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后继续二十一年。
  我们选择前十年起兵叛变的一些重要的野心家和英雄人物,列为下表:
  上表所列,仅是前十年崛起的人物。后十年中继续崛起的,还有被称为“铜马贼”、“五校贼’等数个变民集团,每个集团都集结兵力达十万百万人之多。全国处处是变民集团建立起来的营垒和政权,像王歆占据下邦(陕西渭南),蒋震占据霸陵(陕西西安东)。刘永死后,他的儿子刘纤继位梁王。魄嚣死后,他的儿子隗纯继位称王。
  中国国土上,一片混战。
  三  东汉王朝建立中国历代民变,性质上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官逼民反的抗暴群众,像吕母、邓奉。吕母的儿子被海曲县长诬陷,死于冤狱,她就散去家产,结交壮士,攻杀海曲县长,然后乘船入海,成为“海盗”。邓奉本是刘秀的部将,但当他请假回乡,发现刘秀的军队奸淫烧杀的罪恶暴行时,他号召人民反抗。第二类是饥饿的群众,像绿林兵王匡,政府不能照顾他们,他们只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逃亡到比较容易活下去的地方,集结起来抢劫富人的粮食财物。饥馑在中国历史上占重要地位,它是大动乱大革命的原动力。第三类是自卫性的联合,县城和村落,为避免刘秀军队之类的奸淫烧杀,往往联合起来,武装自卫,当力量够大的时候,或对抗政府的政令,如魄嚣;或作为与政府合作的资本,如窦融。第四类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击,像刘望、刘永、刘玄,本来是西汉王朝刘姓皇族,因新政府的兴起而降为平民,他们连做梦都在盼望摧毁现状,恢复过去的权势。第五类是野心家,大野心家如公孙述、刘秀,想当皇帝。小野心家如力子都、爱曾,只求在一方面称霸过瘾。
  只有政治家才会正确的处理民变问题,王莽不会。他迷信警察和军队的力量,认为只靠监狱和屠杀,就可以根绝叛乱。结果是民变更多更烈。纪元二三年,以刘玄为首的变民集团,攻陷固若金汤的常安(新王朝把长安改称常安)。王莽被杀,新王朝覆亡,政权只维持了十五年。一场本可以歌颂的社会改革,化成一个悲剧,在流血中收场。
  王莽死后,全国各地震慑于刘玄的皇帝血统和击杀王莽的威望,一致拥戴他当中国皇帝。这是一件千年难逢的奇迹,紊乱一团糟的庞大帝国,霎时间恢复秩序。
  可惜刘玄所建的汉政府,由一群无知无识的人物组成。三个月之前他们还在荒野中大喝小叫,三个月之后忽然成为国家领导人,他们还没有被训练出领导能力。于是,各地民变再度蜂起。这一个奇迹政权,从纪元后二三年到二五年,勉强支持三年。
  号称“赤眉”的变民领袖刘盆子(他们把眉毛涂成红色,以区别敌我),攻陷长安,刘玄被杀。
  混战结果,变民首领之一的刘秀取得最后胜利。纪元后二五年,他自称皇帝;用武力把其他变民集团,一一消灭,再度使中国归于一统,建都洛阳(河南洛阳)。
  他称他建立的王朝仍为汉王朝,跟刘玄一样,表示是覆亡的西汉王朝的中兴。但因为他建都洛阳,史学家却称它为东汉王朝,并追称刘邦建立的王朝为西汉王朝。
  二十一年大混战于纪元三七年结束,但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却不易恢复。我们将几个重要地区战前战后人口减少情形,列表作一比较,即可看出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
  这些减少的人口,大多数都是饿死、病死,或被屠杀。其余则不外战死或逃亡。
  改朝换代型混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循环性的浩劫。我们对千千万万死难的亡魂,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儿童和无助的妇女,怀有深切悲痛。
  四  匈奴汗国的再分裂匈奴汗国跟新王朝反目,引起王莽的军事行动。纪元后十年,王莽动员三十万大军,派遣十二员大将,分兵十二路,同时并出。可是还没有集结完成,匈奴汗国就大规模向中国沿边攻击,作摧毁性的破坏。于是王莽继续向后方征兵征粮,转运千里,战土老弱,或死或逃,田地荒芜,饥馑四起,官吏乘机暴虐,民变不可遏止。
  新王朝覆亡之际,应该是匈奴汗国复兴的良机。可是天灾人祸使他们不但不能掌握这个良机,反而更形微弱。四十年代中,匈奴汗国一连几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东方新兴的强敌乌桓部落又不断侵袭,匈奴势力范围萎缩至蒙古哈尔和林及以南地区,大批人畜死亡,国力大衰。更糟的是,到纪元四八年,南部八个大部落另行推举一位亲王当单于,也称呼韩邪二世单于。这位呼韩邪二世单于同样地归降中国,请求保护。于是匈奴汗国再度分裂为二,南匈奴汗国臣服中国,北匈奴汗国继续与中国对抗。
