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疡医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23-疡医大全-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久,夭之由也。(夫入肝为温,入心为热,入肺为清,入肾为寒,入脾为至阴而四气兼之,皆为增其味而益 
其气,故各从本脏之气用耳。故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此其类也,余味皆然。但人意疏忽,不能精候耳。 
故曰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不已,脏气偏胜,脏有偏绝则有暴夭者。故曰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是以服 
饵百药,不具五味,不借四气,而久服之,虽且获胜益,久必致暴夭。此之谓也。绝粒服饵,则不暴亡,斯何 
由哉?无五谷味资助故也。复令食谷,其亦夭焉。)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 
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 
(病有中外,治有表里。在内者,以内治法和之;在外者,以外治法和之;其次大者,以平气法平之;盛甚不已,则 
夺其气,令其衰也。假如小寒之气,温以和之;大寒之气,热以取之;甚寒之气,则下夺之;夺之不已,则逆 
折之;折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则汗发之;发之 
不尽,则逆制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故曰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攸,所也。)谨道如 
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守道以行,举无不中,故能驱役草石,召遣神灵,血气保平 
和之候,则天真无耗竭之由也。) 

卷一《内经》纂要
疏五过论篇
属性:《疏五过论》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 
(神屈故也,贵之尊荣,贱之屈辱,心怀眷慕,志结忧惶,虽不中邪,病从内生,血脉虚减,故曰脱营。)尝富后 
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富而从欲,贫夺丰财,内结忧煎,外悲故物。则心从想慕,神 
随往计,营卫之道,闷以迟留,气血不行而积并为病。)身体日减,气虚无精,(气血相迫,形肉消灼,故身 
体日减。气归精,精食气。今气虚不化,精无所滋故也。)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气深,谷气尽,阳气 
内薄,故恶寒而惊。洒洒,寒貌。)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血为忧煎,气随悲减,故外耗 
于卫,内夺于荣,病深者何?以此耗夺故耳。)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失,谓失问 
其所始也。)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饮食居处,五方不同,故问之也。)暴乐暴苦,始乐 
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故精气 
竭绝,形体残毁,心神沮丧矣。)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 
治之二过也。(不知喜怒哀乐之殊情,概为补泻而同贯,则五脏精华之气日脱,邪气薄蚀而乃并于真正之气 
矣。)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 
也。(奇恒,谓气候奇异于恒常之侯也。从容,谓分别脏气虚实,脉见上下,几相似也。《示从容论》曰∶脾虚浮 
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后容分别而得之矣。)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 
败伤,及欲侯王。(贵则形乐志乐,贱则形苦志苦,音乐殊贯,故先问也。封君败伤,降君之位,封公卿也。 
及欲侯王,谓情慕富贵,而妄为不已也。)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忧惶煎迫, 
怫结所为。)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 为挛。(以五脏气留连,病有所并而为是也。)医 
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严, 
谓戒,所以禁非也,所以令从命也。外为柔弱,言委随 
而顺从也。然戒不足以禁非,动不足以从令,委随任物,乱失天常,病且不移,何医之有!)凡诊者,必知终 
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终始,谓气色也。知外者终而始之。明知五色气象,终而复始 
也。余绪,谓病发端之余绪也。切,谓以指按脉也。问名,谓问病诊之名也。男子阳气多而左脉大为顺,女子 
阴气多而右脉大为顺,故宜先合之也。)离绝莞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 
何术之语。(离,谓离间亲爱。绝,谓绝念所怀。莞,谓莞结思虑。结,谓结固余怨。间亲爱者魂游。绝所怀 
者意丧,积所虑者神劳,结余怨者志苦,忧愁者闭塞而不行,恐惧者荡惮而失守,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喜乐者 
惮散而不藏,由是八者,故以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思晓,又何言哉!)此治之五过也。 

卷一《内经》纂要
征四失论篇
属性:《征四失论》曰∶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 
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 
薄浓,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 
明,此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 
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第一失者,不知阴阳 
逆顺之理也。阴阳逆顺之理,非止一端,左手人迎为阳,春夏洪大为顺,沉细为逆,右手气口为阴,秋冬沉细为 
顺,洪大为逆,男子左手脉大为顺,阴脉为逆,阴病见阳脉为顺,阴脉为逆,内伤阳病见阳脉为顺,阴脉为逆, 
阴病见阴脉为顺,阳脉为逆。又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 
为从。第二失者,不受师术之正,妄效杂术之邪,以非为是,苟用砭石也。第三失者,不适病患之情,不明此 
类之义也。第四失者,不究始时致病之由,妄持寸口之脉,不中病情伪指病名也。) 

