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祯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鹿崇祯末年-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士兵便将夏穆善如何为了救这些兵士最后自刎身亡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边说边哭,思维已经混乱,话语说地也是很清楚,但是多铎等一众将领都弄明白了,多铎良久叹了一口气:“夏穆善虽死犹荣,是咱们满洲铁打的汉子。”
  叶克书跳下马,踉跄了两下,努力的稳了一下心态,快步走到那具尸体旁,掀开了罩在上面的战袍,夏穆善一脸的淡然,死的没有一点地遗憾。叶克书双目一红,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如同短线的珠子落了下来。多铎跳下马,走到叶克书的跟前,拍了拍叶克书地肩头:“夏穆善虽然已经阵亡,但是死得壮烈,我一定会上奏圣上,为他请功。
  ”
  叶克书感激的看了一眼多铎,然后抚着夏穆善的脸庞,极度悲伤的说:“善儿,是父亲不好,是父亲地决定将你逼上了绝路,希望你不要痛恨父亲。你没有丢咱们家族的脸。”
  多铎听到叶克书地话。眼睛也不由一红。但是他不愿在将士面前落泪。生生将泪水忍住。然后下令退军。多铎地命令无疑是最正确地。虽然多铎带来地兵士足足有一万出头。加上叶克书地人马也有一万五千地样子。但是多铎没有像豪格那样轻敌。知道凭着自己一万五千人马根本难以打败田羽地山东镇。如果再走下去。被山东镇发现。甚至会有被对方围困地下场。因此断然决然地下了撤军令。
  田羽地侦骑早已经发现了这支部队。消息源源不断地送到了田羽那里。田羽接到消息后。派出王六率领“义”字营在杏山附近埋伏。一旦多铎大军继续前进地话。王六就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山东镇剩下地人马全力投入到建设工事地队伍中。
  说实在话。山东镇已经打了一天。又马不停蹄地营造工事。兵士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这个时候田羽也不想和多铎地人马作战。听到多铎大军行到距离杏山二十里地地方。遇到了夏穆善地败兵便退走了。田羽也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杏山根本就无法容纳山东镇和白广恩地近六万大军。附近几个险要地地点都要建立防御稳固地大营。如果多铎打过来。那么田羽极有可能失去营造工事地机会。皇太极指日便至。虽然山东镇战力强大。田羽也不认为自己地山东镇在没有防御工事地情况下。能够守得住杏山。多铎敢带着一万多兵马往杏山移动。那么说明皇太极出京地消息是完全可信地。不然多铎不敢率领如此少地兵士来救夏穆善。多铎退走后。田羽一面派出大量地侦骑监视多铎人马地动向。一面让各营加紧修筑工事。
  田羽猜想得很对。多铎就是接到了皇太极已经率领两黄旗、还有各地临时拼凑地大军近四
  经出京。目标直指松山。鞑子地两红旗被山东镇吸近。剩下地两白旗、两蓝旗都在松山前线。这次皇太极带领两黄旗等大军出动。可谓倾国而出。
  皇太极地人马行动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大军地速度当然赶不上山东镇侦骑地速度。皇太极出京大约二百里地时候。田羽就已经接到了侦骑传来地消息。听说皇太极带着四万左右地大军。田羽也不由吸了一口冷气。要知道鞑子兵可不是明军。人数众多。但是战力有限。这些八旗兵地战力可以说丝毫不弱于山东镇兵士。如果皇太极赶到松山。那么松山前线便聚集了鞑子十万以上地大军。山东镇能敌得过可以说倾国而出地皇太极吗?另外。这次皇太极倾国而出。一方面显示了皇太极对山东镇地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皇太极想在辽西毕功于一役。全歼山东镇地决心。
  皇太极出兵之后,多尔衮为了配合皇太极,出兵开始攻打松锦两城,希望松锦两城的危机能让田羽放弃稳扎稳打的做法,另外多尔'派出大量的细作进入松锦两城,散步皇太极御驾亲征的消息,打击松锦两城的士气。松锦两城在得到山东镇连战连捷的消息后,士气不由大涨,虽然城中已经没有任何粮食,但是兵士们觉得浑身都是力气,就等着山东镇赶到松山后,便开城与鞑子决战。但是自从城中开始谣传鞑子的皇帝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出盛京赶往松山前线的消息后,松锦两城的士气大受打击。松锦两城的兵士都和鞑子交过手,也知道鞑子这位皇帝雄才大略,不是等闲人物,虽然山东镇前些日子捷报频传,但是松锦两城的兵士对于山东镇的实力根本就不清楚,只是从这些日子山东镇打了几场胜仗来猜测实力,可以说山东镇的强大不过是建立在一种想象当中,但是鞑子皇帝的厉害这些人却深有体会,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士气又衰落下去。多尔'也加紧了和松锦城中将领的联络,希望能够策反这些将领,拿下松锦两城,一旦松锦两城被攻破,那么山东镇极有可能被崇祯再次调回国内镇压农民军。一旦山东镇调回国内,关外这些城池便会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经过努力,多尔衮终于和松山城中的副将夏承德搭上了线。夏承德原本就是松山副将,负责松山城的守卫。
