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蒙斯却是苦笑了一声:“上海到杭州铁路确实是一条真正的黄金铁路,但是短时期之内,这条我们上海西方最需要的铁路,却是暂时没机会开工,当然这是政治上的限制”—,—?

    现在上海的形势比较微妙,虽然有着租界地的存在,但是这仍然是清政府之下的地区,清军在这里雇佣数万名兵勇守卫着这座城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前不久又有一支援军抵达了上海地区,有一位商人就谈及了这一点:“前不久,一名名叫李鸿章的中国官员抵达了上海,他带来了数千名流氓军队,对于上海的中立与安全构成的威服…”

    “但上海到杭州铁路应当尽早开工,列强应当保证着上海的中立化,并保证他不能作为反对柳将军的工具!”德蒙斯说道:“当然,现在我们只能先着手杭州到湖州铁路的前期事项的建设,我需要很多技术人员。”

    这是很显然的一件事,这差不多是东方世界第一条铁路,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还是专家,都必须从西方世界,许多人都明白这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因此有热心人就询问德蒙斯:“那么我想询问一句,这条铁路的建设与运营采取怎么样的形式,西方有多少机会参与进去?”

    “我已经拿到了特许状!”德蒙斯骄傲地说道:“而且这条铁路可以由特许公司来建设与运营,中国官方不但不作干涉,而且还给以十分优惠与便利的条件。”

    “非常好!”

    “太棒了!”

    “我想询问一下特许公司的运作问题?”

    “德蒙斯公司,你真是文明世界的拓荒者啊!”

    大家对于德蒙斯来来的好消息惊叹不已,他们已经清楚德蒙斯召开这次沙龙的目的,他们甚至非常清楚,接下去的会议将变成特许公司的股东会议。

    只是很快就有人开口说话了:“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是作为特许公司的股东,我在这里郑重提醒一下德蒙斯先生,我们必须注重政治上的风险。

    “什么意思?”德蒙斯站了起来问道:“是柳将军吗?我必须说明,他是一个完美的圣徒,作出的承诺从来是有效,我从来没来没见过他背弃过承诺!”

    “不!”这位先生回答道:“是列强的意向,有人向我透露,法国准备在近期增派两个步兵营到上海来!”。

 第四百零三章 借兵

    》    第四百零三章借兵法国人?两个步兵营?这个消息让大家又小小地震惊了一回,有人询问道:“皇帝刚刚打完克里米亚战争,就准备在东方用兵了?和他叔叔一样啊!”

    他说是拿破仑三世,他在一八五二年刚刚即位,一即位就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而克里米亚战争刚一结束就准备在东方即位,这显然让大家想想他的叔叔--那位一辈子都在与全欧洲打仗的皇帝//书迷楼最快文字更新。shumilou。无弹窗无广告//陛下。

    德蒙斯也是第一次得到这个消息,他关切地问着消息的提供者:“卡梅利多阁下,你的意见是?”

    卡梅利多是一个标准的法国人,虽然在上海西方人当中,他的公司只是一个小公司,但是他的话份量不轻,他当即说道:“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减轻政治上的风险,皇帝陛下有没有用兵的意思,我不清楚,但是我希望能减轻政治上的风险,比方说引入法国利益。”

    但是德蒙斯还是关心这个消息:“两个营的步兵,消息确实吗?”

    “确实,很快这就不是军事机密了!”

    卡梅利多显然对自己的消息很有信心,他告诉在场的西方人:“一个完美的事业,应当是所有西方世界的文明国家都能得利,如果这条铁路有法兰西的利益在内,显然能降低太多的风显,另外我可以通知大家的是,虽然俄罗斯人主张向〖中〗国用兵,但是皇帝陛下还没有最后作出决定。”

    “俄罗斯人,那是我们的敌人!”

    说话是安瑞阁下,他告诉大家:“在克里米亚,死了太多的英国人与法国人,而他们现在上海毫无根基,居然要介入〖中〗国。”

    “很快就有根基了,而且份量还不轻!”卡梅利多显然是那种喜欢在人前大谈军事机密,告诉你我所知道的一切你都不知道的人,他告诉大家:“沙皇敨下已经强烈建议向〖中〗国用兵。而且他已经准备派一支部队来协同列强一起维护上海的安全。”

    “什么?”德蒙斯显然被这个消息震住了:“沙皇陛下?他太疯狂了。”

    在克里米亚战争,法国人英国人都可以说是伤到元气,但是相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那不是伤到元气那么简单,而是给了这个大帝国给致命性的打击。

    可是俄罗斯帝国居然没吸取在圣地受到的教训,他居然准备介入〖中〗国内战,他难道不知道,他们如果介入〖中〗国内战的话。那跨越一个大洲来与〖中〗国人决战,但是安瑞显然明白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看俄罗斯人是看中了北亚与中亚了,但是我代表英国利益宣布,俄罗斯人的阴谋是不会成功的……”

    “为什么?”卡梅利多当即问道:“就凭着你的军火洋行?”

