的儒学学子来说,过早沉迷于写词并不是什么好事。南朝那个柳永就是个例子,少年填词,结果落得了个一生蹉跎。
唐奕见两人都有些失望,便问道:“怎地?悦木喜欢写词?”
不想,萧欣摇头不语,翻找的动作也停了下,那一桌子的大儒手扎似是对他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萧誉见状接道:“他这是帮别人找的。”
唐奕立刻了然,看他那么上心的样子,那人多半是个女子了。
要说与这兄弟二人还算投缘,唐奕一想,算了,放点血吧。便回身进到里间,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连封皮都没有的笔记。
“看看,这个入二位的眼不?”
萧欣接过一看,顿时欣喜若狂。
这虽是一本随笔,可翻开第一页就是南朝大词人柳三变的作品。又随手翻看了几首,发觉竟都是在辽朝没有的柳词,想来应该都是新作。
“入眼!太入眼了!”萧欣越翻越喜,连连道谢,“多谢唐兄厚赠!”
唐奕急道:“这个可不能送你,只能借你回去泡妞,抄完要还的。”
这上面,柳师父的词还是小事,主要是唐奕自己做了许多标注,还真不能送人。
唐奕会弹吉他,对音律也算偏爱,因而对北宋的词牌曲目多有所探究。可古代曲谱对于只识后世简谱的唐奕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
古谱不但与现代乐谱音阶不同,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准,而且记谱的方法,又是‘工尺谱’,又是‘减字谱’,要是不专门去学,根本就看不懂。
所以,唐奕特意跟董惜琴这个音乐大家学了好久的古谱,还做了记笔。
这本就是唐奕学谱时用的,不但有柳永的私藏名词,更有诸多董惜琴的音律心得及其独门的琴艺指法,还有就是唐奕把后世的一些歌曲用古谱重新标注的注释。
只此一本,不说是当世乐者的不二宝典,可也差不多了。
。。。。
萧欣一听只借不送,嘿嘿贱笑着靠了过来。
“唐兄,不要这么小气嘛!送与小弟又如何?反正你守着柳七公,想要什么好词没有?”
唐奕苦笑道:“你这嘴脸与我那兄弟还真是一点不差,都能组成南北双贱了!”
“南北双剑?”
“是‘贱’。。。。。”
“哈哈!”萧欣笑道:“那我就贱到底了!”
一扬手里的曲谱笔记,“小弟谢过了!”
唐奕苦着脸,“你还真不打算还了啊?我两年多的所学可都记在这一本里了,要不这样。。。”
唐奕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你回去抄录一份,把抄本给我送回来,原册留给你,这总行了吧?”
萧欣一想,“也好,过几天给你送回来!”说完,把笔记小心往怀里一掖,“走走走,喝酒,喝酒!”
萧誉见他如此,不由暗骂:“你小子急什么!?我还没挑完呢。。。。。”可又没法再多做停留,只得依依不舍地出了唐奕的房间,心里还暗自打算着,他日再来搜刮。
。。。
外间,黑子和君欣卓已经备好了酒菜,萧誉见君欣卓端庄俏丽的模样,不禁多看了两眼。心说,南人还真是异于北方,这等肤白貌美,身姿纤细的女子在辽朝可是不多见的。
而萧欣则盯着桌上的一套千军酿不放,一脸的呆滞。
“乖乖!只当唐兄是个穷书生,原来是个狗大户,千军酿典藏啊!”
唐奕一笑,“与两位兄弟相交甚欢,自然要用最好的酒招待最贴心的客人。”
萧誉也看到了桌上的酒,咂巴着嘴道:“那也用不着这么好的酒。。。。。太奢侈了。。。。。。”
千军酿就算在大宋,那也是最最顶级的宴请用酒,八千八百八十八贯的售价,真不是一般人喝得起的。而在大辽,这酒可就不是用来喝的了,那是用来当传说的。
要知道,北朝可没有南朝那么富裕。在大宋,这酒就算卖得再贵,也总有人喝得起,可在北朝就不行了。整个大辽一年朝廷的税入也不过几百万贯,只是大宋的几十分之一,喝得起这个酒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去岁,萧英使宋,回来给辽帝带了一套这酒作礼物,耶律宗真愣没舍得喝。而那些大辽贵族,也只是听说南人有这么一种万金之酒,知道辽帝宫里藏着一套,见是没几人见过。
萧欣可不不在意什么奢侈不奢侈,欢叫着抢坐下来,抱着酒瓶子不放。
“终于能一尝这万金之酒是什么滋味了!”
唐奕笑道:“尽管喝就是,不够还有!”他可是把今年三十六套千军酿的一多半都带到大辽来了。
萧欣抱着酒道:“咱也不能白喝你的,等过些日子,本公子还你两套!”
唐奕摇头,心说,还用你还?
萧欣见他摇头,以为唐奕不信,靠过来低声道:“可不是大话,实话跟你说吧。。。。。”
“说什么?”
萧欣神秘兮兮的地道:“听说过华联仓储吗?”
“呃。。。。。。听,听说过。”
“你们大宋的华联仓储在大定开了分号,我家里有那铺子的两成份子。”
“。。。。。。。”
“千军酿典藏是华联的招牌酒,这你知道吧?”萧欣继续卖弄。
“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