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洋流-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艘酝笄迤癫晃R樱 
肃顺几人见他说此大逆不道之语,也不惊讶,这种诛心之语自从咸丰宠爱颐和园四美以来,他们私下里说了不止一次。
“唉!我大清用武力征服中原,当时所用仅为八旗劲旅而已,没想到如今八旗劲旅、六十万绿营还让反贼如此嚣张,几欲攻到燕京!”
瑞华见肃顺危言耸听,皱眉道:“哼!你说八旗绿营皆不足用,我大清岂不亡于反贼之手?”
载垣放下茶杯,慎重问道:“老六,我们几人都不是外人,大家也承认你有真才实学,你说说大清应该怎么办才好?总不能让我们这些亲王贝勒跑到关外荒凉之地过下辈子吧!”
穆荫自嘲道:“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关外都不安稳了,早晚都要为反贼所擒!
肃顺见三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暗喜不已,只要说服这几个,皇上那里就容易多了。
“办法不是没有,江西来的奏折你们看过没有?”
穆荫见肃顺左顾而言他,不高兴说道:“肃大人,你就别绕弯子了,江西不就是保住了南昌城,这关大清兴亡有什么关系?”
肃顺努力让自己表现得从容一些,“江西巡抚江岷樵到达南昌城第二天,就解了南昌之围,反贼引兵退走,你们想想为什么这大清单单只有江岷樵可以屡次挫败反贼!”
瑞华也不笨,大喜道:“你是说,如果我大清多几个向江岷樵这样的忠诚猛将,自然能平灭反贼!”
肃顺微笑点头,“不错,蓑衣渡大捷就是江岷樵率领一帮乡勇取得的,当时他只是赛尚阿麾下的一名乡勇头目!”
载垣想了又想也想不出上哪里找出像江岷樵这样的人物,期盼的看向肃顺,“老六,哥几个知道你机灵,快告诉我们上哪找这些忠臣良将,也好让万岁爷高兴高兴!”
肃顺回道:“其实不难找,就在湖南,曾涤生在衡阳已经训练出六千乡勇,与江岷樵所部一脉相承!”
载垣摇头,失望道:“可是曾国藩一介书生怎能与江岷樵相比,况且听说他不容于长沙官场,像这样的愣头青顶什么用!”
瑞华也反对道:“我也听说这曾国藩口号喊得震天响,就是不敢与贼作战,湖广总督吴文熔在荆州与长毛血战连天,也不见他出兵支援,亏他还以吴文熔门生自居。”
肃顺耐心解释道:“曾涤生能顶着这样的压力兴办团练,这正说明曾涤生决心之坚强不可动摇!再说江西巡抚江岷樵是他的学生,训练乡勇的方法必定大同小异,只要朝廷给予支持,这支军队必定可以成为大清支柱。”
瑞华越听越是明白,突然想通了什么,惊叫道:“我明白了!这长毛、短毛都是那些穷汉子组成的,这江岷樵、曾涤生招募的勇丁对象也是穷汉子,而我大清八旗绿营全都不是穷汉子的对手!只有用穷人打穷人才能打胜!”
肃顺摇头无语,穆荫与载垣反而点头称妙!
“皇上驾到”
“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咸丰这几天心情很好,笑道:“平身,可有奏折呈上来?”
肃顺呈上一封奏折,道:“湖广总督吴文熔请求皇上调拨兵马支援,称长毛围城甚急!他已亲自前往荆州坐镇。”
咸丰道:“各地守军都被抽调一空,徐州、江西都很重要,朕实在想不出哪里还有援军可以调拨!”
瑞华抢先道:“启禀皇上这反贼之所以如此凶悍,只因为他们以前都是穷苦人家,一无所有,所以才能无所顾虑,我大清如果也招募这些穷汉子入伍,不但可以减少反贼兵源,还可以让他们自相残杀,等穷人杀完了,也就没有人要造反了!这可是一箭双雕啊!”
咸丰惊呆了,不是认为瑞华无理取闹,相反他认为瑞华说的很有道理,这大清社稷动荡不就是一帮穷鬼造反搞的嘛!
“郑亲王说的有理,只是该怎样招募这些穷……百姓作战呢?”
穆荫逮着机会,抢先道:“江西巡抚江岷樵已经这样做了,还有湖南团练大臣曾涤生也是这样做的。”
在此时咸丰的心目中,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并无什么特殊之处,更不想将镇压反贼的重任交给他,不高兴说:“朕几次命曾国藩增援荆州,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拖延,可见他只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恐曾国藩不足以担此重任!”
肃顺见他们说的不明不白,令皇上反而想到别处去,只有亲自上阵道:“请皇上允许各地乡绅招募百姓杀敌,如此既不用朝廷发放军饷,也不用官军疲于奔命就能剿灭反贼,实乃上策!请皇上三思!”
咸丰见他又是旧事重提,摇头道:“朕知你一片忠心,只是先帝早有训诫,不可让汉人独自领兵,如果兴办团练,各地汉人趁机招募军队,扩大地盘,这岂不是饮鸩止渴,反贼平灭之曰,就是我大清亡国之时!”
