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吹灯耕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人,吹灯耕田-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大郎话音才落,张二郎的态度马上来了个九十度大转弯,只见他马上只字不提齐大郎“出卖色相”一事,改而讪笑着讨好起齐大郎来:“你不带我们去,我们哪晓得把鱼苗卖到哪里去啊?阿衡,我知道你是个讲义气的好兄弟,一得知我们家日子过不开,就带着我们用这个法子挣钱,你对兄弟我的情义、我心里都记着呢!”

张二郎说着“嘿嘿”的笑了两声,然后腾出一只手来勾住齐大郎的肩膀,小心翼翼的问道:“好兄弟,你不会在半路上丢下我们不管吧?我们还是加快脚程赶路,赶紧赶到东坑镇把这些鱼苗给卖了才是!”

齐大郎见张二郎终于说了句像样的话,才侧过脸用鼻子哼了一声,算是揭过此事了。随后张巧儿几人拎着竹篓再赶了好一会儿路,才在晌午时分赶到了人来人往的东坑镇上,并且齐大郎马上熟门熟路的把他们领到那养鱼的土财主家。

负责收鱼苗的是一个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那中年人姓徐、是那养鱼土财主家的管事。徐管事一见到齐大郎马上喜滋滋的迎上来和他打招呼,后来一听说齐大郎这回竟一口气送了十个竹篓的鱼苗来,当下便喜出望外、并急忙忙的要领齐大郎去账房结钱。

张巧儿在一旁把徐管事的神情一一看在眼底,略微再一思忖心里便有了计较,于是赶在徐管事领齐大郎去账房结钱时,不动声色的把齐大郎拉到一旁,低声问道:“齐大哥哥,你以前送鱼苗过来,那徐管事都给你什么样的价钱?”

因这鱼苗细若针芒、买方和卖方都无法细算数目,因此大多数鱼贩都是以竹篓作为交易的单位。而齐大郎初始送鱼苗过来时,那徐管事满满一竹篓的鱼苗只肯给四百个铜板子儿,后来齐大郎送的次数多了、他才往上提了一百个铜板子儿,算是给熟客的价钱。

于是张巧儿一问,齐大郎便如实答道:“每个竹篓的鱼苗给五百文钱。”

张巧儿略微一思索,马上开口说道:“那你和那徐管事说这回咱们得涨价———每个竹篓给六百文钱,要是徐管事不肯涨价钱我们就不卖!”

齐大郎既用这个法子来挣钱,自是打听过和这个行业有关的不少事宜,明白别处的土财主收鱼苗、每篓子大多只给三四百文钱。这东坑镇是因镇上只有一条小溪、溪里没什么鱼儿,所以这鱼苗都得要鱼苗贩子从别处捕了送来。

既是从别处送来的,那这送鱼的路途也就长了一些,这路途一长、鱼苗死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也就更考验鱼苗贩送鱼的技巧了。这些种种缘由加在一起,才让东坑镇的土财主收鱼苗给出的价钱、比别处高个一百文钱。

齐大郎为了赚钱可是做过市场调查的,所以他觉得徐管事一竹篓给五百文钱算是高了,应是不可能再给他涨价钱了……

但张巧儿却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见齐大郎犹豫不决、马上加重语气再强调了一遍:“必须涨价、那徐管事只要不笨也一定会愿意涨,听我的一定没错!”

齐大郎见了忍不住追问道:“你怎就认定徐管事一定会涨价?”

张巧儿闻言不慌不忙的解释道:“齐大哥哥,赤潮来袭、海水变色,让本只习惯吃海鱼的人们心里有所顾忌、都纷纷改吃从江河鱼塘捞起来的鱼。而大家伙儿都只买淡水鱼了,这淡水鱼的价钱自然也就会慢慢的变得比以前高……”

张巧儿说到这儿故意停了停,才笑眯眯的接着往下说道:“这淡水鱼的价钱一涨高,淡水鱼鱼苗的价钱自然也得提一提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齐大哥哥怎会没想到呢?”

