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第7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过多久,柳小七拿着苏澄的电报来请假,说赵国有趣他想去玩玩。贾琮看他郑重其事,以为是贾敘安排的,遂向他介绍了下隔壁时空的那个于敏中。

    苏澄听罢思忖良久,托起腮帮子道:“琮师叔说,于敏中原本的命运是背着鞑子皇帝贪墨赈灾钱款,直至死后才查出来。人还是那个人。纵然换了个主子,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柳小七也托着腮帮子:“他会不会背着赵王贪墨库房官银?”

    “不好说。要是刘全大人帮着他,赵国非散架不可。”

    “世子的礼单子怎么处置?”

    “送都送来了,就收下呗。”苏澄道,“让贾氏马行运回京城去。这回帮他们赵国防洪可没少花钱。”

    后头两日苏澄依然跟着贾敘忙碌。贾敘给赵王上了封折子,说今夏之洪水乃赵国最要紧之事,但有失误赵国必危,自荐跟着燕国的苏大人一道去,协助她做些联络赵国县令调动赵国民夫之事。赵王应允。而苏澄则收到了赵国世子送来的十首诗,皆有追求之意。苏澄看罢便随手撂在一旁,柳小七拿去扔了。

    再过一日贾敘便要领着苏澄等人启程了。晚上,苏澄正在查看卷宗,外头有人进来回道:“世子求见。”

    柳小七在旁道:“苏大人已歇下了,烦劳世子明儿再来。”

    苏澄瞪了他一眼:“明儿一早咱们就走了。”乃命“请进来。”

    不多时,赵国世子走了进来。他二人一看,这世子眼神涣散、脚步虚浮,显见酒色劳身。此人望着苏澄笑拱手道:“这位就是苏大人吧。”

    苏澄忙还礼:“世子殿下你好。不知来找下官何事?”

    世子笑道:“何事?我不是给苏大人写了诗么?”

    苏澄道:“那诗写得没头没脑,下官看不明白。”

    “哪儿不明白?我解释给大人听。”

    苏澄道:“殿下与下官之前从未见过面。没有谁会爱慕一个没见过的女人。”

    世子道:“不必见面。苏大人之才貌举世皆知。”

    苏澄摇头:“下官虽有点子才貌,远远够不上‘举世皆知’这四个字。世子若想开玩笑,这玩笑过了些。”

    世子晃着脑袋瞧了她片刻,站起来道:“我并非开玩笑。这样可好?苏大人去帮我治河,我去江西求见苏知府,向他提亲。”

    苏澄悠悠的道:“很遗憾,我的婚事我老子做不得主。”

    “哦,明白了。”世子转身就走,“那我进京向燕国摄政王提亲。”一面说着,人已到了屋外。

    苏澄与柳小七面面相觑了片刻,柳小七闲闲的道:“让他去呗。贾琮不削死他。”苏澄瞧了他一眼,捧起茶盅子吃茶。

    就在此时,那关将军来到贾敘府上。他道:“下官瞧燕国那些壮丁委实像是兵士,偏拿不到证据。刘大人可否带几个末将的斥候同去?”

    贾敘想了想:“那好,只扮作是本官的护卫。”关将军遂喊了几个人上前,让他们跟着贾敘。贾敘道,“不过本官觉得,燕国之兵力强过赵国许多,且两国毗邻。若有谋夺我国土地之意,不用借什么壮丁,直打过来咱们毫无招架之力。”

    关将军一叹:“末将亦有此念。倘若那些人当真不是兵士,没法想象燕军是个什么模样。”遂又商议了些话,告辞而去。

    次日,贾敘苏澄等离开邯郸治河去了,赵国世子亲送出城外十里亭。而后他并未回府,只说有要紧事上京城逛逛,领了群护卫扬长而去。赵王听说了以为他去玩耍,连连跌足骂道:“国中将逢大灾,他还有闲工夫瞎逛!”又恨自己没第二个儿子。

    傍晚,赵国世子赶到京城,寻到驿馆投宿。驿馆小吏听说是赵国世子来了,忙替他安排院落。半道上,赵世子打听荣国府何在。小吏道:“荣国府贤国府都在宁荣街呢。”

    可巧有几个人与他们错身而过,听见了。有个少年便含笑问道:“这大哥找荣国府作甚?”

    赵世子道:“有件要紧事同摄政王贾琮商议。”

    少年身边一个儒生探出身来:“贾琮有点忙,不大好找。”

    赵世子道:“我有极大的便宜找他,他必得空。”

    儒生挑起眉头:“哦?什么便宜?”

    赵世子嘴角浮出一丝笑意,懒懒的道:“跟他求个女人,送他一块地盘。”

    儒生嘴角亦浮出一丝笑意,亦懒懒的道:“只怕不容易。燕国的女人都挺值钱的。”

    赵世子转到他跟前:“我拿赵国跟你换苏澄大人,可好?摄政王爷?”

