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疡医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23-疡医大全-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麻(一钱二分) 白茯苓(八分) 防风(七分) 汉防己(六分) 
生姜三片,水二盅,煎服。 
鹤膝风 真蕲艾每次半斤煎汤,乘热熏洗,洗一次渐消,一日洗数次消尽。 
鹤膝风。 
番木鳖(四两,酒泡蒸去皮,用麻油四两熬枯浮起为度,再用陈壁土炒干研细,只用二两) 大枫子(净仁 
二两,灯心同水煮过,研细去油,只用一两) 穿山甲(洗净土炒研细,一两。) 西附子(二两,大者童便煮过, 
去皮脐,切片焙干,研细用,一两) 
以上四味,共五两,和匀收贮瓷瓶中,每服七分,空心温酒调服,极醉出汗,七服除根。 

卷二十五腿膝部
小儿鹤膝门主论
属性:冯鲁瞻曰∶小儿鹤膝如鹤之膝,又名鹤节。因禀受肾虚,血气不充,以致肌肉 
瘦削,形如鹤膝,外色不变,膝内作痛,屈伸艰难。若 赤壅肿而作脓者,为外因可 
治;若肿硬色白不作脓者,是属本性难疗。属外因者,以荆防为主,佐以益气养荣;属 
本性者,以六味加鹿茸补其精血,仍须调补脾胃,以助生化之源。(《锦囊》) 

卷二十五腿膝部
人面疮门主论
属性:r人面疮p04…a41a188。bmpr 
陈实功曰∶人面疮,疮象全似人面,眼鼻俱全,多生膝上,亦有臂上患者。据古 
书云∶积冤所致,先须清心告解,改过自新,内服流气饮,外用贝母为末敷之,乃 
聚眉闭口,次用生肌敛口,兼服调理药。(《正宗》) 
岐天师曰∶人生人面疮,有口鼻双眼之全,与之肉且能食,岂非怪病乎!世人 
有以贝母末敷之,而即愁眉闭口,人以为冤家债主也,而余以为不然。盖亦有祟凭 
焉,用轻雷丸其效甚捷。盖雷丸最能去毒而逐邪,加入轻粉深入骨髓,邪将何隐,用 
茯苓不过去其水湿之气耳。(《秘录》) 
又曰∶如有人臂上忽生头一个,眼耳 
口鼻俱全,且能呼人姓名,此乃债主索负之鬼,结成此奇病也。此证初起之时,必 
然臂痛发痒,以手搔之,渐渐长大,久则渐渐露形,大如茶盅,但无头发须眉而已。 
如用刀割之,立刻死亡不救,宜服解冤神丹,服后亦宜忏经念佛为妙。 
申斗垣曰∶此疮似人而有口鼻眼,多生肘膝。一种活者能食,口眼能动;一种死者,口眼不能动。(《启玄》) 

卷二十五腿膝部
人面疮门主方
属性:x轻雷丸x(岐天师) 
轻粉 白茯苓(各一钱) 雷丸(三钱) 
研细,敷上即消。 
x解冤神丹x(岐天师) 
人参(八两) 白术(五两) 川贝母 白芥子 白茯苓 生甘草 青盐(各三两) 半夏 
白矾(各二两) 
共为末,米饮为丸。每早晚白汤各送下五钱,自然渐缩小而愈。病虽奇而方更神也。 
治人面疮痛甚者 精猪肉切片贴之。 
又方 川贝母研末小芦筒灌疮口,数日愈。 
治死人面疮法(《启玄》)。 虽疮有口眼,人面俱全,不能动,不能食,故名曰死人 
面疮也。须俟人家有死人装棺材煞钉时,斧头敲钉一下,用手指将疮单击,男人患 
疮用女人手按,女人患疮用男人手按,单击问患人一声“疮好了?”患人即答应一 
声“好了,好了。”待敲钉声止则止,即愈。 

卷二十五腿膝部
骨槽疽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骨槽疽生于膝盖上并脚跗上,腕痛如刀割,痒似虫钻,急用艾灸疽 
上三五壮,治同附骨疽。(《启玄》)。 

卷二十五腿膝部
伏兔疽门主论
属性:《心法》曰∶伏兔疽乃胃经穴道,在膝盖之上六寸正中,用力大如手掌一堆高肉 
处是也。患疽禁用针灸,如发寒热交作,疼痛彻心,由胃火毒滞而成,溃后最难收敛。 

