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天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勇闯天涯-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天明和谢维俊倒吸口冷气,两名干事和几名围上来的师参谋也震惊不已,小庙里一时无比寂静,似乎连心跳声都能听到。
最先反应过来的郭天明深吸口气:“我军从组建到现在,从没遇到过敌人用地雷,而且地雷这玩意儿国内很少有,听说只有金陵兵工厂和阎锡山的山西兵工厂能够制造,最近一次听到用地雷的消息还是去年的淞沪抗战,中央军那两个王牌师用过一次,似乎没什么效果,之后再也没听说了,没想到如今竟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还竖起牌子提醒我们,他娘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众人面面相觑,老潘则是苦笑连连,似乎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
谢维俊着急地问到:“恐怕一团和三团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了……既然敌人发现了我们,这仗不能打了。”
高瘦的师代理政治部主任急了:“这怎么行?如果不打下茅排岭就撤走,如何向上级交代?”
凌云恼火地抬起头:“都这样了还怎么打?敌人明摆着摆下了阵势以逸待劳,最可恶的是他们还有狼狗……狗这玩意儿我最清楚,年轻时我在家就是打猎的,我的猎狗顺风的时候,隔着五里路都能闻出猎物或者生人的气味,训得好的狗隔着座山都能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狂躁地大声叫,显然是无法偷袭了……既然无法偷袭,我们拿什么和拥有强大火力并占据了优势地形的敌人打?”
代理政治部主任也急眼了,可再怎么着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第114章 见鬼了(下)
谢维俊见局面有些僵,连忙上前开解道:“都别急、都别急!越是到了这样的危急关头,我们就越要冷静下来!老郭,不知道三团的情况怎么样,不如这样,我立刻赶往北面的三团看看。”
郭天明点点头:“好!你去三团,我也走一趟,我倒要看看敌人的地雷是怎么样的。”
凌云担心两位上司的安全,连忙上前劝道:“都别争了,我去!三团那边的联络员估计也快来了,政委你不妨等等。”
正说着,三团的李副团长满头大汗出现在庙门外,手疾眼快的凌云没等他举手报告,就上去把他拖进来,大声询问怎么回事。
满脸狼狈的李副团长立刻将情况如实汇报,结果竟然和一团老潘遇到的情况极为相似,同样看到了提醒有地雷的木牌子和大狼狗叫唤,唯一不同的是,驻守茅排岭西北村口的敌人向三团侦察队隐蔽的后方山腰上齐射了四发迫击炮弹,山上滚下的石头吓得侦察队到处躲避,虽然一人没伤,但暴露了行踪,当时侦察队距离守敌的工事只有四百多米,完全在敌人的机枪打击之内,但是敌人没有动用机枪,四发炮弹齐射之后,只对迅速撤离的侦察队摇动红旗,也没见追上来。
这下所有人都不出声了,守敌不但布置有地雷,还有不低于四门迫击炮——处于次要位置的茅排岭都拥有四门迫击炮,其他主要方向应该只多不少啊!
“二团留下,三团马上撤下来与二团汇合,既然敌人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行踪,就不能排除早有准备的敌人随时可能对我部实施打击,三团的位置在最北边,拥有火力优势的敌人只需调上一个营,就能把三团堵在北边打,三团还不能向西跑,否则定回落到西面敌人右路军手上。”
郭天明不但下达了命令,还详细说明了三团的危险处境。
谢维俊立刻附和,李副团长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当下一个敬礼转身就走,出门后迅速找到师部的两匹快马,带上警卫员向北奔去。
小庙中的众人很快领命离去,谢维俊看到郭天明扎上武装带,连忙上前制止:“老郭你要干嘛?凌团长和老潘已经前出警戒了,这时候哪里需要你亲自上阵?而且天这么黑,你就是到了地方,也看不见什么啊!”
郭天明四处看看,发现代理政治部主任和几个干事都不在了,拉住谢维俊的手,低声说道:
“你发现没有?茅排岭守敌似乎不想和我们打仗,从前天他们放回周得志,再到今天放过老潘和三团的侦察队,还插上牌子提醒有地雷,你不觉得反常吗?”
谢维俊也看了看周围,凑近郭天明低声说出自己的意见:“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唯一不解的是守敌姓吴的团长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们那么好的装备,那么强大的火力,还有那么机警的官兵,为何就放任我们的侦查员逃走呢?”
“按理说几百米距离,普通机枪手用捷克式机枪都能打到人,为和他们不打我们?还有迫击炮,发现我们的侦察队直接轰就完了,为何轰到山腰上?只有一个结果,守敌不想和我们结怨,其他理由都解释不了。”
“对啊!所以我要亲自去看看,哪怕悄悄摸过去等到天亮,我也要远远举着望远镜观察清楚,否则你我如何向上级汇报?”郭天明说出自己的苦衷。
谢维俊咬咬牙:“既然这样,我也和你一起去,而且还要把李主任几个也一起带上!”
