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威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妃威武-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颜柳比之颜夫人的脑子总是反应快一些,听得那后半句瞪了她一眼,看颜行禄已经起了身,赶忙让妻子追了上去。

人生唯一一次的疯狂之举留下的回忆早已与生命连接在了一起,颜行禄怎么忘怀,这两日不去想倒是无事,一被提起,他又如何能在自己最信任的面前掩饰住心中悲痛。

对于自己即将就要成为大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学士,他心里没有半点激动喜悦,就是在前日,他听到了外头的传言,知道了成婚以来历经坎坷的她又再次承受了丈夫带来的痛苦,也知道了她在知道此事之后的平静,这该是一件好事,曾水火不容的两人之间终于有了冰释前嫌的矛头,可以想象将来她的生活应该会逐渐的好过起来,可他也不能生出半点的欣慰,他的使命到头了。

他原想,若是她一直活在痛苦中,自己的默默守候,也许能在她的心里点亮一盏灯,让她最少能感觉到来自于他的一点温暖,现在她活得虽坎坷虽有风波不快,可身边却已经有了一个守候的人,他这盏灯,无需存在了。

他看着她,她最终看向了他。

“长相思,莫难忘,烟花烫,秋水凉,梦觉已成殇!”明月当空,染白衣衫,照亮前路。

一觉梦醒,犹记当时,已是当初。

明日,对自己来说,该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了,人生的这一页,他已经翻过去了,爱还在,却已经深藏,他不能让自己成为她的负担,更不能让这段感情成为自己与二老的负担,她要拥抱自己的幸福,他也要展开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张小姐还是李小姐,他都能与她坦然相处了!

继都察院的七位御史请求告老返乡之后,内阁颜柳,在第二日的朝堂上也递上了请辞书,请求皇上恩准其辞官。

文臣的主心骨一再请辞,让朝中大臣无不是心生唏嘘,感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个个无不是垂头丧气郁郁难欢。

内阁代理皇上日理万机,颜柳柳真协助首辅陆以安处理朝政缺一不可,颜柳请辞,观之朝堂,也难找出一个如颜柳一般的能人,翰林院的学士们又都是些死读书的,在军方用人难后,文臣这方也终于出现了这个问题。

皇上久思选不定合适人选,就想集思广益让朝臣举荐,一时间朝堂气氛活跃,从都察院翰林院到六部三寺等部都有官员被举荐,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必须是通晓国情有些见识的老臣,朝臣举荐的多也是在各部就任多年颇有经验的官员,军方也有有人踊跃参与,在肃州大战之后被提升到了后军都督府任都指挥佥事使的赵静之,提出了让内阁检讨颜行禄接任此职。

“颜行禄年纪尚轻,进入内阁时间尚短,不足以担此重任!”赵静之话音未落,反对之声就接连响起。

“内阁何其重要,哪里还有父业子承的事情。”

“启奏皇上,老臣以为颜行禄恰能担此重任,颜行禄久有才子之名,在三年前的会试上也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大人多年细心教导,他对国家大事也有独特正确的见解,虽进入内阁步入朝堂时间尚短,但在一些政事的处理上一针见血颇有颜大人的风范,只要老臣与颜大人多加教导,必然能担此重任!”

陆以安的话让喧哗的朝臣有了片刻的宁静,但随之就是更强有力的抨击。

“说得倒是好听,让一个黄毛小子协助你,陆大人,你是不是要专权啊!”吏部尚书肖子期挺身而出道。

“颜行禄年纪轻轻,虽学识足够,但阅历不足,微臣反对。”

“国家大事非儿戏,微臣反对。”

颜柳的请辞书之所以在春闱舞弊案的三日后才递交,就是宁致远为了给字足够的时间去安排一些事情,朝堂上赵静之能提出颜行禄为人选之一,赞同的人当然就不止陆以安。

“内阁大学士当是必须是能让朝臣心悦诚服的品德兼优才德兼备之人,颜行禄虽年轻,但此秉承颜阁老品行端正正直不阿,年纪轻不代表阅历不足,微臣赞同陆首辅之言。”

“取才不拘一格,看人不能一面,若要知道颜行禄是否能够胜任此位,反对的人只需出题考一考便是!”

“对,还请皇上准许当场考核!”

“请皇上准许!”

“请皇上准许!”

反对与赞同身此起彼伏,朝堂仿佛变成了菜市场,往日自恃风度的大臣据理力争,有些平日脾气暴躁的更是不顾形象的大泼脏水。

皇上无奈的看着这场闹剧,无奈的干咳了两声。

殿下百官听到皇上要发言,立即都安静了下来。

“诸位爱卿,颜行禄确是年轻一辈中才德兼备之人,既然有人提出了擢升他为内阁大学士,朕也不能罔顾了他们的提议,颜行禄!”

