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生活习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中世纪生活习俗史-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区的古老文明深刻影响了阿拉伯人,使他们在社会发展水平、物质文明和精 

神生活上都有了巨大进步。 

     伊斯兰教以其简单明了的教义,信徒间互相平等的观念,及其与农牧业 

生活相适应的宗教思想征服了各族人民。伊斯兰教把宗教礼仪、生活准则、 

道德规范通过《古兰经》灌输给广大的穆斯林。如伊斯兰教要求信徒完成念、 

拜、斋、课、朝五功,从西亚到北非甚至到南亚一些地区的穆斯林都遵循着 

古训,有规律地进行宗教活动与生活,他们每天要祈祷五次,每年要斋戒一 

个月,一生要去麦加朝觐一次。 

     阿拉伯教权国在中世纪中期衰落了,但是伊斯兰教仍主导着广大地区人 

们的信仰和生活,穆斯林的生活和宗教习俗从中世纪一直传承至今。 



                             1。西亚生活习俗 



     (1)节日礼俗 

     ①拜拉台夜。原意为“付清、豁免,即了结每人一年的功过是非。”亦 

叫“换文卷夜”、赦免之夜。传说真主在这夜打开一切饶恕和怜悯的大门, 

赦免将死者之罪。时间在教历8月15日(公历约4月初)《伊斯兰简史》说 

这一夜“真主安拉决定人们一年的生死祸福”。穆斯林“8月14日晚为死者 

诵经文、布施”。15日白天封斋,夜晚诵经,恳求安拉的恩赐。 

     ②大赦之夜。伊斯兰教历9月27日,安拉向先知颁降《古兰经》经文, 

穆斯林认为该夜祈祷胜过平时一千个夜,众天使和鲁哈 (圣灵)亦奉命降临 

人间,所以他们在大赦之夜礼拜祈祷,赞颂真主和先知,彻夜不眠,称“坐 

夜”、“守夜”。大赦之夜又称作平安之夜,盖得尔夜。 

     ③开斋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教历622年穆罕默德宣 

布623年9月为斋月。并规定进行全月斋戒。开斋节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月 

一日,也即是斋月后的第一天(公历5月)。根据伊斯兰教规定,在二十九 

日,斋月期满时,由阿訇登楼望月,寻看新月(月牙)和天象,确定开斋时 

间。如果在斋月的第二十九天看到新月,斋月就是二十九天。见月即行开斋, 

次日即定为开斋节。如不见月,则继续斋戒一日,开斋节顺延。 

     按伊斯兰教的规定,成年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次,时间为一个月。 

守斋者要清心寡欲,白天禁食,生活极为清苦。所以人们在月底盼望新月, 

就象盼望所有的节日一样。因为新月出来第二天就是开斋节。 

     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创教初期,在封斋节满月时,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 

默德曾率领穆斯林们步行到旷野之外,举行礼拜。穆罕默德在当时曾于休浴 


… Page 42…

后,身穿整洁的服装,发放“菲尔士”(开斋钱)。从此以后,穆斯林在节 

日前,每个家庭成员都向穷人发放“开斋捐”。 

     每年的开斋节都非常隆重,所有穆斯林都要参加庆祝和礼拜。这一天一 

大早就要沐浴更衣,聚集在附近的清真寺,进行祷告、礼拜,然后进行节日 

活动。节日活动包括人人穿上漂亮衣服,全家人聚在一起共进以清淡食物为 

主的开斋饭;节期家家户户用最好的肉、最鲜的奶庆祝节日,用各种食品来 

招待亲友和客人,人们在这一天还要访亲问友,互相祝贺。 

     ④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之一,又叫宰牲节。是伊 

斯兰教传统的年节。阿拉伯语称“尔德·艾祖哈”,“尔德”是节日,“艾 

祖哈”有“宰牲、献牲”的意思,汉译名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牲的节日。 

古尔邦节在每年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举行,因为公历与伊斯兰教历不同, 

所以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是不固定的,大约在公历7月下旬。 

     古尔邦节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传说北部阿拉 

伯人的始祖先知易卜拉欣夜间做了一个梦,梦中安拉责备他有过失行为,启 

示他杀死自己的儿子伊斯马仪,以考验他对真主的忠诚。易卜拉欣是个虔诚 

的信徒,决定杀死儿子,在他杀子献祭的时候,魔鬼撒旦三次巧言引诱易卜 

拉欣违抗按拉旨意,放走献祭的儿子。易卜拉欣不为所动,投出石块斥退魔 

鬼。安拉被易卜拉欣的纯真情感、坚定信仰所感动,决定以羊代替,在易卜 

拉欣举起刀子的一瞬间,安拉派遣特使牵着一只羊匆匆赶到现场,命令他宰 

羊代替献子。从此以后,阿拉伯民族便形成了在这一天宰牲献祭的风俗。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承袭了古代的这一风俗礼仪,把 