郭天明双眉一振:“好!这样的话可以先睡一觉,十几里路一个小时就能到,天亮时赶到就行了。”
次日清晨,突如其来的蒙蒙细雨无声洒落,天地间馄饨一片。
郭天明、谢维俊和两位政治干事在一个排官兵的保护下,顺利潜行到小枥村西南面四百余米的山岗上,一群人趴在湿漉漉的草丛中,仅有的三副望远镜在六个人手中来回传递。
七点过后,蒙蒙小雨逐渐停止,灰茫茫的天地逐渐清晰,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三块木排上的黑色字迹,虽然淋雨后笔画有些散开,但是仍然能够看得清楚。
郭天明沉思良久,叫来神枪手指着四百米外的木牌,问他能不能打中?神枪手如实告知自己毫无把握,只能试一试,估计五枪至少能打中一枪。
郭天明立刻命令他大胆打,结果第二枪就打中了木牌,可是木牌插得深很坚固,子弹打碎了第二块木牌的一角,却没有打倒整块木牌,弄得众人又惊又恨,却又毫无办法,毕竟距离太远,能见度也不好,神枪手用三八大盖再有本事,也无法不停地射击。
狗叫声很快响起,刚要撤离的郭天明等人立刻卧倒观察,只听“嗵嗵”两声闷响,两发迫击炮弹划过天际,带着尖利的啸声落在木牌上方十几米的乱石堆上。
“轰、轰——”
两声爆炸过后,只见草木飞溅乱石穿空,哗啦啦的石头顺着斜坡滚落下来,瞬间引爆了三块木排下的地雷。
几声震天动地的爆炸过后,浓烟和漫天土石纷飞落下,原本的三块木排早已无踪无影,只留下两个巨大深坑在源源不断冒出青烟。
######
当天中午,潜伏在各个方向的特务连各侦查小组陆续传回情报,证实各路红军已经撤往南方,完全离开十公里的警戒范围。
吴铭彻底松了口气,叫来通信连代理连长杜平璋口授电文:“师座钧鉴:昨日深夜至今日凌晨,三股共军分别骚扰我团防区西北、正西、正南三个方向,由于五团严密戒备及时发现,三股共军均无功而返,转眼间消失在南方崇山峻岭之中。”
毕业于衢州中央党部电讯班并被德国工程师誉为天生应该搞无线电的杜平璋是衢州人,也是衢州工业学校肄业后重新并被吴铭找回来实习,之后加入军械所第一批技术人员。
杜平璋家境贫寒,长相一般,身高只有一米六〇,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在跟随奥地利技师学习仿制勃朗宁和柯尔特手枪的过程中,因为一手好字和条理分明的记录报告,引起外表随和内心严苛的吴铭注意,被吴铭叫去交谈几次,很快进入衢州中央党部培训班学习无线电,杜平璋以其聪颖勤奋和坦荡忠诚,受到吴铭的信任,破格提为中尉军衔,出任吴铭团新成立通信连代理连长。
杜平璋对改变他命运、给了他崭新人生、并让他的贫苦家庭过上幸福生活的吴铭无比敬重,和许多来自毛良坞和凤凰山的弟兄一样,杜平璋不但把吴铭当成自己的父兄看待,内心深处更是把吴铭当成自己的老师,因此他对吴铭的忠诚敬爱,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吴铭签完字,把文件夹递给杜平璋:“对了,你妈给你介绍的衢州水亭街的陆家姑娘给你来信了吗?”
杜平璋顿时脸红起来:“出发前收到封信,这段时间没有,估计她在师范学习功课也很繁忙。”
“打完仗回去之后,该办喜事就办了吧,听说陆姑娘的父亲身体不怎么好,早点儿把事办了,老人家也能安心些。”
吴铭说完拍拍屁股站起来,吹着口哨优哉游哉走出帐篷,根本没注意到徒弟杜平璋已经感激得要落泪了。
吴铭没有想到,两个半小时之后,师长俞济时、副参谋长陈式正和一个排的卫兵骑着战马突然到来,接到急报时吴铭正在村子西头和两个老太太说话,谈的是下去可能到来的多雨季节和今年的收成。
等吴铭赶回大晒坪的临时团部,发现俞济时和陈式正两人正在小有兴趣地查看一溜帐篷,似乎对这种四四方方还能迅速折叠的帐篷感到很新奇。
俞济时看到吴铭跑来连忙招招手,指着帐篷笑问:“哪儿买的?”
吴铭如实交代:“想买也买不到了……生产这个帐篷的衢州被服厂已经卖给了孔家等几个大家族,这几顶是属下设计后悄悄试产试用的,原料是南洋生产的防水军用帆布,加工机械是德国的工业缝纫机,估计目前全中国只有这几顶。”
俞济时哈哈大笑:“你真是多才多艺啊!要不回头你把设计图给我,我来想办法让中央军的几个被服厂大量生产,怎么样?”
“属下遵命!”