肃顺早已想好了对策,不慌不忙道:“可以让一位朝廷大臣担此重任,朝廷对他知根知底,再对他笼络有加,承诺反贼平灭之曰就重重的奖赏他,必定可以消除他的疑虑,使其裁散军队!”
咸丰还是不答应,反问道:“哪里有如此能干的大臣?”
肃顺接道:“有!湖南团练大臣曾国藩!他一向以大儒自称,标榜自己忠君爱国,况且先帝对他不薄,如今他在湖南编练了几千人马,这不都符合皇上的心意吗!”
咸丰见肃顺如此坚持,虽然看不上曾国藩,还是抱着一丝希望,道:“朕马上发下圣谕:让他一月之内必须出兵湖北与长毛作战!看看他是否可用!”
“皇上英明”
…………
好不容易处理完政事的咸丰刚要去颐和园放松放松,就听见太监禀报说:惇郡王求见!
咸丰苦笑的重新坐回原位,道:“宣”
奕誴大摇大摆的走进来,也不下跪,弯腰道:“臣第参见皇上”
咸丰苦笑,又一次训斥道:“放肆!我们满人最重礼节,看看你像什么样!”
奕洽抬头笑道:“皇上,臣第在心底尊敬你呢!不像有些人,表面上做的漂亮,背地里还不知怎么编排您!”
咸丰心急的去颐和园享乐,哪有心思跟他在这磨蹭,“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言下之意,就是你没事赶快滚蛋!
奕誴也不尴尬,继续笑道:“臣第还真有事!臣第发现自从反贼造反,一些穷苦百姓就很期望反贼打过来!”
咸丰怒道:“这些百姓真是该死!好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说完也不理奕誴在后面呼叫,径直的走屏风后面的小门出去了!
第三十二章 小人物之鲍超
湖北荆州
石达开看着摇摇欲坠的荆州城叹了口气,没想到这湖广总督吴文熔如此硬气,一连三天都在城墙上给清妖激励士气。
石镇吉小跑过来,对还在发呆的石达开道:“翼王殿下,从江陵方向支援的清妖已经被全歼了!您是不是可以发起总攻了!”
石达开问道:“从武昌方向没有清妖援军吗?这吴文熔是湖广总督,按理说不应该只有附近的府县派军救援!”
石镇吉鄙夷道:“小的刚才俘虏了江陵县令,审问了一番,才知道是清妖巡抚崇伦搞的鬼!这老小子一肚子坏水,暗示湖北各府县不要支援荆州。”
石达开本想围城打援,在荆州城外歼灭湖北各府县的支援兵马,这样就能轻易的攻占湖北,没想到等了一个月,就等到十几路,加起来还不超过两万人。
“传令各军,一个时辰之后,全力攻打荆州北城!”
石镇吉兴奋道:“遵令”
站在荆州南城上的吴文熔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心里又是苦涩又是悲凉,没想到崇伦为一己私利,视军国大事如儿戏!
吴文熔从武昌坐镇荆州之前就与崇伦商量好,他在荆州消耗长毛兵力,崇伦派遣小股兵力偷袭长毛粮道,等到长毛精疲力尽后,崇伦就率大军攻击长毛大营,与吴文熔里应外合歼灭荆州城下所有长毛!
没想到崇伦不但不侵扰长毛粮道,连粮草都拒绝运往荆州!
“大人……北……北城破了,末将护您……出城吧!”从北城败退的参将胡明狼狈的找到吴文熔。
吴文熔听着逐渐接近的喊杀声,苦笑不已,摇头道:“跑不了了!前后全是长毛!”
胡明大喜,心道:看样子总督大人想要投降!“大人,那咱们……投降?”
投降?吴文熔从没有想过,他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二十八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礼部侍郎、刑部侍郎等官职,可谓深受国恩,怎会降贼?
吴文熔缓缓的拔出早已准备好的佩剑,大呼“吾受国恩,唯有以死相报!恨未能见反贼被平灭之曰,四海清平之时!”自刎而死。
胡明目瞪口呆看着躺在地上抽搐的吴文熔。
衡阳
陈世杰本是个桂阳州的小官,与曾国藩在燕京时有过一些交往,他听说曾国藩在衡阳办团练,就专门前往衡阳投靠,曾国藩也挺看重他,任命他为幕僚,主管谋略和人才的选拔。
郭嵩焘对陈世杰抱怨道:“湘军已经训练半年有余,勇丁倒是好找,可是这能率领两三千人作战的统领以及一大批得力的营官却难找!”
郭嵩焘自从上次在南昌打了败仗,第一次经历战阵的郭嵩焘被血肉横飞的情景吓得半死,什么周亚夫之类的勇气不翼而飞。他本来就不像李续宾那样利禄熏心,一心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他还没活够!什么也不奢望,还写了一首诗给江忠源发牢搔:
觅得疲驴试短衣,尺书屡召敢频违?此生戎马真非发,半夜星辰尚合围。
他不顾一切的私自逃回湖南老家,没几天就被曾国藩派兵抓来衡阳,继续当差。
陈世杰也没什么好办法,于是看向曾国藩,谁知曾国藩却津津有味的看着一本旧书。
陈世杰与郭嵩焘对视一眼,全都围了上去。
原来这本书是戚继光写的《纪效新书》,
曾国藩见他们不明所以,哈哈笑道:“这《纪效新书》可帮了我的大忙!”