  洪承畴兵败松山之后,大军尚有三万多人,不过洪承畴为了能够为大明留下一些希望的火种,让白广恩带着两万多人马突围,因此松山守军到了现在已经不足一万,其中夏承德的兵士足足有四千,占了半数,因此夏承德成为松山守卫成败的焦点。洪承畴对夏承德也有所提放,这些辽西的将领大多数都和鞑子有所交往,甚至与鞑子的关系还比较密切,虽然这个夏承德以前和鞑子交情不深,但是在杀人相食的困境下,夏承德难免不会有二心,夏承德也知道洪承畴一直防备着自己,因此每天尽心尽力的守卫着松山,其实他心中不敢坐以待毙,如果不是洪承畴看得比较紧,恐怕早就主动派人联络鞑子了。当多尔衮的细作找到了夏承德,夏承德心思又动了起来。
  多尔衮的细作是个非常有心计的人,虽然夏承德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誓死不降的架势,但他和夏承德谈话的时候,察言观色已经猜到了夏承德的想法,现在夏承德之所以没有答应,恐怕是因为自己给出的筹码太低了,这个细作已经得到了多尔衮的很大授权,因此承诺夏承德一旦投降,不但给予他高官厚禄,他手下的四千兵马仍归他指挥,粮饷则由鞑子负责,夏承德听到了多尔衮竟然开出了这样的条件,不由怦然心动,夏承德一贯秉承的便是有奶便是娘,而且乱世当中,谁的拳头大,谁就是主宰,如果皇太极容不下自己,大不了自己带着四千人马上山当个山大王未免就不如现在的日子,因此夏承德狠了狠心,打定了献城投降的主意。
  洪承畴虽然有些戒备,但是松山是夏承德的地盘,夏承德要办的事情洪承畴不一定会知道,但是洪承畴的一举一动都在夏承德的掌握之中。洪承畴还以为自己得计,虽然多尔衮攻打甚急,但是洪承畴还是给已经前进到杏山的田羽写了一封信,告诉田羽不要以松锦为念,稳扎稳打。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皇太极的雄心 字数:2827
  太极知道前方凶险,虽然病体沉重,只能躺在特意打,但是却连连下令快行,不过当他离松山还有一百里左右的时候还是接到了噩耗,叶克书兵败杏山,夏穆善阵亡的消息让皇太极更加焦急,叶克书的勇武皇太极心中当然知道,叶克书七千骑兵只坚持了半天时间便被山东镇击败,这个山东镇已经强大到了这个地步。皇太极在朝鲜曾经和田羽、山东镇交过手,当时虽然觉得山东镇是一支强军,但自认为战力比不上自己精锐的八旗,也许比汉军旗的战力强过一些,当然在皇太极的心目中,山东镇已经算作大明最强劲的对手,但是这次山东镇出关之后,所向披靡,不论是杜度、豪格、还是叶克书带着的都是八旗精锐,这些人的兵马虽然比山东镇要少一些,但是通过报回来的消息看,都是被山东镇在短时间击败,即便是皇太极也没有信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这三人,但是田羽却做到了,皇太极心中不由沉甸甸的,虽然带着大清几乎全国的精锐,但是皇太极却觉得没有一点的把握,这是皇太极第一次有了这么样的感觉。皇太极登上帝位后,出兵几乎是无往不利,虽然被袁崇焕击败过,但是袁崇焕所凭借的无非坚城大炮,野战也难以与自己争锋,但是这次山东镇却是完全靠着野战取胜,大明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多优秀的骑兵人才呢。
  皇太极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动作,一边极力的催促着大军快行,虽然皇太极的车是特制的,里面铺了数层厚厚的老虎皮、狼皮等,上边又是锦被,但关外的道路都是崎岖不平,这一路上皇太极被颠得七荤八素,胃中翻腾不已,但是皇太极却极力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呕吐出来,一旦自己呕吐,被周围地兵士看到,一定会大大的打击军队的士气,因此皇太极咬着牙坚持着。
  到了距离松山城大约八十里的一个小村子,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四万大军从凌晨就开始赶路,到现在已经走了六七个时辰,无论是兵士,还是将领,体力都到了快要透支的地步。皇太极心中也是烦闷异常,因此只好下令停下来扎营。