张巧儿话才说了一半、齐大郎就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心里也觉得张巧儿说的有几分道理,并且也认为根据张巧儿的理据、这价钱还真是十有八九能够提上去。

可齐大郎一见张巧儿笑眯眯的看着他、脸上还有着一丝揶揄的神色,马上就闹起了别扭、不愿意承认张巧儿说的有道理,更是爱面子的不想承认张巧儿比他聪明、先想到了这一点……

于是齐大郎马上口是心非的说了句:“这可不一定,徐管事给的价钱本就比别家高出一百文钱,哪会那么轻易就再给我们提一百文钱?”

“不提我们就不……”

“不过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我试试便是!”

张巧儿话才起了个头、齐大郎就有些心虚的出声打断,随后不等张巧儿再多说、齐大郎就急忙忙的转身走了,和徐管事寒暄了几句后两人便一起往账房走去。随后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齐大郎才折回来,招呼张二郎等人拿上自备的那些物事离开。

几人一离开东坑镇踏上回村的路途,张巧儿就迫不及待的追问道:“齐大哥哥,我说的法子管用吧?那徐管事给我们提了价钱了,对吗?”

张巧儿一开口就猜中了、让齐大郎面色顿时有些僵硬,且还死鸭子嘴硬的狡辩道:“徐管事一开始不答应提价,是我软磨硬泡、说了一堆好话,他最终看在我们这次一次送了十竹篓鱼苗来的份上,才勉为其难的给我们涨了价钱!”

张巧儿闻言不以为然的“哦”了一声,然后直接点出了事情的关键:“过程如何又不打紧,反正最终的结果是在我的提醒下,咱们那十篓子的鱼成功的多卖了一吊钱!这个才是最关键的地方!倘若没有我的提醒,齐大哥哥你可就只会傻乎乎的照着原价卖!”

张巧儿说到这儿故意俏皮的冲齐大郎眨了眨眼,洋洋得意的问道:“所以功劳全在我身上,齐大哥哥你说对不对?”

齐大郎自是不会答“对”,而是冲着得意显摆的张巧儿冷哼了一声,脸上也有着“雕虫小技不足挂齿”的神色……

不过不管齐大郎承不承认、事实都不会改变———大家伙儿辛辛苦苦捕来的鱼苗,在张巧儿的提醒下,不但全都卖了换钱、且还多卖了一吊钱!

并且徐管事最近似乎着急着收鱼苗,结算了银钱后还特意叮嘱齐大郎、让他这段时日多捕捞些鱼苗送过来!张二郎等人知道徐管事的预定后雀跃万分,心想总算是找到一个长久的挣钱法子。

而那十篓子鱼苗虽然统共才卖了六吊钱,但哪怕是齐大郎只分给张二郎兄弟两吊钱,这两吊钱对张家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意外收入了!

因此几人才刚刚踏上归途,张二郎就兴奋的对张大郎提议道:“大哥,以后我们只要隔三差五的捕捞些鱼苗送到东坑镇卖,那一个月下来能给家里补贴不少家用呢!有了我们挣的钱,阿爹和阿母就不用天天唉声叹气了!”

一向都很淡定的张大郎此刻也十分激动,毕竟这可是他们靠着自己努力赚到的第一桶金,并且还是在张家最困难的时候赚到这第一桶金!

于是张大郎马上点头赞同了张二郎的提议,兄弟俩更是马上兴高采烈的讨论起来、说是下次一定要多捕些鱼苗!唯有张巧儿还保持着理智,先是扫了兴奋不已的张大郎兄弟一眼,然后突然问了齐大郎一句:“齐大哥哥,你每月上东坑镇卖几回鱼苗?”

