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盗网,撬窗进入第三设计室,此时报警器发出了报警声。3 人慌忙将3 台计算机主
机搬出室外,就地拆开两台主机,卸下硬盘、内存条、显卡等,连同另一台主机一
并盗走,现场留下两台主机外壳和作案工具。
  3 人盗窃得逞后,将赃物藏匿在租住的房屋中。8 日上午10时许,许中华把空
白的2。5G硬盘和有密件的8。4G硬盘及内存条一并拿到“电脑城”,以500 元价格卖
给个体商贩吴幼铭。吴购买硬盘后,发现8。4G硬盘含有加密文件,无法进入硬盘系
统,即请懂一般电脑操作的相邻柜台业主黄海用DM软件帮助其对8。4G硬盘进行格式
化,删除了该硬盘上的全部文件。7 月10日,许中华等人将装有20G 硬盘的主机在
仙桃市卖给了陈昌清,得赃款1100元。陈购买后,因主机硬盘含有加密文件无法进
入主机硬盘系统,便请仙桃市某电脑培训班的王守红帮助将硬盘也进行了格式化,
并重新安装了win98 系统。陈昌清将此电脑留作自用,直至硬盘被迫回。           几经鉴定方下结论
  硬盘是被追回了,但被追回的硬盘是不是技术中心被盗的硬盘?为证实这个问
题,办案人员颇费了一番功夫。由于两个载有秘密资料的硬盘被重新分区、格式化,
并安装了新的软件系统,原文件系统遭到破坏,公安机关将硬盘送到华中科技大学
“信息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进行鉴定。因硬盘数据破坏严重,不能恢复整段
数据,实验室采用数据对比法进行鉴别,经过两天的工作,仍没有找到匹配文字段。
实验室遂将方法与工具提供给技术中心,让他们采用涉密文字段进行查找匹配,又
经过两天的工作,终于找到匹配内容,从而确定该硬盘确系技术中心被盗硬盘。
  鉴于被盗计算机安装的是特别操作系统,设置有密码,一般人很难打开,即使
是计算机专家耗费几天时间也不能打开,而两个硬盘在犯罪嫌疑人手中停留时间很
短,他们无意又无能力打开硬盘,买主买到硬盘后很快就进行了格式化,三名犯罪
嫌疑人又是盗窃电脑及其他财物的惯偷,故此,公安机关认为此案作案和销赃过程
清晰,无可疑之处,确认涉密计算机硬盘在被盗失控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打开硬盘上
的资料,秘密没有泄露,并将此案定性为侵财案件,以盗窃罪结案。
  没有泄密全赖侥幸
  案件很快被侦破,涉密资料没有被人打开,国家秘密没有泄露,让保密部门、
公安机关、军工集团都松了一口气,人们脸上浮上了一丝喜色。然而,我们不禁疑
惑,一个如此重要的国防科研单位,设置有围墙、防盗网、监控系统、安保值班人
员,防范不可谓不严,3 个小毛贼为何如此轻易地就盗走了涉密计算机?
  案发后,保密工作部门到现场查看了技术中心的安全保密防范措旋,听取了情
况汇报,疑团解开了:几乎所有的安全防范措施都形同虚设。
  技术中心大楼外有一道围墙,这是技术中心的第一道安全屏障。但围墙外的环
境却很复杂,周围居住着许多流动人员,而且就倚着围墙外侧搭盖着民居、工棚,
给犯罪分子攀越围墙提供了条件。
  第二道防线是大楼窗户上的防盗网。用一把普通的剪刀。就可以剪断。技术中
心大楼的防盗网就是这样的,比许多民宅安装的防盗网还要脆弱。
  第三道防线是监控系统。实际上,监控系统是发挥了作用的,报警器及时报了
警。但遗憾的是安保人员却不会使用此系统。一处报警,竟显示有4 处报警方位,
致使未能准确判断出事防区。
  第四道安全保障,也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是安保人员。技术中心聘有5 名安保
人员,他们不是正规的保安,只是几名普通民工。几人责任心不强,未按值班要求
进行巡逻,案发当晚报警器响后,查找行动迟缓,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延误了
时机,致此外,按规定,密件不能在计算机硬盘中过夜,技术中心对此竟没有管理
措施,以致密件随机一起被盗。
  如此看来,秘密没有泄露,全赖加密之功,除此之外,就是侥幸。
  事发后,技术中心及时进行了整改,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了处理,解聘了
安保人员,改聘正规保安公司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并对他们进行了安全防范和报警
器材使用知识培训;封闭了存在安全隐患的窗户;同时报请政府整治清理周边环境
;加高加固了围墙;制定了全面的防范和管理方案;完善了保密管理制度;加强了
对干部职工的安全保密教育。   
                    他从网络走向深渊
  ■郑国轩
  2003年6 月3 日,古城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间谍案件做出了一审判决。
