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铁血执法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铁血执法队-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高宝存与络腮胡子对峙的时候,张文智指挥队员上去,把残肢收拾完,装在一个收尸袋里。
一旁的伤兵见高宝存他们虽没有统一拿着汤姆逊冲锋枪,但衣服却是执法队打扮,尤其是左袖套上面的“宪兵”二字特别醒目,小声提醒:“郭连长,是执法队。”
“没听说过,执法队咋了,有伤没人给治疗,都他妈扯淡。”郭连长悲愤地抓着主持的前襟不放,左手却始终伸在裤兜里,显得有些悲愤。
张文智一见,知道郭连长有些偏激,如果医生再不来的话,场面很可能失控,于是,走过去,对着高宝存的耳朵小声说:“队长,哪里有医生?”
“显通寺,快去快回,不行的话直接找张总监。”高宝存转过头去,轻声回答道。
张文智拉过武国华来,嘱咐了几句,也顾不得什么,把步枪挎在肩上,迈开步子飞奔起来。
一旁的执法队见郭连长情绪失控,怕做出对主持和高宝存不利的事来,全都举起枪来。
郭连长见周围五六十个军人把枪对准自己,猛地放开主持,用力一扯自己的衣服,众人只听“刺啦“一声,就见单薄的军衣被扯开,露出里面的累累伤痕。
郭连长瞪着血红的眼睛大声喊道:“来呀,兔崽子们,有本事朝你爷爷身上打呀,老子打鬼子没含糊,还怕你们这些执法队?”
高宝存转过头,大喊:“执法队全体都有,放下武器,救助伤员。”
执法队一听,纷纷放下枪,赶忙救助伤员。
“这位兄弟,你不要激动,医生我已经让人叫去了,相信马上就会来。”高宝存看着郭连长说。
“骗人吧,谁会相信?我们昨天就来了,可至今没一个医生来看望一下。刚才你也看到了,我的一个兄弟由于伤势严重,感到绝望,已经拉响手榴弹自杀了,要是医生早来几步也不至于自杀,寒心呐。”
高宝存听后内心一阵酸楚,但脸上还不能表现出什么来,就说:“你放下心来,我,第二战区执法队副大队长高宝存向诸位弟兄保证,医生我会请来,如果请不来,甘愿辞去一切职务。”
旁边的伤兵一听此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高宝存,一个在天镇战场因为打仗勇敢连升几级的军人,大为吃惊,纷纷拖着伤残的身躯围过来,喊道:“高队长好,你可要给我们请来医生啊,打鬼子我们不怕,怕的是受伤后没人理会。”
高宝存抚着这个的背,拉着那个的手,直把一干伤兵感动得眼泪连连。
“搞这些没用,我老郭只看效果,嘿嘿,说几句骗人的话谁不会?”郭连长仍然针锋相对。
高宝存一直注意着郭连长的左手,见他始终插在裤兜里,心里有了猜测,就问道:“敢问郭连长是那支部队,左手又是如何受的伤?”
郭连长见高宝存问,头一扬,赫然说:“我是61军208旅415团的上尉连长郭崇义,在鹞子涧一带……”
高宝存一听,赶忙敬了一礼,用充满敬重的口吻说道:“血战鹞子涧的英雄,请受我高宝存一礼。”
郭崇义一见高宝存如此敬重自己,也忙回了一礼,说:“谢了,兄弟我最敬重战场上的英雄,听说高长官在铁角岭阻击曰军也打得凶狠,高长官的大名在整个第二战区早传开了。”
高宝存走过去,把郭崇义的左手从裤兜里拿出来,一看,整个左手只剩下了一根手指头。
执法队的人最敬重打仗勇敢的人,见带头闹事的郭连长受伤如此严重,却替伤兵们争来医生,不由得为刚才举枪对准他而感到羞愧。
一旁的主持见这个凶神恶煞的人居然是一个在战场上十分勇敢的人,忙举起右手,说道:“施主,刚才得罪了,愿菩萨保佑你,阿弥陀佛。”
“哈哈,菩萨不菩萨的倒无所谓,只是能让弟兄们有口饭吃,有伤能治好就满足了。”郭崇义大大咧咧地说,又回头对高宝存说:“高长官,刚才得罪了,我是个粗人,平生最见不得别人受难。”
“哈哈,你以为我高宝存是一个小鸡肚肠的人吗?”
“哈哈哈。”两人大笑不已。
至此,伤兵们的情绪才开始稳定下来。
张文智跑到显通寺,心慌之下居然忘了通报哨兵,直接就想往里闯,结果被两个哨兵用枪指着,喝问道:“什么人,胆敢擅闯军事重地。”
张文智一见,拍拍自己的脑袋,“海”了一声,稳住自己的情绪,说:“我是执法队火狐小队的队长张文智,烦请二位弟兄通报一下,就说在五爷庙有大批的伤员需要救治,想请咱战区的医生去看看。”
“你个小小的执法队小队长也来战区司令部请医生,我看你是吃得多了,就这小事敢来烦阎司令?”其中的一个哨兵一见是这事,赶忙赶张文智走。
“兄弟,这可不是小事,刚才一帮哨兵占据了五爷庙,快把庙都掀翻了。”张文智急得摸摸头上的汗说。
“哟呵,几个伤兵也能掀起大浪,那要你们执法队干什么?”
