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 平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邓小 平时代-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幼平,中国代表团不能示弱,不要急于达成协议。他说,来个马拉松也没关系。'18…46' 
从 1979 年 9 月 25 日到 12 月 3 日,中国代表团与莫斯科的对手举行了数轮会谈。对于中方一直立场坚定的两 
个条件,苏联并没松动,但两国 20 年来第一次举行的这些谈判是在友好气氛中进行,苏联给予了热诚的接待。双方一 
致同意,苏联将派代表团去北京做进一步的会谈。'18…47' 
从 1979 年 4 月到 10 月中旬, 
 
 
莫斯科会谈几周之后苏联入侵阿富汗,使苏联代表团出访北京被推迟,但也进一步降低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不久,邓小平加上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第三个条件,苏联必须从阿富汗撤军。要等到将近十年以后苏 
联才打算同意这三个关系正常化的条件,但邓小平并不着急。他已经达到了他的短期目标:减少与这个他认为最危险的 
超级大国发生冲突的危险,使中国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民用经济。'18…48'  邓小平在 1980 年 3 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说:「冷 
静地判断国际形势,多争取一点时间不打仗还是可能的。」'18…49'不久之后邓小平说得更具体,他说,中国有能力在未来 
十到二十年内避免战争的危险。'18…50' 
邓小平为缓和中苏关系紧张所作的努力使苏联更容易以同样的姿态作出回应。1982 年 3 月 24 日,布列兹尼夫 
在塔什干讲话中承认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并表示愿意与其改善关系。邓小平对这种语气的变化很快作出了反应,他 
指示钱其琛外长对这一讲话作出积极的回应。邓小平断定,苏联要极力赶上美国的军力发展,又占领着阿富汗,它感到 
缓和中苏关系符合它的战略利益。'18…51'  布列兹尼夫在不久后的 11 月 10 日去世时,邓小平指示黄华参加了他的葬礼, 
这是他要与苏联修好的又一个姿态。'18…52' 
除了与苏联谈判之外,邓小平还试图把美国拉进来以降低苏联和越南扩张的危险。他知道美国当时没有兴趣卷入 
亚洲的地面战争。为了不使苏联称霸越南附近的海域,如果能让一家美国石油公司在那里钻探石油,岂不是一着妙棋? 
1979 年 1 月之后,作为经济调整政策的一部分,中国减少了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的计划。1979 年 3 月 19 日,中国 
一个石油代表团访美期间仅签订了一份合同,而合作方就是美国的阿科公司。它是唯一一家提议在海南和越南之间钻探 
石油的美国公司。中国授予阿科公司在南中国海的一个区域专享的勘探权,那里距越南的飞机航程只有不到 30 分钟。 
既然有一家美国大公司在近海搞石油项目,邓小平有理由预期苏联对越南港口的使用会更加慎重。中方在中国军队撤出 
越南三天后签订了这份合同。 
邓小平还要确保中美安全合作引起了苏联的注意。当装载着监视苏联核武器动向的美国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的停 
机坪时,中方让飞机停靠在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旁边,有意使苏联明白那是什么设备;当这些设备运往靠近苏联边境的 
新疆时,中方故意不加隐瞒,意在让苏联不敢对中国贸然发起可能把美国牵扯进来的攻击。 
和美国的军事合作 
邓小平从未表示过他有跟美国结盟的考虑,就像过去的毛泽东一样,他希望中国在安全问题上完全独立。但他确 
实想通过中美合作获得更多现代军事技术。事实上,1979 年 1 月邓小平会见卡特总统时,就提到过从美国转移军事技 
术的可能性。从中国进行越战准备直到作战期间,卡特都显得并不愿意合作,但邓小平从越南撤军后,有关这种合作的 
会谈有所升温。邓小平没有表现得很急迫,但每次有机会他都会提到分享军事技术的问题。美国注意到了这一点:当邓 
小平在 1979 年 8 月底会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对于美国决定不向中国提供高速计算机感到失望时,蒙代尔答覆说,美 
国准备了一份能向中国但不能向苏联出售的技术清单。'18…53' 
蒙代尔极为成功的访华之后,美国决定派国防部长哈乐德?布朗去北京讨论安全问题。这次访问计划有助于推动 
技术转移的进程,尽管美国不会向中国出售尖端武器,但同意以个案方式考虑出售若干军事设备——苏联在 1979  年 
12 月入侵阿富汗,这支持了那些希望通过加强美中合作向苏联施压的人。1980 年 1 月国防部长布朗抵达北京时,中 