卷二十五腿膝部
下石疽门主论
属性:《心法》曰∶下石疽生于膝间,毋论膝盖及左右俱可生,坚硬如石,牵筋疼痛,肿 
如鸡卵,皮色不变,并无 热,难消难溃难敛。但此证肿溃俱凉,若能凉化为热,见诸善证者始吉,否则难痊。 

卷二十五腿膝部
腿膝缓疽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缓疽其患热缓慢,积日不溃,久乃赤紫黯色,皮肉俱坏,故名缓疽。 
是寒气深伏腿膝骨间而成,治宜温补。(《准绳》) 
《心法》曰∶缓疽由外寒深袭,血瘀凝滞而成。生于两膝上,或生于两膝傍,肿 
硬如馒,木痛日增,其色紫黯,积日不溃。证之情形与下石疽相似,惟多 热,肿久 
则腐烂肌肉皮肤,治与痈疽门法同。 

卷二十五腿膝部
下HT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下 HT 又名膝弯痈,乃肾经感受寒湿,攻注膀胱,血凝气滞,风寒 
不散,遂成此证。治当千金内托散加木通、车前子、何首乌、淡竹叶。(《启玄》) 

卷二十五腿膝部
委中毒门主论
属性:r委中毒p04…a41a189。bmpr 
王肯堂曰∶委中毒在膝后折纹,即膝后 内约纹中,坚硬如石,微红微肿,属 
少阳胆经。由脏腑积热流入膀胱,治之稍迟,则筋缩必成废疾。(《准绳》) 
申斗垣曰∶委中毒生于膝弯内,乃肾经气血阻滞而成。(《启玄》) 
《心法》曰∶委中毒生委中穴。(穴在膝后 中央约纹陷中即是。约纹者,折纹也,又名血 穴,属 
膀胱经,俗名腿凹。)经曰∶ 中由胆经积热流入膀胱,壅遏不行而成。木硬肿痛微红,屈 
伸艰难,治宜速用活血化瘀,逐下恶血为效;缓则筋缩而成废疾。诸书皆云∶兼刺 
委中穴血出自消,然刺穴,必兼有腰痛不能转移者,方可刺之,即出血亦不可过多, 
多则令人身扑,面色脱色。亦有 痛色赤溃速者,由湿热凝结所致故耳。 

卷二十五腿膝部
四弯风门主论
属性:《心法》曰∶四弯风,生于两腿弯及两脚拗,每月一发,形如风癣,乃风邪袭入 
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治当大麦一升熬汤,先熏后洗,搽三妙散 
渗湿杀虫之药,其痒自止,缓缓取效。(《金鉴》) 

卷二十五腿膝部
流火门主论
属性:凡腿上或头面红赤肿热,流散无定,以碱水扫上旋起白霜者,此流火也。 流火 
两脚红肿光亮,其热如火者是。 
骆潜庵曰∶腿脚红肿名火延丹。 

卷二十五腿膝部
流火门主方
属性:贴骨火 天茄子捣烂,醋调敷之。 
诸般火。 
黄柏 草乌(各等分) 
研细末,用水口中漱过吐出调药,鹅毛扫数次。 
脚下火 煤炭研细,陈醋调敷。 
流火(《卫生备要》)。野辣芥子五钱,研细醋调敷。 
脚上流火 广煤用红糖醋磨敷。 
流火。 
当归 生地 防己 川牛膝 知母(各三钱) 
生姜汁半杯,水煎。临晚服,服后再吃晚饭。不可过饱,一剂自好。 
流火。 
苏薄荷 黄柏 猪苓 赤芍 木瓜 甘草 陈皮 川芎 苍术 川牛膝 羌活 薏苡仁 天花粉 
葱姜引服一二剂,加当归、泽泻、木通,引换姜枣自愈。 
敷流火。 
雄黄 百草霜 食盐(各等分) 蚯蚓粪块煤炭(加倍) 醋调敷。 
流火 马前子水磨浓汁,鸡翎扫红肿上,一日五七次,其疼即止,红自退,两三日肿全消。 
流火腿脚通红 用炭三斤烧红,以水一盆,将红炭淬入水内,其水必热,将红处洗之,即消。 
流火香港脚 取活大蛤蟆肚子合足底,以绢帛缚好,看蛤蟆眼睛红即解下放去,另换一个再缚之,自愈。 
火延丹 白海蜇皮洗净拭干,包扎肿处一伏时,揭开看,如蜇皮黄枯,即另 
换一张包裹,如此者三四张,即能消散矣。 