齐大郎从小就视财如命、并且总是会想很多办法赚私房钱,因此他一个月其实前前后后加起来、大约会卖五次鱼苗。这一抓一送就得费去两天功夫,因此齐大郎一个月至少有十天用来卖鱼苗,有时甚至一个月当中、有半个月都被他用来卖鱼苗赚私房钱!

只不过书塾一个月最多沐休五天,于是那多出来的十天显然是齐大郎逃课去卖的……

于是张巧儿得知齐大郎卖鱼苗的次数后,马上一脸吃惊的问道:“一个月最多跑七趟?你一个月当中有大半个月不务正业,就不怕把课业落下了、挨夫子或是林婶子的罚吗?”

齐大郎闻言傲然的扬着头,自信满满的说道:“只要听夫子把文章讲解一遍,我就能把整篇文章背下来。”

张巧儿闻言不死心的追问道:“你能把整篇文章都背下来,那只能说明你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那些文章的内容以及其中蕴涵的道理,你都能理解吗?”

齐大郎闻言一脸鄙夷的扫了张巧儿一眼,似乎觉得张巧儿问这个问题太过白痴,最终更是一脸自傲的丢下一句话:“那有何难?”

一旁的张二郎闻言适时的补了句:“阿妹,千万别和齐衡这小子比读书!他平日里不但总是偷溜出去玩、不乖乖到书塾听课,就是偶尔几天来了,夫子讲课时他也总是没个正形儿、从不好好听课!可偏偏夫子考问课业时、他题题都能答上来,且比那些用功苦读的人还答的好,真是没天理!”

张巧儿一听也算是小天才的张二郎这么说,马上就聪明的闭了嘴、不再追问下去让齐大郎有机会显摆,同时还记起了前世一个让她印象十分深刻的男同学———那个男同学上课时也是从头到尾都不安分,不是揪揪这个女同学的头发,就是戳戳那个女同学的背,再不然就在课本上画小人、画老师!

总之,那个男同学上课从不见认真听讲,可考试却总是考第一!

别人费了许多脑筋和精力理解记忆的重点,他一下子就能理解透彻并把原理给记住了,压根就不用刻意费心去记!

于是张巧儿不得不承认,齐大郎这小子虽然有时候不怎么讨人喜欢,但他却是传说中天赋过人、拥有过目不忘本领的天才!而且齐大郎他还不是普通的天才———他不但在读书上很有天赋,在赚钱这方面似乎也有无师自通的天赋啊!

张巧儿这么细细一想,突然发现这齐大郎不但在村里很受欢迎,就是放到二十一世纪去,也是支所有姑娘都争着想买了、揣兜里的“绩优股”加“潜力股”啊!

 第二十四章 攒心梅花络

且先不说齐大郎是多优秀的绩优股,却说张巧儿这个小管家婆马上就对张大郎兄弟下了死命令:“大哥、二哥,你们只能在沐休时去捕鱼苗、卖鱼苗,要是因挣钱耽误了课业,阿爹、阿母教训你们时我可不会帮着说好话!”

张大郎自是知道事情的轻重,因此不用张巧儿多说他就主动保证道:“阿妹你放心,这件事我和小二心里有分寸,不会做了那得不偿失、因小失大的事!阿爹和阿母为了供我们读书而日夜操劳,我们自是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

“就是,阿妹你也太小瞧我和大哥了,难不成我们比你一小丫头还不懂事?”张二郎不满的抗议了一声,随后马上把这个略显严肃的话题抛开,伸手勾住齐大郎的脖子、一脸期待的催促道:“阿衡,我们该分钱了吧?这六吊钱你打算怎么分呢?”

