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化养生保健捷径:用易经开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点化养生保健捷径:用易经开方-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虽然“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但甲代表土运太过,简称为土太过;己代表土运不及,简称为土不及。其他依此类推,归纳如下:

甲:土太过己,土不及;乙:金不及庚,金太过;丁:木不及壬,木太过;丙:水太过辛,水不及;戊:火太过癸,火不及。
导读:在上篇中我们已经详细讨论了“六气”和六经的关系,这六气真的非常重要,要熟练地应用五运六气学说,必须首先对这六气的概念非常熟练才行,所以,我们要重温一下六气,加强理解。

“六气”是:

厥阴风木:从大寒到春分,厥阴风木主气;

少阴君火:从春分到小满,少阴君火主气;

少阳相火:从小满到大暑,少阳相火主气;

太阴湿土:从大暑到秋分,太阴湿土主气;

阳明燥金:从秋分到小雪,阳明燥金主气;

太阳寒水: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单独地看六气的名称,当然也看不懂,然而,上述六气名称后面的注解,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那么,这六气的名称,也许就好理解了。

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小雪、大寒,都是一年四季中的节气。在小雪这个节气的时候,天气很冷了,到大寒就更冷,它们描述的都是自然现象。所以,从小雪到大寒之间的太阳寒水主气说的肯定也是自然的现象。单看“太阳寒水”主气这几个字我们不懂,但这小雪到大寒之间的自然现象从古至今可是变化不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名称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入手来求解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

从小雪到大寒,在自然界,此时正是冬天。冬天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便是干燥,土壤干燥,人的皮肤也感觉干燥。“天干物燥,注意防火”,因这干燥,冬天最容易燃起森林大火。

秋天也是干燥的,秋燥是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有秋燥,在盛夏时节,阳光格外地炎热,像要把大地上的万物给烤干了一样,使人感觉干渴。不仅是人,动物与植物在烈日下应该也是一样的感觉。

在一年之中,除了上述三个让人感觉干燥的时节,其他时间,人的感觉都是“湿”,冬天过去,春回大地的时候,大家知道的啦,因天气开始转暖,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开始变湿。天气暖到一定程度,百草全都发芽、树木抽条开花的时候,梅雨季节就来了,天上地下,到处湿漉漉的,没个干爽的地方。天气更暖时,就到盛夏了,此时不感觉到湿了,但又被阳光烤干似的,燥渴难耐。“物极必反”,盛夏过后便是长夏时节了,雨露使得地球的万物又是湿乎乎的。然后是秋冬,再次天干物燥。

分析这一年的气候特征,我们说,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么当然就是“燥”和“湿”最为准确了。

研究一下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大家自然会发现:

从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

从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

从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

从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

从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

从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

再重新来看一下六气的注解:

从大寒到春分,厥“阴”风木主气;

从春分到小满,少“阴”君火主气;

从小满到大暑,少“阳”相火主气;

从大暑到秋分,太“阴”湿土主气;

从秋分到小雪,“阳”明燥金主气;

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注意“阴”和“阳”,与上述的“湿”和“燥”的对比,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呢?——所有出现“湿”的地方,也都有“阴”;所有出现“燥”的地方,也都有“阳”,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在中国的古代,喜欢用“阴”、“阳”这一对词来对事物进行分类,比如说,把明亮和黑暗相比较,古人就认为明亮属“阳”,黑暗属“阴”;把上升和下降作比较,古人就认为上升属“阳”,下降属“阴”;把大和小作比较,古人就认为大属“阳”,小属“阴”;把山和水作比较,古人就认为山属“阳”,水属“阴”。“阴”和“阳”只是一对表示属性的词,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误以为的“阳”就是热,就是让人暖和的气;“阴”就是冷,就是成形的实质性的东西等。“阴”和“阳”的概念从比较而生,而不能单纯地说某个东西属“阴”,某个东西属“阳”,更不能反了,认为“阴”是什么,“阳”是什么。
导读:六气的概念我们反复探讨了,五运的概念当然也要好好研究的。如果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些基本的概念,对五运六气学说我们可就已经掌握一半了。

六气描述的是一年之中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气候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一年之中,不仅仅气候的变化十分明显,而且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差别。比如说,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同时却也是多处地方发洪水的时候;再比如说,寒冷的冬天,大地一片寂静,没有地方发生洪水。我们的老祖宗注意到一年四季这种不是发生在气候环境,而是发生在土壤之中的差别,用五运的概念来描述它。《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中写道: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如何?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上述的原文本是一段,引用时被我分成了两段。不为别的原因,而是容易让大家看清楚。引文的第一段,大家可以看到,它正是讲述一年的六气,夏天少阳相火主气,冬天太阳寒水主气等,在前面我们已经详细讲述。引文的第二段,则讲述了六气与五运的关系。“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指的是夏天少阳相火主气,这个时候,我们脚下的大地的表面水很多,容易发洪水,即使不发洪水,各个大小河沟也往往很满,土壤潮湿,比冬天的大地表面的水要多很多,所以认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其他依次类推。至于“君火之下,阴精承之”这句,大家可以想想少阴君火主气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那是从春分到小满,每年的梅雨季节正位于其中。这时候,我们脚下大地地表的土壤中没有夏天那么多的水,但却也是湿漉漉的。人为倮虫,在《易经》里是归为湿土的,所以湿土是人体之精。湿气属阴,所以此时可描述成“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导读:在运用五运六气学说的时候,我们常常要用到五行理论的知识,可这五行,在很多人的眼里,几乎不是哲学就是迷信的,有很多人都不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这恰恰是五行的悲哀。

图3五行生克图

五行的理论包括:

(1)五个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

(2)五个基本元素间的正常关系:相生和相克关系,分别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可以用一个图形形象地表示五行的这种相生相克关系。从下面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正常的五行构成了一个非常平衡的图像。

(3)五个基本元素之间可能的异常关系:相乘和相侮关系、相生不及太过关系,分别为: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木乘土,土乘水;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土侮木,水侮土;相生太过:水生木太过,木生火太过,火生土太过,土生金太过,金生水太过;相生不及:水生木不及,木生火不及,火生土不及,土生金不及,金生水不及。

由于正常的五行关系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任何一方与另一方的正常关系失去正常,都会导致该平面图整体失去平衡。

五行的理论主要包括上面的三部分内容。下面来看:

一、关于五行之“行”

虽然关于五行的各种说法都有,但很少有人提及五行的“行”字。古人使用每个字几乎都有讲究,“行”在古代是一种动态的描述,故五行事实上描述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的运行的关系。

在介绍完金、木、水、火、土之后,我们再来详细讨论五行之“行”。

二、关于金、木、水、火、土

在讨论金、木、水、火、土之前,我们先来看集合A、B、C、D、E,并且我们首先做一些基本的规定:

A={x∣x让人心生柔软的感觉或者具有向上生长的气息}

B={x∣x让人觉得热,就像靠近火时那样的感觉}

C={x∣x让人感觉潮湿黏腻}

D={x∣x让人感觉像秋天的空气吹在身上,燥、凉}

E={x∣x让人产生见到清亮的水的感觉}

从上面A、B、C、D、E的基本规定可知,这几个集合是以人的感觉为基准,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分类,每一种物质都属于某一个集合。例如,鲜花开时,人们看到了往往会感到愉悦,心里有柔软的情愫在悄悄流动,于是鲜花∈集合A;再比如,月光洒向大地,月色如水,让人心生见到清凉之水的感觉,于是,月光∈集合E。

以人的感觉为基准,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分类,不管物种是如何之多,都必然属于上述某一个集合。

当见到不同的物体时,人怎么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呢?中医认为,那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这种气息从物质的表面发散出来,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感觉。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证明不同的物质周围都存在着不同的场,如磁场等,中医把这种人能感觉到的物质周围的场统称为“气”。在现代尖端的物理学理论里,物质可以无限分解,从整体到分子到原子到夸克再到后来可分成量子,进一步则分成弦,是一个个弦的跳动构成了一个具体的物质。弦的跳动产生能量,故可以认为物质是能量的集合体(原子弹的道理也在于此)。中医用眼睛观察物体,观察一个物体的整体时是某种感觉,把这个物体断开成一小部分,仍是这个感觉,无限地把物体细分下去,只要在肉眼可观察的范围内,这个物体给人的感觉不会改变。故而中医认为,不仅物质周围存在气,物质的内部每一小部分也存在气,故认为每一种物质都有它的特殊的气,这种特殊的气给人以特殊的感觉。上面的五个集合是以人的感觉为基准进行分类的,因为每种气给人以每种气的特殊的感觉,故也可以认为,上述五个集合是以物质之气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把这五个集合等价地改写成如下的集合形式。

A={x∣x具有柔软或生长之气}

B={x∣x具有热和火气}

C={x∣x具有潮湿之气}

D={x∣x具有干燥之气}

E={x∣x具有水一样的气}

按照我们上述集合的规定,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质都肯定属于上述的某一集合。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成,上述五个集合描述了自然界的所有物质。

自然界的所有物质,不仅具有自身的特性,而且处于自然界之中,必然也会与其他物质产生一定的联系。

比如说,一枝含苞的鲜花,插在清凉的水里,会生机盎然,慢慢开放;同样的一枝花,插在余热未烬的炉子里,不仅不能生存,反而迅即枯萎甚至冒出火苗来。很显然,从气的角度来考察,这一现象说明一个问题:属于集合A的含苞的鲜花与属于集合E的水以及属于集合B的余热未烬的炉火之间的气具有一定的关系,水有助于鲜花,而火有害于鲜花。

考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并作出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上述所有属于集合A的物质与所有属于集合B的物质都具有某种关系,故我们可以简述为集合A与集合B具有此种关系。其他集合中的元素的关系与集合间的关系可作类似描述。

考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实际联系并分析上述集合,我们可以发现:集合E对集合A有益,就如同鲜花插水里能够继续生长一样,我们把这种关系描述成相生关系。当然,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这种关系。考察所有集合间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E→A,A→B,B→C,C→D,D→E

考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实际联系并分析上述五个集合,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些集合之间,存在着另一类不同于上述相生关系的关系,比如说,天气很冷时生一盆火,则人的寒冷的感觉很快就会消失,但不生火而是只冒烟,烟却没有这个效果。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作相克关系,仍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考察所有集合间的这种相克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D↑A,A↑C,C↑E,E↑B,B↑D

上面我们研究的是自然界万物的集合划分和这些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从整体的角度着手的。下面我们来看自然界单独的个体,从个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体而言:

(1)必然属于上述某个集合。仍以一枝含苞的鲜花为例,它属于集合A。
导读:文字的描述终究不如图形的叙述直观,在研读《黄帝内经》中的五运相承时,从这个“承”字,我悟出了五运六气平面图。很好用哦。

在五行的理论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在五行的理论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文字的叙述不容易看明白,尤其情况复杂时,不容易用它们推演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们把上述的理论简化成一张看上去一目了然的平面图,以方便使用。在平面图中,我们直接采用五运六气的名词。

图4五运六气平面图

在这张平面图中,我们需要看的是两个联系:一是纵向的五运之间的联系,采用五行相克的理论;二是六气与五运之间的联系,其实也属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