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原子的大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开原子的大门-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代希腊哲学家认为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这个词,在希腊文中就是不可再分的意思。道尔顿在1803年提出:元素是永恒不变的,元素的最小粒子就是不可再分的原子。才过了100多年,人们发现这种观点不对了,元素不是永恒不变的,新发现的放射现象正是由一种元素蜕变成为另一种元素的过程。
  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瞎说,因为人们已经亲眼看到镭中产生了氡,氡又变成了氦。
  既然元素会变,那么,元素的最小粒子——原子也就不可能是坚硬的不可分割的小球了,原子一定有更复杂的结构。要弄清楚一种元素是怎样变成另一种元素的,首先要知道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果子面包
  前面已经讲了,汤姆逊发现在各种元素的原子中都有电子,可是在原子中,电子是怎样安排的呢?
  汤姆逊总结已经发现的事实,在1904年第一个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理论。
  他想象原子是一个均匀的带阳电的球,在这个球里面,飘浮着许多电子。这许多电子带的阴电,正好和这个球所带的阳电相等,所以整个原子是中性的。如果失掉了几个电子,这个原子的阳电荷就过多了,形成阳离子;如果多了几个电子的话,这个原子的阴电荷就过多了,形成阴离子。
  汤姆逊的原子模型有点像果子面包,整个面包好像一个原子,面包里的葡萄干好像电子。
  人们发现,β射线就是快速运动的电子,它能够穿透几毫米厚的铝片,也就是说,电子能穿透原子。如果原子是道尔顿所认为的那样坚硬的小球的话,电子就没法穿过了。但汤姆逊用他的模型解释了这个现象,他认为,比起原子来,电子的体积是极小的,在原子里面电子之间的空隙很大,所以速度非常快的电子可以穿过空隙跑过去。这种情形可以比作一粒快速的葡萄干打穿了果子面包。
  原子里面的电子之间的空隙就那么容易穿过吗?汤姆逊认为,带阳电荷的球是没有质量的,只有带阴电荷的电子才有质量。汤姆逊已经测量出来电子的质量差不多是氢原子质量的1/2000。既然原子中只有电子有质量,那么一个氢原子中就应该有差不多2000个电子。氦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那么一个氦原子中就会有8000个左右的电子!更重的元素的原子中的电子,数目就应该更多了。
  能有这样多的电子吗?还有,α粒子也能穿过很薄的金属箔。这又怎样解释呢?
  α粒子是失去两个电子的氦原子,按汤姆逊的模型,那就是一块掉落两粒葡萄干的小面包。一块小面包打在大面包(金原子)上,不管速度有多大,很难想象怎么能穿透过去。
  看来,汤姆逊的果子面包原子模型有很多问题。
   卢瑟福的小太阳系
  卢瑟福已经对α射线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他一直在考虑α粒子在穿透很薄的金箔时发生的怪现象:它们绝大多数笔直地穿过了金箔,有极少数穿过金箔之后却改变了方向。这些α粒子为什么会改变方向呢?
  高速前进的α粒子会转弯,看来是碰到了什么障碍物。这种障碍物不会是质量极小的电子,而应该是体积非常小、质量足够大的一粒什么物质。这一粒物质,就在金原子中。
  于是,探究原子深处奥秘的新的科学实验开始了。
  这一天,卢瑟福和他的年轻助手盖革走进实验室,还有几个学生也来帮忙。实验室里装着新设计的仪器——中间是一片金箔,正对着金箔有一个装有放射性元素的小罐,α粒子成为一小束由罐口向金箔射去。金箔周围有一个大的有刻度的圆盘,上面装着一个能够沿着圆盘转动的闪烁镜。
  闪烁镜是老科学家克鲁克斯在1903年发明的。这是一小片涂有硫化锌的荧光屏,要是有一个α粒子打在屏上,屏上就会发生一个小小的闪光。用放大镜进行观测,并且数出闪光的次数,就可以推算出α粒子的数目来。
  窗上的黑色帷幕放下来了。在漆黑的实验室的一角点起一根小小的蜡烛,卢瑟福和学生们一起闲谈了一会,等候大家的眼睛习惯黑暗。