齐大郎也没多想,直接答道:“一分为二、我们两家一家分三吊钱。”

齐大郎说着便数出三吊钱交给张二郎,张二郎自是喜滋滋的接了过去,然后开心的在张大郎和张巧儿面前晃了晃,随后才小心翼翼的把钱袖了。

齐大郎这样分其实也算公道,但张巧儿从小到大都喜欢从齐大郎这只铁公鸡身上拔毛,尤其喜欢看齐大郎被迫往外掏钱、肉疼得咬牙切齿的样子!每每这个时候、齐大郎就会破功装不了酷,气急败坏的捍卫属于他的可爱银子……

于是以让齐大郎天天破功为乐趣的张巧儿,马上就出声捣乱道:“这样分不公平!我们这边有三个人,你们才两个!并且齐二哥哥那份只会被齐大哥哥占了去!”

“什么叫被我占了去?我只是替他保管!”

齐大郎说话的同时、不忘飞快的把剩余三吊钱袖了,待把钱稳稳当当的袖袖口里了,齐大郎才有功夫瞪了张巧儿一眼,道:“你本就没算在内,是你自己硬要跟着来的!”

张巧儿见齐大郎果然如她预料般的紧张起来,马上故意大声嚷嚷道:“最后可是全靠我才多卖了一吊钱,至少那多卖的一吊钱得分给我!再说了,我前前后后也都有帮忙啊!”

“不给,卖鱼的钱我们已经分完了!”

齐大郎说着一脸警惕的闪得远远的,还不忘警告了张巧儿一句:“你别打我这三吊钱的主意!我无论如何都不会给你的!”

齐大郎从小到大、没少从各种各样的人手里哄“骗”过物事和银钱,且一直以来都是他从别人手里拿钱,到了他手里的钱基本上很难再掏出去,唯独每每遇到张巧儿、齐大郎就总会损失那么几个钱———张巧儿最初遇到他以“色相”骗小丫头物事时,只会出手捣乱让他骗不成;

可后来则慢慢的演变成张巧儿不但不捣乱了、还会帮着他一起骗,但事后却会要求“分赃”!财迷齐大郎自是死都不肯了,当张巧儿却总有办法让他答应、把钱分她,好像她生来就是要吃定齐大郎似的!

于是面对张巧儿这个唯一一个能送他手里扒走钱的人,齐大郎一直都保持着十二分的警惕心,且每每张巧儿一提起和钱有关的物事,齐大郎都会立马护住他身上所有值钱的物事———要知道让一个视财如命、抠门的财迷破财,可是比打他一顿还让他难受!

可偏偏齐大郎越是难受、越是肉疼,张巧儿就越喜欢捉弄他,这一次也不例外……

只见张巧儿也不再硬逼齐大郎,而是笑容可掬的问道:“齐大哥哥,你真的不分一吊钱给我?”

“不分!”

“哦———”

张巧儿故意把尾音给拖得长长的,拖到齐大郎差一点拔腿逃走,才慢吞吞的把话说完:“你要是不给,我就把你没去上学、偷溜去卖鱼的事告诉林婶子!”

齐大郎听了脸色顿时一变、并立刻气愤的瞪向张巧儿,见她一副笃定他一定会给钱的模样、立时恨得牙痒痒的,更是十分懊恼他每次都被张巧儿给吃得死死的!

于是齐大郎磨磨蹭蹭了好一会儿,最终也不知道是怕林氏知道他翘课挣钱一事、禁止他继续干下去强令他好好读书,还是怕自己的小金库会被林氏没收……总之,齐大郎最后还是妥协了,不甘不愿的把早就袖了的钱重新掏了出来,臭着一张脸数出一吊抛给张巧儿。

张巧儿接了钱后甜甜的冲齐大郎一笑:“谢谢齐大哥哥!”

谢完张巧儿眉开眼笑的把钱塞给张二郎、让他回头一并交给吴氏,且还不忘叮嘱了张二郎一句:“二哥,你给这钱的时候,千万不能让二婶娘瞧见、免得她厚着脸皮要分上一份!这些钱可是我们靠自己本事挣来给阿母还钱的,没理由入到公帐上去!”

张二郎给了张巧儿一个“你放心”的眼神,并拍着胸脯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