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带着哭声说道:“家中父母妻儿,就托付给运司了。”

    他一手举着酒壶,一手夹起了红烧肉:“小时候家中困顿,就想着那一天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运司,也没有别的心事,多拿些酒肉来,就让康某醉死撑死吧!”

    他已经把一壶酒都喝得干干净净,仰天长叹道:“这世上为什么多了柳绝户啊!”

    ……

    “我天国怎么多了一个殿前三十六检点来?”

    说这话的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儿家,十七八岁,一头柔顺无比的长发披肩,又用金黄色的红布裹头,穿着整洁的锁金褂,下身是一身火红的长裙:“东王九千岁哥哥,你给我说说!这个柳畅柳检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对面坐着身穿金线团龙袍的男子,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头顶双龙双凤珍珠冠,腰系百宝金玉带,脚登龙凤穿云靴,面色坚毅,正是现在整个天京城最有权力的男人,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看了一眼自家妹子,嘴里多了句责怪:“长妹,你都多大的人了,若不是到了天京城,你早嫁人了!”

    嘴里虽有着责怪的意思,却是兄妹间的温情更多些,杨长妹朝他吐了吐舌头:“哥哥,人家好奇了!给我说说,给我说说!”

    杨秀清疼爱地看了一眼自家妹子,他在天京城内独揽大权,军政人事一手抓,甚至凌驾于天王洪秀全之上,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但是却是最溺爱这个妹子。

    “冒牌货罢了!”杨秀清很无奈地张开了双手:“咱们天国的检点都是鼎鼎大名的英雄好汉,这个柳畅不知怎么就混到红巾军中去了。”

    杨长妹一听说这是个冒牌货,脸上的小酒窝就露了出来:“哥哥,那我们是不是给瞿振汉下那么一道谕旨,杀了这冒牌货?”

    杨秀清摇摇了头,告诉杨长妹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假检点或许有些用处,该不该杀,我还有些犹豫。”

    杨长妹问了一句:“是不是鞭长莫及的关系?瞿振汉不是领了哥哥你的委任状吗?”

    杨秀清轻轻地拍了拍自家妹子的肩膀:“你给我再念一念译出来的北华捷报吧!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个柳畅柳绝户,真是奇了……”

 第九十二章 羁縻

    “红色头巾:中国政府新的威胁。”

    “温州府位于浙江省的东南角,西北与台州和处州接壤,南边与福建为领,东面临海,面积差不多有三千五百英里,根据最近一次的人口统计,大约有二百二十万或更多的人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而现在一支新崛起的红色头巾叛军,正在席卷整个温州府。”

    “叛乱最早起源于温溪(中国人称为瓯江)以北的乐清县,当一名出售酱制品的店主发现他无法正常地营业下去,他找到了大量的同盟者,无能而贪婪的官员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在本年二月中旬,他们发动了一次起义,并将自己称为红色头巾。”

    “起义发动之后,他们很快占据了整个乐清县,太平王的使者,一位柳将军率领数百名太平军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战斗力,在中国新年到来前后,这支红巾军已经占据了整个温溪以北,并消灭了这一地区内所有的政府军。”

    “与占据上海县城十七个月的小刀会叛军不同,这支红色头巾叛军得到了本地农民的大力支持,并于三月间渡过温溪向南进军取得了一些胜利,一支他们的水上盟军控制了温溪附近的江口,并向经过的一切船支收取保护费。”

    “现在整个温州府都处于戒严状态,但温州府的政府官员始终认为局势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直到四月中旬,发生又一次决定性的事件,红色头巾叛军的一支盟军攻占了本府地域最广泛的平阳县,为了支援这支叛军,红色头巾叛军的主力已经向瑞安进发,并企图攻占瑞安县城和平阳县的盟军会合。”

    “温州府的高级官员不得承认,瑞安县一理沦陷就代表政府军在整个温州府的彻底失败,整个温州地区不得不被沦为叛军的后花园,但是他们认为有能力守卫瑞安县城,并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比方一名为定基康的官员因为放弃自己的责任而被拘捕,并可能受到处决。”

    “瑞安城的战斗结果尚不得而知,但是政府在浙江南部的权威遭遇强有力的打击,叛军不但控制了两座县城和极其广阔的区域,而且还取得多次决定性胜利,根据不可靠的统计,政府军已经损失了超过了一万名士兵。”

    “特别是一次对太平王部下柳将军的战斗之中,政府军遭到了毁灭性,三千名士兵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还有两名将军战死。”

    “叛军大约拥有两万到三万名士兵,他们的武器是中国式的,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西方武器,但是据说叛军企图从上海租界获得一些西方式军火。”

