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威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妃威武-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宫发了一通火气,你看着没有,依依身后随着的那三个姑姑。”罗淑仪看着远去的一干人道。
习淑媛蹙了蹙眉,没有说话,这三人她当然见到了,那么招眼,她以前去皇后宫中请安天天会见到的人岂会不认识,宫中向来就没什么秘密的,皇后常妃的心思她们都明白,只是没想到最后让四殿下得了便宜,可习淑媛也想过,四殿下毕竟在朝中没有势力,他又是那样儿的身子骨,什么时候殁了都不知道,这也许就真的只是真心喜欢,这个想法倒是附和她现在的处境,她现在急需要为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早一个依仗,杜依依嫁给了宁致远可比嫁给了宁朝戈好了一万倍,宁致远没有势力,沈客不会贸然帮他夺嫡,那么只要她打好了习家与沈家的关系拉拢了沈客,她这个孩子的未来就有保障了,就算她拉拢不得,只要沈客不为宁朝戈与皇后所用都是对她有利的。
皇后的想法没有成功,必然恼怒,现在杜依依进宫学习礼仪,这些人都是皇后指派的心腹,到时候杜依依肯定是要吃些苦头了。
罗淑仪这一句的提点,让她小小有些慌神,但想了想,她有安定了心:“妹妹怕是不知道,在依依进宫的时候,书公公带着皇上的口谕去芳菲宫看过了,听说还说了些话,学习礼仪这是嫁入天家必须要过的一关,吃些苦头也是要的,那三个姑姑是皇后的人,可不也是归内侍处管的?再说,皇上还在看着呢!”
自己一番话没能扰乱习淑媛的心神,罗淑仪心头多少有些不快,憋了一口气泱泱的道了句告退就走了。
“替我把这簪子戴上!”习淑媛笑着指了指头顶。
身后站着的姑姑接过了簪子,将簪子插在了习淑媛指着的地方,随后她又拿来了一面铜镜,看着铜镜里脸颊肥胖眼睑水肿的自己,习淑媛非但没有恼怒,反而是摸着头顶那根金钗笑了起来。
“娘娘戴着真好看!”姑姑看习淑媛高兴,嘴甜的夸赞了起来。
习淑媛欢喜的摸了摸脸颊,在姑姑的搀扶之下挺着肚子起了身,“皇儿,你可要平平安安的,到时候我还指着你为我争一口气呢!”
**********
今日早朝的时间,比往日格外的长,而比之原来的陈奏不同,今日一上朝,皇上就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艾城的侵地案。
大皇子宁诚远赴艾城勘察,终于确定了李国公就是幕后主使人,群臣都是知道皇上对侵地之罪的态度的,一个个吓得都不敢说话!
而皇上说的,远远不只有侵地案,在书太监念出的圣旨里,还有九宗李国公的罪名,用在寻常百姓身上,道道都是死罪,但公卿王侯不比百姓,这些罪名单一的一条不足为惧,可却有十条,还有一条是皇上最不能容忍的侵地!

虽无人说话,但皇上要处置的心却是十分坚定,皇上一令下,今日才来上朝的沈客就亲自带着一队人,去了在侵地案揭露的时候就被皇上暂停了职务现在正是在家闲养的李国公的家中。
沈客成功的带来了李国公,李国公,是响彻了大贺的公侯,是与开国圣祖一同打下大贺万里江山的人,是圣宠之下赐了如朕亲临金牌的人,当年李国公的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可谓被大贺的百姓传扬得出神入化,就是第一任的李国公都成了一个神仙一般的任务,但家传不过三代,第一任李国公李高高与开国圣祖的逝世后,第二任的李国公就只知享乐,凭着李高高的声名在朝廷里混了一个三品的闲职,才不过四十的年纪就早早归天了,而这一任的李国公李闲,骁勇智谋虽不知他的祖父,但比之他那个酒囊饭袋的父亲却是要强了百倍不止,原先还有几分颓败之势的李国公府在他手上重振雄风,重新登上了大贺第一簪缨世家的宝座!
李国公是个英明精明的人,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却撞到了正一心要整治土地减免赋税的皇上的手里,有阳明伯的先例,皇上对李国公的态度群臣早就知晓,可李国公手上,那可是有如朕亲临的金牌的!
虽说鲜果圣上死了有五十多年威望早已不胜往日,但这毕竟是他留下来的金牌,皇上还敢不孝?这金牌现在虽然没了有如朕亲临号令群臣的能力,可让李国公自保却是可以的,皇这一下子罗列了李国公十宗罪,分明是想夺爵毁劵,可…………
那些御史焦急了起来。
后代不可忘先祖,百姓不可忘圣祖,李国公若是拿出了金牌而皇上又是十分坚决的话,最头疼的就是他们这几个做御史的了!但有的大臣却是不急,皇上有铲除这些簪缨勋贵世家之心早而有之,这一次不过是延续着安国公阳明伯临安侯清平侯之后的又一次举动,李国公若是聪明,就不会拿出金牌,金牌是可避一时之祸,可却会让皇上记恨记在心里,圣祖已经是死人,他的光辉不可能永远庇护李家,若是李国公拿出了金牌,皇上的脸面而在!他若是敢让皇上下不了台,皇上就能要了他全家的性命,当年的安国公一家,不就是如此?