卷一《内经》纂要
阴阳类论篇
属性:《阴阳类论篇》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阳为 
表,二阳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此言六经为人身之表里,以太阳、太阴为 
贵也。三阳者,足太阳膀胱经也。从目内 上头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为人身之大经, 
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从鼻起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为人身之维系。一阳者,足少阳 
胆经也。起自外 络头,分为四道,下缺盆并正别脉,六道上下,为人身之游行诸部者也。曰经,曰维,曰游部, 
此可以知五脏终始赖此三经以为之表也。三阳为之表,则二阴为之里,二阴者,足少阴肾经也。二阳为之表,则 
三阴为之里,三阴者,足太阴脾经也。一阳为之表,则一阴为之里,一阴者,足厥阴肝经也。太阴为正阴,而 
次少为少阴,又次为厥阴,太阳为正阳,而次少为少阳,又次为阳明,以其气有多少异用,故各有三者之分耳。然 
少太之义易知,而阳明厥阴之义难释,足之十二经合于十二月,故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六月建 
未则为右足之少阳,皆两足第四指脉气所行也。二月建卯,主左足之太阳,五月建午则为右足之太阳,皆足小 
指外侧已上脉气所行也。三月建辰,主左足之阳明,四月建巳则为右足之阳明,皆两足次指已上脉气所行也。 
然正二五六月为少阳太阳,而三四为辰巳月,居于其中,则彼两阳合明于其前,故曰阳明也。七月建申,主阴之 
生主右足之少阴,而十二月建丑则为左足之少阴,皆两足心以上脉气所行也。八月建酉,主右足之太阴,而十 
二月建子,则为左足之太阴,皆两足大指内侧以上脉气所行也。九月建戌,主右足之厥阴,而十月建亥则为左 
足之厥阴,皆两足大指外侧以上脉气所行也。然七、八、十一、十二月为少阴、太阴,而九、十为戌亥月,则为 
两足之阴已尽,故曰厥阴也。厥者,尽也。而应之者戌亥,则一阴几于绝矣。岂知一阴至绝而有复作之理,朔 
晦相生之妙,却具于其中,盖阴尽为晦,阴生为朔,气尽为晦,气生为朔,既见其晦,又见其朔,厥阴之绝,而 
复作合,当以彼晦朔之妙,而正此厥阴之理也。正者,证也。)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 
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三阳者,即太阳也。太阳为表之经,覆庇群生,尊犹父也。二阳者,即 
阳明也。阳明为表之维,捍卫诸部,所以为卫也。一阳者,即少阳也。少阳为表之游部,布络诸经,所以为纪 
也。三阴者,即太阴也。太阴为里之经,长养诸经,尊犹母也。二阴者,即少阴也。少阴为里之维,生由此始, 
所以为维也。一阴者,即厥阴也。厥阴为里之游部,将 
军谋虑,所以为独使也。) 

卷一《内经》纂要
方盛衰论篇
属性:《方盛衰论》曰∶形弱气虚死;(中外俱不足也。)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脏衰,故脉不足 
也。)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脏盛,故脉气有余。)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坐起有常,则息力调 
适,故诊之方法,必先用之。)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言所以贵坐起有常者何?以出入行运,皆神明随转也。) 
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上观,谓气色也。下观,谓行气也。 
八正,谓八节之正候。五中,谓五脏之部分。然后按寸尺之动静而定死生矣。) 