    “在这里必须说到太平王派到叛军中的指挥官--柳将军,他是太平王最信任的三十六位指挥官之一,他的手下有大约三百名真正的太平军,除此之外还有大约一千到两千名本地土著兵员,所有兵员都是拜上帝教狂热的信徒。”

    “柳将军是一个极其严酷的人,他对部下和敌人都一样冷酷无情,并把部队编成两个步兵营和一个预备营,多次击败了优势兵力的政府军,政府军以最恶毒的语言来咒骂他,却不得不承认他的部队是叛军中最具有力量的一支部队。”

    “叛军在名义上接受太平王的领导,但是除了柳将军外的多数指挥官都自行其是,他们对太平军和拜上帝教都一无所知。”

    “从现在的军事形势来看,发生瑞安县的战斗将决定着整个温州府的归属,一旦叛军获胜,他们将主宰整个温州府,并在政府的深远后方造成惊人的影响。”

    杨长妹的声音很动听,听她读北华捷报的译文简直是一种享受,只是读完了这段译文,杨长妹却向自己的兄长提出疑问:“这个柳检点,似乎还有一点利用价值。”

    “何止是一点利用价值。”杨秀清的脸充满果敢:“或许我们还能用得到这个柳畅,只要他同意,他就是我们天京派去的正式使者。”

    杨长妹却是吃了一惊,虽然红巾军已经攻占了两座县城,而且他们能攻下瑞安县城的话,或许能统治整个温州府,但是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就是局限于这一点了。

    她眼前的这个男人,不仅仅是她的哥哥,而且还是整个天国最有权力的人物,只要他一句话,就能动员起十几万军队,数以百万计的民壮,让无数的名城化为废墟。

    企图和天国联络的势力不计其数,各地的土豪、捻军、会党都把目光盯紧了东王府,想从杨秀清那获得一点点支持。

    但为什么是这么一个冒牌货所在的红巾军,居然会获得杨秀清的格外青睐,自己的耳朵没听错吧?

    要知道去年小刀会一口气在上海附近攻占了六座县城,杨秀清也是不屑一顾,至于各地豪强、义军领袖,有统兵多至数万人,杨秀清也不过是稍加羁縻而已。

    杨秀清是个非常重视亲情的人,他看到自己的妹妹有些不解,当即说道:“最近天国的形势有些波折,大年初一,上海小刀会兵败,我军西征也受了些挫折,还有……”

    他压低了声音,显然是不愿意太多人知道这件事:“正月十九日,连镇失陷,林副丞相被清妖捕获,已经在北京升天了,了正丞相独守高唐,身边只余数百将士,我军鞭长莫及,恐怕也不能持久了……”

    他说的林副丞相就是林凤祥,这时候已经在北京被凌迟处死了,而李正丞相则是李开芳,此时以数百人死守高唐,僧王以过万之兵围攻数月,不能不能破城,反而屡受挫折,但是北伐军只有这么一座孤城数百残兵,失败已成定局。

    这差不多太平天国起事以来在军事上的最大挫折,甚至可以说整个战争形势都为之一变:“你且看红巾军起事之地!”

    杨长妹看了一眼地图,就已经明白了,温州府正处于浙闽交界,据此可以武装起十数万大军,而且离清军的饷源地与兵源地甚近,绝对牵制两省甚至三四省的军队前往征剿。

    “昔日定都天京之策,最是英明神武,只是清妖以江南江北两大营夹击天京,威胁甚大。”杨秀清对于军事形势了若指掌:“今天温州府生变,恐怕浙闽两省清妖会坐立不定,不但从省内调集精兵前去平定,还会从邻近的江西、安徽天省调兵,甚至会从江南江北大营借兵。”

    实在是红巾军的威胁太大,必然能让清军调数省大兵前去围剿,这样一来,太平军的军事压力就降低了很多,而且杨秀清还看到一点:“何况以温处形势,如果红巾军向何处发展,都与天国没有冲突。”

    他之所以不愿意支援小刀会,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小刀会如果成事,必然占据上海附近,与占据天京的太平天国形成对峙。

    “故此,无论这柳畅居心如何,若愿意为我所用,都可以临时羁縻之,甚至给他一个真检点也无妨!我已准备派人去温州府,与他们商谈合作之议。”

    杨长妹突然开口:“东王九千岁好哥哥,那就让我去温州府吧!”

 第九十三章 兄妹

    杨秀清神情肃穆,眼神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你要去温州府?不要我这个哥哥?是谁在你身边胡言乱语?”