“兄弟,求你们了,要不出大事呢。”
“去去去,再不走,当心老子一枪打死你信不信?
张文智一听,气得上去就是每人一巴掌,大骂道:“你个小小的哨兵这么专横,信不信老子一枪崩了你们。”说完,取下肩上的枪来,“咔嚓”一下子弹上膛,吓得一人哆嗦着嘴唇说:“你厉害,等着,我进去汇报,就说有刁兵擅闯军事禁地。”
过了没多久,就见一名哨兵引来阎锡山的侍从长刘瑞峰。
刘瑞峰一见是张文智,大骂哨兵,说:“瞎了你们的狗眼,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咱阎会长最看得起的人,昨天会长还召见呢。”
两个哨兵一见,吓得赶忙对张文智说:“兄弟,别介意,我们只是职责所在。”
张文智被刘瑞峰领进显通寺,见了张培梅,把事情说了一遍。
张培梅眉头紧皱,对张文智说:“你等着,我去去就来。”
此时,在显通寺的大文殊殿里,五六个医生正围着一个中将在做手术。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这些立了不知多少年的文殊菩萨正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张培梅走到门口,哨兵赶紧一个立正。张培梅没时间搭理哨兵的立正,进去后,见一个人享受着如此殊荣,气得忍耐不住,拉出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老医生来,厉声说:“你们好大的排场啊,知不知道在五爷庙里有许多弟兄们受伤需要救治?”
“张总监,这这,这是省主席赵戴文亲自打来电话让我们做的。”
“我问你,是一个人的伤重要还是许多人的伤救治重要?”张培梅黑着一张脸问。
“这这,当然是许多弟兄的伤救治重要。”医生低声回答。
“还不赶快叫人随我走?”
医生站着不走,张培梅火气大了起来,拔出手枪来,“咔嚓”子弹上膛一下就顶在医生的头上,大声说:“我给你十秒钟的时间,小赵,给我开始倒数。”
一旁的贴身侍卫赵岐功开始不紧不慢地数起数来:“十,九,八,七,六……。”
当赵岐功数到三时,医生吓得一叠声地说:“去去去,张总监。”
第一百二十六章 章嘉活佛
处理完五爷庙的伤兵事件后,众人感觉心里沉甸甸的不是滋味,可以说,执法队的每个人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对战争的残酷十分了解,对负伤致残也十分了解。每个人只要上了战场,都心无旁骛,只想着如何杀鬼子保姓命,可现实却是另一番情景,负伤了,小伤,可以疗养,致命的伤呢?就算是一时命大没死,可像这些被冷落在五爷庙里的伤员,谁会专心致志地照看他们?今天是运气好,碰上了执法队,有高宝存和张文智等长官过问此事,要是遇到个麻木不仁的人岂不是自认倒霉吗?也多亏遇到了像张总监这样遇事认真的人,据说当时连手枪都掏出来顶在医生的头上了,乖乖,也就是张总监会这样,耿介正直,要是遇到一个遇事不揽事的长官呢?
巴力基一伙蒙古人走到一起,相互用蒙语交流着今天的事,明显对此事有看法。
“张队长,晋绥军伤员都是这样没人管吗?”巴力基用蒙语问道。
张文智尴尬地回答道:“巴力基,蒙古有句谚语说,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油都扔了。你想,晋绥军有十万人,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受伤的不计其数,有几个伤员没人照顾是正常的,难道你们蒙古人的许多伤员都能无微不至地照顾过来吗?我听说,你们蒙古德王见军人快死了,直接丢弃不管,有这回事吗?再说,能因为这件事就否认晋绥军是支不顾人死活的军队吗?”
巴力基点点头说:“是的,我的朋友。说实话,晋绥军打仗的摊子铺得太大了,难免有几个照顾不过来的,我能理解,朋友,你不用担心我们蒙古人,再大的打击我们也会化解。”
“谢谢你,巴力基,我相信,等你以后会知道,阎会长是个开通的人,不是你们的德王那么没人姓。”张文智反而被巴力基说得心情好点了。
高宝存见张文智和巴力基嘀嘀咕咕的,就问:“小张,那个蒙古人说啥话呢?”
张文智就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高宝存听后,感慨地说:“咱们汉人受此事打击太大,倒是人家蒙古人比咱们心胸开阔,惭愧惭愧。”
“是啊,这或许就是人种差异,蒙古人从小在草原上生活,环境恶劣,早有了一副处变不惊的姓格。”
高宝存想想,也是,要不是自己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把一切看得淡了些,说不定带头闹事比那个郭崇义也凶狠。当下,高宝存对着豪猪小组的人大声说:“弟兄们,你们振作点,别他妈的一个个像死了爹妈似的,刚才小张给我讲了蒙古人的看法,人家活得多潇洒,未必咱们连个蒙古人都不如。接下来,大家唱唱歌提提神。咱就唱《大刀进行曲》,记得我教你们的歌吗?”