“臣在!”无辜承受了谩骂的颜行禄走出了自己的列位站了出来。

“既然都说你能够担此重任,那就要看看你是否能够让文武百官心悦诚服了,朕就第一个考考你!去年乌都藏都司遭遇百年难遇雪灾,牛羊冻死无数,朕打算给予灾民一些救济让他们渡过难关,你如朕该如何办?”

大臣之中不少人暗暗嘘声,大觉皇上这是在有意放水,这样的简单的问题在场的人谁不会回答!

“皇上应该让当地府衙及时组织受灾百姓将家畜买出,再按每户人口给予当地百姓月生活花费三分之一的救济。”颜行禄拱手躬身答道。

皇上满意点头,对这位年轻臣子给予了十足的宽仁:“按以往惯例是如此,诸位爱卿,你们谁有问题,一一提出来就是,每人只许问一个,想好了再出题!”

殿下久闻颜行禄才名的群臣忙低头沉思,心思一定要找出一个最难的难题将他难倒,不然自己今日这张老脸可没地方放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子承父业
第二百二十四章:子承父业
颜行禄幼年摘得才子之名,少年名躁京城求学于国子监,参加科考虽未能如旁人预期摘得会元缺席了殿试,但知道其中缘由的人绝不会因此而而小视了这个才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少年,他父亲颜柳少年时不学无术一朝进入大理寺便显露才能扶摇直上,而今子承父业,若不是他进入朝堂才半年不到的时间,进入朝堂上绝对不会有人会提出反对。
正是对颜行禄才华的心知肚明,向前反对的大臣才会慎之又慎。
“春闱舞弊案牵扯天下士子,虽取消此次成绩以示公正,但此次之后必然会有人质疑科举的公正公平,朝堂不能失信于民,颜行禄,你说,此事朝堂该当做出何举措来缓解士子怨愤?”先前就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吏部尚书还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而他问出的问题,更是直指此次春闱舞弊案,孰知科举有人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皇上这么多年也拿不出实质有效的举措,吏部尚书这一个问题,果然十分毒辣。
反对一方意气高昂,大觉吏部尚书这个问题问到了痒处痛处,赞同之人面露焦急,心思吏部尚书这纯粹是靠着多年为官经验钻了空子,对颜行禄的处境十分担忧。
龙椅之上,含笑的皇上也面露慎重,这个问题一个是他想要解决而无法解决的痛处,若是颜行禄能说出一个合理适当的解决之法,今日这个学士之位,颜行禄是坐定了。
颜行禄皱眉沉思,从朝堂百官世家望族到州郡府衙之间关系像是一条条线在他脑子里慢慢成形,共利原则让春闱舞弊之事盛而不衰,若要破除此事,不单单是朝廷加大监管程度就行的。
“舞弊之事不可能断绝,考生之所以铤而走险,都是为了能够万无一失的步入仕途,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朝廷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让科举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当官从政的唯一途径。”
科举作为书生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一直就是一条万人过而百人达的独木桥,不能金榜题名的不一定是无能无才之人,考上的也不一定是才华横溢之辈,朝廷选拔人才,本就应当吸收各方面的人才,当年他父亲在进入大理寺前谁对他寄予过厚望?独尊儒家与朱子理说只会埋没人才。
吏部尚书肖子期不服继续问道:“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何不拘一格!”
“术业有专攻,熟读圣贤书不代表就能做圣贤,没有功名在身就不代表无才无德,科举之本意,就是为朝堂选拔贤才,而科举多重书面形式不重实际考核,选出来的人如何能得朝廷所用,朝廷吸收人才,当从功名与其品德结合考量,在各州郡府衙设立考核举荐机制,由吏部审核录用。”
肖子期偏头怒视颜行禄:“总有人徇私作假,难道这就能让朝堂清明?”
颜行禄抬头,将目光看向别处:“这就是你这个吏部尚书的责任了,若让贪官污吏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吏部诸位大人可对得起皇上厚爱?”
“你…………”肖子期一时语塞,气得瑟瑟发抖。
“朝廷建立六部各司衙门,不是要用大贺百姓的纳税去养一些蛀虫,互相协作监督为百姓谋福祉是我等的使命,我倒是要问问肖尚书,近年贪污之风渐盛,你们吏部又该如何解释?”
颜行禄一声反问,深邃眼眸随之转向肖子期,清澈正气的目光看得瑟瑟发抖的肖子期面色涨红直跺脚。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说本官办事不力,你有什么证据!”