方已研究了美国在武器出售方面的相关决策程序,搞清楚了美国考虑向中国出售技术的范围。中国向美方提供了他们希 
望得到的技术的清单,并同意以商业方式评估具体个案。为了强调美国在向中国实施技术出售上的积极考虑,布朗举出 
了向中国提供陆地卫星 D  型(Landsat…D,一种收集自然资源信息的卫星)的例子,美国后来把它提供给中国而没给 
苏联。在这次会谈中虽然取得了一些合作上的进展,但中方并不想依靠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他们仍然拒绝美方关于增加 
磋商和军舰互访的建议,不接受两国建立热线电话。'18…54' 
国防部长布朗对邓小平解释说,苏联过去一年的一些行动在美国民众眼中是负面的,美国目前正加大国防投入, 
加强太平洋舰队,在中东增加兵力布署。邓小平在 1978 年 5 月就曾对布热津斯基提出意见,认为美国未对苏联的举动 
作出足够的回应;他在 1980 年 1 月又向布朗表示,他赞成美国现在更积极地应对苏联的威胁。但是邓小平说:「如果 
这事做得更早一点,那就更好了。??我个人的判断是,长期以来西方没有对苏联的行动作出有效的反应。」他说,他不 
反对与苏联签订条约,但是这对限制苏联没有多大价值:「对付苏联只有一种方式」,这需要的就是展示武力。邓小平 
在会见中还提到另一些问题。他很高兴美国现在开始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这是他早就主张过的。他认为各国应当向阿 
 
 
富汗提供帮助,使其成为苏联的泥潭,就像他在边境牵制住越南人一样。他婉转地提醒布朗中国在购买战斗机方面的兴 
趣,说:「我不会再提购买 F…15 或 F…16 战机的事」,但他补充说,「技术转移的范围太窄了」。'18…55' 
副总理兼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飙被选定回访华盛顿。耿飙在江西苏区、长征、抗战和内战期间一直在军队工作。1950 
年至 1965 年他担任过大使(在斯堪的纳维亚、巴基斯坦和缅甸),任职时间长于其他任何中国外交官。1980 年 5 月 
耿飙在华盛顿与卡特总统以及万斯国务卿的继任者埃德蒙?马斯基(Edmun Muskie)会面,但他的主要东道主是国防 
部长布朗。他和布朗国防部长探讨了假如苏联从中东向印度洋和东南亚方向扩张,美中两国对苏联威胁作出有效反应的 
具体方式。耿飙的言论反映着邓小平的观点,他说,中国在边境一带成功牵制了 60 万越南军队,这既削弱了越南控制 
柬埔寨的能力,也阻止了越南控制马六甲海峡。 
耿飙访美之行完成时,两国间的技术交流开始起步,在战略问题上也有了更广泛的合作基础。这些会谈也使中国 
后来有了向美国派出中国军事院校代表团和军事后勤专家的安排。美国陆海军高层官员也回访了中国。'18…56'中美两国的 
军队交流在 1980 年代迅速增多,包括中美国防部长的互访,美国向中国的技术转移和武器出售,以及学术专家和考察 
代表团的互访。虽然这些互动无法跟美国与日本和南韩军事交流的层次相比,但双方确实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关系。这些 
交流因 1989 年的天安门悲剧戛然而止,直到 20 年后也未能完全恢复。 
推迟军事现代化 
在邓小平认为同苏联交战的可能性减少后,他开始不再把国家资源投向军事现代化,而是转向其他三个现代化, 
尤其是陈云倡导的优先领域——农业和轻工业。军事现代化可以等一等。1979 年 3 月 19 日,中国从越南撤军三天后, 
邓小平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的会议上说:「看来,世界大战十年打不起来,不必那么急。现在军队的数量也 
太大,首先要把规模缩小??不要项项都搞,要集中搞几项。」'18…57'邓小平眼光长远,但他或许还是低估了中国现代化所 
需的时间,尽管中国发展迅速。他谈到要在 2000 年实现现代化。 
然而军队高层并没有那么多耐心。很多人自 1950 年代以来就等着获得现代军事装备,而他们屡屡失望,先是因 
为大跃进和文革,现在则是因为邓小平要先搞民用经济。邓小平必须对失望的军官一遍遍作出解释,为什么首先发展民 
用经济、再搞军事现代化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邓小平有资深的军人背景,因而他大概是当时唯一一个具有权威、决心和 
政治技巧并能以此避免这些军官对政策发起严重抗议的领导人。 
在 1979 年和 1980 年初这个关键时期,邓小平仍然担任总参谋长,身边是一群既对过早退休的前景不快、又对 
新武器研发将被拖后的消息不满的将军们。此后,接任总参谋长一职的杨得志,也接过了继续解释为何要推迟军事现代 
化先搞好民用经济的责任。杨得志承认:「广大官兵??希望迅速改变我们的经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的状况??这种感 
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国防现代化迅速取得很大进步是不可能的。」'18…58'  曾短暂担任过国防部长的耿飙和 1982 
年被邓小平任命为国防部长的张爱萍(1975 年后一直主管军事科技工作)也得向不满的军队干部解释邓小平的战略。 
