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建武三年到建武六年,仅仅三年的时间里,关中一带逐渐出现复苏的迹象,就连长安南郊的上林苑一带,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城镇。建武三年春天,在冯异夺取关中之初,关中一直是刘秀的一个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养活西征军以及当地的百姓,刘秀必须派人千里迢迢地向西给冯异输送粮食。但是,从此之后,在冯异的精心治理之下,仅仅一年时间之后,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就得到了初步恢复。到了建武四年以后,冯异就不需要刘秀给他送粮食了。冯异不但不需要刘秀养活他,他反倒能够把关中三辅地区节余下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关东各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其他战场。
  刘秀平定关中,是其统一全国战略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一个关键性步骤。他是这个宏伟战略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冯异则是忠实的执行者。君臣二人的密切合作,通力配合,在青史之中,写下了光耀简章的璀璨一笔。
  史学大家司马光先生对此深为欣赏,他由衷地赞叹道:“昔周人颂武王之德曰:‘铺时绎思,我徂惟求定。’言王者之兵志,在布陈威德安民而已。观光武之所以取关中,用是道也。岂不美哉!”
  历代开国,平定关中之术,可称者惟两汉。前汉云萧何,后汉言冯异。美矣!
  四、逐鹿中原
  (一)万川归海
  建武元年六月,刘秀在鄗城登基之后,立即下诏求贤,一如既往地广泛招徕四方英才、吸引新鲜血液,使之为新生的政权服务。此后,刘秀在用人方面,越来越注重对文治之才的选拔。拔擢人才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军事方面,对于文职人才的选拔,刘秀同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破格拔擢南阳人卓茂的举措,尤其引人注目。
  求贤诏书下达之后,有人立即向他举荐卓茂,说此人久负盛名,才能卓著,是个治国干才,建议刘秀对其提拔重用。对于卓茂,刘秀早就听说过,于是立即派人以高规格礼聘卓茂出来做官。当时,卓茂已经七十多岁了。对于刘秀的礼请,卓茂欣然应征,立即前往河阳谒见刘秀。刘秀看到卓茂前来,非常高兴,当即下诏封卓茂为太傅,加封曪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衣一袭,棉絮五百斤。
  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月,对于卓茂这样一个行将就木的七十老翁,刘秀给予如此高的礼遇,的确是有些引人注目、异乎寻常。在这一系列不寻常的举措当中,蕴藏着刘秀高度的政治智慧,也显示了他“并吞天下、总齐八荒”的决心。
  刘秀之所以重视文职人才的拔擢,主要是来源于如下逻辑思路:
  第一,一个新生的政权,如何才能够收取民心呢?
  答:要让民众感受到它的仁政,感念它的恩惠、仁德。
  第二,如何才能使得民众感受到它的仁政呢?
  答:必须建立一个强大、高效的政府,向民众布恩施惠。
  第三,如何才能建立这样一个政府呢?
  答:必须选拔一批精通民政事务、廉洁奉公的人才,为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各级官府机构做好准备工作。
  第四,如何才能够吸引到人才呢?
  答:必须取信于民,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求贤若渴的诚意。
  第五,如何才能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诚意呢?
  答:树立一个又一个不拘一格拔擢人才的榜样。
  第六,谁是榜样呢?
  答:卓茂。
  高规格提拔卓茂,正是刘秀这一战略逻辑思路的体现。此举向天下人作出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姿态,用切实的行动向天下人作出了承诺。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天下人彰示求贤招才的真诚之心,也是力求以此博取知识分子的好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在战争年代高度重视文治人才的选拔,刘秀这一点在天下群雄之中独树一帜。
  在戎马悾惚之间,在四方鼎沸之时,刘秀怎么会有娴情雅致延请卓茂这样一个七十老翁出山,担任太傅呢?
  “太傅”一职,是当朝皇帝的名义上的师傅,是朝中的最高级的官员,位在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等三公之上。其职责是“掌以善导,无常职”,是皇帝的高级顾问兼老师。“太傅”不常设,是一个荣誉职务,一般由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名士担任。两汉四百二十余年,除了在王莽、董卓时期有太师、太保以外,在大部分时间里,太傅是朝廷之中唯一的上公!换句话说,一个人一旦做到太傅,也就算是位极人臣了。
  那么,这个卓茂何德何能,怎么一到朝廷就做了皇帝的高级顾问兼老师―――太傅?他的德能勤绩,配的上这个职位吗?