皇上要做的事情,就算你是世袭公侯世家,就算你有圣祖金牌,就算你真的占据了礼义仁德,就算这些罪名都只是莫须有的,你都无法逃脱!
朝堂之上,宁承幼听着书如海念出那九宗罪的时候,他藏在衣袖里的双手是颤抖的,他紧咬的牙关是颤抖的,宁诚为何能这么快就查清了侵地案?而且所有的矛头箭头都指向了李国公,只怕这最后,就是这位高坐龙椅的杰作吧!
他仿佛是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若是自己没有夺得皇位的未来,皇上今日对待这些勋贵世家的毫不留情,就是日后登上皇位之人对他这些兄弟的毫不留情!沈客!在宁诚宁朝戈不在朝堂的时候,他身后站着的人,就是沈客与他的老丈人陆以安!他不由得又想起了那封书信,那封对他横加斥责的书信,虽未有惩罚,但那字字句句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薄凉气息,却是让他如临冰窖。
他是他多余的儿子!可他却不想做历史上那个多余的人!
除了争,拼命死命的争,他别无退路。
沈客与李闲的到来,让寂静的金殿更是鸦雀无声,李闲,虽未有跟第一任李国公一般驰骋沙场,但在军部也是一把手,二十多年的时间,本来颓废不振的李国公府在他的带领之下日益走向繁盛,英华不在,这位身上依稀可见的那点李高高的痕迹早已随着岁月流逝而泯灭,现在的他,更是没了往日的英姿勃发,眉目之间只可见苍老低迷,有了那些簪缨世家的先例,在侵地案暴露出来的时候,他几乎就聊到了自己的结果,皇上并不是打江山的圣祖,不会顾念他们这些打下江山的功臣,皇上是要续圣祖之后开辟一个太平盛世的人,而他们这些受了圣祖眷顾手握大权的世家,就必须要成为写就史书上英明二字的一抹血!
皇上要做当世之明君千古之贤君,他们这些早已经没了用处却占据着大贺资源的世家,就该是第一个要铲除的。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李国公右手紧紧攥着衣袖,悲凉之气游走在四肢,让他双眼通红湿润,飞鸟尽,良弓藏,君王权术,向来便就是如此!



第四十九章:尔之蜜饯,彼之砒霜
“李闲,你还有何说?十宗罪罪证确凿!你身为一等李国公却目无法纪无法无天,今日朕不处决你,叫朕如何面对天下黎民百姓!”
一道白玉为轴金丝帛布为幅的圣旨从九五之尊的手中掷出,落在了地面上。
“罪臣,罪该万死!”李国公不想辩解,从来就不想辩解,从他被投闲置散在家等待侵地案查处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而今的后果,在安国公一家离奇死亡阳明伯等人相继被夺爵毁劵之后,他就明白了这一日迟早会到来,他认罪,至少可以保全家中老小!
杀人灭口、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这些罪名!皇上既然要他受,他就必须得受!
“好!好!好!你是罪该万死,大贺律法如山,就是天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你所犯之罪,每一宗都是罪该万死,朕姑念已逝的李国公李高高对大贺江山社稷有功法外开恩,不治你死罪,自今日起,世间再无李国公,李闲流放边关,李国公封号追回,铁券毁去,李家老小除下人之外一并流放!”
夺爵毁劵!一家老小流放!
这一席话,让金殿上的大臣王侯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本是京城最显赫的勋贵世家,皇上一句话,就要成为边关朝不保夕的罪人!帝王无情,由此可见!有几个大臣心悸心寒之余,还惆怅若失的摸了摸脖子上的脑袋,看着龙椅之上九五之尊的目光依旧不复当初热忱!
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就算你可有万无例外之一的封了王侯爵位,最后的后果!还不是一个死!
偌大的金殿,鸦雀无声!
诸人都在害怕,都在等着,等着看李国公是就此认命还是会奋力反击!
可久久,他们都没有等到该有的声音。
往日英姿勃发的李国公李闲匍匐在地,鬓角白发触目惊心。
“皇上,罪臣愿一死谢罪,但恳求皇上,能赦免罪臣家人,这一切的罪名全是罪臣所为,与他们无关,法不责众啊皇上!”
这凄厉而绝望的声音,仿佛是穿透了皇上额前坠着的那些珍珠玉链,仿佛是穿透了大臣们身上里三层外三层的衣衫,那愿一死三字里夹带的金玉峥嵘之音,让金殿里的诸人,都是心中一寒。
“妇孺无辜,朕可法外开恩赦免,一律男丁流放!”这已经是皇上开恩退步了!