台湾军事情报局潜伏间谍马培明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 年。站
在被告席上的马培明神情黯然,悔恨和痛苦溢满了他的心灵。29岁,风华正茂,却
身陷囹圄,落得可耻的下场。他或许早已料到这是必然的结局,却不曾想来得这么
快。
  一篇网文引来“知己”L 先生
  2002年岁末的一天,对马培明来说,与其说是落网,不如说是解脱。那天早上,
他正躺在家中,咀嚼着从T 国带回来的兴奋和收获。国家安全机关的侦查人员突然
出现在他的面前,冰凉的手铐敲碎了他的梦呓与虚妄。他的思绪跌落回两年前的一
个晚上……
  马培明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对军事有浓厚兴趣。他在一
家国有企业拥有一份固定工作,但每月仅数百元的工资收入却使他心有不甘。面对
社会上令人羡慕的“大款”
  生活和自己每月“捉襟见肘”的现实,他失落、迷惘,以致对金钱的渴望和追
求到了痴迷的地步。
  急于了解外部世界精彩的马培明,早些年每天两小时雷打不动地收听境外电台
广播,金钱至上,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对他有磁石般的吸引力,他对现实的不满逐
步蔓延滋长。1999年之后,马培明迷恋上网,“想不到网络竟然对我的影响是如此
之大,生活已完全改变了。,‘此后他便沉迷于网络世界,并渐渐萌生了通过网络
发财的念头。于是,他尝试着在网上张贴文章,特别希望能作为一个军事发烧友在
网上发表军事评论文章来赚取外快。
  2000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晚上,马培明像往常一样在电脑前上网邀游。前不久,
他在某网站的军事论坛上贴了一篇           “放心吧,你的真名是不会公开的,台湾总公司那边单独保存,以后你就用笔
名‘方言’吧。你每月的生活补助为600 美元,奖金根据你的实际绩效另发,这是
预支给你的两个月的生活补助。”L 先生的一叠美元递了过去。
  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和自作聪明的侥幸心理使马培明内心深处的最后一道防线出
现缺口并迅速崩溃,于是他跨出了走向罪恶的关键一步。按照L 先生的要求,他填
写了自荐书。报告了自己的“资源和管道”,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搜集、编
写情报、摄影和反侦查等一番间谍工作培训便顺理成章地进行了。最后,他接受了
L 先生布置的情报搜集任务和间谍活动器材。
  马培明在归案后,曾专门供述了其跨出罪恶的第一步时的心理感受:“在T 国
的最后一天,L 到机场送行,临别时说‘保重’。
  这让我备感沉重,因为这几天的一系列事情让我知道自己算是加入了一个台湾
间谍情报组织。虽说我还抱有把钱拿回去就断绝关系的想法,但总觉得他对我很不
错,不能对不起朋友,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可笑。“
  马不停蹄目标“瞄准”军用机场
  回国后,马培明就开始了他死心塌地又胆战心惊地为台湾主子卖命的间谍生涯。
他很快按照L 先生的指令,前往某地军用机场搜集我新型战机的情报。为了不引人
注意,他运用L 先生传授的技能,花30块钱雇了当地一老农做“向导”,并租用三
轮农用车作为交通工具,在老农的指点下走捷径进入了机场,用相机对着停机坪、
机库和有关附属设施猛拍一气。当晚即将观测情况写成情报报告,并绘制了机场草
图,一并通过互联网发送给L 先生。随后又将底片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寄往L 先生指
定的境外秘密通讯地址。不久,L 先生就有了回音,对马培明的初次行动表示满意,
鼓励他继续努力。除报销路费外,还专门寄来了500 美元的“奖金”。
  初次冒险的“成功”大大地刺激了马培明。时隔不久,他又按照L 先生的指令,
踏上了赴南方某军用机场搜集情报的行程。
  途经A 市车站,上车人群中一个吃力地拎着沉重行李的军官引起了马培明的注
意,他赶忙凑上前去打招呼,并为其安置好行李。在随后的攀谈中,马培明探知该
军官在××舰服役,不由一阵激动。为取得其好感,马培明使出了浑身解数,颇有
见地的军舰知识让该军官钦佩不已。两人谈话十分投机,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马培明从中套问了该舰实弹训练、火力系统及出航规律等情况,获得了意外收获。
此后的专门报告,得到了L 先生的高度评价,并极力赞赏他套取情报的能力。
  2001年初春,马培明又出现在T 国机场,依旧是L 先生前来迎接。这次马培明
带来了拍摄的江苏某军用机场情报胶卷作为见面礼,并当场绘制了机场示意图。台