  卓茂字子康,是南阳宛城人,出身于一个显宦家庭,其祖、父两代都做过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卓茂本人,在汉元帝在位时曾到长安求学,师事鲁国人江翁。江翁擅长《诗经》,在汉昭帝时就是“鲁诗”博士,号称“鲁诗”宗师。卓茂跟着江翁学习“鲁诗”、礼法、礼法,深得师传精髓,人称其为“通儒”。卓茂不好华服美饰,而是注重内涵修养。大约在汉哀帝绥和二年(西元前七年),左将军孔光首次担任丞相,即将卓茂征辟到府中担任史吏。对于卓茂的才能、品德,孔光一直非常欣赏。
  卓茂性情宽厚,为人恭敬仁爱,不喜争讼,崇尚推己及人之道,深为乡党所重,在家里声望很高。
  有一次,卓茂骑马出行,有人当街拦住了他,对卓茂说:“大人!您所骑之马是我的,请您把此马还我!”卓茂很奇怪,惊讶地问:“你的马是什么时候丢的呢?” 这个人气呼呼地说:“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卓茂一听,嘿嘿一笑,立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自己所骑的这匹马,已经已经骑了好几年了,怎么可能是对方的呢?卓茂明白这位失主找马心切,肯定是认错了。见此情状,他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马的缰绳递给此人,让这人骑回家。不料,过了一段时间,马的主人找到了自己的马,知道自己弄错了,很是惭愧。于是就专程找到卓茂,将马归还,并叩头谢罪:“小人有眼无珠,误认大人之马为己马,请大人治小人之罪!”。卓茂微笑着让他起来,只是将马收下了事,并没有怪罪他。孔光知道后,称其为忠厚长者。
  由于卓茂的高洁品行以及精深学养,他被朝廷任命为侍郎,在黄门供职,稍后又被任命为密县县令。卓茂为政,崇尚宽厚简略,厌恶严刑峻法。他一上任,就立即在境内废止了很多当时盛行的严苛做法。我们都知道,汉法严苛是在历史上有名的。各地方官都以严察狠酷为能,从中央到地方,莫不如此。卓茂此令一出,密县的官吏、衙役们都耻笑他不会做官:“这个新县令,简直是个蠢货!”就连邻县的官员们也听说,都觉得他不是一个能员干吏。河南郡太守担心卓茂不能胜任工作,甚至专门派了一个“守令”来“协助”他工作。“守令”,是一个类似县令助理的角色。名义上是“协助”,实际上是“监督”,很显然,上级对卓茂的能力表示出了严重怀疑的态度。
  卓茂对于上级这种不信任的人事安排,不动声色,泰然自若,好像没事的人一样。没过几年,卓茂在密县深得民心,官吏军民感佩其恩泽。儒化大行,风俗淳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把一个密县治理的井井有条。
  下面的这个故事,很能说明他的为政之道,也能够看出卓茂独特的行事风格。
  有一天,来了一个老百姓到卓茂府中告状。卓茂问他:“你要告谁呢?”来人回答:“亭长!”卓茂温和地问:“你为什么要告他呢?”来人说:“亭长拿了我家的米、肉等物品。”卓茂示意身边的衙役全部退下,温和地问来人:“米、肉这些东西,是亭长到你家去所要的呢?还是你为了托他办事而送给他的礼物?还是为了感谢亭长使你能够安居乐业而馈赠给他的礼品?”来人说:“是我主动给他送的礼品!”卓茂微微一笑:“既然是你主动送去的,为什么还要告他呢?”来人忿忿不平:“我听说假如有贤明的君主在上,老百姓就不会害怕官吏,官吏也不会盘剥百姓。如今我一看见官吏们就害怕,因为我害怕他们,所以主动送给他们礼品。我觉得这很不正常,因此前来告诉大人!”卓茂说:“你别看我现在是个县令,以前却也是一个乡下人。百姓的生活风俗我也了解一些。人之所以有别于禽兽,是因为人有仁爱之心,人与人应该恭敬礼让。而今乡里的街坊、邻居之间相互馈赠礼物,这是正常的礼尚往来,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之道,这很正常啊!更何况是官吏与老百姓之间呢?难道老百姓就不能与官员们之间往来了吗?只是,对于官吏们来说,唯一要注意的是,不得以权势压人,不得用手中的权力来盘剥勒索百姓就可以了。人生于天地之间,都是群居杂处,必须要有道德纲纪来教化、约束民众,使其行为符合规范。惟独你却不愿意以礼义与大家来往,难道是想远走高飞去做神仙?难道不想在人间生活了吗?你说的这个亭长,我很了解,他是一个好官。在节日期间接收礼品,是世俗之礼尚往来,不算什么受贿。”来人说:“既然如此,法律为什么要禁止官员受贿呢?”卓茂大笑:“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日我做县令,处处以礼法教化你们,你们肯定不会怨恨我。如果我处处都用法律来处置你们,要是稍微犯点小错就被抓起来治罪,你们还怎么生活?不是有些手足无措了吗?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小的错误可以原谅,教育一下就行了。要是犯了大罪,就要被砍头了。别再纠缠了,回去好好想想吧!”