  到了五十年代,北匈奴汗国进攻南匈奴汗国,南匈奴不能抵抗,向中国求救。
  中国政府采取三项措施:一、把呼韩邪二世单于所属的八部人口牲畜,全部迁入长城,使他们在西河美稷(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屯垦。二、中国特设匈奴协防司令(护匈奴中郎将),与单于共同处理匈奴内政外交事务。三、另设北疆边防司令(度辽将军),屯兵曼柏(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一则防止南北两匈奴复合,一则防止北匈奴向南匈奴攻击。北匈奴汗国当然不肯甘心,不断南下突袭,使中国北方沿边郡县,白天都得紧闭城门。
  本世纪(一)六十年代之后,中国国力恢复,开始对北匈奴反攻。七三年,大将窦固出酒泉(甘肃酒泉)西进,直到天山,占领北匈奴汗国最肥沃的耕地之一伊吾卢(新疆哈密),留兵屯垦。另一位大将耿秉出张掖(甘肃张掖)北进,深入三百公里,直到三木楼山(蒙古工则克山),北匈奴坚壁清野,向后撤退,没有受到重大创伤。八五年,北匈奴汗国的七十三个小部落投奔南匈奴汗国。八七年,位于乌桓部落北方新茁壮起来的鲜卑部落(内蒙古西辽河上游),也向北匈奴侵略,北匈奴在迎战中大败,优留单于被杀,内部混乱,又有五十八个部落共二十八万人,进入长城,归顺南匈奴汗国。
  中国乘北匈奴内外交困,及时的与南匈奴组织中甸联军,给予最沉重的一击。
  八九年,中国大将窦宪出朔方(内蒙古磴口),北疆边防司令(度辽将军)邓鸿出五原(内蒙古包头),南匈奴休兰尸逐侯囗单于出满夷谷(内蒙古固阳北),在涿邪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会师,向北挺进,深入瀚海沙漠群一千五百公里,到稽落山(蒙古古尔班察汗山),终于捕捉到北匈奴主力。北匈奴主力在中国强大攻击下崩溃,北匈奴单于(历史上未记下他的名字)向西逃走,亲王以下一万三千人被杀,八十一个部落共二十余万人投降。窦宪就在燕然山(蒙古杭爱山)上,竖立石碑,纪念这次空前的胜利。
  两年后(九一年),窦宪再派遣大将耿夔、任尚,出居延塞(内蒙额济纳旗),企图一举把北匈奴汗国消灭。耿夔统军急进,在金微山(蒙古阿尔泰山)下,把北匈奴单于包围,北匈奴再度崩溃。皇太后亲王以下五千余人,全部被俘。只北单于在混战中突围,向西逃走。
  ——这一次战役,对中国固然重要,但对西方世界更为重要。北匈奴汗国残余部落,在漠北不能立足,只得向西流亡。三百年之后四世纪时,终于侵入黑海北岸,引起推骨牌式的民族大迁移。原住在黑海北岸的西哥德部落,向西侵入多瑙河上游。
  原住在多瑙河上游的汪达尔部落,向西侵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对这些排山倒海而来的野蛮民族,无法抵御,而终于沦亡。
  北匈奴汗国西迁后,只剩下南匈奴汗国,永远成为中国的臣属。
  ——匈奴汗国(也就是南匈奴汗国),在形式上仍继续存在一百余年,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再重要。二一六年时,它最后一位元首呼厨泉单于从当时的王庭平阳(山西临汾)去邺城(河北临漳)拜会当时中国的宰相曹操,曹操把他留下。下令将匈奴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中国中央政府,单于名位撤销。
  这个煊赫一时,立国约四百三十年的庞大国度,终告灭亡。
  五  班超再通西域中国因为陷于改朝换代大混战,无力西顾。西域(新疆)遂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远离中国而去。莎车王国(新疆莎车)雄心勃勃,想乘此机会,用武力统一西域,不断向其他国家攻击。四五年,车师后国(新疆吉木萨尔)、鄯善(新疆若羌)、焉耆(新疆焉耆)等十八个王国,联合派遣王子到洛阳作为人质,请求中国派遣总督(都护)。可是中国在大混战之后,人口锐减,国力不足,而北方的匈奴汗国仍然雄峙,东汉政府不得不拒绝他们的请求,送请王子回国。各国听到消息,十分恐慌,向敦煌郡长(太守)建议;“中国不派遣总督,我们不能勉强。但是请许可王子们暂时在敦煌居住,表示中国并没有遗弃我们,总督随时可到,希望能阻吓莎车的侵略。”可是,到了明年(四六),王子们耐不住敦煌的寂寞,纷纷逃回本国。