湾军情局对马培明的“敬业”精神和绩效欣赏有加,总部的A 先生专程从台湾前来
接见了他,颁发了2500美元的奖金,并专门配备了最新的高科技间谍器材,进行了
高级间谍训练。“上级”的礼遇与厚待,使马培明更加踌躇满志,摩拳擦掌地要回
国大干一场。
  南下北上狂敛“秘密”换美金
  带着高级间谍活动器材回国后,马培明迅速展开了新一轮搜集我军事情报的活
动。按照台湾军情局“定期前往观察”的指令,他先后三次前往某军港活动。
  2001年夏季,正当南京战区三军联合演习在东南沿海如火如荼紧张进行时,L
先生从网上发来指令,要求马培明即刻动身前往察看军演动态,并寄来了1000美元
的活动经费。骄阳似火的夏日,马培明从南京禄口机场登机南下,到厦门,转漳州,
第二天一早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多处军事要地。沿途他对演习地点、军车动态和指挥
哨所等进行观测、拍照。对机场和军用飞机集结情况拍摄了大量照片。第三天傍晚。
马培明带着丰硕的成果返回镇江,当晚即对“战利品”进行整理,形成分析报告,
从网上通报L 先生。次日一早就收到了L 先生的回邮,评价只有两个字:“真棒!”
  马培明处心积虑搜集情报信息,可谓无孔不入,他把主意打到了其所在单位。
趁着微机房无人之际,他偷偷将《内参选编》复印带回家中,经扫描后从网上发给
了L 先生。几次得手之后,马培明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竟将《内参选编)带回家
中,事后见无人发觉就干脆留了下来。不久,在以旅游名义出国时直接带给了L 先
生。主子的赞许和丰厚的奖励又着实让他高兴了好一阵子。
  经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马培明参加台湾间谍组织,接受台湾军情局
指令,曾先后10多次前往山东、重庆、安徽、上海、浙江和福建等省市的重要军事
目标刺探、搜集情报,并多方搜集我内部资料,向境外间谍组织报送。经鉴定,其
内容涉及多项绝密、机密、秘密级事项。
  台湾军情局通过邮政特快专递、派人入境交接、在马培明出国时当面签收等方
式付给马培明的薪酬和奖金总计两万六千余美元,并旋以MP3 、手机和瑞士军表之
类的小恩小惠,以满足其对金钱狂热追逐的欲望。
  两年惊魂镣铐“加身”悔当初
  马培明赴东南沿海搜集我军事情报后不久,恰逢单位进行财务大检查,马培明
似乎有了不祥的预感,联想到户籍民警曾上门核查户口,更加重了对自己安全的担
心,慌忙中按L 先生所约定的紧急联络方式向境外报警。L 先生指示他要保持冷静,
避免不必要的联系。龟缩了几个月,情况似乎一切如常。马培明终于松了口气,向
L 先生报了平安,称:“是我的工资收入让人怀疑我的消费能力。”为了遮人耳目,
加之每每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外出活动也让他疲于奔命,马培明萌生了尽快离开所在
单位而专心搜集情报的念头。
  200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天空中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马培明躲在离镇江市安
全局不远处的树荫下,感到两腿发软,心中忐忑不安。他已经在这里徘徊一个多小
时了。白天在上海的惊魂一幕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反复闪过……
  上海某宾馆。马培明坐在沙发上粗略点着T 国J 小姐受L 先生委托带来的七千
美元,总感到脑后凉飕飕的,周围行人的目光也让他一阵心惊肉跳,如坐针毡。与
J 小姐草草告别后,一路上马培明总是感觉一双锐利的眼睛在盯着他,怎么也摆脱
不了。
  他像丧家之犬,不停地换车、疾奔,到镇江已是几个小时之后。
  他不敢回家,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游走。雨水顺着淋湿的发际往下淌着,他已
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两年来胆战心惊的日子让他把满腹心事深埋在心底,哪怕
是家人也不敢吐露半分。两条腿不听使唤地迈到了天天上班经过的安全局大门口。
自首吧,也许他们会网开一面,给我一条改过自新的道路。但是脑中又浮现出监狱
高高的围墙和威严的武警,他不寒而栗。最终,他长叹一声,拖着沉重的步子掉头
向家里走去……
  马培明2002年12月底最后一次出境与台湾间谍接头前夕,L 先生发来邮件说,
不久前“在公司内看到你的文字以及所拍的风景,备感亲切和自豪”。马培明却有
着难以言表的惶恐与无奈。
  手里有了钱,但也增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