李国公要如何选择,就看他自己的了。
沈客目视着身侧俯首的李闲,心里百味交集,是他亲自带的人去的李国公府,那时他见到的李国公,虽显得沧桑,却不及如今的悲凉,他知道李国公是明白皇上的心思的,一个个世家的败落与灭亡,死神的脚步越来越近,可他没有在李闲的脸上看到一丝的不甘。
沈客明白他的选择。
“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呼万岁,无尽薄凉!
不管是处理什么事情,皇上向来是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的,这一次亦然,他雷厉风行的宣了李国公李闲的十宗罪,一宗一宗的向山一般的压得李国公李闲根本没有反击的余地,一个世家的没落,就此开始。
这正是皇上想要的!
他要有所作为要让大贺与往后的百姓记住他就必须得这么做,推动土地改革减免赋税,是利民惠民之首要,他也不得不这么做!
不能怪他心狠,一人一家的牺牲,换来的是大贺百姓的幸福喜乐!
那块让群臣擦亮了眼睛想要一观的金牌并没有出现,夺爵毁劵,代表的不单单是李家一族的没落,更是圣祖光环的消退!而今的皇上,正在用他的行动告诉天下百姓,他是足以和圣祖一样比肩的君王!
李国公没有反抗,他在三磕头三呼万岁之后起了身,随着等候在他身后的侍卫一步步走出了金殿,一步步的远离了这个富贵逼人而薄凉寒人的地方,走向了自己的归宿!
今日李家一族的没落!是皇上有一次敲响的警钟!
圣祖在世之时,总共封了十位公爵伯侯,而今还是鼎盛的,还有那么几个!
而这几个,而今正站在金殿之上,望着李闲迟缓而苍凉的背影。
李家的没落对皇上来说,不过是他日理万机中的一件事情,他的目光不可能如何群臣一般一直紧紧追随着那个背影,待他收回目光的时候,他已经压下了心头那一丝的痛惜,重新做回了一个无情英明的君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书太监在得了皇上一个眼神之后,上前一步高呼。
群臣本是有事的,特别是那几位昨日求见而不得见的御史,他们本来都写好了折子,打算在朝堂上再参奏沈客一本,随带着说说那位受了风寒躺在家中的御史用他来搏一搏皇上的同情怜悯之心,可这事一出,他们哪里还敢多言,皇上连传了不过二代的功勋世家都可以冷颜厉色的处置了,他们若真是惹毛了这位皇上,那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宁元宫外的寒风他们都受不了,边关的寒风那还不是要命的刀子?
一时,诸人都捂紧了怀里的折子,低下了头。
“退朝!”书太监扫看了台下群臣,一甩手中拂子,带起了一股凉气。
群臣巍巍下跪,山呼万岁。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离去。
听着身侧走过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将头压得低低的群臣才抬起了头起了身,一句话也不敢多议论的走了,就是那些御史,也只敢传递了一个眼神,并不敢在这个时候议论皇上此举的对错!
比之李国公被流放的震惊,沈客今日上朝所引发的震动就下了很多,见皇上并没有提起民间的流言也没有对沈客有丝毫的不悦,群臣本想揭发的心也只能按下了。
沈客方走出金殿,书太监就匆匆的来了,谁也没传,就单单传了沈客,心情本就大起大落的群臣更是觉得郁郁,一个个没少对着沈客翻白眼。
京城的消息,向来是传得最快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国公被夺爵毁劵流放的消息,在群臣一离开金殿之后,就开始在京城里传扬了开来,有人惊讶诧异,有人悲痛有人欢喜,有人唏嘘感叹,那几个在金殿之上提心吊胆的公侯在下了朝后,让自家的下人给李国公府送去了程仪,他们都明白,李闲之所有有今日,不是因为得罪了皇上,只是因为这个封号,而今一切收回,皇上不会再为难李闲,他们也无需避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闲的今日,就是他们的明日,本是同根生,自然心相惜。
杜依依进宫的现在大早就传到了宁致远的耳中,宁致远与他的那些兄长不同,他不用上朝,每天的时间都是他可有自由支配随意打发的,深秋之际,他最喜欢的就是睡个懒觉等到太平晒屁股才起来,一般的时候只要没有人打扰无事的时候,他一天大半的时间是在床上睡过去的,久不见日光又睡眠好,皮肤好那是理所应当。
但因为昨日听说了宫里的事情,他今日却是起了一个大早等着今日早朝的消息,谁知道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一直等到日上三竿,他才听到了宫里面传来了关于李国公一事的消息!
皇上有心整治功勋世家这是群臣勋贵心照不宣的秘密,在宁诚远去艾城之时,他几乎就料到了会是这么个结果,李国公与他并无什么交情,听着一家男丁要流放的消息,他并没有多少的惆怅伤感,反倒是听着皇上召见了沈客的时候,他呵呵笑了起来。
今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