    安瑞先生理直气壮地宣布着进一步的消息:“没错,为了维护远东的和平与稳定,我现在宣布。从现在开始,无限量地向柳将军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军事援助!”

    大家已经在肚子里大骂安瑞这个老狐狸,居然把出售军火这种事说得如此道貌岸然:“安瑞先生,我同样为远东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我也有同样的意愿!”

    而德蒙斯同样是大军火商,他告诉卡梅利多:“没错,这条铁路需要法国利益,现在挑起战争的只是一些传教士与鸦片商人而已,上海港的主流反对战争的……”

    事实上,更主要是法国传教士的问题。他们与虹军在浙江与江苏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冲突,以致不断向国内要求讨伐柳畅这个异教徒。

    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在法国国内,世俗化正在不断深化,包括皇帝拿破仑三世都同意减轻教会在法国国内的影响,但是在国外,传教士又成为法国征服的先锋,而现在虹军与法国传教士已经发生着全面的冲突,甚至影响到一些其它教会的冲突。

    这显然是法国传教士的问题。他们传教的热情与企图超越这个时代的容忍极限。而且传教士在整个法国社会仍然占有太重的份量,因此正是一批鸦片贩子与法国传教士企图把拿破仑三世拉向战争。

    而卡梅利多作为一位受益于虹军的成功商人。显然是不同意战争:“我认为,我们可能尽可能地强化虹军,我也同意可以不受限制地向虹军出售一切战略物资,如果虹军强大到皇帝陛下郑重考虑的时候,皇帝陛下应当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现在上海的西方人士,已经明确认为虹军将获得〖中〗国国内战争的胜利,虽然只获得了一个半省的地盘,但是虹军的战斗部队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对手。

    而太平军的内讧更是让所有人都明白,无论清军还是太平军,都不是虹军的对手,而德蒙斯说道:“没错,虽然虹军的兵力不多,但是我认为,如果法兰西皇帝与俄罗斯沙皇陛下要用兵〖中〗国的话,那将是下一场克里米亚战争。”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他亲眼看到了虹军那惊天动地的变化,在去年他刚刚与虹军开始往来的时候,虹军只有几百名士兵,仅仅控制着一个小小的磐石寨,而现在虹军已经拥有数万名经过长期战争考验的士兵,而且每个月都在增长实力。

    而卡梅利多也同意大家的判断:“我也这样认为,如果对华战争不能在一八五六年内开始,那么俄罗斯沙皇将永远失去这场战争的胜利……”

    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不同,每一天,每一个月,虹军的实力都在飞速地增长,如果这场战争不能在本年度开始的话,那么虹军将成长为俄罗斯帝国在遥远边境上无法挑战的敌人。

    ……

    北京城。

    自从苏常战事结束之后,这座城市就处于一种极度的恐慌之中,与太平军一八五四年临近北京一样,又有许多人离开了这座城市,虽然在不久又回归了北京,但是整个城市已经充满了冬天的寒意。

    无论是六部的薪酬,还是八旗的铁杆庄稼,在这个夏天都变得缓慢起来,虽然虹军的脚步还没有进入这个帝国的核心区域,但是整个帝国在经济上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

    太平天国战争已经费去整个大清帝国近亿两白银的军饷,但无论是捻军、幅军还是两广的天地会起义,都让整个帝国都变得动荡起来,而在以往,整个帝国的经济体系之所以勉强正常运转,完全是依赖于苏浙江两省。

    而现在浙江已经全省沦陷于红贼之手,而苏南也沦陷大半,至于剩下的两淮苏北,虽然尚在大清朝手中,但是在长期来看,只有淮盐之利,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从上个月起,不但浙省漕米告绝,甚至连江苏的漕米也告一段落,两淮盐税亦不解京,而是直接供应新受重创的僧格林沁、胜保所部。

    因此咸丰的脸显得如此憔悴,他朝一旁的老六奕欣:“六弟,你倒是朕拿个主意,这红寇势如野火,眼见就要席卷东南,长久下去,国将不国,难道我大清朝二百年的江山,就要败在朕的手里吗……”

    奕欣却不敢大声说话,他知道自己这位皇兄的性子,他只是说了一句:“陛下,如今东南尚有湘军……”

    咸丰见奕欣不敢拿主意,只能转身向另一个老六:“肃老六,你有什么想法?”