  “可以开始了!”卢瑟福说。
  盖革坐在仪器旁边,记下闪烁镜转动的角度后,睁大眼睛看着闪烁镜。
  “记数!”卢瑟福看着时间。
  “1、2、3、4……”盖革数着闪烁镜中出现的闪光的次数——α粒子的数目。
  过了一定时间,卢瑟福说:“停!”这时候,盖革数到58,这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偏转过来的α粒子数。
  闪烁镜转到新的角度,实验重新开始。
  过了一段时间,盖革的眼睛酸了。于是卢瑟福坐在仪器旁观测,盖革记时间,学生们也轮流帮助他们进行观测。
  他们转了一个角度又一个角度,结果发现偏转角度越大,α粒子就越少。
  最后,他们把闪烁镜转到α粒子源的同一边,观测又开始了。
  经过较长的沉默以后,盖革数出了“1”,又过了一段时间,才是“2”
  看!α粒子不但偏转,而且还在金箔上反弹了回来。
  这些现象怎样解释呢?他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911年3月的一天早晨,盖革正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他的老师卢瑟福兴冲冲地进来了。
  “我知道了!”卢瑟福说:“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知道了!原子确实有核,而且核是带阳电荷的。α粒子也是带阳电荷的,所以在接近带阳电荷的核的时候,由于同性电荷相斥而偏转了。”
  卢瑟福接着解释实验结果:带阳电荷的核和整个原子相比是非常小的,所以大部分α粒子穿过原子中的空当,不受核的阳电荷的斥力的影响,只有极少数接近核的α粒子受到斥力作用而偏转,极个别的α粒子差不多正对着核撞去,在斥力的作用下被弹了回来。
  过了几天,卢瑟福拿出理论计算公式给盖革看。他根据新的模型算出偏转到各种角度的α粒子的数目,和盖革的实验结果比较,基本上是一致的。
  原子不像果子面包了,而像有核的桃子或杏子。但是这个比喻也不够恰当,因为和原子中的情况相比,核在整个果子中所占的体积就显得太大了。更恰当一点的比喻是像个小小的太阳系,中心是带阳电荷的原子核,外面绕着核转的是带阴电荷的电子。不同的是:在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转,靠万有引力;在原子中,电子绕着原子核转,靠异性电荷的吸引力。
  1911年10月,卢瑟福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科学年会上作了报告。他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实验,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他通过理论计算,证明金原子的半径是0。000000016厘米,而金原子核的半径大约只有0。000000000003厘米。他指出,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小,但是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越大,原子核带的阳电荷就越多,外围的电子数目也就越多。
  精密的实验、严格的理论,使到会的科学家人人信服,都接受了卢瑟福的新的原子模型。
  现在,这个模型比当时又发展了。原来,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并不像行星按固定的轨道绕太阳转。电子在原子核外面的运动有时分布成球形;有时分布成为对称的椭球或别的形状,这叫做“电子云”。
   玻尔和莫斯莱的贡献
  一个新的原子模型建立了,但是还不完善,还有许多问题。
  按照卢瑟福的模型,带阴电荷的电子靠异性电荷的吸引力,围绕着带阳电荷的原子核运动。但是,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疑问。
  他们指出,根据已经知道的电磁运动的规律,电子在运动的时候会放出电磁波(能量)。因此,绕着原子核旋转的电子,因为能量逐渐减小,应当沿着一条螺旋形的轨道转动,离中心的原子核越来越近,最后碰在原子核上。这样一来,原子就被破坏了。
  实际上,原子很稳定,有一定大小,并没有发生这种电子同原子核碰撞的情况。这又怎样解释呢?
