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大明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大明星-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份的重要性,别的不说,就说三国演义中所述,哪家不看身份,哪家不重地位,蜂拥而起的十八路诸侯又有哪个不是世家子弟,不是身份显赫?即便是白手起家的刘备,也是靠着大汉皇叔,卢植弟子的身份,才能在三国立足,招揽贤士。看来自己除了拨乱反正,根除了反贼的身份之外,还需要为自己谋得一个更高的身份方能立足于此。

    张平与蔡邕详谈甚欢,陈纪虽然心里觉得张平是个纯属嘴炮的小狐狸甚为不喜,但有蔡邕在旁也不好发作。张平却是心中欢喜,即搭上了蔡邕的线,又得到了陈纪的应承,一扫连日来的郁闷。

    当着蔡邕的面又和陈纪确认了明日去颍川学宫的时间,张平才从陈府出来,他一路哼着小曲,带着裴元绍,大摇大摆的颇有些得意的一路向悦来酒楼而去。

    待到了悦来酒楼,看着时间还早,张平也是不急,寻了张桌子坐下,喊小二上了酒菜,一面等待毛玠三人,一面与裴元绍对饮起来。

    不多时毛玠、辛毗、郭嘉便联袂而至,三人进得酒楼,便看见张平在大厅正对大门的显眼位置坐着。三人上前向张平施礼坐下。

    毛玠和辛毗与张平刚客套了两句,郭嘉咳了一声插嘴道:“黄公子,愿赌服输啊,今个那群孩子可没有来。”说完得意的瞥了眼张平。

    张平见了,面色平静,嘴角微翘,先唤小二重新上过酒菜,才慢条斯理的招呼三人道:“不急,不急,该来的终究会来,喝来来,喝酒,吃菜。”

    毛玠、辛毗拱手称是,郭嘉不屑的哼了一声。

    四人吃了约莫盏茶功夫,酒店门口传来了嬉闹声,郭嘉回头望去,便见昨日的那群孩子一个不少的在门口嬉闹着,但这些孩子虽然似是在嬉闹着,但一个二个的都在把眼往酒楼内瞅着,看着里面坐着的张平几人。

    张平听见声音也是抬起头来看了过去,然后嘴角一扬,笑了起来,开口道:“该来的来了。”毛玠与辛毗二人心里暗暗佩服张平料事如神。

    郭嘉听了面色一冷,哼了一声,“也许昨日那孩子回去给阿妈捶背了呢?”

    张平笑了笑,让裴元绍将昨日年纪最小的那个孩子,也就是昨日最后那个要给阿妈捶背的孩子,唤了过来,年纪最小的小孩一直低着头,怯懦的跟在裴元绍身后走到了张平桌前。

    张平轻轻的抚了抚孩子的头,柔声的问道:“你昨天会有给你阿妈捶背吗?要说实话哦。”

    最小的孩子抬头看了张平一眼,眼神略有闪烁,迅速的低下头去,两只手抓着自己的衣角,过了良久才低声的答道:“没有。”

    “为什么没有呢?给阿妈捶背不是善事吗?”张平语气和缓的再次问道。

    这回最小的孩子久久没有回应张平的话,只是低着头玩着自己的衣角。张平向裴元绍使个眼色,裴元绍立马递上一个装满铜钱的钱袋。

    张平拿出数枚放在孩子面前,“这有八枚铜钱,今天你回去给阿妈捶了背,这铜钱就是你的,你可愿意?”

    原本低着头的孩子立马高兴连连点头,然后一把抓住张平手里的铜钱,生怕张平反悔一样。

    毛玠、辛毗、郭嘉三人面露诧异,他们不知道张平这是要做什么?不是已经赢了吗?为何还要如此?

    张平也不解释,看着那孩子拿了钱跑了出去,然后挥手让裴元绍将剩下的孩子一起唤了进来。

    剩下五个孩子来到张平身前,都充满渴望的看着张平。

    “你们昨日可做了你们所说的善事?”张平向面前的五个孩子问道。

    “做了。”五个孩子异口同声的答道。

    张平欣慰的点了点头,“好,那你们今天再做一次善事吧。”

    五个孩子双眼发光,满是兴奋的看着张平。不一会,兴奋变成了疑惑,五个孩子互相看着,然后五个孩子齐齐的将手伸到张平眼前,张平摇了摇头。五个孩子见了,又互相看了一眼,最后,所有的孩子都看向了最大的那个孩子。

    最大的孩子开口道:“公子今日不给我们铜钱吗?”

    张平摇了摇头:“做善事需要铜钱吗?”

    最大的孩子没明白张平的意思,挠了挠头,心想昨日做善事有钱拿,今日还让我们做善事,为何不给钱?最大的孩子满脸疑惑的开口道:“昨日不是还有钱吗?”