    户部侍郎肃顺一听咸丰问到了自己身上,他倒是敢拿主意的人:“陛下,恭亲王说的没错,如果东南危局,只能寄于曾涤生、胡润之了……”

    “哎……我大清入关两百年,国运就到了尽头了吗?”咸丰帝自言自语:“到了这个时候,居然找不出一个有担当的国人,老六……你的都统,朕还给你!”

    恭亲王奕欣一下子都跪在地上:“陛下,这军机大臣与都统我不要,只求你给额娘一个公道……”

    这兄弟之间说的是去年的一件旧事,当时奕欣生母,也就是抚养咸丰成人的孝静皇后辞世,兄弟之间为了孝静皇后的谥号起了争执,最后奕欣遭遇人生中除了立储之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免去了军机大臣、宗令、都统。

    今天恭亲王旧事重提,就是想为自己母亲讨一个公道,要知道咸丰虽然给了孝静皇后一个“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的封号,但是“不系宣宗谥,不祔庙”历史上到了同治即位才“祔庙,加谥”。

    而咸丰也是恨恨不平地说道:“这是我们兄弟的江山,你替额娘争一个成谥,我应了,不过老六,你得拿个主意。”

    恭亲王奕欣论机敏见识,确实在咸丰之上,只可惜格局有限,他当即说道:“陛下,如今东南糜烂,八旗无人可用,只能暂用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诸匹夫,待平定贼乱再作设想,只是曾胡骆之流难堪大用,如今之策,只能用洋夷之兵了!”

    他总结了一句:“可借英吉利兵、法兰西兵、huā旗兵平乱,万万不可借俄罗斯兵……”

    咸丰却是问了一句:“为何不可借俄罗斯兵?”

 第四百零四章 升火

    》    只是话一出口,咸丰又已经后悔,为什么不能借俄罗斯兵,大清的龙兴之地在哪里,这事情不是很明显吗!

    因此他转口又问了!句:“虽然俄罗斯是心腹之患,而英吉利、法兰西是〖肢〗体之患,但是借师助剿,却以俄罗斯最为积极,说该国有精兵百万,战时又可征集百万,而且出兵之前,可接济洋枪洋炮数万杆,恭王怎为如何?”

    恭亲王当即说起了一件事来:“林则徐公辞世之前的金玉良言,陛下难道忘记了吗?”

    “俄罗斯必为〖中〗国之患啊!”只是咸丰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不仅仅是〖中〗国皇帝,也是我们满人的皇帝啊……”

    “好一个狼子野心!”柳畅很快从上海得到了这个明确的消息:“法兰西已经向上海运来了两营步兵,俄罗斯亦准备向上海增兵一营或一过……”

    柳畅倒是没想到英吉利居然在这其中保持着中立态度,英国香港总督向柳畅表达了他的私人意愿:“我希望能与贵军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希望贵军亦能尊重上海的中立。”

    英国人不介入的话,光是法国加上俄罗斯掀不起多少风浪来,虽然这两个国家都属于陆军强国,但是在本土万里之外投入几万兵力,却是他们力有余而心不足的,更不要克里米亚战争让这两个国家都元气大伤。

    出于柳畅的意料之外,正是俄罗斯与法国的战争威胁,反而让上海的西方人士更加倾向于虹军,他们表示能无限量地供应虹军武器弹药和一切需求的物资,而回报只是请柳畅允许他们在虹军控制的区域内开设工厂、勘探矿产,至于铁路这样垄断性的行业,他们只是试探地询问了几句。

    很显然,这些西方人士更注重的是商业机会,而不是什么西方列强的一致,这也让柳畅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而一旁的许月桂就有些紧张起来:“检点,我们是不是把第一师把江西调回来!”

    作为虹军第一号王牌主力,现在第一师刚刚在湖州附近实施一个星期的治安作战,歼灭清军四千多名,将广德宁国附近的清军扫荡一尽,然后南下准备向江西跃进。

    “曾国藩在上游才是心腹之患,俄罗斯与法兰西不是〖肢〗体之患而已!”柳畅倒是看得很清楚:“我们虹军现在蒸蒸日上,区区夷兵,还不放在我眼里。”

    “但是也应当有所准备了!”许香桂觉得自己这个小丈夫太不把洋兵放在眼里了:“当年道光爷与英夷开仗之前,也是如此轻得……,…”

    柳畅却是这个时空对于列强了解最多的人,他说道:“法兰西人虽然增兵上海,但是要与我开仗,至少要三个月……。”

    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