古尔邦节定为宗教的节日之一。 

     所有的穆斯林在这一天都按照传统习惯欢度节日。节日前,家家户户打 

扫得干干净净,精心制作节日食品糕点。节日显得格外繁忙,人们要准备宰 

杀的牛、羊,节日的瓜果;宰杀的羊必须满一百八十一天,牛是两年零一天。 

     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熏香,穿戴干净整齐,到清真寺参加会礼。能入 

寺的只有青年及中老年男子。宣布参拜开始后,穆斯林们互相祝贺,互道节 

日幸福,然后由“伊玛目”(教长)带领,边颂赞词、边步入礼堂大殿进行 

节日会礼。参拜的时候寺内寺外所有的信徒一律向麦加圣城方向磕头礼拜, 

礼拜以后观看宰牲仪式。 

     礼节后便是各家各户的宰牲活动,经济宽裕的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 

牛、宰骆驼。宰羊的过程是,宰好羊以后,立刻剥皮、掏出内脏、砍去头蹄、 

用水洗净、晾晒干燥、涂上作料,用火烤熟或煮熟,晚上全家围坐品尝烂熟 

的羊肉。“据称,宰杀之肉分为三份、一份送亲友、一份施舍,一份自食” 

 (《世界大事典·中古部分·古尔邦节的确立》)。 

     节日里,人们访亲问友,■赠节日食物,一般为面食。主人按传统礼节 

摆出丰盛的筵席,同吃羊肉、糕点和瓜果,共叙友情,互祝节日;也有的诵 

经祈祷、缅怀先人。 

     ⑤圣纪与圣忌。伊斯兰教历3月12日(公历一般在10月)是先知穆罕 

默德诞生纪念日。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7世纪,艾布·赛义德正式 

把3月12日定为圣纪。并将穆罕默德逝世日(回历11年,公历632年3月 

12日)称作“圣忌”。节日这天,穆斯林在清真寺诵经,赞圣。阿訇讲穆圣 

的生平事迹,并聚餐以志纪念。 

     ⑥波斯元旦 阿拉伯帝国初期不事庆祝,到阿拔斯王朝已把波斯元旦作为 


… Page 43…

一个节日庆祝。举行庆典、互赠礼品,唱歌宴饮,作为一个地区性的民族节 

日来庆祝。 

     ⑦斋月 斋月是穆斯林五项功课中的第四种:斋功。是信徒向真主感恩并 

表示虔诚之月。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仿犹太人定阿术拉日(1月10日)斋戒, 

次年宣布九月为斋月,全月斋戒。 

     相传安拉(真主)在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四十岁那年的伊斯兰九月, 

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他。穆罕默德受到启示后,便以“安拉的使者” 

的身份开始传教。为了表示对真主的虔诚和对先知的纪念,穆斯林在每年伊 

斯兰教九月实行斋戒,故称“斋月”。 

     穆斯林在斋戒期间,不管酷暑和劳累,每天从日出到日落,必须禁绝一 

切饮食、饮料、烟草、香料、房事及一切娱乐活动。到日落之后,才可以进 

食。这项规定十分严格,除儿童、精神病患者外,无论男女必须封斋。按伊 

斯兰教规定患病、旅行、月经、怀孕、哺乳、分娩可以在当年某一时间补上 

自己封斋的天数。这些人如果不能补缺,就必须以施舍补赎。 

     斋月不仅要封斋,而且虔诚的穆斯林要努力做到使真主高兴。人们必须 

在斋月到来之前把一切该了结的,一切有争议的、违反教义的事做出了断。 

封斋前该结婚的青年要办完婚事,斋月中不准寻欢作乐。 

     斋月对穆斯林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快乐,他们因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感情的 

高尚行为证明了自己对神圣戒律的尊重。一个月的吃苦和做为信徒的种种表 

现坚定了对真主的信仰。 

     斋月节期,穆斯林每晚都要祈祷、礼拜。 

     ⑧麦加朝觐典礼麦加城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公元7世 

纪穆罕默德在这里创建了伊斯兰教。公元622年他迁居麦地那,630年穆罕 

默德征服了麦加,将位于该市中心的多神崇拜偶像克尔伯神殿作为一神教伊 

斯兰教的最高圣殿。 

     朝功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穆斯林一生”应“至少到麦加朝觐一次”, 

朝觐过麦加的穆斯林可以得到“哈吉”(朝觐者)的称号。 

     每年一次的朝觐大典在伊斯兰教历12月上旬举行。各地区的朝觐者届时 

前往麦加朝觐。 

     克尔伯圣殿和黑石是朝觐的圣物,圣殿又叫天房,长40英尺,宽为33 

英尺,高约50英尺,据说是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斯马仪为了表达对真 

主的崇拜,在公元前18世纪建造的。天房由粗石筑成,盖有羊毛织的布。天 

房东南隅有一块黑石,相传是古圣易卜拉欣留下的遗迹。 

     穆罕默德632年亲自朝觐,以后礼仪基本遵从前制。 

     朝觐过程: 