张爱萍在 1983 年 3 月说得直截了当:「军队要考虑其他部门的需要??把预算严格控制在有限的资金所能允许的范围以 
内。」'18…59' 
因此,整个 1980 年代中国政府一直在减少军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尽管中国的数据不完整——因为它不包括军 
事工业的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但根据官方数字,军费开支从 1979  年开始改革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4。6%不断下降到 
1991  年的 1。4%。'18…60'  1980  年代,中国购买外国武器的花费只及越南的六分之一、台湾的一半,但中国的人口却分 
别是越南的 20 倍和台湾的 50 倍。'18…61'  此外,考虑到 1980 至 1989 年的通货膨胀为 100%,美国分析家估计这十年 
的国防预算名义上增加了 30%,但军队可以使用的资金其实是下降了的。'18…62' 
邓小平的军队领导班子 
所有中共领导人都不断说「党指挥枪」,但毛泽东和邓小平很清楚,在关键的权力斗争中军队主要领导人的忠诚 
至关重要。因此邓小平既要通过正式制度控制军队,也要抓个人控制。他对自己未被任命为总理没有提出强烈的反对, 
但他认为在制度上获得对军队的控制权十分重要。1980 年 12 月华国锋靠边站后,邓小平成了中央军委主席;这一职 
 
 
位使他对军队事务掌握着无可挑战的控制权。1987 年邓小平放弃了党的副主席和副总理的职务,但他一直保留着中央 
军委主席一职,直到 1989 年秋天才把它转交给江泽民。 
邓小平选拔党政官员时任人唯贤,不管他们的来历、亲疏或是由什么人推荐。对军队高级职务他也是选贤任能, 
但个人忠诚也同样重要。军队中最可靠的人际关系是内战时在同一野战军服役的战友关系。就像林彪用了很多四野的人 
担任军队最高职务一样,当邓小平在 1980 年能为各军兵种任命自己的班子时,11 个大军区中有 5 个司令员是他在二 
野的同志,包括至关重要的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18…63'邓小平在担任最高军事首长期间一直依靠自己过去的部下。 
1980 年代后期的中央军委六名非文职成员中有一半是二野的人,包括国防部长秦基伟和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另外三 
个位置中三野和四野各有一人。'18…64'  邓小平在 1988 年授衔的 17 名将军中有 10 人来自二野。 
担任军队关键职位的,即便不来自二野,也是对邓小平抱有个人忠诚的人。华国锋正式卸去中央军委主席一职 
(1980  年 12  月)后,邓小平任命杨尚昆担任了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也是四川人,比邓小平小三岁,1956  年到 
1966 年邓小平担任总书记时他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与邓有过密切的工作关系。长久以来达成的信任使他与邓交往自如。 
杨尚昆在 1982 年 9 月被提拔为负责日常工作的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他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实际上成了邓小平在中 
央军委的代言人,他代表邓小平的观点,向邓小平汇报军委其他成员的看法。邓小平相信杨尚昆能管好军队,这使他得 
以脱身去处理其他问题。 
1980 年 2 月,邓小平完成权力过渡、任命了自己的人以后,遂辞去总参谋长职位,将军队的日常工作交给了杨 
得志。杨得志在攻打越南时曾指挥昆明军区的军队,对邓小平忠心耿耿。1982 年邓小平任命张爱萍担任国防部长;由 
于林彪坠机后国防部长一职的权力被削弱,又任命张担任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75 年张爱萍在邓小平手下工作时曾 
经卓有成效地搞过军事科技计划。他对高技术武器研发的战略意识和卓越的管理能力,使他成为为中国军队遴选重要项 
目、为高技术研发打基础的最佳人选。 
扩大国防战略 
邓小平从毛泽东那里继承的国防战略,严重依赖于两种极端方式的结合:「人民战争」和核武器。「人民战争」 
是指动员地方民众骚扰和消耗装备更精良的入侵之敌,这在抗战时期曾被有效地用于对付日本的长期占领。它也使苏联 
在 1969 年进攻中国时不敢长期占领,而且确实仍是让苏联不敢再发动进攻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使苏联进攻的可能性 
变得更低。由于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毛泽东不能指望在所有领域实现军事现代化,所以他把资源集中用于他认为最关 
键的领域:导弹和核武器(中国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