    儒生果然是贾琮,打量了他几眼:“你是……”

    驿馆的小吏忙低声道:“王爷,这位是赵国世子。”

    贾琮微微皱眉:“我若没记错的话,赵国世子正妃于氏,乃于敏中大人之女。”

    赵世子面色冷了冷:“休了她便是。”旋即涎皮赖脸笑道,“听说但凡苏大人愿意,能随意挑位王爷之子入赘苏家。本世子如何?”

    贾琮瞧了他半日,他只笑着不语。贾琮抿了下嘴:“你想入赘苏家,拿赵国换我家澄儿?”

    赵世子负手晃了晃身子:“不错。赵国。”

    “不换。”贾琮撂下两个字便走。赵世子面上一僵。走了两步,贾琮停下并未回头,“你们赵国那么绿豆大的地方,比东瀛燕属还小。且穷。且有水患。且多贪官污吏。你知道北美有多大么?是赵国的两三百倍!世子殿下,我们燕国缺什么都不缺地盘。”

正文 第877章

    赵国世子赶到京城; 欲以国土换苏澄,让贾琮一口回绝,面色尴尬。贾琮身边的那少年微微皱眉劝道:“祖宗得来基业不容易; 世子岂能随意丢弃。”

    赵世子哼道:“谁稀罕。”乃袖手而走。

    贾琮闲闲的道:“自己不出息、斗不过老丈人,想靠人家帮忙是没用的。”赵世子怒而转身。“有拿国土换女人的劲儿,干嘛不离家出走?先头那位楚王不就是撂挑子了?”贾琮顿了顿; “哦对了,你要是不喜欢你媳妇,可以跟她和离嘛。”

    赵世子吼道:“和离?那老妖婆肯答应?”

    贾琮秒懂老妖婆是谁; 摊手道:“连和离都不答应,她能答应你休妻?二十多岁的人了还被母亲管束; 你羞不羞?”

    赵世子愈发大吼:“她不是我母亲!”

    贾琮眉头动了动,旋即猜大约是去母留子之类的手段; 诧然道:“既然不是你母亲,还忌讳什么。”

    赵世子眼睛都红了:“我母亲在他们手上!”

    “嘶……”贾琮抽了口气。

    少年茫然拉了拉贾琮的衣袖:“他说什么?”

    贾琮拍拍他的肩叹道:“你们这样的人家; 大概少有他们这种事。大概就是大老婆抢了小老婆生的儿子对外说是自己的; 然后又把小老婆抓起来威胁儿子听她的话娶她的侄女……额,外甥女; 不然就欺负小老婆。”

    少年瞠目结舌:“世上竟有此事!”

    “多了去了,在后院稀松平常。”贾琮道; “厉害的小老婆弄死大老婆的儿子也是常事。”他看了赵世子一眼,“赵王只得这一个儿子,只怕也有王妃的手段。”

    赵世子懒洋洋的道:“那倒没有。”贾琮一愣。赵世子冷冷的道,“他只有一个儿子不是老妖婆的手段。”他哼了一声; 凑近贾琮,“听说王爷乃天人下界。若能猜出这里头的缘故,我不用入赘给苏大人,依然将赵国送与你,如何?”

    贾琮看了他几眼:“信息量太少,没法子猜。”乃思忖片刻,“世子能不能告诉我,你可有爱慕的姑娘?”

    那赵世子神色骤变:“与你何干。”

    贾琮点头:“那就是有。明摆着你堂兄与爱人私奔的先例,你为何不仿效?”

    赵世子面容抽搐,闭了会子目道:“不是告诉你我母亲在他们手上?”

    贾琮看着他道:“这是其中一个缘故,肯定还有别的。”乃挥了挥手,“好了。我去查点别的资料再猜,你安置行李去吧。祝你在燕国玩的愉快。”遂不再搭理他,拽着少年走了。

    赵世子在后头望了他们半日,问小吏:“那个一本正经的孩子是谁?跟白痴似的。”

    小吏道:“衍圣公府的小少爷。”赵世子吐了吐舌头。

    孔允宪年纪尚小且经历单纯。到前头拐了个弯子,似惊似叹道:“竟有这样的事。”

    贾琮叹道:“我家宝玉哥哥就差点死在我二叔的小老婆手上,我祖父的庶子让我祖母弄死了两三个。女人的本事之大,时常让男人无法想像。这份能耐全都花在弄死彼此的儿子上多可惜,拿去建设国家多好。太浪费了。”

    孔允宪不觉点头:“如此看来,女子出门做事也有道理。”乃好奇问道,“王爷,你猜的出来么?”

    贾琮道:“他提供的信息已经足够了,我只需再验证几个细节便好。”

    “啊?!”

    说话间他们已快到驿馆大门口了,贾琮笑道:“走,我带你查去!”