郭嵩焘问道:“这是前明大将戚继光写的兵书,只是他打的是倭寇,,与我们所要对付的反贼并不相同,涤生你要三思而后行!”
曾国藩指着兵书的一段话念道:“新募之勇:第一,切记用城市油滑之人,但观面目光白,行动伶便之人便是;第二不可用歼巧之人,那些神色不定,看见官员也毫无惧色之人便是。最可用之人就是乡野老实之人,这些百姓黑大粗壮,手面皮肉坚实,有土做之色。
这不正是教我们湘军也招纳那些穷山恶水之地的百姓!那些有衙门气的人,全都不收用。”
郭嵩焘马上深有感触,想起南昌城的噩梦,佩服道:“涤生说的对,当初南昌之战,率先逃跑扰乱军心的都是平常偷歼耍滑之人,忠心护主的也是那些平常表现木讷之人。”
说完又补充道:“湘军的招募可以由大帅挑选统领,由统领挑选营官,由营官挑选哨官,哨官挑选绅长,什长挑选勇丁,这样每一级都直接由上官来挑选,下即便对上级感恩戴德,也能听从其指挥,到了危急之时便能甘愿赴汤蹈火,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在南昌城下的情况,突然遇袭就惊慌失措,建制散乱。”
曾国藩点头而笑,心里打定主意让郭嵩焘安心的做一个幕僚,再也不让他到前线指挥作战。
塔齐布匆匆忙忙的来到屋里,对曾国藩跪下,磕头道:“请大人开恩,饶过鲍超一命!”
曾国藩上前扶起塔齐布,温和道:“智亭,有话慢慢说,你已是二品副将,怎还如此孟浪!以后定要学习礼节,否则平白让人看轻”
塔齐布感动道:“谢大人训诫,末将有一事相求,请大人恩准!”
曾国藩严肃道:“什么事?你说,能办到的我一定答应你。”
塔齐布将来意如实道来,“末将手下有个军官叫鲍超,他是与末将一起从绿营投奔大人的,只是他因口角与人争执,失手打死对方,按律当斩,求大人免其一死,让他戴罪立功!”
陈世杰现在对这种猛汉很看中,绕有兴趣的问“他为什么要与人争执?”
塔齐布想了会,还真不知道鲍超为什么会与人争执,他听说鲍超因打死人被抓起来处斩,就急忙跑来找曾国藩求情。
在曾国藩的计划里,塔齐布是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心想:此时正是收买人心的机会!开口道:“你去把人带过来,我亲自审问,如果情有可原,就免其一死!”
几个亲兵将鲍超五花大绑的押进大堂,喝令其跪下。
曾国藩拍着桌子问道:“堂下何人?因何犯事!”
鲍超自衬必死,昂起头,声音洪亮,答道:“小的名叫鲍超,见有人欺负良家妇女,就前去阻止,谁知对方并不领情,与我争斗,我不忿,就杀死了他,小的自知必死,求大人给个痛快!”
曾国藩觉得鲍超是个有胆气的好汉,有心放了他,“你可曾后悔?”
鲍超道:“男子汉大丈夫做了就做了,有什么好后悔的,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一样会阻止!”
曾国藩笑道:“不错!是条好汉……你原来是个什长,我升你为哨长,你就安心回去吧!”
鲍超呆住片刻,反应过来磕头道:“谢大人不杀之恩。”
塔齐布高兴的领着鲍超返回营地,“小子,你走大运了,不但逃过一死,反而官升一级!”
鲍超道:“还要多谢大人为小的求情!”
塔齐布摆手,并不当回事,道:“你跟着我从绿营过来,我总不能对你不闻不问,你今天已经入了曾大人的法眼,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你打算怎么报答曾大人?”
鲍超立马跪在地上,仰天发誓道:“我鲍超在此发誓,从今天开始一定拼死杀敌来报答曾大人,如违此誓,天诛地灭,堕入轮回,永世不得超生!”
第三十二章 小人物之刘重岳
曾国藩非常明白,对这些大头兵,忠义血姓的大道理可以讲,但一般人出来当兵卖命,就是为了求财,如果加入湘军无利可图,就不会有人前来应募,没有人应募就得不到好的将军与士兵,八旗绿营之所以没有战斗意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朝廷给他们的俸禄太低,不但不能养活家人,还常常自己也饿着肚子!所以他决定用高于绿营的粮饷来吸引人前来当兵!
想到这里,曾国藩找来彭玉麟,问道:“你在绿营时,普通士兵一个月粮饷最多是多少?”
彭玉麟一头雾水,老实道:“如果遇到战事,一个月的粮饷加起来大约四两白银。”
曾国藩默算起来,一个壮汉在家务农一年最多可得十两银子。如果是绿营兵一年就有近五十两银子左右,当兵的应该比种田的收入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