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总罢工。军舰升起了红旗,揭开了十一月革命的序幕。在基尔起义的鼓舞 

下,汉堡、不来梅、莱比锡、慕尼黑等地相继发生了推翻当地反动统治的起 

义。11月9日,柏林几十万工人发动起义,包围了皇宫,占领了市政大楼和 

警察局,到中午时,工人完全控制了柏林市,起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威廉 

二世被迫退位,逃亡荷兰,霍亨索伦王朝被彻底推翻了。 

     威廉二世退位后,帝国首相巴登亲王立即将政权交给了社会民主党右派 

艾伯特 (1871—1925),艾伯特同独立社会民主党人共同组成临时政府—— 

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社会民主党左派斯巴达克团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遭 

到拒绝,没有参加政府。10日下午,柏林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大 

会选出由7名社会民主党人、7名独立社会民主党人和14名士兵代表组成的 

柏林苏维埃执委员,批准了艾伯特政府。在广大革命群众的推动下,新政府 

实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措施,如宣布取消戒严,大赦政治犯,保证人民享有言 

论、集会、结社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实行8小时工作制,举行平等、秘密和 

普遍的直接选举。在11月12日发布的《告德国人民书》中,宣布政府是“纯 

粹社会主义”的,并将实行社会主义纲领。然而,艾伯特政府的实际行动却 

是维护容克贵族、资产阶级和军阀的利益的。11月10日,艾伯特同德国元 

帅、陆军总司令兴登堡(1847—1934)订立阻止革命进一步发展的秘密协定, 

11日,政府下令国务大臣和帝国各级军官均保留原职。在政府的纵容下,反 

动军官成立了“志愿部队”,随时准备向革命反扑。 

     1918年12月16日——21日,全德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柏林举行。 

与会的485名代表中,斯巴达克派只占10名。期巴达克派的领导人卡尔·李 

 卜克内西(1871—1919)和罗莎·卢森堡(1871—1919)都被排斥在代表之 

外。代表大会决定,在1919年召开立宪国民会议,国民会议召开之前,由艾 

伯特政府掌管全部立法权和行政权。代表大会拒绝了斯巴达克派提出的全部 

政权归苏维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要求。会后,艾伯特政府开始向工人 

阶级发起进攻,首先将拥护革命的人民海军师调离柏林。3000余名海军拒绝 

服从命令,政府便停发军饷。12月23日,当人民海军师的代表同柏林警卫 

司令部司令官谈判时,护送代表的水兵遭到巡逻队的袭击,2人被枪杀,3 

人受重伤。24日,政府军向水兵占领的大楼开炮。柏林工人支持水兵的斗争, 

独立社会民主党首领则要求水兵和工人停止斗争,同政府谈判。 

     政府的挑衅行为引起人民的不满,同时也暴露了右派社会民主党人的反 

革命面目。斯巴达克团决定建立自己独立的政党。斯巴达克团早在11月11 

日即改组为斯巴达克联盟,制定了联盟纲领,选举了中央委员会。1918年12 

月29日,斯巴达克联盟秘密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共产党,彻底脱离 

独立社会民主党。12月30日至1919年1月1日,德国共产党在柏林召开第 

一次代表大会。威廉·皮克(1876—1860)主持了大会,大会听取了李卜克 

内西《关于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危机和建立德国共产党的必要性的报告》和卢 

森堡的报告《纲领和政治形势》。大会通过的党纲明确提出,革命的任务是 


… Page 15…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德国共产党的建立引起社会民主党右派的不满和仇恨。1919年 1月4 