卷二
论诊候入式法
属性:夫医者,人之司命也。脉者,医之大业也。盖医家苟不明脉,则如冥行索途,动 
致颠覆矣。夫大方脉、妇人、小儿、风科,必先诊脉后,对证处药,独疮科之流,多 
有不诊其脉候,专于治外,或有证候疑难,别召方脉诊察,于疮科之辈,甘当浅陋之 
名,噫!其小哉如是! 
r左手表里脉图p04…a41a1。bmpr 
x寸 表手太阳小肠经,里足少阴心经。x 
x关 表足少阳胆经,里足厥阴肝经。x 
x尺 表足太阳膀胱经,里足少阴肾经。x 
r右手表里脉图p04…a41a2。bmpr 
x尺 半表半里手厥阴心包络经,里命门。x 
x关 表足阳明胃经,里足太阴脾经。x 
x寸 表手阳明大肠经,里手太阴肺经。x 
原夫疮肿之生,皆由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若不诊候,何以知阴阳勇怯,血气 
聚散耶?由是观之,则须信疗疮肿于诊候之道,不可阙也。历观古人治疗疮肿方书 
甚多,其间诊候之法,略而未详,皆夫诸科甚有灭裂,愚虽不才,辄取《黄帝素 
问》、《难经》、《灵枢》、《甲乙》以及叔和、仲景、扁鹊、华佗,《千金》、《外台》、《圣 
济总录》,古今名医诸家方论之中,诊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篇帙,首载诊候 
入式之法,次论血气色脉参应之原,后明脉之名,脉所主证候及疮肿逆从之方,庶 
使为疮肿科者,览此则判然可晓,了无疑滞于胸次,一朝临疾,诊候至此,则察逆 
从,决成败,若黑白之易分耳。 
r详证脉照图p04…a41a3。bmpr 

卷二
论持手诀消息法
属性:夫诊候之脉法,常以平旦为纪,阴气未散,阳气未动,饮食未进,血气未乱,经 
脉未隆,络脉调匀,故乃可诊有疾之脉。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内经》所谓持脉 
有道,以虚静为宝,但可澄神静虑,调息凝心,视精明,察五色,听声音,问所苦, 
方始按尺寸,别浮沉,以此参照,决死生之分矣。复观患人身形长短肥瘦,老少男 
女,性情缓急,例各不同,故曰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谓如室女尼冠,脉 
当濡而弱;婴儿孺子之脉,细而疾;三四岁者,呼吸之间,脉当七八至为平,比夫常人特不同耳。 
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男子左脉大则顺,女子右脉大则顺。 
大凡诊脉,先以中指揣按掌后高骨,骨下为关,得其关位,然后齐下两左右二指, 
若臂长人疏排其指,若臂短人密排其指,三指停稳,先诊上指曰寸口,浮按消息之,中 
按消息之,重按消息之,上竟消息之,下竟消息之,推而外之消息之,推而内之消 
息之;然后先关后尺消息之,亦类此。若诊得三部之中,浮、沉、滑、涩、迟、疾 
不调,何病所主,外观形色,内察脉候,参详处治以忠告之,不可轻言谈笑,乱说是 
非,左右瞻望,举止忽略,此庸医也。 
r输经络孙图p04…a41a4。bmpr 
r左手经络图p04…a41a5。bmpr 
《皇极经》云∶人之四肢各有脉也,一脉三部,一部三候,以应天数也,一脉三 
部,寸、关、尺也;一部三候,浮、中、沉也,所以应之九数也,可谓脉之理亦微矣。 
人有四时之正脉,有平生之常脉,有内伤之变脉,有外感之邪脉,有重阴之脉,有 
重阳之脉,有阳虚而阴乘之脉,有阴虚而阳乘之脉,有阳极而阴生之脉,有阴极而 
阳生之脉,有独见之脉,有兼见之脉,有初病之脉,有将愈之脉,有可治之脉,有 
不治之脉,有左右、上下、表里之间,有余不足,惟在乎分别阴阳,能分别阴阳,斯可以识脉之体。 
刘复真曰∶昔王叔和以七表八里脉决人之生死,然又文理浩繁,莫若撮其枢要, 
以浮、沉、迟、数四脉为宗,知风气冷热主病,且浮而有力者为风,浮而无力为虚, 
沉而有力为积,沉而无力为气,迟而有力为痛,迟而无力为冷,数而有力为热,数 
而无力为疮。更分三部,在何部得之,若在寸部,主上焦头面胸隔之疾,关部主中 
焦肚腹脾胃之疾,尺部主下焦小腹腰足之疾,诊其五脏,何脏得之,六腑亦然,学 
者又当以意会而加精别,庶不致按寸握尺之诮云。 

卷二
论荣卫色脉参应之法
属性:夫天地之道,曰阴与阳,阴阳在人,曰血与气。盖血者,荣也;气者,卫也。荣 
者,荣于中;卫者,卫于外。所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脉者,血气之先也。血非 
脉则焉能荣于中,气非脉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