  此事传开之后,县内的人都很佩服卓茂的深谋远虑,都感念他的恩德。他在做地方官期间,忠厚谨慎,宽以待人。注重德化治理,不好刑罚。对待老百姓宽和温厚,爱民如子。举善而教,口不出恶言,当地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和蔼善良的人,以至于不忍心欺骗他。卓茂做官,不以苛刻严察为能事,注重礼仪教化,确实值得后世借鉴。

  在卓茂的身上,还有一些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据说,汉平帝在位时期,有一年中原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蝗灾。河南郡的二十多个县都深受其害,庄稼绝收,损失很大。奇怪的是,蝗虫惟独不敢进入卓茂所治理的密县境内为害,竟然是绕道而行。负责监察各地官员政绩的督邮掾将此事报告给太守,太守根本不信:“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待本官亲自去密县视察!”太守到了地方一看,事实果然不虚,为之叹服不已。
  后来,王莽主政,听说了卓茂在密县的优异政绩,就征集他到长安做大司农府里的京部丞。在当时,天下总共分为十三州,因此设置大司农丞十三人,每人负责一州,主要任务是劝导民众从事农桑。卓茂被王莽从地方提拔到中央任职,也算是“高升”了。
  卓茂临行前,密县的民众,扶老携幼,洒泪相送,对他依依不舍、念念不忘。卓茂到了长安后数年,王莽即毒杀汉平帝,做起了摄政王。卓茂知其有篡位之心,耻于为其效力。因此,卓茂称病辞职回到南阳宛城,在郡里担任门下掾祭酒,不肯再做地方官。更始帝刘玄即位,卓茂被任命为侍中祭酒,后来又跟着刘玄到了长安。卓茂看到更始朝廷腐败无能、混乱不堪,知道其必将覆灭,于是上书以年老为由,请乞骸骨归家。一直到被刘秀征召,卓茂才以七十高龄重新出仕。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卓茂被破格拔擢之后,伏湛、宋弘、杜诗、鲍永等一批闻名天下的高节名士先后来到了刘秀的身边,成为他身边的股肱重臣,为刘秀统一天下出谋划策、协助他处理民政事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提拔重用卓茂,是刘秀做出的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深沉而公正地赞叹道:“建武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偬不暇给之日。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时已七十余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于是蕴愤归道之宾,越关阻,捐宗族,以排金门者众矣。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范晔的这段评论,道出了选拔人才问题的实质,可谓是金声玉振,振聋发聩。任何一个时代,如果最高统治者不能感召德行高洁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这说明统治者的已经不再受天下人的信任。同时也说明,这个政权的道德教育肯定出了问题。另外,让这些让人才寒心失望、隐遁山林倒是小事,如果这些人才与自己的对手同心协力,自己的统治地位就会受到威胁。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刘秀重用卓茂,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缜密分析、深思熟虑的结果。
  实际上,刘秀从河北时期开始,就特别注重对治国人才的挖掘培养。登基之后,更是异常重视文治人才的选拔工作。他在兵荒马乱之时,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要想统一天下,就必须收取民心。要想取得民心,就必须任用贤才。只有有了贤才的辅佐,才能够使得自己统治区域的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生活得到安定。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本地区的安定,可以影响全国其他各地区,使得自己的政治声望得到有力的提高,从而增加感召力,促使更多的人前来归附。可以说,刘秀拔擢卓茂、伏湛这样的德高望重的能员干吏到自己的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员,是他超然于群雄的高明之处。在创业之初就能够未雨绸缪,特别注重对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的选拔,以作为治理其统治区域的骨干官吏,而不是仅仅选拔能征善战的将军、参赞军务的谋士。实际上,这是他全局性人才战略的一部分。很显然,在创业之初,大搞裙带关系只能是自取灭亡。同样地,只靠军事人才、权谋人才也是远远不够的。王莽、刘玄、樊崇等人在用人上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所在政权的命运。
  具体地说,从河北时期开始,刘秀除了召集四方能政善战的武将猛士以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