日,艾伯特政府下令免去柏林警察总监、深受工人爱戴的独立社会民主党左 

翼分子埃喜荷恩的职务。1月5日,柏林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同日,共产党 

人和独立社会民主党人组成革命委员会,号召工人发动起义,推翻艾伯特政 

府。1月6日,柏林爆发总罢工,很快占领了火车站和《前进报》编辑部、 

印刷厂,但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独立社会主义党人退出革命委员会,并同政 

府进行谈判,使政府有了喘息时期。1月8日,政府中断了谈判,11日,政 

府调集军队向工人和士兵发起进攻,数以百计的起义者被枪杀或逮捕。1月 

15日,德共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捕后被枪杀。 

     1月19日,国民会议在白色恐怖中进行了选举。社会民主党和独立社会 

民生党获45。5%的席位,共产党没有参加选举,其余54。5%的席位为资产阶 

级政党所得。2月6日在魏玛举行了国民(制宪)会议,在会议开幕的同日, 

工兵苏维埃作出了将权力移交给国民会议的决定。2月11日艾伯特出任新成 

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 

     柏林一月斗争失败后,德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并没结束,巴伐利亚出 

现了新的斗争高潮。4月13日,当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反革命分子发动叛 

乱时,慕尼黑的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并同 

独立社会民主党左翼分子共同组成政府——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新生的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建立赤卫队和 

红军,成立肃反非常委员会,将铁路、银行、大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工人对 

大企业监督的制度,没收违法的存粮,并分给工人。艾伯特政府决定用武力 

镇压工人政权。5月1日,10余万名反革命军队开始进攻慕尼黑,德共党员 

率领工人武装进行了英勇的抵抗。5月5日,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反革命 

残杀了许多先进工人,6500多人被投入监狱,共产党被禁止。巴伐利亚苏维 

埃共和国的失败,标志着德国十一月革命结束。德国十一月革命是一次由无 

产阶级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霍亨索伦王朝的君主统治,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德国工人阶级在德共的领导下,牵制住了国际反动势 