     受戒。朝觐者进入麦加前要换去平时的衣服,披上两块白布、赤脚穿草 

鞋、不理发、不修容颜、不剪指甲、不争吵、不伤生灵。用以表示穆斯林置 

功名利禄于不顾,团结一心,共同维护真主创造的一切。 

     游天房。朝觐者全部按逆时针方向绕天房和黑石走七圈,不行礼拜。信 

徒在游天房时希望靠近黑石,触摸它、亲吻它,人多无法靠近时则注视它。 

     在天房附近的撒法、买尔卧两山之间以疾行往返七次,到渗水井饮泉水, 

以表示对古代先知的怀念,对安拉的感恩。 

     去米那山进行宗教仪式并宿夜。 

     去阿拉法特山,在太阳通过子午线时听布道演说。 


… Page 44…

     过宰牲节,履行宰牲仪式,向象征魔鬼的石柱投石,然后宰牲。 

     返回,告别天房。 

     ⑨穆斯林日常宗教礼仪每天礼拜五次,分别在黎明、中午、下午、黄昏 

和晚上举行。每星期五下午,在清真寺举行一次集体礼拜“主麻礼”。伊斯 

兰教每年在“开斋节”、“宰牲节”举行两次会礼。在斋月每天夜晚都要祈 

祷礼拜。伊斯兰教徒礼拜之前必须沐浴净身,叫做“大净和小净”,大净洗 

全身,小净洗手、洗脚、脸、摸头、净下。用水洗叫“水净”用土洗叫“土 

净”,“土净”是把两只手放在干净的地上拍一拍、摸摸脸、搓搓手。没有 

水才用土净,有水土净无效。 

     礼拜要在清真寺大殿举行,穆斯林面朝麦加方向,由教长带领着作站立、 

赞颂、鞠躬、叩头、跪坐等动作。然后由教长宣讲教义。 

     伊斯兰教统治的西亚中亚地区还有其他宗教存在。阿拉伯帝国是有信仰 

自由的。阿拔斯王朝时,棕枝主日基督教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庆祝节日。当 

时的哈里发买蒙还写一首诗《棕枝主日巧梳妆》加以赞美。可见伊斯兰教统 

治时期的政策是宽容的。 



     (2)西亚生活习俗 

     阿拉伯帝国包容了欧亚非三大洲的许多民族和国家,在它辽阔的版图 

内,生活着各色人种。伊斯兰教在礼拜、斋戒和道德、生活各方面用戒律使 

这广大的地区趋于一致,但是由于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的不同,生活习俗也 

因地制宜而显出各具特色,从而使阿拉伯帝国的习俗表现出统一性和丰富性 

相结合的特点。 

     ①服饰习俗。阿拉伯半岛是亚热带沙漠气候,为了抵御风沙,当地人形 

成穿长袍、裹头的习惯。这种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衣服十分宽大,不仅可 

防漫天的黄沙,还可以挡住暑热的侵袭。下摆宽宽大大还利于通风。 

     阿拉伯男子的衣服包括“利伯丝” (衬衣),“加米丝”即短衫,“古 

乎坦”即长袖上衣,“裘巴”即外衣。冬天加上一件外套。 

     西亚男袍的式样不全相同,尤其在开襟的方式,领子的样式,衣制的长 

短上大小一样。从《世界文明史》、《回教世界》之图例看,开襟有中开与 

右■之别。《阿里之继位》图中,阿里的袍式为中开襟。《盲诗人鲁达基之 

像》鲁达基的袍子也是中开襟,而诗人里面的衣服却是左■,《修筑工程之 

图》工人穿的是右■的衣服。《伊斯坦堡清道夫》清道夫的衣服中间开襟, 

衣制短小,袍仅过膝,表现出土耳其衣制的特点。衣服领子各不相同,鲁达 

基的衣服为直领、巴雅齐德二世的袍子是圆领。中亚多穿圆领衣,《在撒马 

尔干清真寺聆听布道的人们》也是穿圆领衣,波斯人更以圆领衣为多。《聆 

听回教教理的师徒们》图中之人的服装有直领衣有翻领衣、窄袖翻领衣为青 

年人所服用。 

     阿拉伯牧民的袍制极长,而一般波斯人衣袍只达膝盖以下,可露出一部 

分小腿。所有衣袍都系腰带。 

     外出都穿宽袖上衣,上衣有官吏用的陀拉式;下摆很高的泰拉桑,为学 

者教师所用;夹克式的库坦福,为军人所用。中世纪阿拔斯王朝尚黑,后倭 

马亚王朝尚白,故我国古籍上有黑衣大食、白衣大食之记载。 

      《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记述唐代时期波斯 

男子穿“贯头衣”,“两厢延下关之,并有巾帔,缘以织成。唐俑中有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