  莎车王国这才发现中国不会派遣总督,大为高兴,侵略更加激烈,大败鄯善兵团,并击斩龟兹国王。鄯善王国再请求中国派遣总督,并警告说:“中国如不派遣总督,我们无法抵抗莎车,只有请求匈奴汗国保护。”东汉政府回答说:“中国实在没有力量相助,请贵国自行决定国策。”各国只好向匈奴臣服。
  如此,经过了二十八年。
  本世纪(一)七三年,中国对北匈奴开始攻击,大将窦固深入天山,在伊吾卢(新疆哈密)重设屯垦区,并派遣他的一位部将班超出使西域(新疆)。北匈奴的势力此时已根深蒂固,班超首先抵达鄯善王国,鄯善最初表示非常欢迎,可是不久即行冷淡,这现象使班超警觉到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他的部属责备他:“不必神经过敏,难道一个国家一辈子都没有别的工作,而只陪伴中国使节?”班超说:
  “不然,智慧高的人能在危机未发生时,即观察到危机,何况危机已经发生。我判断一定是匈奴使节到达,鄯善王正在仿惶不定,不知道应该追随中国?或是继续追随匈奴?”于是诈问招待人员:“匈奴使节来了几天?住在何处?”招待人员吃惊说:“来了三天,住地距此十五公里。”班超召集他的全体部属——总共只三十六人,研究对策。大家说:“我们在危急关头,生死都听你安排。”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条路,我们乘夜攻击匈奴使节,把他们全部消灭,使鄯善王国得罪匈奴,必须依靠中国。”于是当晚奇袭匈奴帐幕,匈奴使节团一百三十余人,全都葬身火窟。鄯善王果然震骇,愿送王子作为人质,臣服中国。这时于阗王国(新疆和田)已代替莎车王国称霸,北匈奴汗国派有使节驻在那里。班超到达后,于阗王的接待并不热烈,而他的巫师跟匈奴使节勾结,表演天神附体说:
  “不可跟中国友好,中国使节有一匹黄马,把它杀掉祭我。”于阗命他的宰相向班超讨马,班超欣然应允,但要求巫师亲自把马牵走。巫师果然来了,班超把他斩首,又把宰相捆绑起来,打了数百鞭。于阗王大为惶恐,即杀掉北匈奴汗国使节,向中国归降。龟兹王国(新疆库车)跟北匈奴汗国最为亲密,依仗匈奴力量,攻杀疏勒王国(新疆喀什)的国王,另立龟兹籍大将兜题当国王。班超派他的部将田虑出使疏勒,兜题当然拒绝中国的友谊。于是田虑出奇制胜,把兜题劫持囚禁。班超也赶到疏勒,另立故王的侄儿榆勒当王。西域南道诸国,全部归顺。
  明年(七四),中国大将窦固进攻车师,前王国(交河城·新疆吐鲁番)跟后王国(务涂谷·新疆吉木萨尔),先后投降。这时中国才正式派遣陈睦担任西域总督(都护),驻扎乌垒王国(新疆轮台东北)故总督府所在地。北匈奴汗国对中国一连串的成功,十分愤怒,明年(七五),它大举反攻,两次进击位于车师的中国屯垦区,都没有获得决定性胜利。但它的同盟焉耆王国(新疆焉耆)、尉犁王国(新疆博湖)和龟兹王国,却突袭总督府,把陈睦杀掉,中国驻在车师王国的屯垦兵团,不得不全部撤退。这时中国新皇帝刘囗即位,对西域的惨重挫败,感到沮丧,就改变政策。明年(七六),下令放弃西域(新疆),撤销总督,召还所有中国使节和所有协防军队。
  驻在遥远的疏勒王国的班超,也在召还之列。他临走时,疏勒全国恐慌,大将黎囗说:“中国遗弃我们而去,我们必再沦为龟兹的奴隶。”竟行自杀。班超勉强走到于阗王国,国王以下痛哭失声,抱住马腿不放:“我们依靠中国,跟婴儿依靠父母一样,使节绝不可走。”于是班超决定抗命留下,再返疏勒王国。可是仅只数天工夫,疏勒边境已有两个城市投降龟兹。班超急行攻击,杀六百余人,才把两城收回。中国东汉政府允许班超留下,并于不久后把他擢升为西域(新疆)总督。
  在班超领导下,各国陆续归眼。九四年,他征调各国军队,向北道发动总攻,生擒焉耆王和尉犁王,带到陈睦驻扎的乌垒王国总督府故地死难之处,斩首致祭。
  距陈睦之死,整整二十年。——另一位凶手龟兹王,很幸运的早已病死。
  最后,纪元后九七年,班超派遣他的一位部将甘英出使罗马帝国(大秦)。甘英是个懦夫,他向西进发,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即行折回。他说他曾经抵达一个大海边上,船夫告诉他:“遇到顺风,三个月可到。遇到逆风,可能要航行两年。
  旅客至少需要带三年粮食。而且茫茫大海之中,最使人思念故乡,很多人中途死亡。”
  ——有人说甘英所到的地方是波斯湾,但波斯湾即令有再大的顺风,三个月也到不了罗马。所以该地方可能是巴勒斯坦,果真如此,那就证明首英的报告不可靠。
  他到巴勒斯坦之时,正是基督教使徒圣保罗向罗马出发之时。巴勒斯坦和罗马之间,交通频繁。甘英不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