  听到扎营的命令后,兵士们发出了一声欢呼,然后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搭建帐篷,火头军也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香气飘满了大营。皇太极在车中躺了一天,全身如同散了架一般,虽然仍觉得头重脑轻,还是硬撑着下了车,周围的侍卫看到皇太极下车,忙都走了过来,侍卫首领海兰察伸出手,准备去扶皇太极,皇太极摆了摆手,一个人往前走了几步,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又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像是将天气之间的灵气全部呼入内府,而将胸中浑浊之气都吐出来一般。
  呼吸了清新的空气,皇太极略觉得好一些,他望着周围忙忙碌碌的兵士,心中豪气不由顿生,山东镇不过大明一省之兵,而自己却是大清国地皇上,即便是明朝那个崇祯帝,自己也从来没有怕过他,何况田羽不过一个总兵而已。大明多少英雄豪杰都投到了自己的麾下,原来不少都是高官显贵,到了自己这里还不是奴颜婢膝,田羽,我一定会打败你。
  将领们看到皇太极,纷纷走了过来,皇太极朝着这些将领笑了一下说:“连日赶路,辛苦众位将军了。”将领们纷纷说不辛苦,又朝着皇太极问安。
  皇太极说:“在宫中的时候,觉得浑身没有一丝力气,自从出军以来,听到军号之声,身体一下子充满了力气,病好了很多。”
  将领们本来听说叶克书败了,皇太极虽然御驾亲征,但是那个病歪歪地样子恐怕难以指挥战役,因此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现在看到皇太极这么一说,众将心中不由镇定了很多,而皇太极脸上虽然看着还是略显苍白,但是精神却神采奕奕。只要皇太极能够亲自指挥这场战役,这些将领就有了底,洪承畴在大明可是第一号的英雄,在皇上面前还不是一败涂地,田羽不过一介武夫,人马也难以和洪承畴相比,这次大清国可谓倾国而出,加上皇上的英明,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又和将领们聊了几句,夜风吹来,皇太极不由一哆嗦,他身体本来久病,而秋风咂寒,如何能抵御得了。
  海兰察一直将目光盯着皇太极,皇太极极其微小地一个动作,海兰察都没有放过,看到皇太极哆嗦了一下,然后又装作没事人一般和众将谈着前方的战事,海兰察跟随皇上日久,知道这位皇上的性子,想了一
  走上来说:“皇上。你地御膳已经备好。请回帐吧。
  皇太极答应一声。又叮嘱了一下众将晚间一定不得大意。这才和海兰察回到了已经搭建好地中军大帐。进了大帐。帐中虽然站满了服侍皇太极地仆人、奴才。但是哪里有御膳地影子啊。皇太极不由看了海兰察一眼。海兰察尴尬地说:“陛下。你身子还没有完全康复。晚上外面风大。所以……所以奴才只好用了这个借口。不过御膳马上就好了。”说完跑出去去催。
  皇太极刚才在外面也是硬撑着。如果不是海兰察地借口。皇太极恐怕自己坚持不住。因此也就没有责罚海兰察地想法。走到桌子前。将一副地图展了开来。一边想着这些日子接到地战报。一边比照着地图思考。不一会就进入了沉思。
  也知道过了多久。皇太极觉得身上一沉。一个人从背后给他加了一个大氅。皇太极从沉思中惊醒。朝着身后看了一眼。海兰察正拿着一个大氅往他身上穿。皇太极配合海兰察穿好。然后对海兰察说:“外面都安顿好了?”
  海兰察点了点头说:“恩。军士们赶了一天路。吃完饭就都睡了。
  皇上。你地饭都弄好了。赶紧趁热吃了吧。”
  皇太极点了点头,走到桌子前,坐下来开始吃饭,虽然是行军,但是皇太极面前仍有四个菜,两荤两素,还有精致地点心,皇太极本来准备和将士们一起吃来着,但是宫中的妃子们觉得皇太极病体还没有好,因此坚持让皇太极开小灶,皇太极虽然拒绝了,但是出京后的第一顿饭,皇太极不由非常惊讶,这个水准也就是宫中的御厨才有这个水准,将海兰察叫来一问,才知道妃子们暗地里拖了军中的将领,硬给塞进来五个御厨来为皇太极做饭。皇太极虽然觉得荒唐,但是也知道这是妃子们的一片好心,而且自己的病不好起来,对大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最后也就默许了。
  皇太极吃了一身热汗,觉得身体有了不少的力气,便让海兰察升帐议事。海兰察接到命令后,没有动,而是劝说道:“陛下,您还没有吃药,再说已经劳累了一天,您还是好好歇息吧。”
  皇太极眉毛一挑,怒斥海兰察说:“你懂什么,国事为重。药你先弄着,等议事后再喝。”
  海兰察看到皇太极发怒,也不敢在劝,连忙出去传令,不大一会,两黄旗有点头面的将领都来到了皇太极的大帐,皇太极威严的看了一眼众将,然后说:“杏山陷落的消息恐怕大家已经知道了,杏山是通往高桥的险要之地,田羽得到杏山之后,已经得了地利,咱们处于劣势,大家都有什么看法。”
  塔瞻看了一眼周围的将领,第一个开口说:“陛下,山东镇采用的是稳扎打,而肃郡王又被对方困在高桥,末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