“柳州知州刘庆年你可认识!当地富家子奸I淫妇女为害乡里柳州百姓几番状告次富家子却平安无事?抚州知州公孙归你可认识,他出身贫寒为官五载官不过从五品,一年俸禄有多少,五年之内购置建造家宅数处钱从何来?就连齐州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都敢放印子钱逼良为娼,你这个吏部尚书的眼睛又在哪里?难道只是日日放在家中那十房小妾身上?”颜行禄怒喝指责,声若洪钟传遍金殿,三桩事说得掷地有声,说得满朝文武都是黯然低头不敢言语,以现在大贺官吏的局势来看,颜行禄所说这些该是不会有假了,而吏部尚书那家中的小妾…………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娶啊! 
“你…………你…………你…………”肖子期浑身发抖:“如此不知长幼高低,皇上,这样的人若是当了内阁大学士,让臣等如何安心啊!”
“难道我所说有假?肖大人!是你让我回答你的问题,怎么你倒是责怪我不知长幼不分高低!皇上,欲要取信于民,不在于抓科举,科举只是官吏腐败的部分体现,其根本就在这朝堂金殿之上,圣祖设立都察院,皇上设立锦衣卫,就是为了监督百官,杜绝贪赃枉法,臣以为都察院与锦衣卫都高之于民,百姓之求难以诉达,臣以为应该用大理寺之眼,锦衣卫的手,都察院的嘴来一同监督,才能更大程度上的杜绝贪赃枉法之事的发生!”
颜行禄拱手躬身,满朝文武无一人有反对之声,虽颜行禄步入朝堂才不过半年,但这半年内他就已经将他父亲的处事方法学了个青出于蓝,满朝文武有多少是明镜高悬身正不怕影子斜的?说到了贪污风气,谁又敢在皇上坐镇的时候说半个不字!
机智,无畏,老道,对大贺国情民情了然于心,颜行禄只回答了一个问题反问了一个问题,就已经让朝堂上的人看到了他的能力。
这个位置,除了他还有谁能坐上去?
满朝寂静,皇上亦然,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殿下百官,无奈之中又难掩痛心,锦衣卫设立不过半年,查处的贪污官吏就有数十人,其中五品上的更沾了一半,朝堂是一国的根基,若是根基都已经被蛀虫蛀空,大厦如何能不倾。
颜行禄的问题,他很满意,至少颜行禄的无畏正直让他十分欣赏,现在朝堂多少结党营私,有几人能如颜行禄这般将国家放在第一位,颜柳教出来一个好儿子,他心想。
“皇上,颜行禄足以担任颜柳之职,臣敢拿头上这顶乌纱帽担保,他一定能做得比颜柳更好!”陆以安的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上响起,引动了寂静之下的喧哗。
“臣也相信颜行禄必能尽忠职守。”
“请皇上裁决!”
“请皇上裁决!”
再没有了反对之声的朝堂上异口同声如同惊涛拍岸,一波浪花接着一波此起彼伏。
皇上轻抚龙椅扶手俯视殿下诸人,目光在掠过此起彼伏的声音后一直停留在宁朝戈与宁致远的身上,颜柳培养出了一个好儿子,那自己呢?现在太子已经废除,朝堂又要再掀波澜,到底自己是该继续袖手旁观,还是该定下这盘乱棋?
察觉到这两道威武严厉的目光,站在文臣武将前的宁朝戈与宁致远均是将低下的头压得更低了一些。
龙椅上,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一块突起的礁石,挡住了此起彼伏的声音。
“颜行禄才识过人,朝廷用才当不能以年纪资历来判定,既然诸位爱卿一致认同他能担此重任,那颜柳的位置,就由他顶替上好了!”
料到了这结果的颜行禄并没有大喜过望的神情,今日他子承父业,代表的已经不在是他自己,他如今要站在他父亲的位置想,颜行禄再也不是能顺心随意而行的颜行禄,走上这条当初自己抗拒的道路,他也没有以前想象的生不如死,经历了这些事,看了这么多的起起落落生生死死,现在的他,甘愿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去扛起自己的责任。
持续了半个多时辰的早朝散去后,颜行禄随着内阁一众大臣回了内阁,因为太子废除,柳真气急攻心,已经有了两日没来上朝了,现在的内阁,正是适合颜行禄一展身手的时候,从颜柳到颜行禄,宁致远无疑是最大的胜利者,如今内阁实质已经被他握在了手中,五军都督府里也有他的落脚之处,与宁朝戈的这场长久争夺战,他很有信心。
早朝的消息,随之时间的推移而渐渐传出宫墙,睿王府里杜依依是在临近午时的时候知道了这一消息,想着当初那个洒脱书生现在也为了家庭而带上了一直抗拒的枷锁,回想起艾城的短暂自由时光,杜依依不觉有几分唏嘘。
连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昨晚倒茶的时候说出了颜府已经散出了消息找了媒婆的事情,杜依依也不知道该是喜是忧,颜行禄的才华天下无双,可脑子也是一根筋得厉害,但凡是他认定的事情,从来不知道转弯,他的执着,在过去的这半年里她已经有了更深的领会,他能走上朝堂是因为宁致远,他接任父亲的职务是因为宁致远,那他的成婚,当然也只能是因为宁致远。
本是萍水相逢,本是他一腔柔情,如今却成为了他心中最沉重的枷锁。
她很悔恨,当初若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