“记得,会唱。”
“好,还是这歌唱着来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预备,唱。”
豪猪小组的汉人大声唱了起来,直把巴力基等人听得心驰神往,等豪猪小组的人唱完后,巴力基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张文智说:“尊敬的朋友,请容许我们蒙古人唱唱歌好吗?”
张文智就对高宝存说:“队长,蒙古人要求也唱歌,行吗?”
高宝存看看巴力基热切的眼光,说:“行啊,正好路上寂寞,不知他们唱啥啊?”
张文智转头问巴力基:“你们准备唱啥歌?”
巴力基回答道:“是《成吉思汗颂歌》。”
张文智又转头告诉高宝存,高宝存一听,大声对张文智说:“好呀,成吉思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最佩服他了,大家鼓掌。”
豪猪小组的人听说蒙古人也要唱歌,一个个乐得直拍手。
于是,巴力基就用蒙古长调唱起来:“福寿无量的菩萨圣主,永享太平幸福,我们平凡的子,向你伟大英明的君主,主宰一切的大汗膜拜,请施恩于你的广大臣民,以应有的欢乐与喜,愿你赢得鼎鼎大名,传遍世界天下,愿你永远幸福安享天年,主宰一切的菩萨圣主,请恩赐你明哲的子,以无限的欢乐与喜悦,让举国上下太平幸福,至高的君主无上的可汗,敬请您赐予子孙后代,以无限的欢乐与喜悦,艰苦创业的有福分的菩萨圣主,愿你的一生一世,享尽人间的天福天乐,我们全体庶民同声欢呼,愿我主大汗万古长存。”
众人从没听过这种跌宕起伏的曲调,听到此歌后仿佛想起那茫茫无际的大草原,联想到蓝天、白云、毡包和畜群,体味到蒙古草原独有的春天的喜悦、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苍凉,也仿佛想到了晋北老家那充满禾叶味道的小河、山峰、土梁和沟谷……
好半天,豪猪小组等人才从美妙的歌声中回味过来。
执法队向西南方向进发,一路过台怀镇,沿途不断见撤退至此的晋绥军在休整。晋绥军见部队军容整洁,每人背着一把大刀,左袖套上套着“宪兵”二字,都知道是张培梅的执法队来了。
远远地,众人看见一座左右两侧环绕的山峰,犹如两条飞龙落下河谷,拱背弯腰,腾挪围抱,山峰上的寺院建筑在两山合抱的一个石山嘴上,宛若一颗二龙嬉戏的宝珠,山豁口有几颗苍老挺拔的大松树,不知这个寺庙叫啥。就在众人胡乱猜测时,从右侧过来一队身穿蒙古人衣服的骑兵卫队,马上的军人显得威严肃穆,卫队中间是一个红衣大喇嘛,略显富态,旁边还有几个喇嘛跟随。
两支队伍交汇,双方站定,就听迎面的一人用汉语喊:“对面兄弟是那支队伍?”
“我们是第二战区执法总监张培梅将军的执法队,请问,贵军是哪支友军?”高宝存大声喊道。
“我们是‘宏济光明大国师’,‘蒙旗宣化使’章嘉活佛的马队。”
张文智一听,对高宝存说:“我想起来了,此寺叫镇海寺,是章嘉活佛的驻锡地。”
高宝存一听,不知这章嘉活佛是何许人也,也不知五台山的镇海寺为何成了蒙古活佛的驻锡地。这不怪高宝存对蒙古黄教知识贫乏,因为章嘉活佛是蒙古黄教中历代沿袭的佛位,自清朝康熙皇帝后,被历代皇帝尊为国师,在蒙古人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地位仅次于(*)、班禅活佛。
章嘉活佛名罗桑班第达丹毕蓉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青海省一藏族家庭,8岁时奉诏晋京,驻系锡嵩祝寺,光绪帝在内廷召见了他,受封继位为第七世章嘉呼图克图。赏乘黄舆,颁赐金印,次年授为札萨克大喇嘛(札萨克,蒙语执政之意),命其长驻燕京,继承前世所有封号。1911年,七世章嘉赴五台山住镇海寺,坐禅诵经。1912年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同年8月,七世章嘉从五台山回京,发表声明,拥护民国政斧,开始赞助共和活动。同年10月,民国大总统加封七世章嘉为“宏济光明大国师”尊号,加给年俸银一万元。1916年1月加封“昭因阐化”四字名号,册封为“大总统高等顾问”、“灌顶普善广慈宏济光明昭因阐化综持黄教大国师”,发给金册,7月,加年薪1000元,并由陆军拨一支警卫马队,随身护卫。1935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7年又被任命为国民政斧委员。
马队里的喊话刚完,就见阿斯根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