    张平再次摇了摇头,“昨日是昨日,今日没有铜钱你们就不做善事了?”然后指着毛玠三人,“昨日三位先生说,人性本善,不会因为一点利益而有违善念,因此做善事不是因为铜钱,而是因为心中的善念。你们觉得自己善良吗?”

    五个小孩听的似懂非懂,但听到张平问他们是否善良,都齐齐的点头。

    “那就好,既然你们是善良的,那你们就应该去做善事,不会因为有或者没有铜钱而改变你们做善事的心,所以,去吧,去做善事吧。”


第六十八章 愿赌服输



    这时有最瘦弱的孩子不干,开口道,“那为何刚才看到你给小苗铜钱了?”见张平疑惑又补充道:“就是刚才跑掉的那个孩子。”

    “因为昨天我没给他铜钱,他也没做善事。”

    这下顿时惹恼了五个孩子,最大的孩子跳起来,“啊呸,那我们也不做善事了。不给钱就不做了。”其余四个孩子也是愤怒异常,大孩子说完带着剩下的四个孩子跑掉了。

    张平笑了笑,也不说话,只是向毛玠三人摊手,毛玠、辛毗、郭嘉三人互相看看,眼里都有疑惑和不解,他们虽然全程把张平的所做所为看在眼里,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与他们所学有违。

    尤其是辛毗,他本是对人性本善坚定不移的,如今却被张平用鲜活的例子驳斥的体无完肤,瞬间有种三观颠覆,大厦将倾的感觉。满脑子想的是,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圣人说的是错的?

    毛玠还算好些,因为他所学更倾向于法家一派,坚持人性本恶,需以法度约束。因此,张平的示例对他的冲击并不算大,只是更加加深了他对人性本恶论坚定。脑子里不断涌现的是先贤说的果然是对的,人性本恶,必须要制定严苛的律法约束,否则天下必将大乱。

    至于郭嘉嘛,他纯粹就是因为看张平不爽,特意跟张平唱反调,如此,见张平赢了,除了更加不爽以外,也是暗暗心生佩服。张平的示例很有趣,也很新鲜,是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张平用鲜活的例子为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让他看到了另外一种解法。因此不由的心中赞叹,但是出于中二少年的傲娇和骄傲,是不会承认的。脑子里想的是,哼,有什么了不起,本公子也想到了,只是让你抢了先。

    张平看着各自表情不同,低头默默思考的三人,嘴角再次画起了弧线,他也不打扰三人,静静的小酌着。

    片刻后,三人终于从沉思中醒转过来。辛毗依然疑云满布,拉住张平开声道:“公子,难道人性真的是恶的吗?先贤真的错了吗?”

    张平一呆,没想到辛毗会如此执著,但是他却不敢真的说是圣人错了,那样怕是把全天下读书人都得罪了,毕竟这是一个独尊儒术的年代,圣人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不可估量,自己绝不能把自己摆在对面上,那样自己怕是再也翻不了身了。

    张平想了想,说道:“非也,非也,先贤没有错,只是时代变了,环境变了。”

    这时毛玠听了却不干了,说道:“公子,你说先贤无措,那就是说人性本善了?那方才的孩子要如何解释?”

    张平听了瞬间头大,忘了这还有一个法家弟子,人性善恶本就是千古难辨,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论题。本来只是想敷衍过去,却不想被二人如此发问,且还一个个以迫切期望的眼神望着张平,一副今天必须给个答案,不给不准走的架势。张平只好说道:“非也,非也,我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如同一张白纸,我们教他真善美,他就会成为真善美,我们教他假恶丑,他就会成为假恶丑。更确切的说,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只有利害,不分善恶。你看我以利导之,导之向善则为善,导之向恶则为恶。”

    辛毗听了立刻反驳道:“非也非也,孔圣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公子所言岂不是认为所有人都是小人?”

    张平一听,这辛毗是深受儒家熏陶呀,“非也,非也,所谓趋利避害乃是指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并不是要取害,而是相对来说取利益损失小的。因此,无非是比较利害,二利相较取其重,二害相较取其轻。君子之道义,于君子而言乃是大利,小人之利与小人而言乃是大利。因此,无分君子小人,皆是趋利避害,此乃人之本性也。”

    “按公子所说,人乃趋利避害,公子又如何解释善恶呢?圣人曰‘大善而无利’,何解?”辛毗依旧如好奇宝宝般孜孜以求的问道。

    张平有点挠头,心道还有完没完,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给其答疑解惑,但心里却越发的发虚:“佐治可是认为为善是没有利的?”辛毗连连点头。

    “非也,非也,我且问佐治兄,为何会做善事?”张平反问辛毗道。

    “为心中之义,为圣人之道。”辛毗大义凌然的回答。

    张平心里发笑,继续问道:“那佐治兄你做了善事是何感受?”