    杨长妹一看到杨秀清勃然大怒,当即跪了下来:“左辅军师九千岁,您饶了长妹吧,没别的人胡说八道,只是长妹出去散散心。”

    杨秀清脸上的神情一下子温和起来:“妹子,起来吧!你想散散心,我带你出去好好走一走,这天京内外景色风物甚是不错,你呆在东王府,虽然是享福了,可是我日理万事,倒是忘记好好照顾你这个妹子。”

    “哥哥!天京城内转了不知道多少次,出了天京城门便是清妖的江南大营了。”杨长妹笑得很甜,能让任何一个哥哥心醉:“还是想着去温州府替哥哥你办事!”

    “在东王府享福不好吗?”杨秀清说道:“还是你真有什么心事!”

    杨长妹心中偷偷幽幽一叹,她刚从石汀兰姐姐那里回来,石姐姐偷偷地看了本**,心有所感,问了她一句:“天京城,对于我们这些女儿家来说是什么?”

    这是她们的天堂,她们是天之娇女,想要什么便有什么,是传说的伊甸园。

    这是她们的地狱,欢乐的日光竟是如此短暂,总是能听到那些熟悉的名字永远消逝的消息,总是看不到这一片天空之外的东西。

    比起石姐姐来,杨长妹有着更深的感概,她眼前的这个兄长,是如此令她亲近,又是如此陌生。

    和石汀兰姐姐在一起的时候,石姐姐偷偷地告诉她:“现在天京城里,大家既是爱戴东王,又是怨恨东王,都说南王还在的话那就好了!”

    自从南王冯云山死后,整个天国再也找不出能约束她这个哥哥的人。

    在她的眼中,她这个哥哥是如此多的侧身像,他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可以说是他以一人之力把太平天国从广西的小山村带到了天京这个大都市来,一手创立了天国与太平军的一切。

    但他是如此刚愎自用,装神弄鬼,独揽大权,整个天国的权力都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即使是天王和东王起了冲突,东王来一个天父下凡,天王也得跪在地上敬称“清胞”,定都天京之后便执意分兵三路,结果北伐失败已成定局,西征接连受挫,而天京则受清妖江南江北两个大营的夹击,出了天京城门便是清妖的江南大营。

    这样的错事,他这个哥哥也不知道犯下了多少,只要他认定的道理,就不管是谁反对执意要蛮干到底,不知误杀多少新老兄弟,也不知铸成了多少大错。

    这个哥哥又是最最护短,最最注重家庭感情,但也会崇尚奢华,感情用事,出行比清妖的两江总督还要豪华好几倍,动不动就带着上千随行,浩浩荡荡,若是有人礼节不到位,就找借口除去,甚至有天国大将对东王家人无礼,立被格杀,还有东王府的陈宗扬,和自己感情甚好,就因为在男女分营的时候和自己妻子合好过四五次,也被自家哥哥杀了。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杨长妹想起了前年的一件事,那时候天国入了天京,百废俱乐,她和石汀兰姐姐,还有两个好姐妹都被调到了天王府。

    那时候风雪交加,偏偏天王这人是标准的农民,有几十个妃嫔不去宠幸,硬是要天王府内大兴土木凿池筑塘,想把天王府筑成一座金汤城池。

    自己姐妹四人虽然都是农家出身,但那时雨雪霏霏,天寒地冻,日夜不歇,吃了好多苦头,这个东王哥哥硬是为了替自己主持公道,硬是搞天父下凡,要杖折天王四十下,即使在场的诸将领求情,仍然不敢松口,直到天王俯伏受杖,才免去了杖刑。

    威风是够威风了,自己姐妹四人也免去风雪交加之苦,可是石姐姐私下说得对:“东王殿下这般行径是取死之道,如今天国危亡,大伙儿还掂记着东王的好处,可是天京破围,拿下一场大胜,那结果就不堪设想!”

    杨长妹自己也知道,若是想自己这位哥哥屹立不倒,那么天国越危险,越需要东王这样的英伟果断,他在天国的地位越稳固,但天国随时有倾覆的可能。

    天国若是蒸蒸日上,那么自己这位刚愎自用的哥哥越是受到众人的敌视,反而越发危险。

    这样一来,天京对于她来说,既是天堂,又是地狱,她常常被恶梦惊醒,可怜这个哥哥犹在梦中,怎么劝他也劝不醒。

    只是离开了天京,她就是真正的女发匪,被清妖逮到那是生不如死的结局,想回紫荆山过那平凡的日子只是梦想罢了,何况在经历过天京的纸醉金迷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做一个寻常的农妇。

    而现在,一个大好的机会就摆在自己的面前,她告诉自己的哥哥:“东王府很好,但是我除了享享清福之外,什么事也做不了,我想替哥哥做一桩大事!”

    “按名份,我是王姑,情同国宗,但是我还是位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