    二人上了马,贾琮领着孔允宪绕了大半个京城来到城西一处小巷。巷口有个铺子,门口挂了块招牌,上书“猎鹰书局”四个字。走近书局,里头有两三个客人正在看书,柜台上趴了个孩子在练字,孩子身旁站了个中年人看着。

    贾琮招手:“柳四哥你好。”

    柳四抬头:“什么风把王爷吹来了。”

    “跟你们买点东西。”贾琮道,“赵王那几个生了郡主的侧妃与正妃张氏关系如何?她们的娘家喜不喜欢女儿。”

    柳四莫名道:“这种东西岂能有现成的?我们得去查。”

    贾琮笑道:“寻赵国特使买便是了,还查什么?横竖我出的钱比你们多,让你们白赚一道二手。”

    柳四想了想:“也成。”

    柳四的儿子见大人说话,不觉停了笔,扬起小脸眼睛骨碌碌的转,乍看有几分潘明漪小时候的模子。贾琮忽然想起一件事:“我记得庄儿是老二,他们家老大是谁?”

    柳四道:“早没了。”

    “好吧……”

    柳四提笔写了张笺子,喊来一个伙计让他送给赵国特使。转头向贾琮道:“我们这儿有赵国几个大族的介绍。”

    “哦,那先买一本。”

    柳四上后头寻了本册子来,贾琮买了便走,柳四的儿子在后头清亮亮的喊了声“欢迎下次光临~~”。孔允宪新鲜不已,人都出去了还往后张望。见他们走了,柳四望着背影哼道:“又带坏人家的孩子。”

    贾琮遂在路边寻了家小茶馆,拉着孔允宪进去要了个雅座,二人便吃些茶水点心看册子。册子里写的明白。赵国三位郡主的母家都是赵国大族,排在赵王妃张氏娘家之后,且悉数唯张家马首是瞻。连于敏中家在内,五户人家连络有亲,扶持遮饰、彼此照应。当中以张家为首。于家因有于敏中在,近年渐渐有赶上张家之势。其余三家皆依附张家并与于家交好。册子有后头有张五家的姻亲图。

    看罢,贾琮笑道:“既这么着,就不用同赵国特使买什么消息了,已明晃晃的。”

    孔允宪茫然道:“各国不都是如此么?”

    贾琮仰脖子饮干净盏中茶水道:“赵国世子方才有句话十分清楚:赵王只有一个儿子,并不是王妃使了手段。”

    孔允宪是个老实孩子,道:“生孩子皆有命数,王妃能如何。”

    贾琮忍不住站起来越过茶桌拍了拍他的脑袋:“这年头大家子还有你这么干净的,真真难得。”乃坐下翻到姻亲表那一页推到他跟前,“你看看,能看出什么来?”

    孔允宪家祖传六七十代皆是一心做儒学的,哪里琢磨过这些事。好在他天资聪明,看了看先指道:“于家与别家皆不同。其余四家儿女皆多,于敏中只一儿一女,还都是太太所出。不过一个是先太太、一个是扶正的后太太罢了。”

    贾琮点头:“继续。”

    “于敏中的儿媳妇是从原籍吴国娶来的,扶正太太所出的女儿嫁与了世子。”

    “不错。再来。”

    孔允宪又看了会子:“这三家……与张家的婚姻之中都吃了些亏。嫡子娶张家庶女,长房嫡长女嫁张家三房次子。显见是依附张家了。而这三家彼此的婚姻却公平。”

    “还有。”

    这回孔允宪瞧了许久不曾瞧出什么来,望着贾琮:“请王爷指教。”

    贾琮指道:“张家长房嫡长女嫁了邯郸当地望族赵家为嫡长孙妇。而赵王自己的二郡主却嫁给赵家的老二。张家的女儿不论嫡庶大略都嫁在赵国,唯有二房嫡次女远嫁秦国。这也太远了。”

    孔允宪皱眉道:“张家实际已骑在赵王头上了?”

    “眼下还没有。”贾琮道,“赵王死了他们就骑上去了。”不待孔允宪答话,他撂下茶盏子道,“显然于敏中属于外来技术人员,与其余四家不是一伙的。其余四家么……允宪,你知道人通常最不珍惜的是什么东西?”

    孔允宪浑然没发觉贾琮对他的称呼亲近许多,老实道:“前儿同之默他们闲聊时听说,最不珍惜的是容易得来之物。”

    “嗯,那个也不珍惜。但算不上最不珍惜。最不珍惜的应该是别人的东西。”孔允宪一愣。贾琮托起腮帮子,“赵国那个世子最不珍惜的便是赵国国土,恨不能随便找个借口就送给我。”

    孔允宪皱眉,半晌,怜悯道:“看来他是让母家和岳家联手捏死了。”

    贾琮摇头:“不是。那样的话,他应该使劲儿把赵国夺回手中才是。偏他只想着送给我。你猜猜是为了什么?”

    “请王爷指教。”

    “因为燕国与赵国毗邻。燕国比赵国及楚国分裂出来的其余诸国都要强很多。倘若他把赵国给了别人,别人依然得靠于家张家等家族去治理。若给了燕国,老妖婆张氏唯有气死的份儿。他立了这么大的功,求我帮他救母亲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孔允宪糊涂了,半晌道:“他求王爷帮他对付母家、给你些别的好处不行么?何须献国?”

    贾琮笑道:“方才我说了,赵国是‘别人的东西’。”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