卷二十五
腓部
属性:自三里穴起至腓 止,一切痈疽疮毒, 
皆汇于此部,以便检阅参治。 

卷二十五腓部
三里发门主论
属性:《鬼遗方》云∶三里两处起痈疽名三里发。初发如牛眼睛,青黑五七日,破穴出 
黑血汁脓,肿攻膀肚连腿里,拘急冷痛,此因伤筋气劳力所成,宜用汤药注射,其外毒自平息矣。 
《心法》曰∶三里发生膝眼下三寸外侧前廉两筋间。初肿形如牛眼,拘急冷痛,由 
劳力致伤筋骨,郁热凝结而成,渐增肿痛,其色青黑,溃出紫血,次出稀脓,治同痈疽。(《金鉴》) 

卷二十五腓部
合阳疽门主论
属性:汪省之曰∶合阳疽,乃足太阳膀胱经湿热之毒,在膝下腿外侧。(《理例》) 

卷二十五腓部
香港脚疮门主论
属性:《心法》曰∶香港脚疮生于膝之下,足之上,腿胫肿胖痒痛,破津黄水上结黄痂,皆 
由湿热内搏,滞于肤腠,外为风乘,不得宣通,形类黄水疮,惟身体壮热,心神烦 
躁,经久难瘥为异。(《金鉴》) 

卷二十五腓部
疮门主论
属性:陈实功曰∶ 疮乃风热湿毒相聚而成也。外 多服四生丸,内 多服肾气丸。(《正宗》) 
冯鲁瞻曰∶妇人两 生疮,或胎产调理失宜,伤损脾胃,或忧思郁怒,亏损肝 
脾,以致湿热下注。外 属足三阳易治,内 属三阴难痊。若初起发肿赤痛,属湿毒 
所乘,人参败毒散。若漫肿作痛,或不肿不痛,属脾虚湿热下注,补中益气汤,或 
八珍汤加萆 、银花之类。若脓水淋沥,体倦少食,内热口干,属脾气虚弱,补中益 
气汤加白茯苓、酒炒白芍。若午后发热体倦,属血虚,前汤加川芎、熟地,或六味 
地黄丸。若肢体畏寒,饮食少思,脾肾虚寒,十全大补汤、八味地黄丸。色赤属热 
毒易治,色黯属虚寒难治。(《锦囊》) 
r 疮p04…a41a190。bmpr 
周文采曰∶夫 疮者,皆由肾脏虚寒,风邪毒瓦斯外攻三里之旁,灌于阴交之侧,风 
热毒瓦斯流注两脚生疮,肿烂疼痛臭秽,步履艰难。此疮生于 骨为重,以其骨上肉 
少皮薄,故难易愈也。(《集验》) 
申斗垣曰∶里 是足厥阴肝经,外 是足阳明胃经主之。(《启玄》) 
又曰∶裙边疮是受裙边风所致,不戒房事,故久久不瘥。 
又曰∶腿 生疮,最忌房事,犯之则渐渐开张腐臭,故有伤守疮之名,言其不 
守禁忌也。今人因其搔痒,遂疑疮中惹指甲锋,名之曰伤手疮,实非也。 
又曰∶裙边疮,即裤口风疮。 
又曰∶裤口毒,生踝骨之上者是也。 
《明医集》云∶一女子患 疮,百药罔效,每月医治新肉长满,忽疮中流血,三 
日渐止,别无他苦,众医不识,或一医问曰∶月经如期否?女曰∶已一年不至矣。医 
遂用引血归经药服之月余,外以生肌膏丹收口而愈。此乃抑郁损伤肝脾,错经之证, 
所以引血归经,归故道而疮自愈矣。 
《心法》曰∶外 属足三阳经,湿热结聚而成,早治易于见效。内 属足三阴经, 
湿兼血分虚热而成,且 骨皮肉浇薄,难得见效,极其缠绵。(《金鉴》) 
蒋示吉曰∶ 疮红者多热,肿者多湿,痒者多风,痛者属实,早宽而暮肿者属气 
虚下陷。初起者风热湿毒为多,日久者下陷湿热为胜。(《说约》) 