吴铭令人意外地爽快答应。
陈式正奇怪了:“吴团长,这不像你的性格啊!原以为你会索要点什么补偿的。”
吴铭立刻问道:“真打算给啊?那好吧,参谋长看着给点儿就行了。”
俞济时被逗得哈哈大笑,周边官兵也大笑起来,唯独陈式正连连摇头,拿眼前这个不知道什么叫客气的吴铭一点办法也没有。

第115章 亲疏有别
进入大帐篷,俞济时接过吴铭泡制的粗茶看了一眼,毫不嫌弃地品尝起来,唯独陈式正看着浮在茶水上方的粗糙茶梗皱起了眉头,吹了几下才轻抿一口,谁知细细品味之后立刻大赞起来:“好茶啊!哪里弄来的?”
吴铭指向西南面:“是本地人采自前方二点五公里东山上的野茶,刚来这儿的第二天我到东山下的白果寨,寨子里的老人送给我的,当初我一看一闻,就知道是难得一见的好茶,细问之后才知道,山崖上只有十几棵野茶树,每年春秋两季采摘,炒干后不到两斤,我这还还有半斤,参谋长喜欢等会儿就带回去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哈哈!”
陈式正非常高兴,送钱也许他看不上,这种稀有的美味好茶纯属极品,可遇而不可求,让他出钱他都愿意,别说白白收下了。
聊了几句闲话之后,在俞济时的询问下,吴铭将来到此处以及昨天到今日凌晨遇到的情况简要禀报,自然忽略了红军的真实兵力,也隐瞒了抓获俘虏又放掉、埋了地雷自己引爆的隐秘事。
俞济时听完连连点头,示意吴铭将地图挂起来,指着南面的广昌低声说道:“昨日下午镇守广昌的友军一个旅被共军三个团偷袭了,损失不轻……由于共军主力没有确切踪迹,徐徐压上的各路主力无法兼顾广昌和南城之间的南丰,又担心隐藏在黎川一线的共军突然蹿出,袭击我前方三个师的运输线,所以前敌指挥部要求我们派遣一个团进驻南丰协防……考虑到你部的优秀表现,我和马参谋长、陈参谋长一致决定将此艰巨任务交给你们五团,怎么样?没有什么困难吧?”
吴铭心中暗暗吃惊,脸上却没有任何不安:“属下遵命,只是不知道谁来接防?”
“我师的暂编第四团,也就是我从杭州带来的那个团……四团的各级军官不少人你应该都认识,去年淞沪抗战之后,你还给他们中的不少人当过教官。”俞济时笑道。
吴铭立刻明白过来,知道这个团的从团长到营长都是俞济时带来的黄埔毕业生,而且大多都是六期生,算得上是俞济时的嫡系部队,于是不再有何异议,当场痛快地问道:“五团什么时候换防?”
俞济时正色道:“明天中午吧,前方战事紧急,不能拖延了,全师也唯有你的五团能够胜任大规模的作战任务,而且在后勤保障和战地侦察方面,你们远远强于其他各师,所以只能辛苦你们了。”
“师座客气了,都是党人,那里有什么辛苦的?师座委以重任,是看得起属下,看得起五团弟兄,能够获得如此宝贵的锻炼机会,属下感激还不急呢!”吴铭诚恳地表态。
俞济时大为高兴,拍拍吴铭的肩膀:“帐篷留下来,那些用不完的粮食、炊事用具、防务布置图以及弹药也全留下,到了南城我给你发新的!”
吴铭立刻站起:“谢师座!”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俞济时和陈式正,吴铭回到帐篷里立刻沉下脸,点燃支烟斜躺在行军床上,呆呆望着帐篷顶部一言不发,等听到消息的营连长们都赶来了,吴铭才坐起来,不悦地扫视一圈。
看到大家都闭上了嘴巴,吴铭站起来走出几步,示意大家别站着都坐下,接着边走便说道:
“刚才听你们个个在抱怨,还埋怨我太好说话,什么地方艰苦危险就去什么地方,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我能拒绝吗?俞师座和陈长官急巴巴跑来一趟,你们真以为是来赞扬我们的?”
“我们有什么功劳值得他亲自跑一趟?我们打死了多少敌人?缴获了多少武器?都没有吧?哪怕有,让你去哪儿你照样得去哪儿,与其犹犹豫豫不情不愿最后还不得不去,不如爽快点,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勇敢地去承受一切!”
“这,就是我今天要对你们说的心里话,你们最好给我记住了,千万别去干那种不情不愿唠唠叨叨、最后不得不去还要落得一顿臭骂的蠢事!”
众弟兄全都不好意思地低下脑袋,没有一个人敢于吴铭对视。
吴铭回到座位上,点燃支烟继续说道:“这几天,我们没少讨论南面那个至今仍不知道在哪里的主战场,就连剿总现在都弄不清楚红军主力在哪里,下去就是多雨的季节,南昌机场第三、第四航空队那二十几家破飞机肯定没有现在这么飞来来飞去的机会了,对红军主力的侦查将会变得更为困难。”
“其实,不但是我们即将开赴的南丰危险,包括我们现在所在的茅排岭都有危险,一句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