  曾经作过卢瑟福的研究生的丹麦科学家玻尔研究了这个问题。他应用当时物理学中新发展起来的量子论,指出电子按着固定的轨道围绕原子核运动的时候是不会放出能量的,所以电子不会掉到原子核上去。他还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面只能在一定的轨道上运动。他提出了核外电子排列的规律。这就是有名的玻尔模型。
  卢瑟福也在继续指导他的助手做实验。他们用各种方法测定各种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的阳电荷数。
  1913年,他的学生莫斯莱发现元素在周期表上的排列次序,原来就是原子核带的单位电荷数。当然,在原子核外面也有同样数目的电子。他把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的单位电荷数叫做原子序数。
  莫斯莱的原子序数,玻尔的原子模型,把元素周期律解释得更清楚了。他们的发现很重要,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中学和大学的物理、化学课本中都要详细介绍。
  在周期表中还有多少空当呢?以前只能说大体上清楚,而且还说不清道理。比如,在氢和氦之间会不会还有没发现的元素?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来看,氢是1,氦是4,中间可能有2和3的空当,于是就有许多人去找相对原子质量为2和3的新元素,当然他们不可能找到。
  如今根据原子序数,也就是核电荷数来看,氢是1,氦是2,中间不再有空当,人们就知道,相对原子质量为2和3的新元素是不会有的。
  一些新发现的元素,如钋、镭、锕和氡等都在周期表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是对放射性的继续研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这又得从头讲起。
   搜索新元素
  在刚开始发现放射性的时候,人们认为放射性元素是永远不停地放射着射线的。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例如,一小管氯化镭的放射性是会慢慢减弱的。经过长时间仔细测量,发现一定量的镭的放射性,经过1622年就要减弱一半,这表示镭已经减少了一半。铀减少的速度更慢,要4510000000年才减少一半。放射性强度减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同的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不一样的。
  用测量放射性半衰期的办法,可以分辨不同的放射性元素。
  在20世纪初,寻找放射性元素的科学研究在各国的实验室里进行着。
  那位老克鲁克斯在研究铀,他用碳酸铵从钠盐的溶液中沉淀出来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不是铀的化合物,但是有极强的放射性,半衰期只有24天。他认为这里面含有新的放射性元素,取名叫铀X'''1 。
  卢瑟福和索地在硝酸钍溶液中加上氨水,钍都沉淀了,剩下的溶液还有放射性,半衰期只有3天多。这又是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他们给它取名叫钍X。
  又有人研究镭射气,把一根金属针放在镭射气里,过了一段时间,这根金属针也“传染”上了放射性。研究的结果,是针的表面上沉积了一些放射性物质,分离开来有三种,起名叫做镭A、镭B和镭C。
  几年之内,新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多极了,有新钍'''1 、新钍'''2 、铀X'''2 、铀Y、铀Z、镭C′、镭D、镭E、镭F、锕X、射锕、射钍……一共三四十种,它们的放射性半衰期都不一样。
  发现很多新的放射性元素当然是好事,但是周期表上可没有那么多的空位呀!
  有人认为,周期表对放射性元素是不适用的。
  事实真是这样吗?
   一个假说
  科学家们继续研究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各种性质,不仅研究它们的放射性,还研究它们各自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人们发现镭会放出镭射气,钍会放出钍射气,锕会放出锕射气。这三种射气的放射性半衰期完全不一样:镭射气是4天,钍射气是1分钟,而锕射气只有4秒。但是用光谱仪检验这三种射气,发现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氡。同一种元素应该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什么放射性会不一样呢?
  卢瑟福的学生哈恩由钍中分离出一种名叫射钍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是1。9年,但是它的化学性质与钍完全一样。
  又有人从钍中分离出来一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为6。7年,起名叫新钍'''1 ,它的化学性质竟与镭完全一样。把新钍'''1 ;和镭混合在一起,就再也不能用化学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了。
  还有人从镭中分离出一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是80000年,起名叫鑀,但它的化学性质又和钍完全一样。
  索地根据这些新发现的事实提出了一个假说:有一些原子在质量上和放射性上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一样。所以,这些化学性质相同而质量和放射性不同的元素,应该放在周期表上的同一位置里,叫做“同位素”。
  索地的同位素假说是和卢瑟福的原子的核模型在同一年提出来的,还需要用实验来进一步证实。首先就应该“称量”一下这些同位素的原子,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真的不一样。
   称量原子核
  现在要讲讲卢瑟福的老师汤姆逊这些年在研究些什么了。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他测量阴极射线——电子流的实验。1907年他又开始去研究那些失掉了电子的原子。
  大家还记得,汤姆逊使阴极射线穿过带有细孔的阳极而成为一束,测量这束射线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发生的偏转,求出了电子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
  这一回,他把仪器的高压电极反过来接,原来的阴极变为阳极,原来的阳极变为阴极。结果怎样呢?穿过带细孔的阴极也会射出一束射线。当然,这束射线是带阳电荷的,所以对应的叫做阳极射线。这是带阳电荷的粒子流,也就是离子流。
  汤姆逊用和测量电子一样的方法,去测量阳极射线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
  他在管内换用了不同气体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同阴极射线不一样,阳极射线粒子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随气体的不同而不同,而以前测定阴极射线——电子,气体不同而结果一样。这说明阳极射线是失去了电子的某种原子或分子。
  只要知道了离子的电荷,并且测定出它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