力准备进攻苏维埃俄国和苏维埃匈牙利的数十万大军,对欧洲其他国家的革 

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匈牙利革命 



     1918年10月,奥匈帝国战败,加速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崩溃。10月底, 

布达佩斯爆发了工人和士兵的武装起义,起义者在11月16日推翻了哈布斯 

堡王朝在匈牙利的统治,宣布成立匈牙利共和国,成立了以卡罗利 (1875— 

1955)为首的政府。卡罗利政府采取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措施,宣布 

实行普选,给人民以言论、集合和游行示威的自由,实行8小时工作制,在 

农村进行土地改革等等。但是这些多未兑现,政府不能尽快改变因战争造成 

的经济崩溃,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的危机局面,人民的不满情绪不断增长。 

     1918年11月20日,以库恩·贝拉(1886—1939)为首的匈牙利共产党 

成立。匈共立即确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提出“当务之急是要粉碎资产 

阶级国家,实行生产方式公有化的无产阶级专政”,强调革命的方式不是议 

会斗争,而是通过发动工农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918年12月31日, 


… Page 16…

布达佩斯兵营中受共产党影响的部队同效忠政府的部队发生了武装冲突。 

1919年1月,匈共向工人发出“建立工厂的共产党小组”的号召,在布达佩 

斯等地多次爆发了游行示威和武装起义,在匈牙利最大的煤炭工业中心绍尔 

果托里安爆发武装起义,有100多人死伤。资产阶级政府企图用武力阻止革 

命运动的蓬勃发展。2月21日,政府镇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失业工人示威游 

行,逮捕了包括库恩·贝拉在内的40余名共产党领导人,捣毁了党中央机关 

报 《红色报》。匈共被迫转入地下,并加速准备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各项工 

作。2月24日,布达佩斯5000余名工人举行集会,要求释放被捕的共产党 

人。3月1日,《红色报》重新出版。3月18日,布达佩斯又有万余名工人 

集会,要求立即释放共产党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次日,许多失业工人举 

行了示威游行。20日,印刷工人举行了总罢工。到3月中旬,革命群众逮捕 

或驱逐了11个州及德布勒森、米什科尔茨等城市的反动官吏,一些由右派社 

会民主党人控制的各地的苏维埃,开始转向拥护共产党。布达佩斯的军人也 

开始倾向革命,数以万计的卫戍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站在人民一边。 

     3月20日,协约国统帅部驻布达佩斯的军事代表向匈牙利政府提出掠夺 

性的最后通牒,要求匈在4月1日前让出2/3的领土,以便在匈牙利和罗马 

尼亚之间建立中立区。这份通牒使民族危机更加严重,加速了革命的发展。 

卡罗利政府既不敢拒绝又不敢接受这一通牒,被迫辞职,将政权交给社会民 

主党。而社会民主党又无能力独自组成政府,只得求助于共产党。左派社会 

民主党坚决主张同共产党合作,建立苏维埃共和国。3月21日,社会民主党 

领导人同在狱中的匈共领袖库恩·贝拉进行了谈判。匈共接受了社会民主党 

提出的建立统一的党的要求,同时需实现以下条件:宣布匈牙利为苏维埃共 

和国;解除资产阶级的武装,建立红军和人民警察;工业、批发商业、银行、 

邮电、运输实现国有化;没收地主的土地和庄园;实行政教分离等。两党合 

并后成立了匈牙利社会党。3月21日晚,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宣布成立,新 

政府称革命政府委员会或人民委员会,由29人组成。4月,举行了最高政权 

机关和地方政权机关的选举。6月14日,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制订了 

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拒绝了协约国提出的履行最后通牒的要 

求。4月中旬,首先是罗马尼亚,然后是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法国, 

约15万军队入侵匈牙利。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迅 

速组织了10万多人的红军奋起抵抗。5月中旬,红军开始反攻,把入侵者赶 

过蒂萨河,另一支队伍进入捷境打击敌人。在匈牙利红军的支持下,6月16 

日成立了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6月13日,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代表协约国 

向匈牙利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匈红军撤出捷境,作为交换条件,罗军从匈境 

内撤出。如不接受,将采取新的侵略行动。最后通牒在匈牙利党和政府内部 

引起激烈争论。库恩·贝拉为避免分裂决定同社会民主党人妥协。他不顾列 

宁(1870—1924)的劝告,支持社会民主党接受通牒。6月下旬,匈红军从 

捷撤出,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立即被扼杀,而罗军并不曾从匈撤出。匈革 

命军民的革命斗志大受挫折,士气下降,国内反革命分子乘机大肆活动,发 

动叛乱。罗侵略者加速向首都布达佩斯推进。8月1日,当罗军接近首都时, 

苏维埃政府宣布辞职,成立了右派社会民主党人的“工会政府”。匈牙利苏 

维埃共和国存在了133天之后,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下被颠覆了。 

罗马尼亚侵略者进入布达佩斯后残酷地镇压了革命,5000余人被杀,4万多 


… Page 17…

  人被捕,库恩·贝拉等被迫流亡国外。1920年1月,匈牙利在白色恐怖中进 

  行了议会选举,恢复了君主制。3月1日,前奥匈帝国海军上将霍尔蒂(1868 

  —1957)就任摄政王,在匈牙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匈牙利苏维埃共和 

  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右派社会民主党人的叛变。 

  此外,年轻的匈牙利共产党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在指导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中犯有严重错误,用鲜血换来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 

   “任何一个共产主义者都不应该忘记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教训。匈牙利共 

  产主义者同改良主义者的联合,使匈牙利无产阶级付出了昂贵的代价。”① 



                       4。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1)英国 

       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战后获得很多的利益,使其殖民地 

  面积比本土大100多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918年11月11日, 

  英国外交大臣寇松 (1859—1925)在上议院的演说中说:“目前,不列颠的 

  旗帜,已飘扬在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领土之上!我们的意见,对于各国人 

  民的意志,或是对于决定人类的命运,有着极大的影响,这都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战争使英国的元气大伤。英国商船损失70%,国民财富损失了1/3, 

  海外投资变卖了 1/4。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被削弱了,世界金融中心由 

  伦敦移到了纽约。战后,英属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族 

  解放运动,特别是埃及独立和印度革命运动的高涨,使英国受到沉重打击。 

       英国自由党已没有能力独自执政。在1918年1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 

  自由党与保守党结成联盟,取得了议会707席中的484席,组成了以自由党 

  领袖劳合·乔治为首相的联合政府。保守党人张伯伦 (1863—1937)、寇松 

  和丘吉尔 (1874—1965)分别任财政、外交和陆军大臣。英国工党在 1918 

  年大选中获得很大胜利,得选票240万张,在议会中获得59席。1922年10 

  月,劳合·乔治政府因其政策破产被迫辞职。11月中旬,保守党在议会选举 

  中获胜,成立保守党内阁,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