卷二十五腓部
疮门主方
属性:验方 
陈烛油(熬去渣,净四两) 白蜡 黄蜡(各五钱) 
共入锅内熬数滚,入研细铜绿三钱,熬一滚,倾入瓷瓶内,退火气,取陈油纸一 
块,银针多戳小孔,照疮大小,将药摊上,不可见火,再用戳孔油纸一块,盖上缝合 
听用。先将花椒葱煎汤洗疮,绢片拭干,粘贴软袱缚紧,一昼夜揭开,又洗拭净,将膏翻贴,戒房事、发物。 
又方 
白蜡(五钱) 真银粉(二钱) 冰片(五分) 芦甘石(一两,火 两个时辰,黄白色,用黄连一钱煎水拌 
匀,晒干。) 
研细,用麻油调匀摊油纸上,照疮大小煎成,以下米水洗疮,拭干粘贴,一膏可贴三日。 
又方 
石决明(一个, ) 赤石脂(一钱, ) 芦甘石(童便浸 ,一两五钱) 冰片(四分) 麝香(二分) 
研细,犍猪油调搽。 
又方 
茵陈(二两) 白鲜皮 苍术(各五钱) 
煎汤洗。再用陈锻石,黄柏末各等分,研细筛于患上,包扎数日即愈。 
又方 黄蜡化摊冬青叶上贴,缚定一伏时,换一叶,七日换七叶愈。 
又方 溏鸡屎敷之。 
又方 黄蜡熔化,油纸摊成膏十二张,半日一换,换者以先贴者加于上,不待尽而愈矣。 
又方 韭菜地上蚯蚓粪,干为末,入轻粉末,清油调搽。 
x白珏膏x 
银粉 密陀僧 黄蜡(各二两)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象皮 白蜡(各五钱) 轻粉(四钱) 
除黄白蜡不研,余俱另研细末听用。以真桐油一斤,放锅内熬滚去沫,油清入密 
陀僧末搅匀取起,入二蜡熔化搅匀,待油稍温,方入乳、没、象、轻末搅二百余遍, 
以大棉纸摊上阴干,随疮大小圆长煎贴。初贴时疮中毒水流出,膏药变黑,再换新者贴之。 
又方 先用蜡猪油一两,黄蜡六钱熔化,入研细铅粉二两,轻粉三钱搅匀,加冰片一分,任搽之。 
又方 黄蜡八钱,香油一两熬化,入铜青一钱,冷定敷之。 
又方 
天花粉(五钱) 熟石膏(八钱) 
研匀,麻油调搽。 
又方 大片黄柏,用犍猪胆汁浸透晒干,又浸又晒,如是七日,研细,仍用 
猪胆汁调搽,或干掺。先以花椒汤洗,拭干搽之,住痒止水。 
又方 
白蜡(八钱) 黄蜡(五钱) 川椒(二钱) 铜青(三钱) 
先将麻油四两,同黄白蜡入铜杓内熔化,次下川椒、铜青末收之,以油纸作夹 
纸膏,用银针戳眼数百孔,先以葱椒汤洗净贴之,日换三次,四五日自痊愈。 
又方 冬青叶不拘多少,入香油内煎成膏,摊帛上贴之。 
又方 甘蔗渣晒干,炒极燥,为细末,桐油调敷,裹脚缠好,三日后方可开看,先用葱椒汤洗。 
x夹纸膏x 
川黄连 黄柏(各二两) 大黄 黄丹(各一两) 牡蛎 郁金(各五钱) 没药(四钱) 乳香(三 
钱) 血竭(二钱五分) 麝香(一钱五分) 轻粉(三十贴) 
共为细末。清油调匀,摊油纸上,每一个贴三日,先用豆腐浆水洗三次,后贴 
膏药,膏药亦翻转三次,两层夹纸,以针刺眼透药,临用旋摊。 
x隔纸膏x(胡公弼。) 
无名异(洗净微炒,一两) 龙骨 血竭 乳香 没药 雄黄 牛黄 阿胶 海螵蛸(各 
二钱) 赤石脂 郁金 黄柏 黄丹(各五钱)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香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