    “内心欢愉,喜不自胜。”

    “那还有何事可以让佐治兄你获得同样的感受?”张平继续诱导着。

    辛毗想了良久,摇了摇头。

    “佐治兄真乃仁人君子也。”张平笑着端起酒杯,不再发一言。

    片刻后,毛玠当先站起向张平深深的鞠了一躬,“公子大才,闻公子所言,真乃醍醐灌耳,受益匪浅,孝先受教了。”

    辛毗仍是面露不解,疑惑的看了看张平,又看了看毛玠,不明白为何张平说着说着就不说了,毛玠又突然站起来说受教了。

    郭嘉在一旁看着疑惑的辛毗,嘴角一撇,斜了张平一眼,叹了口气,将头凑到辛毗耳边,耳语道:“兄长,适才黄平所言君子之道义,于君子而言乃是大利,而兄长心怀道义,乃是仁人君子,因此道义即使兄长之大利,为善于兄长而言就是大利,所以其实兄长是上了他的套,被他绕进去了。”

    辛毗一拍大腿,哎呀交了一声,站起身来,整了整衣冠,拱手正对张平,身体呈九十度深深的向张平鞠了一躬,“公子大才,佐治拜服,罔我自负聪慧,却不想连如此浅显的道理都没明白,若非公子今日点醒,怕辛某仍是执迷不悟,公子高义,辛某拜谢!还望公子莫要与小嘉计较,昨日之赌还望公子手下留情。”


第六十九章 把酒论世(上)



    郭嘉一拍额头,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只是这时他再也坐不住了,非常不情愿的站起身来,对着张平拱了下手,然后说道:“此次是郭某输了,愿赌服输,公子有事,旦请吩咐。”

    张平哈哈一笑,亲热的拉着郭嘉的手,将其按着坐下,“小嘉休要如此,你我不过玩笑耳,不用当真,不用当真。”

    郭嘉听了却是不干,“愿赌服输,输了就是输了,哪有当玩笑的道理,郭某愿赌服输。”

    张平看着郭嘉一副故作好汉的样子,就想笑,“好好好,只是我还没想好要小嘉你做什么,且先记着,待我想好了再说不迟。”

    郭嘉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张平故意提出什么故意整他的要求来,比如学狗叫什么的,那他当真是无地自容,当下一抱拳点头认道:“好,那便依公子所言,且先记下,待公子想好了再吩咐郭某。”

    “好说,好说,”张平洒然一笑,招呼三人,“来来,吃酒吃酒,三位都是颍川学宫的高才,黄某佩服不已,我敬三位一杯。”

    毛玠、辛毗、郭嘉三人连称不敢当张平如此称呼,纷纷举杯。三人经此一事,都对张平佩服不已,张平也接着机会与三人亲近,就连与张平不对付的郭嘉对他的态度也是和缓了不少,虽仍算不上亲近但已经将先前的芥蒂消融弥耳。

    张平与三人谈天说地,拉近关系,从中张平倒是打听到不少颍川学宫的消息。

    颍川学宫的因为乃是四大世家创立,多数弟子都是四家子弟,只有少部分弟子是像毛玠、辛毗、郭嘉这样的外姓弟子。四家子弟虽然表面看似与这些外姓子弟相处融洽,但实际上却对外姓子弟颇多排挤。就连学宫中有些授业先生也颇为偏向四家子弟,对他们这些外姓弟子很是苛刻。

    颍川学宫并不对外招生,想要入学学宫,须得获得四家中人的推荐,或者学宫先生的推荐,持有推荐信方能入学。而四家中人,寻常难见,因此,外姓子弟想要入学颍川学宫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毛玠三人也是多番波折,方才得以入学。

    颍川学宫目下有弟子五十余人,五位先生,陈、韩、荀、钟、司马五位先生所授各有不同,陈家先生所讲乃是儒家经典要义,辛毗专擅此道;韩家乃是法家世家,因此所授多是法家精要,毛玠对韩家先生的课很是喜欢;荀家先生所授乃是韬略谋划,郭嘉最喜此道;至于钟家所授诗词歌赋都非三人所喜,但四大家子弟倒是颇多爱好之。至于唯一的外姓司马先生,所授的多是奇门、数术等杂学。

    张平听了三人的介绍,顿时对颍川学宫失去了兴趣,颍川学宫更像是一个四大家的私学,培养更多的是其家族子弟。这样的学宫,张平就是去了,怕也招揽不到什么人才,毕竟这些人才不愁未来的出路,有四大世家的底子,在这样一个没有科举,需要举孝廉的时代,四家子弟几乎垄断了上升的通道。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汉朝选拔官吏的制度体系,自汉武帝元光元年以来,整个大汉朝所实行的都是察举制的官吏选拔制度。他主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